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2-21 03:48: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消光胶带基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bopp胶带基膜的使用越来越广,每年的使用量以10%左右增加。特别是很多产品在制造完毕后需装箱封条,都是使用自动化缠绕胶带,胶带在放卷过程中由于粘性,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车间工人及厂区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声音污染。而且目前的胶带多以透明为主,一引些厂家为了提高胶带基膜印刷后的色彩更加有视觉效果,不需要透光,提出一种消光效果,因此针对此两点要求开发出消光胶带基膜。目前的消光胶带基膜消光效果并不理想,且基膜的韧性、冲击强度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按组分按质量比称取原料,基膜由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组成;
6.上表层由多元共聚聚丙烯、hdpe、抗氧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硬脂酸镁、消光母料组成;
7.基层由均聚聚丙烯、pa6、pp-g-mah、纳米碳酸钙组成;
8.下表层由均聚聚丙烯、br、氢氧化镁、稀土偶联剂、抗氧剂组成;
9.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分别单独进行混配,混配后的原料均进行干燥;
10.(2)干燥后的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原料分别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塑化;
11.(3)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三层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
12.(4)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
13.(5)铸片经拉伸后形成薄膜;
14.(6)薄膜通过红外线检测厚度将对应厚度偏差反馈到模头,通过对应位置螺栓加热功率微动,对薄膜厚度偏差进行修正;
15.(7)将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
16.(8)将电晕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冷却并收卷。
17.进一步地,消光母料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组成。
18.进一步地,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上表层20%、基层60%、下表层20%。
19.进一步地,上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多元共聚聚丙烯55%、hdpe35%、抗氧剂0.2%、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2%、硬脂酸镁0.1%、消光母料9.5%。
20.进一步地,基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75%、pa610.5%、pp-g-mah 4.5%、纳米碳酸钙10%。
21.进一步地,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50%、br 25%、氢氧化镁23%、稀土偶联剂1.8%、抗氧剂0.2%。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它通过两方面提高消光效果,一方面是多元共聚聚丙烯、hdpee在熔融共混过程中,hdpe以细小的微粒分散在多元共聚聚丙烯基体中,在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的作用下,hdpe分子之间产生交联,形成微小的凝胶并均匀分布在多元共聚聚丙烯基体中,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位于表面的微凝胶产生细小的突起,在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当光线照射到基膜表面时形成大量的漫反射,从而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另一方面是,消光母料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上表层的消光效果;
24.基层由均聚聚丙烯和pa6共混改性,可以改善基层的韧性和低温脆性;
25.下表层通过均聚聚丙烯与br共混改性,可以改善下表层的韧性,且能大幅提高冲击强度,而稀土偶联剂和氢氧化镁的加入,使得下表层具有阻燃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27.实施例一:
28.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1)按组分按质量比称取原料,基膜由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组成;
30.上表层由多元共聚聚丙烯、hdpe、抗氧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硬脂酸镁、消光母料组成;
31.基层由均聚聚丙烯、pa6、pp-g-mah、纳米碳酸钙组成;
32.下表层由均聚聚丙烯、br、氢氧化镁、稀土偶联剂、抗氧剂组成;
33.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分别单独进行混配,混配后的原料均进行干燥;
34.(2)干燥后的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原料分别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塑化;
35.(3)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三层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
36.(4)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
37.(5)铸片经拉伸后形成薄膜;
38.(6)薄膜通过红外线检测厚度将对应厚度偏差反馈到模头,通过对应位置螺栓加热功率微动,对薄膜厚度偏差进行修正;
39.(7)将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
40.(8)将电晕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冷却并收卷。
41.消光母料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组成,消光母料的组分按质量比为:二氧化硅50%、三氧化二铁25%、三氧化二铝25%。
42.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上表层20%、基层60%、下表层20%。
43.上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多元共聚聚丙烯55%、hdpe35%、抗氧剂0.2%、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2%、硬脂酸镁0.1%、消光母料9.5%,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44.基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75%、pa610.5%、pp-g-mah 4.5%、纳米碳酸钙10%。
45.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50%、br 25%、氢氧化镁23%、稀土偶联剂1.8%、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技术特征:
1.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组分按质量比称取原料,基膜由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组成;上表层由多元共聚聚丙烯、hdpe、抗氧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硬脂酸镁、消光母料组成;基层由均聚聚丙烯、pa6、pp-g-mah、纳米碳酸钙组成;下表层由均聚聚丙烯、br、氢氧化镁、稀土偶联剂、抗氧剂组成;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分别单独进行混配,混配后的原料均进行干燥;(2)干燥后的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原料分别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塑化;(3)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三层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4)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5)铸片经拉伸后形成薄膜;(6)薄膜通过红外线检测厚度将对应厚度偏差反馈到模头,通过对应位置螺栓加热功率微动,对薄膜厚度偏差进行修正;(7)将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面进行高频高压电晕处理;(8)将电晕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冷却并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消光母料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表层、基层、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上表层20%、基层60%、下表层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多元共聚聚丙烯55%、hdpe35%、抗氧剂0.2%、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2%、硬脂酸镁0.1%、消光母料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75%、pa610.5%、pp-g-mah4.5%、纳米碳酸钙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均聚聚丙烯50%、br25%、氢氧化镁23%、稀土偶联剂1.8%、抗氧剂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光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多元共聚聚丙烯、HDPEE在熔融共混过程中,HDPE以细小的微粒分散在多元共聚聚丙烯基体中,在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的作用下,HDPE分子之间产生交联,形成微小的凝胶并均匀分布在多元共聚聚丙烯基体中,在加工过程中,位于表面的微凝胶产生细小突起,在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当光线照射到基膜表面时形成大量的漫反射,从而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而且,消光母料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上表层的消光效果;基层由均聚聚丙烯和PA6共混改性,可以改善基层的韧性和低温脆性;下表层通过均聚聚丙烯与BR共混改性,可以改善下表层的韧性,且能大幅提高冲击强度,而稀土偶联剂和氢氧化镁的加入,使得下表层具有阻燃作用。得下表层具有阻燃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邵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