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23:5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正交编码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编码器是安装在电机上用来测量电机转角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目前常使用的编码器为正交编码器,通过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来判断电机旋转方向以及测速。其中a和b两相脉冲输出存在90
°
相位差,因此可以根据两个信号时序相位关系判断旋转方向,并且可以根据a、b相脉冲信号数量测得速度,位移;z相为零点信号,即转一个机械周期后用于基准点定位,当编码器旋转到零点时,z信号会发出一个脉冲表示现在为零位置,可用来记录编码器旋转圈数,从而知道运行距离。由于正交编码器原理构造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在电机领域上被广泛应用。
3.传统的正交编码器采用单零点控制方法,在单片机处理过程中,脉冲数越多越密集,则对芯片处理能影响越大,即正交计数时,会产生扰动导致丢帧,单零点控制方法在一个机械周期中只可校正一次,会造成位置读取不够精准,误差较大;此外,若电机为多对极,在校正时,只可校正机械角度而非电角度。而市面上少数采用多零点控制的方法在设置方法上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
4.本发明提出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实现多对极电机的适应以及多线数电机的动态校正,包括两种控制模式:脉冲累计模式和极对数模式。脉冲累计模式通过多零点信号,动态校正使得位置读取更精确;极对数模式则可根据电机极对数灵活选择控制方式,实现多对极电极角度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目前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对多对极电机的适应度低以及多线数电机的动态校正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两种控制模式:脉冲累计模式和极对数模。脉冲累计模式通过多零点信号,动态校正使得位置读取更精确;极对数模式则可根据电机极对数灵活选择控制方式,实现多对极电极角度对应。
6.技术方案:一种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根据电机极对数、旋转角度和编码器倍频数选择相应的脉冲累计模式和极对数模式;
8.s2:运行脉冲累计模式,当机械角度小于等于360
°
时,设置当脉冲累计达到一定数量以后,输出校正零点信号;
9.s3:运行极对数模式,当机械角度大于360
°
时,获取电机当前极对数,输入正交编码器控制器中,由正交编码器产生与极对数相同的零点信号,且每个零点信号之间产生的a相b相信号脉冲数一致;
10.s4:通过正交编码器控制器设置电机期望零点位置;
11.s5:通过正交编码器计数模式,设置当脉冲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再以b相上升沿作为z相零点信号下降沿的动作基准。
12.所述步骤s1中编码器倍频数判断方法为,编码器计数时仅上升沿动作,则无倍频;单相脉冲上升沿,下降沿动作,则为2倍频;正交脉冲所有上跳沿动作,则为2倍频;正交脉冲所有上升沿,下降沿动作,则为4倍频。
13.所述步骤s2中脉冲累计模式工作方式为,1024线数的正交编码器,在4倍频模式下,选择每隔1024个脉冲产生一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确保旋转不满一个机械周期,可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
14.所述步骤s3中极对数模式工作方式为,1024线数的正交编码器用于n对极电机,在4倍频模式下,选择每隔1024/n个脉冲信号产生一个零点信号,即每经过360
°
电周期产生一个零点信号,确保在一个机械周期内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
15.所述步骤s4中设置期望零点位置,通过正交编码器控制器设置编码器初始零点位置,设置零点信号发生位置与a相上升沿或电机扫过α轴方向一致。
16.所述步骤s5中通过编码器自带的计数模式,设置单位时间内脉冲数量或单位时间内旋转角度,设置一定转速来控制z相零点信号脉宽,当电机转速小于所设转速时,以a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上升沿基准,以b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下降沿基准;当电机转速大于所设转速时,以a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上升沿基准,以a相脉冲下降沿沿作为z相脉冲下降沿基准,保证z相脉宽在一定速度内不变。
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8.1、本发明提出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控制方法实现多线数电机的动态校正,与传统单零点控制方式相比倍频的情况下当电机旋转不足一个机械周期时也可进行多次校正,使得位置读取更加精确。
19.2、本发明提出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控制方法实现多对极电机的适应,与传统的正交编码器控制方式相比在保证角度精度的情况下,当多对极电机旋转超过360
°
时,确保电机机械角度与电角度对应,确保在一个机械周期内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提升校正准确性。
20.3、本发明在z信号脉宽控制方法中,设置一定转速以内,z信号脉宽不变,提高a相脉冲检测准确程度,保证z相脉宽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22.图2为本发明脉冲累计模式下a相,b相,z相脉冲示例图;
23.图3为本发明极对数模式下a相,b相,z相脉冲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5.一种多零点信号正交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26.步骤s1:根据电机极对数、旋转角度和编码器倍频数选择相应的脉冲累计模式和
极对数模式;
27.步骤s2:脉冲累计模式:当机械角度小于等于360
°
时,设置当脉冲累计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则输出校正零点信号;
28.步骤s3:极对数模式:当机械角度角度大于360
°
时,获取电机当前极对数,输入正交编码器控制器中,由正交编码器产生与极对数相同的零点信号,且每个零点信号之间产生的a相b相信号脉冲数一致;
29.步骤s4:通过正交编码器控制器设置电机相应期望零点位置;
30.步骤s5:通过正交编码器设置计数模式,设置当脉冲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再以b相上升沿作为z相零点信号下降沿的动作基准。
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编码器倍频数判断方法,编码器计数时仅上升沿动作,则无倍频;单相脉冲上升沿,下降沿动作,则为2倍频;正交脉冲所有上跳沿动作,则为2倍频;正交脉冲所有上升沿,下降沿动作,则为4倍频;
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脉冲累计模式具体工作方式为,例如:1024线数的正交编码器,在4倍频模式下线数为1024
×
4=4096,即旋转一个机械周期时产生4096个脉冲,可选择每隔1024个脉冲产生一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确保即使旋转不满一个机械周期,也可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提升旋转角度较小情况下的位置读取精确度;
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极对数模式具体工作方式为,例如:两对极电机,1024线数编码器,4倍频模式下线数为1024
×
4=4096,即旋转一个机械周期时产生4096个脉冲,可选择每隔512个脉冲信号产生一个零点信号,即每经过360
°
电周期产生一个零点信号,确保在多个机械周期内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
3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设置电机期望零点位置,通过设置正交编码器控制器设置编码器初始零点位置,通常情况下设置零点信号发生位置与a相上升沿或电机扫过α轴方向一致;
3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通过编码器自带的计时模式,通过设置单位时间内脉冲数量或单位时间内旋转角度,即设置一定转速控制z相零点信号脉宽,当电机转速小于所设转速时,以a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上升沿基准,以b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下降沿基准;当电机转速大于所设转速时,以a相脉冲上升沿作为z相脉冲上升沿基准,以a相脉冲下降沿沿作为z相脉冲下降沿基准,以保证z相脉宽在一定速度内不变,以此保证脉宽稳定;
36.如图2所示脉冲累计模式,1024线数的正交编码器,在4倍频模式下线数为1024
×
4=4096,若电机仅旋转180
°
则可以设置每经过256个脉冲产生一个零点校正信号,以确保在机械周期未满一周情况下,也可进行多零点校正,提高位置读取精度。
37.如图3所示极对数模式,两对极电机,1024线数编码器,4倍频模式下线数为1024
×
4=4096(即旋转一个机械周期时产生4096个脉冲),可选择每隔512个脉冲信号产生一个零点信号,保在多个机械周期内产生多个零点信号进行校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