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2-22 10:17: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存储区域网络(英文: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包括两个主要技术:一个是网状通道(英文:fibre channel,简称:fc)技术,一个是以太网技术。
3.长期以来,由于fc技术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fc技术在san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但是,随着全闪存储的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非易失性内存管理主机系统控制器通过接口技术规范基于融合以太网的rdma(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over 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简称:nvme over roce)技术,情况正发生变化。
4.nvme over roce技术,意为运行在融合以太网上,基于远程内存访问的快速非易失性存储。该技术结合了存储介质的最新技术nvme与网络领域的最新技术远程直接数据存取(英文: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简称:rdma),二者的结晶造就了一条从高性能存储到高性能算力的高速公路。
5.然而,存储系统为了存储大量的数据,往往需要管理数量庞大的主机,并且存在新主机陆续接入网络设备的情况。为了让智能无损网络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存储系统,需通过对接入主机的快速管控,将智能无损网络应用至存储系统,实现计算和存储网络融合的技术。通过对接入主机的快速管控,智能无损网络内的管理模块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新接入的主机,智能的调整智能无损网络的相关配置,并且将主机信息通告给存储系统,可以协助存储系统管理主机。
6.现在的nvme over roce和无损网络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越来越具备优势,但是也面临着如下问题:存储系统内存储设备的加入、退出以及主机加入、退出均需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干预,易用性差,增加管理人员工作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方案中,存储系统内存储设备的加入、退出以及主机加入、退出均需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干预,易用性差,增加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的问题。
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交换机,所述第一边缘交换机处于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所述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还包括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一端点设备、第二边缘交换机以及第二端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9.接收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0.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1.向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所述第一bg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
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bgp报文,进而使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交换机,所述第一边缘交换机处于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所述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还包括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一端点设备、第二边缘交换机以及第二端点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13.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4.添加单元,用于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5.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所述第一bg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bgp报文,进而使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本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17.因此,通过应用本技术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第一边缘交换机接收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该第一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一边缘交换机向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该第一bg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进而使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该第二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18.如此,边缘交换机与端点设备通过lldp协议交换端点设备的信息,边缘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bgp协议传递交换端点设备的信息,从而完成整个网络内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对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端点设备更好的管控,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存储系统内存储设备的加入、退出以及主机加入、退出均需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干预,易用性差,增加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vme over roce网络的组网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装置结构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硬件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4.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5.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
2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交换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
27.步骤110、周期性接收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28.具体地,在nvme over roce网络中,主要包括三类角色:启动器(也可称之为主机)、交换机以及目标器(也可称之为存储端点)。启动器和目标器也可称为端点设备。
29.主机、存储端点在网络内传输自身的信息;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实现ip业务域管理功能、传递加入、退出的端点设备的信息同步;存储端点提供高性能存储服务。
30.其中,交换机包括多台边缘交换机以及多台核心交换机。每台边缘交换机连接主机、存储端点。每台核心交换机分别与每个边缘交换机全连接。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vme over roce网络的组网示意图。在图2中,网络内包括两台核心交换机、两台边缘交换机、多台端点设备。端点设备与边缘交换机内配置并使能链路层发现协议(英文: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简称:lldp),边缘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内配置并使能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简称:bgp)。
32.当网络内存在新加入的端点设备时,新加入的端点设备自动与接入的边缘交换机建立lldp邻居;当网络内存在新加入的边缘交换机时,新加入的边缘交换机自动与核心交换机建立bgp邻居。
33.当第一端点设备启动并接入网络后,第一端点设备与接入的第一边缘交换机建立lldp邻居,并获取自身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一端点设备生成第一lldp报文,该第一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34.上述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包括端点设备的软件版本、ip类型、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端点设备的附属属性信息包括端点设备的协议角色、协议类型、协议版本、协议标识符长度以及协议标识符。
35.第一端点设备通过lldp协议,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lldp报文。第一边缘交换机接收第一lldp报文,并从中获取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后,后续可周期性(例如,每隔30秒)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lldp报文。
37.若第一端点设备的网络端口信息变更,则第一端点设备仍按照前述的发送方式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lldp报文。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lldp报文包括更新后的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38.若第一端点设备出现故障或当前网络故障,则第一端点设备无需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lldp报文。可以理解的是,待第一端点设备故障恢复或当前网络故障恢复后,第一端点设备重新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lldp报文。
39.若第一端点设备接入第一边缘交换机的端口为聚合端口,则该聚合端口内包括的每个成员端口均向第一边缘交换机应发送第一lldp报文。例如,第一边缘交换机包括第一接口,第一端点设备包括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归属同一聚合组。在本步骤中,第二接口内每个成员口向第一接口内对应的成员口发送第一lldp报文。
40.步骤120、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1.具体地,根据步骤110的描述,第一边缘交换机从第一lldp报文中获取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2.也即是,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本地存储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边缘交换机在存储的过程中,还存储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该标识用于唯一指定第一端点设备。例如,第一端点设备的mac地址等。
43.步骤130、向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所述第一bg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bgp报文,进而使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4.具体地,根据步骤120的描述,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后,生成第一bgp报文,该第一bg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5.其中,第一边缘交换机包括lldp模块以及bgp模块,lldp模块获取并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后,将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传递值bgp模块。bgp模块在bgp协议内扩充一个地址族,该地址族用于携带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bgp模块生成第一bgp报文。
46.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接入网络时,其自动与第一核心交换机建立bgp邻居。第一边缘交换机通过bgp协议,向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第一核心交换机接收第一bgp报文,并从中获取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7.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同时,第一核心交换机向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该第二边缘交换机为除第一边缘
交换机外并与第一核心交换机建立bgp邻居的边缘交换机。
48.第二边缘交换机接收到第一bgp报文后,从中获取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同时,第二边缘交换机生成第二lldp报文,该第二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49.其中,第二边缘交换机也包括lldp模块以及bgp模块,bgp模块获取并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后,将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传递值lldp模块。lldp模块生成第二lldp报文。
50.第二边缘交换机向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该第二端点设备为除第一端点设备外接入并与第二边缘交换机建立lldp邻居的端点设备。
51.第二端点设备接收到第二lldp报文后,从中获取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二端点设备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52.其中,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二边缘交换机、第二端点设备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的过程中,还存储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
53.至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已同步至全网络内的各设备,全网络内的各设备均确定第一端点设备已加入nvme over roce网络中。
54.进一步地,在图2中,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二核心交换机之间形成主备关系,第一核心交换机作为主核心交换机,并作为反射器,其将接收到的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反射至第二边缘交换机处。当第一核心交换机故障后,第二核心交换机立即接替主核心交换机的工作,升级为主核心交换机,并作为反射器。
55.因此,通过应用本技术提供的信息同步的方法,第一边缘交换机接收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该第一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第一边缘交换机向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该第一bg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进而使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该第二lldp报文包括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56.如此,边缘交换机与端点设备通过lldp协议交换端点设备的信息,边缘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通过bgp协议传递交换端点设备的信息,从而完成整个网络内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对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端点设备更好的管控,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存储系统内存储设备的加入、退出以及主机加入、退出均需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干预,易用性差,增加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的问题。
57.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边缘交换机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lldp报文时,第一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二bgp报文的过程。
58.具体地,若在预设时间(例如,在一个老化周期内,45秒)内,未接收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则第一边缘交换机在本地删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59.同时,第一边缘交换机生成第二bgp报文,该第二bgp报文包括删除标记以及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第一边缘交换机通过bgp协议,向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二bgp报文。
60.第一核心交换机接收第二bgp报文,并从中获取删除标记以及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根据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获取并删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第二bgp报文。
61.第二边缘交换机接收到第二bgp报文后,从中获取删除标记以及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根据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获取并删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62.同时,第二边缘交换机生成第三lldp报文,该第三lldp报文包括删除标记以及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第二边缘交换机向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三lldp报文。
63.第二端点设备接收到第三lldp报文后,从中获取删除标记以及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根据第一端点设备的标识,第二端点设备在本地获取并删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64.至此,全网络内的各设备均已在本地删除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各设备均确定第一端点设备已离开nvme over roce网络中。
6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边缘交换机也可作为第一边缘交换机并执行前述步骤110-步骤130、可选步骤。同理,第一边缘交换机也可作为第二边缘交换机,并执行前述步骤110-步骤130中第二边缘交换机执行的步骤、可选步骤。
66.由于第一边缘交换机、第二边缘交换机角色交换后执行的过程在前述实施例中均已详细说明,在此不再复述。
6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信息同步的方法对应的信息同步的装置。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同步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应用于第一边缘交换机,所述第一边缘交换机处于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所述nvme over rocev2网络内还包括第一核心交换机、第一端点设备、第二边缘交换机以及第二端点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68.接收单元3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69.存储单元320,用于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70.发送单元330,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一bgp报文,所述第一bg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bgp报文,进而使所述第二边缘交换机在本地添加所述第二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7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lldp报文,则在本地删除所述第一端点设备的基础属性信息以及附属属性信息;
72.所述发送单元33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交换机发送第二bgp报文,所述第二bgp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82.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410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30中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能够实现处理器410自身以及调用收发器420执行前述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信息同步的方法。
83.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3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30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410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410自身以及调用收发器420执行前述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数据批备方法。
84.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85.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86.对于信息同步的装置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涉及的方法内容基本相似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8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