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26: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能表上电技术领域,是一种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供电企业在为用户更换智能电能表后,需要在电能表拆除后在供电企业相关系统中录入电能表的走码等示数信息,用于该用户的算费、电费余额结转等工作。电能表被拆除后,由其内部内置的电池作为电源,维持电能表显示示数信息,但是部分被拆除电能表由于运行时间长、所处环境恶劣、用户电流过载导致内部电路损坏等因素,导致内部电池或供电电路损坏,损坏的零件无法更换,电能表无法启动,这种电能表在供电企业中称为“电池欠压表”。
3.要启动电池欠压表,需要通过电能表校验检定台,将电能表的表尾插入电能表校验检定台,设备启动后通过市电向电能表供电。这种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检测电表,所以极其昂贵且占地面积大,通常只有地州计量相关单位才配备,而电池欠压表在各市县各所普遍存在,一般极少用这种方式处理电池欠压表。现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市场上购买的鳄鱼夹线,一边插在插座上,另一边通过鳄鱼夹夹在电表尾部固定线缆的螺丝上,通过市电向电能表供电,这种方式虽然方便省事,但是由于鳄鱼夹固定不紧,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使用鳄鱼夹线向电能表上电存在的由于鳄鱼夹固定不紧,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件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包括壳体、usb转换器、电源单元和外部5v电源,usb转换器设置在壳体外侧,电源单元设置在壳体内侧;usb转换器通过接口与外部5v电源连接;电源单元包括5v电源模块和电源升压模块;5v电源模块接收usb转换器输入的5v电源;电源升压模块接收5v电源并转换为12v电源输出。
6.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7.上述还可包括软性线路板,壳体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安装孔,软性线路板的一端经安装孔与壳体内部的5v电源模块连接,软性线路板的另一端与usb转换器连接。
8.上述还可包括模块连接端口一和模块连接端口二,模块连接端口一和模块连接端口二均设置在壳体上,模块连接端口一的输入端与5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模块连接端口二的输入端与电源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9.上述壳体底部四角沿对角线可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10.上述壳体上部左右两侧均可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sb转换器与外部5v电源连接获取5v电源,电压升压模块将5v电源转换为12v电源,给电能表上电,作业环境简单,固定方式牢靠,解决了现有使用鳄鱼夹线向电能表上电存在的由于鳄鱼夹固定不紧,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件的问题,避免了触电风险。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a向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4.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升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壳体,2为usb转换器,3为接口,4为软性线路板,5为支撑块,6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沿a向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沿a向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如附图1、2所示,该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包括壳体1、usb转换器2、电源单元和外部5v电源,usb转换器2设置在壳体1外侧,电源单元设置在壳体1内侧;usb转换器2通过接口3与外部5v电源连接;电源单元包括5v电源模块和电源升压模块;5v电源模块接收usb转换器2输入的5v电源;电源升压模块接收5v电源并转换为12v电源输出。
21.上述usb转换器2用于将接口3的vbus接口和gnd引出,使接口3的vbus接口与5v电源模块连接,接口3可为type-a接口、type-b接口和type-c接口,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接口3类型,便于连接;壳体1可采用塑料材质形成,降低壳体1整体的重量,壳体1的大小尺寸小于需上电的电能表模块仓的内部尺寸,便于将壳体1放置在电能表模块仓内侧。
22.上述外部5v电源可为蓄电池、移动电源等现有便于移动的电源装置,保证了本实用新型采用低压5v的方式运行,现有方案无论是通过校验检定台还是鳄鱼夹线,都是通过220v市电向电能表供电,电能表裸露的金属端子带高压电,存在触电风险,而本实用新型使用5v方式供电,电压为安全电压,即便不慎触摸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操作与日常使用给手机电脑充电相同,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高压触电风险。
23.上述电源升压模块为现有公知的5至12v升压电路,如附图4所示,其包括pw5328bdc-dc升压芯片和外围电路;pw5328b是一款恒定频率,6引脚sot23电流模式升压转换器,开关频率为1.2mhz,允许使用高度小于2mm的小型低成本电容器和电感器,内部软启动可减小浪涌电流并延长电池寿命;pw5328b具有在轻负载时自动切换到脉冲频率调制模式的功能,同时pw5328b还包括欠压锁定、电流限制和热过载保护功能,以防止在输出过载情况下损坏;外围电路包括一颗ss34肖特基二极管,常用在小电流的(模型)电调上用,用于
电路瞬间整流,电容电阻若干,适用于小型,低功耗应用。
24.使用时,若需上电的电能表需要5v电源,则将5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需上电的电能表输入端连接,外部5v电源通过usb转换器2将5v电源输出至5v电源模块,5v电源模块给电能表提供5v电源;若需上电的电能表需要12v电源,则将电源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需上电的电能表输入端连接,外部5v电源通过usb转换器2将5v电源输出至5v电源模块,5v电源模块输出5v电源至电源升压模块,电压升压模块将5v电源转换为12v电源输出至需上电的电能表,给需上电的电能表提供12v电源。
25.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sb转换器2与外部5v电源连接获取5v电源,电压升压模块将5v电源转换为12v电源,给电能表上电,作业环境简单,固定方式牢靠,解决了现有使用鳄鱼夹线向电能表上电存在的由于鳄鱼夹固定不紧,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容易引发人身触电事件的问题,避免了触电风险。
26.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使用usb向智能电能表上电的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7.如附图3、4所示,还包括软性线路板4,壳体1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安装孔,软性线路板4的一端经安装孔与壳体1内部的5v电源模块连接,软性线路板4的另一端与usb转换器2连接。
28.通过使用软性线路板4而非普通线缆是因为,在录入示数信息时需对电能表进行拍照,照片中需出现电能表的条形码,而电能表的条形码通常在模块仓的盖板上,如果使用普通线缆则盖板无法合上,若使用软性线路板4则可以合上盖板,方便工作人员拍摄条形码。
29.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模块连接端口一和模块连接端口二,模块连接端口一和模块连接端口二均设置在壳体1上,模块连接端口一的输入端与5v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模块连接端口二的输入端与电源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30.使用时,若电能表需要5v电源,则将模块连接端口一的输出端与电能表的5v电源接口连接,给电能表提供5v电源;若电能表需要12v电源,则将模块连接端口二的输出端与电能表的12v电源接口连接,给电能表提供12v电源。
31.如附图3所示,壳体1底部四角沿对角线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块5。通过这样设置,将壳体1放置在地面上,避免壳体1底部全部与地面接触,使得壳体1与地面之间有距离,防止壳体1内的电路受潮发生漏电的情况。
32.如附图2所示,壳体1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6。通过这样设置,在移动壳体1时,工作人员可将两只手分别放在左右两侧的凹槽6内侧,使用方便,便于壳体1的移动。
3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