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喷射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7:4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烹饪器具领域中的破泡器,尤其涉及一种喷射式破泡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有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的烹饪器具。所述破泡器用于破除所述烹饪器具工作中产生的汽泡以防止其流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用于电饭煲的破泡器大多数是在破泡器的内部空腔中设置多重破泡壁来进行机械破泡,例如公告号为cn107951398b的中国发明专利。而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现在又出现了通过负压发生器吸入外部空气来达到冷凝破泡的效果,例如公告号为cn2033697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所述煲盖用于盖在所述煲体上以与所述煲体内限定出烹饪腔,所述煲盖内具有蒸汽通道;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设在煲盖上,用于在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蒸汽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内产生消泡区域;以及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煲盖内且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负压发生器转动。此公开电饭煲通过采用负压发生器以在烹饪腔和蒸汽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内产生局部负压,促进了泡沫的破裂,大大减少了泡沫的溢出,由此电饭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3.虽然上述公告号为cn2033697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能够实现冷凝破泡的效果,但是其需要配置结构复杂的负压发生器和驱动器,不仅带来拆装繁杂、空间占用率大的问题,还会使得破泡器的成本大大的提高。此外,公布号为cn107242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冷凝破泡的破泡器,其通过双叶轮实现冷空气吸入而实现冷凝破泡的效果,虽然无需配置驱动器,但是双叶轮式的破泡器同样存在拆装繁杂、空间占用率大、成本大大提高这些问题,并且由于叶轮结构较为复杂,其上残留的淀粉类固化物也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射式破泡器,解决现有技术吸入冷气实现冷凝破泡的破泡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喷射式破泡器,包括壳体,以及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蒸汽导入部、蒸汽导出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间储存腔,所述中间储存腔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冷气导入通道与所述壳体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入通道,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即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形成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部内设置有蒸汽导出通道,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靠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从而能够接纳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所喷射出的至少部分喷射流,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向外释放所述喷射流中的至
少部分水蒸汽;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保留有负压间隙,所述负压间隙用于借助于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压将经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进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冷空气自动地引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辅助破泡,所述负压间隙还用于让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的未蒸发的泡汁至少部分地反流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所述中间储存腔用于收集未蒸发的泡汁。
6.其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主要应用在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中,其用于衰减或破裂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从而降低烹饪时蒸煮物溢出的风险。工作时,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进入所述破泡器内,高温蒸汽在经过所述破泡器破泡后其内的水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出通道排出。
7.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为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即形成壳体的一部分的结构,例如所述蒸汽导入部与下面所述的下壳体一体成型,而所述蒸汽导出部与下面所述的上壳体一体成型,或者是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两者均与所述上壳体或者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还可以是独立于所述壳体并机械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结构。不管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如何布置,只要不妨碍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例如不妨碍形成所述负压间隙即可。
8.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整体或部分地延伸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在布局方向上,所述蒸汽导入部和蒸汽导出部可以成对地上下方向布置,也可以成对地左右方向布置或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布置。其中,在所述左右方向布置或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布置的方案中,所述蒸汽导入部或所述蒸汽导出部可以不用延伸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只要保证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下缘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即可;在上下方向布置的方案中,如果所述蒸汽导入部位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下方,所述蒸汽导入部就需要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从而保证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
9.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并且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定义了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布局形状,当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入口经过蒸汽出口进入到所述破泡器内部的过程中能够让将蒸汽逐渐加速,形成束流状的喷射流,在此过程中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
10.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是指对应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所在一侧的端部,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是指对应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所在一侧的端部。从物理空间布局上讲,可以在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在蒸汽流动方向上形成轴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还可以是,让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伸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但在径向方向上让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的径向尺寸稍微小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所对应位置的尺寸,从而形成径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当然从结构安排上讲,在上述形成负压结构中,在所述蒸汽导入部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入口部之间可以设置连接定位的连接筋条,也是可行的方案。
11.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水平高度,这样保证所述中间储存腔具有一定的储存液体的能力,从而让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储存液体不会轻易地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
蒸汽出口反流入到烹饪锅中,或不会轻易地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流出到锅盖之外。
12.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可以为独立于烹饪器具的结构并在使用时安装到烹饪器具的锅盖上;还可以是,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由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直接组合形成,例如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时,电饭煲的煲盖一般为包括中盖、外盖的双层式结构或者包括内盖、中盖、外盖的三层式结构,此时所述壳体例如下面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由煲盖的中盖、外盖直接形成,即所述上壳体与外盖一体化成型,所述下壳体与中盖一体化成型。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因而可以集聚喷射流,提高喷射流的流速,而且减少泡体的形成,也能破泡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此外还能利用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压将经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进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冷空气自动地引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所述冷空气会与所述喷射流相遇而实现冷凝破泡的效果;2、其中,冷凝破泡所形成的至少部分泡汁会沿着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壁体向下流动,并经由所述负压间隙反流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泡汁直接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反流,从而减小反流的泡汁对所述喷射流的喷射动力的削弱;3、利用所述中间储存腔接收和存储冷凝破泡的液体,防止反流;4、无需另外配置结构复杂的扇叶及驱动器等部件,还可以大大的减少成本。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部分的所述蒸汽导入部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作为等同方案,所述蒸汽导入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储存腔的侧方例如形成左右布置的结构。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部分的所述蒸汽导出部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内。作为等同方案,所述蒸汽导出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储存腔的侧方例如形成左右布置的结构。
16.为了提高破泡的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蒸汽导出部的出口部上设置有盖住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出口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突刺,所述顶盖板不妨碍所述蒸汽导出通道中的蒸汽向外溢出。其中,所述顶盖板不妨碍所述蒸汽导出通道中的蒸汽向外溢出,其含义包括,可以在所述顶盖板上设置通孔用于蒸汽向外溢出,还可以是在所述顶盖板和所述蒸汽导出部之间保留用于蒸汽向外溢出的流通间隙。其中,所述顶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盖板上的突刺可以起到进一步破泡的功能,此外,所述顶盖板还能够减缓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的蒸汽排出的速度,从而使得所述冷空气与高温蒸汽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混合,进一步提高冷凝破泡的效果。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从上往下看的投影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位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蒸汽入口所界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让所述喷射流能够集中喷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这样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内进入的蒸汽几乎全部集中进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一来不会由于蒸汽的散开而影响所述喷射流的动力,二来还能够使得高温蒸汽与冷空气在所述蒸汽导出通道内进行充分的混合。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蒸汽导出通道的内径远大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蒸汽出口的内径从而让蒸汽喷射流在进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中形成崩塌效应。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壳体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并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所述中间储存腔,所述蒸汽导出部连接到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蒸汽导入部连接到所述下壳体上,并且所述下壳体底壁上还设置有排液通道。本发明将所述冷气导入通道布置在相对上方位置的上壳体上,这样能够减小烹饪产生的热量对冷空气的影响,其中,所述冷气导入通道可以布置在所述上壳体的顶壁上,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此外,所述排液通道能够将破泡产生的泡汁排出。
20.作为等同方案,所述蒸汽导入部、蒸汽导出部还可以一体布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或者一体布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活动布置在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上的回流阀片,所述回流阀片包括盖板部,所述盖板部位于所述中间储存腔底壁的下方,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位于所述回流阀片的正上方;当所述盖板部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所述盖板部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释放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液体,而当所述盖板部被其下方的蒸汽向上推动至与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盖板部封闭所述排液通道。
22.当锅内形成大量汽泡时,所述盖板部被汽泡向上顶推而封闭所述排液通道,这样锅内空间和所述破泡器中的各个通道之间不能通过所述排液通道连通而影响所述破泡器内的气流流动;而当锅内的汽泡减少时,所述盖板部会在重力作用下而下移使得所述排液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所述中间储存腔内的泡汁直接回流至锅内,从而可以防止泡汁存积在所述中间储存腔内而滋生细菌甚至阻碍破泡器正常工作。当然,本发明的破泡器也可以不设置此处用于泡汁回流的结构。
23.为了定位所述回流阀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回流阀片还包括有连接所述盖板部的杆体部,所述回流阀片在整体上呈t型,所述回流阀片通过所述杆体部活动连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的底壁上。
24.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烹饪锅及能够封盖所述烹饪锅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喷射式破泡器,所述喷射式破泡器布置在所述锅盖上。其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可以为独立于所述锅盖的结构,也可以是直接由所述锅盖的盖板直接形成。
25.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用于喷射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中。
26.说明书附图图1是本发明喷射式破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喷射式破泡器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喷射式破泡器的气流流动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喷射式破泡器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配置顶盖板和回流阀片的喷射式破泡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27.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喷射式破泡器以及烹饪器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28.其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主要应用在烹饪器具中,本实施例具体应用在电饭煲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用于衰减或破裂电饭煲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从而降低电饭煲烹饪时蒸煮物溢出的风险。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式破泡器,包括壳体1,以及连接到所述壳体1上的蒸汽导入部2、蒸汽导出部3,所述蒸汽导入部2与所述蒸汽导出部3沿上下方向配置,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中间储存腔4,所述中间储存腔4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冷气导入通道5与所述壳体1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2和蒸汽导出部3全部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蒸汽导入部2和蒸汽导出部3可以部分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或者不伸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而是布置在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侧方形成左右布置的结构。
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蒸汽导入部2内设置有蒸汽导入通道21,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4,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的水平高度(也即所述蒸汽出口22口沿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4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呈锥形并且其横截面尺寸沿蒸汽入口23向蒸汽出口22的方向(也即沿蒸汽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用于形成喷射流,在此过程中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当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进入到所述破泡器内部的过程中会将蒸汽加速,形成束流状的喷射流。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呈锥形因而可以集聚喷射流,提高喷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泡体的形成,也能破泡形成第一道破泡结构。
3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蒸汽导出部3内设置有蒸汽导出通道31,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入口32连通所述中间储存腔4,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入口32的水平高度(也即所述蒸汽入口32口沿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4底壁的水平高度;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靠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入口32从而能够接纳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所喷射出的至少部分喷射流并向外释放所述喷射流中的水蒸汽。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所喷射出的几乎全部蒸汽能够进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具体的,在从上往下看的投影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位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入口32所界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让所述喷射流能够集中喷向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这样一来不会由于蒸汽的散开而影响所述喷射流的动力,二来还能够使得高温蒸汽与冷空气在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进行充分的混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喷射流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结构布局而部分的进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
33.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2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3的入口部之间保留有负压间隙6,所述负压间隙6用于借助于所述喷射流所形成的相对低压将经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进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的冷空气自动地引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辅助破泡,所述负压间隙6还用于让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的未蒸发的泡汁至少部分地反流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所述中间储存腔4用于收集未蒸发的泡汁。
34.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部2的出口部与所述蒸汽导出部3的入口部在蒸汽流动方向形成轴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6。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导入部2的出口部也可以是伸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从而形成径向间隙也即所述负压间隙6。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入口32的水平高度设置成均高于所述中间储存腔4底壁的水平高度,
这样保证所述中间储存腔4具有一定的储存液体的能力。
36.其中,为了形成比较好的破泡效果,所述蒸汽导出部3的蒸汽导出通道31的内径远大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的内径,让蒸汽喷射流在进入到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中时形成崩塌效应,即突然解除汽泡的集束而呈自由松散状态并在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径向方向上提供让汽泡足够扩张变形的空间,从而加速汽泡的自行破裂。例如一般来说所述蒸汽导出部3的蒸汽导出通道31的内径一般选择2厘米到8厘米,而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出口22的内径一般选择2毫米到5毫米。
37.工作时,电饭煲的锅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蒸汽入口23进入所述破泡器内,高温蒸汽在经过所述破泡器破泡后其内的水蒸汽由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蒸汽出口33排出。其中,锥形的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能够实现破泡效果,由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进入的冷空气还可以与所述高温蒸汽混合实现冷凝破泡,而冷凝破泡所形成的至少部分泡汁会沿着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的壁体向下流动(部分泡汁中的水分直接蒸发掉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中挥发出去),并经由所述负压间隙6反流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泡汁直接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反流,从而减小反流的泡汁对所述喷射流的喷射动力的削弱。
38.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破泡器巧妙的利用锥形的蒸汽导入通道21与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及中间储存腔4之间的配合达到冷凝破泡的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另外配置结构复杂的扇叶及驱动器等部件,还可以大大的减少成本。
39.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密封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所述中间储存腔4,所述蒸汽导出部3连接到所述上壳体11上并与所述上壳体11一体成型,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上,所述蒸汽导入部2连接到所述下壳体12上并与所述下壳体12一体成型,并且所述下壳体12上还设置有排液通道7。本发明将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布置在相对上方位置的上壳体11上,这样能够减小烹饪产生的热量对导入的冷空气的影响,其中,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可以布置在所述上壳体11的顶壁上,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1的侧壁上。此外,所述排液通道7能够将破泡产生的泡汁排出。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导出部3和所述蒸汽导入部2可以为独立的分体式结构;还可以是所述蒸汽导入部2和蒸汽导出部3一体布置在所述上壳体11或者一体布置在所述下壳体12上。
40.其中,所述上壳体11具有下开口的容纳腔(附图2中的标号4也指代此处的容纳腔所处的位置),所述上壳体11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蒸汽导出部3,所述壳体1的侧壁向外延伸出冷气导入部8,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贯穿所述冷气导入部8并连同所述容纳腔。所述下壳体12包括盖合所述容纳腔下开口的主板部121,所述主板部121与所述上壳体11形成所述中间储存腔4,所述蒸汽导入部2由所述主板部121的上表面有向上延伸并与锥状的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的形状相适配,而为了便于装配,所述下壳体12还可以在所述主板部121的下方设置进气部122,所述进气部设置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1连通的进气通道123。而为了便于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安装,所述上壳体11的下开口的边缘部位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水平安装部111,安装时,所述水平安装部111与所述主板部121贴合并通过例如螺丝(附图未标出)锁紧,所述水平安装部111与所述主板部121之间布置有密封圈13。
41.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破泡的效果,本发明的所述破泡器在所述蒸汽导出部3的出口部上设置有盖住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出口的顶盖板14,所述顶盖板1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突刺141,所述顶盖板14不妨碍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中的蒸汽向外溢出。其中,可以在所述顶盖板14上设置通孔142用于蒸汽向外溢出,还可以是在所述顶盖板14和所述蒸汽导出部3之间保留用于蒸汽向外溢出的流通间隙。
42.采用上述结构时,所述顶盖板14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盖板14上的突刺141可以起到进一步破泡的功能,此外,所述顶盖板14还能够减缓所述蒸汽导出通道31内的蒸汽排出的速度,从而使得所述冷空气与高温蒸汽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混合,进一步提高冷凝破泡的效果。
43.如图5所示,所述破泡器还包括活动布置在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下方的回流阀片90,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上设置有排液通道7。其中,所述回流阀片90包括盖板部91和连接所述盖板部91的杆体部92,所述排液通道7位于所述盖板部91的正上方;当所述盖板部91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所述盖板部91与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释放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的液体,而当所述盖板部91被其下方的蒸汽向上推动至与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盖板部91封闭所述排液通道7。
44.当锅内形成大量汽泡时,所述盖板部91被汽泡向上顶推而封闭所述排液通道7,这样锅内空间和所述破泡器中的各个通道之间不能通过所述排液通道7连通而影响所述破泡器内的气流流动;而当锅内的汽泡减少时,所述盖板部91会在重力作用下而下移使得所述排液通道7处于打开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的泡汁直接回流至锅内,从而可以防止泡汁存积在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而滋生细菌甚至阻碍破泡器正常工作。当然,本发明的破泡器也可以不设置此处用于泡汁回流的结构。
45.所述杆体部92活动连接到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上,所述杆体部92的上端设置有杆头部93,所述杆头部93延伸至所述中间储存腔4内,所述杆头部93用于当所述盖板部91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被承托在所述中间储存腔4的底壁上。
46.其中,所述杆头部93可以通过螺纹或者扣接等方式连接到所述杆体部92而所述杆体部92与所述盖板部91为一体式结构;还可以是所述杆头部93与所述杆体部92为一体式结构,此一体式结构与所述盖板部91通过螺纹连接或扣接等方式连接。当然,本发明的所述盖板部91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定位,例如直接在所述盖板部91的下方设置一个承托架作为所述盖板部91下限位的定位。
47.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附图未显示),包括有烹饪锅、能够封盖所述烹饪锅的锅盖以及本发明所述的喷射式破泡器,所述喷射式破泡器布置在锅盖上。
4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喷射式破泡器为独立于烹饪器具的结构并在使用时安装在烹饪器具的锅盖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式破泡器由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直接形成,例如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时,电饭煲的煲盖一般为包括内盖、外盖的双层式结构或者包括内盖、中盖、外盖的三层式结构,此时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由煲盖的其中两层盖直接形成。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