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压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0:0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气压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气压调节阀。


背景技术:

2.由于密闭容器内部压力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此航天产品中使用的密闭容器普遍要求具有气压调节功能,即当容器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压差时,容器可以通过气压调节阀来自动平衡内、外压力。
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气压调节阀中的阀芯与阀门座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然而这种密封方式容易导致密封性能不佳,进而影响整个密闭容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调节阀,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气压调节阀,包括阀体以及设于所述阀体上端的阀帽,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阀门座和阀芯,所述阀门座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帽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内,还包括设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静密封组件,所述静密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阀门座的内周壁连接,所述静密封组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其中,所述阀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和若干出气孔,若干所述进气孔呈环形阵列,若干所述出气孔呈环形阵列,所述阀芯的内部设有若干气流通道,每一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孔,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气孔,若干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静密封组件的另一端相正对。
7.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座的中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凹槽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静密封组件设于所述凹槽内。
8.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阀门座的外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周壁之前设有所述第一密封件。
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静密封组件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密封段,其中,所述固定段注塑成型于所述凹槽的侧壁内,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段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密封段的套设于所述阀芯的外缘,且密封段的内周壁密封若干所述出气孔。
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密封段呈环状,且所述密封段的外周壁由上至下向靠近所述密封段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套设于所述阀芯的外缘,且所述支撑段位于所述密封段的下侧,所述支撑的上表面与所述密封段的下表面相抵。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连接段以及所述密封段均为弹性材质。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支撑段的上表面的外缘设有圆倒角结构。
1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压调节阀中的阀芯和阀门座之间采用静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且静密封组件的一端与阀门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阀芯连接,在阀芯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静密封组件的另一端可以与阀芯一起移动,相对阀芯静止,能够防止出现磨损的现象,且也能够保证阀芯与阀门座之间的气密封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压调节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1、阀体;2、阀帽;3、阀门座;4、阀芯;5、第二通孔;6、静密封组件;601、固定段;602、连接段;603、密封段;604、支撑段;7、进气孔;8、出气孔;9、气流通道;10、凹槽;11、缓冲孔;12、节流孔;13、第一密封件;14、第二密封件;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安装座;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压调节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气压调节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于阀体1上端的阀帽2,阀体1的内部设有阀门座3和阀芯4,阀门座3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阀帽2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阀芯4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二通孔5内,还包括设于阀体1内部的静密封组件6,静密封组件6的一端与阀门座3的内周壁连接,静密封组件6的另一端套设在阀芯4的外周壁上,其中,阀芯4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孔7和若干出气孔8,若干进气孔7呈环形阵列,若干出气孔8呈环形阵列,阀芯4的内部设有若干气流通道9,每一气流通道9的一端连接进气孔7,另一端连接出气孔8,若干出气孔8与静密封组件6的另一端相正对。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帽2设于阀体1的顶部,使得阀帽2、阀体1以及阀门座3之间形成第一腔体,而阀门座3的底部与阀体1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阀芯4的外
壁之间具有间隙,用于排气。第二通孔5与阀芯4之间密封配合,防止气体泄漏,影响气密性。阀门座3的外周壁与阀体1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3,阀帽2的内周壁与阀体1的上端外缘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14,设置的第一密封件13以及第二密封件14均是用于气体的密封。静密封组件6用于连接阀芯4和阀门座3,用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气体的连通。阀芯4可以相对阀门座3上下移动,当阀芯4向上移动时,静密封组件6与阀芯4之间连接的部分会自动向外倾斜,使得出气孔8与第一腔体连通,此时的第二腔体内的气体进入静密封组件6的底侧,并由进气孔7进入气流通道9内,然后由出气孔8进入第一腔体,最后由第一通孔排出。当阀芯4向下移动时,静密封组件6与阀芯4之间的连接部分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自动覆盖在出气孔8上,实现出气孔8的密封。
2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阀门座3的中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凹槽10和第一通孔,凹槽10与第一通孔连通,静密封组件6设于凹槽10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凹槽10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缓冲孔11和节流孔12,且节流孔12与缓冲孔11连通,第二腔体内的气体由节流孔12进入到缓冲孔11内,在缓冲孔11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气流,并进入到静密封组件6的底部与凹槽10内。设置的节流孔12与缓冲孔11使得气流稳定,能够使得静密封组件6与凹槽10底部之间的气压稳定,防止气压落差过大损坏静密封组件6。本实施例中的出气孔8位于进气孔7的上侧,且在正常状态下,进气孔7和出气孔8均位于凹槽10内。
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3,阀门座3的外缘与阀体1的内周壁之前设有第一密封件13。
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静密封组件6包括固定段601、连接段602和密封段603,其中,固定段601注塑成型于凹槽10的侧壁内,连接段602的一端与固定段601连接,连接段602的另一端与密封段603的外侧壁连接,密封段603的套设于阀芯4的外缘,且密封段603的内周壁密封若干出气孔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段601固定在阀门座3内,连接段602采用的是柔性材质,例如柔性膜,便于伸缩,而密封段603采用的是弹性材质,在正常情况下,密封段603是紧紧地贴合在阀芯4的外缘,用于密封出气孔8,当阀芯4向上移动时,阀芯4带动密封段603向上移动,而连接段602会拉紧密封段603,使得密封段603向远离阀芯4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得出气孔8露出,便于气体的流通,实现排气泄压功能。当阀芯4向下移动时,则密封段603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自动覆盖在出气孔8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段602以及密封段603的弹性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正常状态下,连接段602呈向下倾斜设置。当阀芯4上下移动时,密封段603不会相对阀芯4滑动,是能避免密封段603的磨损,提高密封段603的使用寿命。
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密封段603呈环状,且密封段603的外周壁由上至下向靠近密封段603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密封段603设置成上宽下窄,当连接段602向下倾斜拉动密封段603时,便于密封段603的倾斜,使得出气孔8露出。
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段604,支撑段604套设于阀芯4的外缘,且支撑段604位于密封段603的下侧,支撑的上表面与密封段603的下表面相抵。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段604用于固定密封段603,可以防止密封段603相对阀芯4滑动,且支撑段604的直径远大于密封段603扩张后的直径,即阀芯4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后,密封段
603扩张后的直径小于支撑段604的直径,防止密封段603脱离支撑段604。
2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连接段602以及密封段603均为弹性材质。
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撑段604的上表面的外缘设有圆倒角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圆倒角结构能够避免连接段602的磨损。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31.本技术在上述较佳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较佳的实施方式:
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阀芯4的外缘还设有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其中,第一弹簧15位于第二弹簧16的内侧,第一弹簧15用于为阀芯4提供复位能力,第一弹簧15的上端抵于阀门座3底部,第一弹簧15的下端抵于阀芯4上的安装座17上。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阀门座3底部相抵,另一端与阀体1底部内壁上的底座18相抵,第二弹簧16用于支撑阀门座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15用于为阀芯4提供复位能力,第二弹簧16用于为阀门座3提供复位能力,第一弹簧15作用于阀芯4和阀门座3之间,第二弹簧16作用于阀门座3和阀体1之间,其中,第一弹簧15的作用力方向与阀芯4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弹簧16的作用力方向与阀门座3的运动方向相反。当阀芯4向上移动时,需要克服第一弹簧15的作用力,泄气完成后,阀芯4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当阀芯4带动阀门座3向下移动时,阀门座3需要克服第二弹簧16的作用力,进气完成后,第二弹簧16的作用力带动阀门座3向上移动,使得阀门座3的上端与阀体1的内壁的台阶面相抵,实现密封。本实施例中的阀门座3可以在阀体1内上下滑动。如图1所示,阀体1的内壁具有凸缘,且凸缘的底壁为台阶面,台阶面位于阀门座3的上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