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09: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的通信、导航、多媒体等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个人移动终端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尤其是手机,出于安全考虑,当用户在驾车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机时,如何固定手机,就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目前,手机支架已普遍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市面上常见的手机支架类型一般分为磁吸型、重力型和弹力夹持型,其中,磁吸型支架则包括吸附磁盘和隔磁片,吸附磁盘利用胶水粘合在汽车的驾驶台上,而隔磁片就需要粘贴在手机的背面,但吸附磁盘只能固定安设在一辆汽车内,不能随意的装卸,缺乏灵活性,另外,移动手机的电池容量有限,而智能手机工作耗电量大,出行者通常需要借助汽车电池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及时补充电能,以免影响使用,但目前手机采用有线连线方式充电,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而且现有的车载手机充电装置功能单一,未能满足使用要求;重力型支架主要为依靠重力作用的自动夹,原理是将夹持物的重力转化为支架夹臂的夹持力,手机往往会掉落,影响行车安全;弹力夹持型支架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夹紧夹持物,安全可靠性高。
4.但是,现有的重力夹持型支架存在着空载时有异响,不耐颠簸,相对夹持不牢靠,不适用于横向放置手机的使用场景,偶尔放置不到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以解决现有技重力支架存在着空载时有异响、不耐颠簸以及夹持不牢靠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包括安装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撑臂、第一复位件以及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以及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均能够相对所述安装座滑动,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侧,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互联动且朝相反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互靠拢的复位力,所述第二复位件具有使所述支撑臂向上滑动的复位力,所述支撑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设有锁止结构,在锁止状态时,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锁止结构限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朝相互靠拢的方向滑动,在解锁状态时,所述支撑臂克服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复位力并向下滑动,所述锁止结构解除所述支撑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的锁止状态,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从张开状态朝夹紧状态相互靠拢。
8.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臂顶部的第一棘齿条和设于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一棘齿条的齿背朝所述第二夹臂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棘齿条的齿背朝所述第
一夹臂方向倾斜,在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条相互配合并限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互靠拢。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齿轮,所述齿轮能够在所述安装座内转动,所述第一夹臂设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臂设有与所述齿轮配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且均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配合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相配合的第二滑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三限位柱,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柱相配合的第三滑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第一安装扣,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第二安装扣,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扣上,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扣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安装柱,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三安装扣,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扣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具有承载移动终端的承载面,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部设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部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均朝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弯曲。
1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在所述承载面上设有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第二柔性垫,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第三柔性垫,所述支撑部在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第四柔性垫。所述第三柔性垫和所述第四柔性垫表面设置有延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避让被夹持物两侧的突起。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空载状态下,通过第一复位件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处于拉紧状态,以实现静音功能;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负载状态下,支撑臂克服第二复位件的复位力并向下滑动,锁止结构解除支撑臂和第二夹臂的锁止状态,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第一复位施加的复位力夹紧移动终端,较小的颠簸可以通过夹紧力来增加移动终端与两个夹臂的摩擦力以抵抗颠簸,遇到较大的颠簸时,移动终端脱离支撑臂,支撑臂在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回弹,使得支撑臂通过锁止结构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自动锁死,第一复位件仍旧会向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提供稳定的夹紧力,避免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支撑臂发生晃动而生产异响。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张开状态下锁止状态时并去掉前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夹紧状态下解锁状态时并去掉前壳的
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正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支撑臂的正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支撑臂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安装座10、前壳10a、后壳10b、承载面101、第一过孔102、第二过孔103、第三过孔104、齿轮11、第一限位柱121、第二限位柱122、第三限位柱123、安装住13、第一柔性垫14、转轴15、连接部16;第一夹臂21、第一齿条211、第一滑槽212、第一安装扣213、第一夹持部214、第一弧形部214a、第二柔性垫215;第二夹臂22、第二棘齿条221、第二齿条222、第二滑槽223、第二安装扣224、第二夹持部225、第二弧形部225a、第三柔性垫226;支撑臂23、第一棘齿条231、第三滑槽232、第三安装扣233、支撑部234、第四柔性垫235;第一复位件31、第二复位件32;移动终端40。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张开状态下锁止状态时并去掉前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夹紧状态下解锁状态时并去掉前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正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支撑臂的正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支撑臂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29.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包括安装座10、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支撑臂23、第一复位件31以及第二复位件32。
30.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座1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10a和后壳10b,前壳10a连接在后壳10b上,前壳10a与后壳10b之间形成容置腔(未图示)。安装座10的周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过孔102、第二过孔103和第三过孔104。第一过孔102和第二过孔103沿着水平方向贯穿安装座10的侧壁,第三过孔104沿着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座10的侧壁。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相对设置,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以及支撑臂23的一端均设置在安装座10内且均能够相对安装座10滑动,支撑臂23位于安装座10的下侧。第一夹臂21的一端通过第一过孔102伸入安装座10内,第二夹臂22的一端通过第二过孔103伸入安装座10内,支撑臂23的一端通过第三过孔104伸入安装座10内。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互联动且朝相反方向滑动,即第一夹臂21向左滑动,同时第二夹臂22向右滑动;或第一夹臂21向右滑动,同时第二夹臂22向左滑动。
31.第一复位件31具有使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互靠拢的复位力,第二复位件32具有使支撑臂23向上滑动的复位力。
32.支撑臂23和第二夹臂22之间设有锁止结构。如图2所示,在锁止状态时,支撑臂23通过锁止结构限制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朝相互靠拢的方向滑动,避免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通过第二复位件32的复位力相互靠拢。如图3和图4所示,在解锁状态时,支撑臂23克服第二复位件32的复位力并向下滑动,锁止结构解除支撑臂23和第二夹臂22的锁止状态,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在第一复位件31的作用下从张开状态朝夹紧状态相互靠拢,从而在支撑臂23上放置移动终端40(手机、平板电脑、显示面板等)时,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可以在第一复位件31的作用下夹紧移动终端。
33.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滑动轨迹之间可以存在一定夹角,即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的向内夹紧时或向外拉开时,以倾斜的角度相对滑动。
34.本实用新型中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空载状态下,通过第一复位件31使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之间处于拉紧状态,以实现静音功能;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在负载状态下,支撑臂23克服第二复位件32的复位力并向下滑动,锁止结构解除支撑臂23和第二夹臂22的锁止状态,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通过第一复位31施加的复位力夹紧移动终端。较小的颠簸可以通过第一复位31的夹紧力来增加移动终端与两个夹臂(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摩擦力以抵抗颠簸,遇到较大的颠簸时,移动终端脱离支撑臂23,支撑臂23在第二复位件32的作用下回弹,使得支撑臂23通过锁止结构将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自动锁死,第一复位31仍旧会向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之间提供稳定的夹紧力,避免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以及支撑臂23发生晃动而生产异响。
35.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1位于安装座10的右侧,第二夹臂22位于安装座10的左侧。当然,第一夹臂21也可位于安装座10的左侧,而第二夹臂22位于安装座10的右侧。
36.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锁止结构包括设于支撑臂23顶部的第一棘齿条231和设于第二夹臂22下侧的第二棘齿条221,第一棘齿条231的齿背朝第二夹臂22方向倾斜,第二棘齿条221的齿背朝第一夹臂21方向倾斜,在锁止状态时,第一棘齿条231和第二棘齿条221相互配合并限制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互靠拢。即在锁止状态时,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无法朝向相互靠拢方向的滑动,但是,由于锁止结构采用第一棘齿条231和第二棘齿条221的相互配合,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可以朝向相互远离方向的滑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锁止结构采用单向锁止机构,以便于在锁止状态时,用户也可以将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互拉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止结构也可由棘齿条和棘爪组成。
37.进一步地,安装座10内设有齿轮11,齿轮11能够在安装座10内转动。如图5所示,后壳10b上设有与齿轮11配合的转轴15,齿轮11套设于转轴15上并能够在转轴15上转动。第一夹臂21设有与齿轮11配合的第一齿条211,第二夹臂22设有与齿轮11配合的第二齿条222,第一齿条211和第二齿条222分别位于齿轮11的上下两侧且均与齿轮11相啮合,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通过齿轮11、第一齿条211以及第二齿条222实现联动。
38.进一步地,安装座10内设有第一限位柱121、第二限位柱122和第三限位柱123,第一夹臂2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柱121相配合的第一滑孔212,第一夹臂21通过第一滑孔212安装于第一限位柱121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10左右滑动;第二夹臂22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柱122相配合的第二滑孔223,第二夹臂22通过第二滑孔223安装于第二限位柱122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10左右滑动;支撑臂23上设有与第三限位柱123相配合的第三滑孔232,支撑臂23通过第三滑孔232安装于第三限位柱123上并能够相对安装座10上下滑动。
39.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31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复位件31的一端与第一夹臂21连接,第一复位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臂22连接。第一夹臂21上设有第一安装扣213,第二夹臂22上设有第二安装扣224,第一复位件31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扣213上,第一复位件31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安装扣22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3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各自与一个第一复位件31的一端连接,而第一复位件31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座10上。
40.进一步地,安装座10内设有安装柱13,支撑臂23上设有第三安装扣233,第二复位件32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柱13上,第二复位件32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三安装扣233上。其中,第一复位件31和第二复位件32优选为拉伸弹簧,当然,第一复位件31和第二复位件32也可采用弹片、橡皮筋等。
41.进一步地,安装座10具有承载移动终端40的承载面101,承载面101设于前壳10a的前侧,安装座10还具有连接部16,连接部16设于后壳10b的后侧并用于将自动锁止的手机支架固定于夹持件(图未示)上。如图1所示,第一夹臂21上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40的第一夹持部214,第二夹臂22上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40的第二夹持部225,第一夹持部214与第二夹持部225相对设置,支撑臂23上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40的支撑部234,第一夹持部214、第二夹持部225和支撑部234均突出于承载面101。
42.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214的顶部设有第一弧形部214a、第二夹持部225的顶部设有第二弧形部225a,第一弧形部214a和第二弧形部225a均朝向远离安装座10的一侧弯曲。夹持手机的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顶部设计适当的弧度,可以引导手机放入,其次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在与手机侧壁接触的时候保持线接触,夹紧力提供的摩擦力应当略小于手机自身的重量,以便手机通过重力驱动支撑部234向下滑动。
43.进一步地,安装座10在承载面101上设有第一柔性垫14,第一夹持部214在朝向安装座10的一侧设有第二柔性垫215,第二夹持部225在朝向安装座10的一侧设有第三柔性垫226,支撑部234在朝向安装座10的一侧设有第四柔性垫235。其中,第一柔性垫14、第二柔性垫215、第三柔性垫226以及第四柔性垫235均采用硅胶制成。
44.进一步地,第三柔性垫226和所述第四柔性垫235表面设置有延纵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用于避让被夹持物两侧的突起。
45.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