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复合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2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装置,具体是一种立式复合电暖器。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现有的电暖器,要么只利用自然对流方式实现取暖效果,要么只利用热辐射方式实现取暖效果;自然对流方式虽然体感相对舒服,但工作效率低,取暖效果较差;热辐射方式虽然工作效率高,但体感欠佳,且能耗高。鉴于现有电暖器存在上述缺陷,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暖器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立式复合电暖器,本电暖器整合了自然对流供暖方式和热辐射供暖方式,进而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要,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立式复合电暖器,包括主机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机体上的第一电暖组件和第二电暖组件;所述主机体上设有热风风道,第一电暖组件和第二电暖组件分别设置于热风风道上;所述主机体上设有分别连通热风风道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6.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当应用第一电暖组件时,第一进风部与第一出风部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当应用第二电暖组件时,第二进风部与第二出风部之间形成空气对流。
7.所述第一进风部开设于主机体底部;所述第二进风部开设于主机体后侧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开设于主机体顶部;所述第二出风部开设于主机体前侧部。
8.所述第一电暖组件与第二电暖组件自下向上排布;或者,所述第一电暖组件与第二电暖组件自上向下排布。
9.所述第一电暖组件包括发热管、及若干设置于发热管上的发热翅片,若干发热翅片间隔式并排设置。
10.所述第二电暖组件包括发热体、及设置于发热体上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上设置有远红外涂层。
11.所述热风风道上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相对空气流动方向倾斜的斜面,斜面上设有通风结构。
12.还包括彼此电连接的主控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上设置有与主机体前侧部对应的显示单元和控制键;所述第一电暖组件和第二电暖组件分别电路连接主控模块。
13.所述主机体上设有电气槽腔,所述电气槽腔与热风风道通过中隔板相互分隔且互不干涉;所述主控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别设置于电气槽腔上。
14.还包括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主机体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电暖器整合了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取暖方式,不同的取暖方式互补彼此之间的优缺点,用户根据个人喜好、使用环境等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取暖方式,有效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用于实现不同取暖方式的第一电暖组件和第二电暖组件同时设置于一热风风道中,使热风风道得以共用,有效节省内部空间,体积最小化,电暖器结构更加紧凑;此外,本电暖器还搭配了加湿组件以对周围环境雾化加湿,有效增加室内环境湿度,从而缓解取暖时产生的干燥感,使用户体感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暖器卸下前侧板后的主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暖器自然对流模式下的截面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热辐射模式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立式复合电暖器包括主机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机体上的第一电暖组件4和第二电暖组件5,第一电暖组件4与第二电暖组件5互补干涉的分开工作;主机体内腔设有自下向上延伸的热风风道a,第一电暖组件4和第二电暖组件5分别设置于热风风道a内;主机体上设有分别连通热风风道a的进风部和出风部,以使热风风道a内可产生空气对流,以加热冷空气而产生热风。本电暖器整合了用于实现自然对流取暖的第一电暖组件4、以及用于实现热辐射取暖的第二电暖组件5,不同的取暖组件互补彼此之间的优缺点,用户根据个人喜好、使用环境等条件可自由选择最适合的取暖方式,有效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而第一电暖组件4和第二电暖组件5同时设置于一热风风道a中,使热风风道a得以共用,有效节省内部空间,体积最小化,电暖器结构更加紧凑。
24.进一步地,进风部包括第一进风部301和第二进风部303;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部302和第二出风部101;当自然对流取暖模式下应用第一电暖组件4时,第一进风部301与第一出风部302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当热辐射取暖模式下应用第二电暖组件5时,第二进风部303与第二出风部101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进风部301、第二进风部303、第一出风部302和第二出风部101分别为开设于主机体上的开孔。
2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部301开设于主机体底部,第一出风部302开设于主机体顶部;其中,第一进风部301与第一电暖组件4对应;自然对流取暖模式下,第一电暖组件4作业以加热热风风道a中的空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自然特性,热空气在热风风道a的引导下到达主机体顶部,并经第一出风部302排放至室内,以达到取暖效果;热空气上升使热风风道a底部形成负压,使外界空气经第一进风部301抽吸至热风风道a。第二进风部303开设于主机体后侧部,第二出风部101开设于主机体前侧部;热辐射取暖模式下,第二电暖组件5作业以产生具有加热取暖功能的红外线,该红外线经第二出风部101辐射至室内以达到取暖效果,热风风道a的空气会被加热上升形成负压,外界空气经第二进风部303进入热
风风道a以保持内外压力平衡。
26.进一步地,为了迎合立式放置的主机体的结构特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暖组件4与第二电暖组件5自下向上排布(或者,第一电暖组件4与第二电暖组件5自上向下排布);具体的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暖组件4设置一组,第二电暖组件5设置两组。
27.进一步地,第一电暖组件4包括u形的发热管401、及若干设置于发热管401上的发热翅片402,若干发热翅片402间隔式并排设置;发热管401工作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若干发热翅片402上,空气与发热翅片402接触即可实现加热,进而达到加热空气的效果。
28.进一步地,第二电暖组件5包括发热体501、及包裹式设置于发热体501上的发热板502;发热板502表面喷涂有一层远红外涂层,当发热板502加热时,产生的红外线经远红外涂层增值加强,以向室内辐射更多的红外线,从而达到更好的取暖效果。
29.进一步地,热风风道a内设置有两块(或一块或三块以上)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6对热风风道a内壁具有有效的支撑作用,支撑部件6上设有相对空气流动方向倾斜的斜面601,斜面601上开设有通风结构602,通风结构602为开孔,倾斜设置的斜面601可避免直接与空气碰撞而影响热空气传送。
30.进一步地,本电暖器还包括彼此电连接的主控模块7和供电模块8;主控模块7上设置有与主机体前侧部对应的显示单元701(显示屏)和控制键702;第一电暖组件4和第二电暖组件5分别电路连接主控模块7;供电模块8通过电源线连接城市用电。
31.进一步地,主机体内侧设有自下向上延伸的电气槽腔b,电气槽腔b与热风风道a通过中隔板304相互分隔且互不干涉;主控模块7和供电模块8分别设置于电气槽腔b内,其中主控模块7位于电气槽腔b上部,供电模块8位于电气槽腔b下部。
32.进一步地,本电暖器还包括加湿组件9,加湿组件9设置于主机体顶部且电路连接主控模块7。
33.进一步地,主机体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3,前侧板1与后侧板3配合装配形成热风风道a和电气槽腔b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前侧板上部设置有与显示单元701和控制键702对应的控制面板102,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键702为触摸键,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02可查看显示单元701上的播报的信息、以及触发控制键702;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部301、第二进风部303和第一出风部302分别开设于后侧板3上;主机体上部铰接有提手2,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机体立式站立的支撑底座10。
34.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