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1:1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2.随着电网的发展和城网改造进行,电缆在电网线路中的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相应的电缆故障率也在不断增加,电缆在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必须重新连接恢复供电,目前,多是采用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在现场组合套装到电缆主体上,使两根电缆恢复连接。但是这种接头的线芯多是采用压接或螺栓扭断式机械连接,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容易造成发热,长时间高压使用容易发生电缆过载,甚至电缆中间接头发热爆炸引发大型事故。同时,现有的电缆接头一般防水性较差。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2101103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防水防火电缆,该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排布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防水层、防火层、铠装层和护套;其中,所述防水层包括半导电阻水包带层、铝塑复合带层和高密度聚乙烯层;所述半导电阻水包带层绕包在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外部,所述铝塑复合带层纵包在半导电阻水包带层外部,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挤出成型在所述铝塑复合带层的外部,并与铝塑复合带层固接为一体;所述防火层包括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防火层。通过设有防水层和防火层,因此能同时具有防水和防火的特性。
4.但是这样的电缆结构结构比较复杂,在现实电缆接头施工工程中难以实施。另外,现有的电缆接头安装工艺存在需使用特殊的熔接装置,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电缆故障容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快速电缆施工以及抢修电缆故障成为本行业内注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电缆接头结构,能够便捷安装,同时具备良好防火性能。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电缆接头,包括有铜套、绝缘层、防水层和外护套,所述铜套内安装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铜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外壁紧密贴合,保证接头处的导电性能良好,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铜套、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防水层和外护套依次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外层。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与所述铜套的配合过盈量为0~-0.02mm。
8.进一步的,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还通过若干铆钉进行定位及固定,使得接头处更加牢固。
9.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对铜套(尤其是第一电缆芯和
第二电缆芯接头处)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缆安全,可连接报警系统,如超出安全温度即可警报,达到防火目的。
10.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采用钎焊固定,钎焊处的面积不小于1cm2。
11.进一步的,所述铜套也可以根据导电性能需要而采用银套或铝套等替换,以配合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材质为宜。同理的,所述铆钉也可以采用铜或银或铝等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制作。
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制作,交联聚乙烯经过交联后是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即使在高温下也一样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交联聚乙烯有极佳的电气性能,介质损耗比聚氯乙烯(pvc)绝缘小,而且交联聚乙烯制作的电缆极易敷设。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塑料布绕包形成,所述防水层的厚度在0.2~2mm之间,防水层用于提高防水效果,杜绝短路产生爆炸。
14.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非熔融连接的电缆接头结构采用铜套连接两根电缆接头,安装时将两根待连接的电缆芯朝铜套两端插入,再通过铆钉定位,最后在铜套两端钎焊固定,安装方便,无需借用特殊的热熔装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接头处还设置有防水胶布或者防水塑料布绕包形成的防水层,防水层外设置皱纹铝护套和外护套,使得电缆接头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性能、机械防护、对绝缘层和电缆芯的缓冲保护、径向密封防水防潮、故障时短路电流导通、意外情况下的纵向阻水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套也可以根据导电性能需要而采用银套或铝套等替换,以配合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材质为宜。同理的,所述铆钉也可以采用铜或银或铝等材质。
18.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电缆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有铜套2、绝缘层3、屏蔽层4、防水层5、皱纹铝护套6和外护套7,所述铜套2内安装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所述铜套2与所述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铜套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的外壁紧密贴合,由于导体的导电性能多是通过金属表面离子传递,这样能保证接头处的导电性能良好;所述绝缘层3包裹所述铜套2、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所述屏蔽层4、防水层5、皱纹铝护套6和外护套7依次设置在所述绝缘层3的外层。其中,所述绝缘层3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制作,交联聚乙烯经过交联后是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即使在高温下也一样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交联聚乙烯有极佳的电气性能,介质损耗比聚氯乙烯(pvc)绝缘小,而且交联聚乙烯制作的电缆极易敷设。所述屏蔽层4采用铜带屏蔽。所述防水层5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塑料布绕包形成,其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在0.2~2mm之间,用于提高防水效果,杜绝短路产生爆炸,所述所述防水层的厚度最优为0.8~1mm或者1.3~1.6mm;所述外护套7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作,所述防水层5与
外护套7之间设置有皱纹铝护套6。
19.进一步的,所述铜套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采用钎焊固定,钎焊处21的面积不小于1cm2。为使得接头结构更加牢固,所述铜套2与所述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之间还可通过若干铆钉22进行定位及固定,其中,铆钉22呈环绕所述铜套呈径向对称分布,每排铆钉22个数为3~6个,排数4~8排,所述铆钉22的直径优选为2~5mm。
20.进一步的,所述铜套2的长度设置为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直径的5~10倍之间,铜套2的厚度设置为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直径的0.5~1倍之间。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与所述铜套2的配合过盈量为0~-0.02mm,优选为-0.005~-0.013mm,方便安装。
22.进一步的,所述铜套2的外表面还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对铜套2(尤其是第一电缆芯11和第二电缆芯12接头处)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缆安全,可连接报警系统,如超出安全温度即可警报,达到防火目的。
23.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