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面胶贴附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59: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双面胶贴附治具。


背景技术:

2.通过双面胶连接是料件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随着企业对提高产线生产效率的需求越高、人力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生产线采用全自动化设备来对料件进行预贴双面胶(俗称贴背胶)工作。然而,当料件的产量较小时,产线投入全自动化设备虽然可以提高效率、节省人力,但是,由于全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太高,若因产品产量较小而导致全自动化设备运行率低,很可能会出现投入成本较高而产出效益较低的情况。因此,如何在不大幅增加设备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小批量产品的贴背胶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胶贴附治具,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很低,同时,还能简化人员贴胶作业、提高人员贴胶效率。
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胶贴附治具,其用于在料件和双面胶的贴附过程中对二者进行定位,其包括下盖和能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盖上的上盖,所述下盖设有用于对双面胶进行定位的定位区,所述定位区内设有多个气孔,所述下盖还设有用于供多个所述气孔与负压单元连通的气路,所述上盖设有用于供所述料件穿过的窗口,当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下盖上时,所述窗口与所述双面胶对应。
5.具体地,所述双面胶包括第一保护膜、多个胶块和多个第二保护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膜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保护膜的面积,任一所述胶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保护膜粘接,任一所述胶块的另一侧与一所述第二保护膜粘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保护膜之间不连接,当所述双面胶放置于所述下盖上时,多个所述第二保护膜与所述下盖接触,且任一所述第二保护膜所对应的下盖处具有所述气孔。
6.具体地,任一所述第二保护膜所对应的下盖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气孔。
7.具体地,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所述窗口,多个所述窗口与多个所述胶块一一对应。
8.具体地,所述下盖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定位区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介于0.5~1mm之间。
9.具体地,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保护膜仿形。
10.具体地,所述下盖用于承载所述双面胶的一侧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上盖设有多个用于与多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11.具体地,所述下盖采用电木制成。
12.具体地,所述上盖采用厚度介于1~1.2mm之间的钢板制成。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施例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其下盖和负压单元配合可以对双面胶进行准确定
位,双盖可以通过窗口对料件进行准确定位、避免在粘贴过程中料件相对于双面胶出现较大位移而导致二者的粘贴精度不高;由于下盖和上盖可以分别快速地对双面胶和料件进行定位或限位,因此,本方案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可以大大简化了人员手动贴胶时对双面胶和料件的对位过程、节省二者对位时间,大大提高了料件和双面胶贴附的效率。
15.2.本实施例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其结构简单,成本也十分低廉。
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面胶的结构示意图。
21.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下盖;11、定位区;12、气孔;13、定位柱;2、上盖;21、窗口;22、定位孔;31、第一保护膜;32、第二保护膜;4、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可以用于在料件和双面胶的贴附过程中对该二者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二者的贴附效率和贴附精度。其中,双面胶贴附治具包括下盖1和能拆卸地设置于下盖1上的上盖2,也即是说,上盖2和下盖1可以处于相互配合、组装的状态,也可以处于相互独立、分开的状态。下盖1设有用于对双面胶进行定位的定位区11,该定位区11内设有多个气孔12,下盖1还设有用于供多个气孔12与负压单元连通的气路(未图示),气路可以通过气管4与负压单元连通,气路的一端与气孔12连通,另一端贯通下盖1的侧壁以与气管4连通。上盖2设有用于供料件穿过的窗口21,当上盖2设置于下盖1上时,上盖2上的窗口21能与定位于下盖1上的双面胶对应,以使得料件能与双面胶贴附。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窗口21与料件大体上仿形,其外尺寸略大于料件,如此,可以使得料件顺畅地穿过窗口21,另一方面,窗口21也能够对料件的左右运动起到限制的作用,确保料件能够精确地粘贴在双面胶上。
24.借由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双面胶贴附治具的使用方法为:先将上盖2打开,在下盖1的定位区11内放入双面胶,启动负压单元以将双面胶吸住、定位在下盖1上,撕开双面胶的背离下盖1一侧的保护膜,然后将上盖2盖于下盖1上,此时,上盖2的窗口21与下盖1上的双面胶对应,将待贴附的料件穿过上盖2的窗口21向下盖1移动,以使得料件能与双面胶粘
贴在一起,完成贴附,待贴附完成后,关闭负压单元,双面胶能随着料件脱离下盖1。
25.采用上述方案,本实施例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其下盖1和负压单元配合可以对双面胶进行准确定位,双盖可以通过窗口21对料件进行准确定位、避免在粘贴过程中料件相对于双面胶出现较大位移而导致二者的粘贴精度不高;由于下盖1和上盖2可以分别快速地对双面胶和料件进行定位或限位,因此,本方案的双面胶贴附治具可以大大简化了人员手动贴胶时对双面胶和料件的对位过程、节省二者对位时间,大大提高了料件和双面胶贴附的效率。
26.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胶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膜31、多个胶块(未图示)和多个第二保护膜32,其中,第一保护膜31的面积大于第二保护膜32的面积,任一胶块的一侧与第一保护膜31粘接,任一胶块的另一侧与一个第二保护膜32粘接,相邻两个第二保护膜32之间不连接。具体来说,第一保护膜31为面积较大的连续性的面板状,其主要用于一次性承载多个胶块,以利于增加下盖1单次作业时对胶块的定位数量,减小胶块定位耗时,提高效率;胶块的形状与料件的形状相仿且尺寸与料件尺寸相当,第二保护膜32的形状和尺寸与胶块一致,因此,第一保护膜31的面积相较于第二保护膜32的面积大很多。当双面胶放置于下盖1上时,多个胶块上的第二保护膜32与下盖1接触,且任一第二保护膜32所对应的下盖1处具有气孔12。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任一第二保护膜32所对应的下盖1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孔12,上盖2上设有多个窗口21,多个窗口21与多个胶块一一对应。
27.采用上述方案,当双面胶被放置于下盖1上时,胶块具有第二保护膜32的那一侧朝向下盖1,具有第一保护膜31的另一侧背离下盖1,待双面胶在下盖1上定位好后,启动负压单元将各个胶块吸住、固定,然后人员将覆盖于多个胶块上的第一保护膜31撕开,此时,各个胶块露出了用于与料件粘接的胶面,再将上盖2盖于下盖1,然后将多个料件依次穿过上盖2的多个窗口21以与下盖1上的胶块一一粘贴。该方案可以使得下盖1单次作业时能同时对多个胶块进行固定,大大简化了胶块的固定过程,有利于提高双面胶贴附效率。
28.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下盖1设有用于形成上述定位区11的凹槽,该凹槽的深度介于0.5~1.0mm之间。较佳地,该凹槽的形状与第一保护膜31的形状相仿,凹槽的长度和宽度大体上与第一保护膜31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如此,凹槽的内侧壁可以对第一保护膜31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实现对双面胶的预定位的作用。
29.具体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下盖1,其用于承载双面胶的一侧设有多个定位柱13,相应地,上盖2设有多个用于与多个定位柱13一一对应配合的定位孔22。更具体的,下盖1可以采用电木制成,上盖2可以采用厚度介于1~1.2mm之间的钢板制成,如此,当上盖2反复拆装时,钢板制的上盖2可以减少损耗。采用这种方案,本实施例的上盖2和下盖1的配合方式简单,便于人员操作,且治具的材料成本非常低。
30.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