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2-20 19:2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常规油气藏是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经过排出、运移和聚集后形成的,有效烃源岩是指既有油气生成又有油气排出的岩层。有效烃源岩是进行常规油气资源和有利区带评价的基础,只有有效烃源岩发育区才有可能聚集成藏。有效烃源岩受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和氢指数hi控制,只有具备一定的toc和hi的烃源岩经历一定的热演化后,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目前对烃源岩排烃量的评价都是基于少量烃源岩样品的热模拟结果,尚没有建立排出油气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对有效烃源岩的评价都是基于地层条件下实际烃源岩样品的分析,得到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由于烃源岩取样过程中存在已生成油气的散失等原因,无法做到对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的定量评价,因此,不同学者得到的有效烃源岩下限值相差很大。
3.现有技术中预测烃源岩排出油气量的方案有三种,一是利用低熟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结果,利用总生油气量建立排出油气量评价模型;二是开放体系模拟实验,样品(量较少,一般为几克)碎样后,按仪器所需样品量放置加热样品,快速升温至所需温度,样品在升温过程中边生边排,收集所产生烃进行分析,达到所需温度后即结束实验;三是半开放体系高温高压生排烃模拟实验,碎样(一般为200克)放入样品釜,抽真空,加上覆压力,设定排烃压力阀值,快速升温至设定温度,恒温几天,收集排出天然气、原油和水并定量分析,测定滞留于实验样品中烃类。
4.现有技术中预测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利用生烃潜力法和物质平衡法开展数值模拟获得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二是根据烃源岩岩心样品获得的s1(烃源岩热解实验中,当温度达到300℃时的轻烃量,即烃源岩中的游离烃含量)和toc值,利用s1/toc不再增大的点确定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
5.现有技术中对烃源岩排出油气量评价的三种方案均存在缺陷:一、利用热模拟获得的生成油气总量计算获得排出油气量,但大部分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均经历了一定的热演化,都有一定量的油气生成或排出,很难获得烃源岩的总生油气量,因此,无法准确获得烃源岩排出油气量。二、开放体系模拟实验,不能加压,不能模拟实际地层条件,样品量少,误差大,升温速度快,不能真实反映烃源岩热成熟过程,不能获得地层条件下烃源岩的排出过程,获得的排出油气量误差大。三、半开放体系高温高压生排烃模拟实验,采用粉碎后的松散样品,其中样品中留有很大的空间,得到的滞留油气量不准,不能真实反映烃源岩在地层条件下热成熟过程中滞留油气量和排除油气量,没有实现变压力获得数据,无法真实获取烃源岩排出油气量的评价。
6.现有技术中预测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的两种方案具有缺陷,一、利用生烃潜力法和物质平衡法开展数值模拟获得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本身需要准确的生烃、排烃模型,
但现实中无法提供,因此求得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存在较大误差。二、根据烃源岩岩心样品获得的s1和toc值,利用s1/toc不再增大的点确定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烃源岩岩心获取和实验过程中均存在油气散失,因此,获得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不准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精度高的方法用于评价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
7.综上,现有烃源岩排出油气量预测方案无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排出油气量,现有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确定方法也无法准确定量评价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
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装置。
10.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11.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可实现定量预测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或定量评价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提高油气资源和有利区带的预测精度和效率。
1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其中,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包括:
13.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氢指数;
14.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及氢指数利用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
15.建立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物性参数;
16.所述物性参数包括排出油气量和/或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17.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排出油气量时,建立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物性参数,包括:
18.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19.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20.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时,建立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物性参数,包括:
21.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
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22.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23.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排出油气量和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时,建立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物性参数,包括:
24.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25.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26.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27.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28.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包括:
29.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30.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包括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031][0032]
其中,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为待测有效烃源岩与ro对应的生烃能力,mg/g;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a1、a2、a3、a4为经验系数;
[0033]
其中,ht=toc
×
hi;
[0034]
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i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氢指数,mg/g
·
toc。
[0035]
其中,氢指数单位mg/g
·
toc中的“g
·
toc”是指每克toc,该单位的含义为每克toc生成的烃类量(mg)。
[0036]
在以上所述的方法中,利用氢指数与总有机碳含量的乘积(hi
×
toc)表征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烃源岩生烃能力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即烃源岩生烃能力随镜质体反射率(ro)增大而较小;同时,不同类型及不同toc烃源岩有机质(干酪根)的原始生烃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随ro存在较复杂的相关性,因此,利用不同ro情况下对应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可以建立烃源岩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037]
未熟(ro《0.5%)烃源岩的生烃能力代表该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未熟烃源
岩热模拟的不同温度(对应不同ro)的生烃能力,建立烃源岩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烃源岩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具体为:根据热模拟实验数据,首先利用不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hto)与同一ro及对应的ht建立模型,提取模型中的参数,再与ro建立模型,从而实现利用ht及ro建立原始hto的评价模型。
[0038]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包括:
[0039]
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040]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包括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041][0042]
其中,qp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mg/g
·
rock;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hto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b1、b2、b3、b4、b5、b6、b7、b8、b9、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为经验参数;w1为0.8%-1.2%,w2为1.4%-1.8%。
[0043]
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qpo单位mg/g
·
rock中的“g
·
rock”是指每克岩石,该单位的含义为每克岩石的累计排出油量(mg)。
[0044]
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与烃源岩的toc、ro及原始生烃能力有关,相同条件下,随toc的增大而增大,随ro的增大而减小,随hto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以根据烃源岩的toc、ro和hto建立累计排出油量模型;
[0045]
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随ro增大呈现分段相关性,根据分段特征建立分段模型,具体建立过程包括:根据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结果,首先建立相同ro的累计排出油与toc的线性关系模型,提取线性模型中的参数,再与ro建立模型,从而利用toc、ro建立累计排出油量评价模型;对于未开展热模拟实验的烃源岩样品累计排出油量开展评价,还要考虑被评价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与已知开展过热模拟实验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差异,从而建立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046]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包括:
[0047]
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48]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包括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49][0050]
其中,toc
cutoff_oil
为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c1、c2、c3、c4、c5、c6、c7为经验参数;x1为0.8%-1.1%,x2为1.2%-1.4%。
[0051]
烃源岩在热演化过程中生产的油首先滞留在烃源岩中,当烃源岩中的油达到饱和后,再生成的油才能被排出,烃源岩生成油量与toc、ro和原始生烃能力有关,因此,利用不同toc烃源岩的热模拟实验数据中开始排出油量时,烃源岩的ro和原始生烃能力,得到随ro变化的toc值,即为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当烃源岩低于该值时,烃源岩在ro时生成的油滞留于烃源岩中无法排出,为无效烃源岩。
[0052]
基于热模拟实验结果,利用不同烃源岩的相同ro对应的不同toc与累计排出油量关系,获得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
[0053]
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获得不同ro对应的石油成藏的toc下限值,并与ro和原始生烃能力及已知热模拟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比值,建立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54]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包括:
[0055]
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056]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包括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057][0058]
其中,qpg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mg/g
·
rock;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d1、d2、d3、d4、d5、d6、d7、d8、d9、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15
、d
16
、d
17
为经验参数;y1为0.8%-1.2%,y2为1.2%-1.4%。
[0059]
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qpg单位mg/g
·
rock中的“g
·
rock”是指每克岩石,该单位的含义为每克岩石的累计排出气量(mg)。
[0060]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包括:
[0061]
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62]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包括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63][0064]
其中,toc
cutoff_gas
为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f1、f2、f3、f4为经验参数;z1为0.8%-1.2%。
[0065]
烃源岩在热演化过程中生成和产出油的同时也生成和产出气,只不过生成油、气对应的ro和量不同,因此,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及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的建立原理、具体建立过程、拟合等与油的相应模型类似。
[006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装置,其中,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装置包括:
[0067]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氢指数;
[0068]
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及氢指数利用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
[0069]
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物性参数;
[0070]
所述物性参数包括排出油气量和/或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071]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排出油气量时,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包括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和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
[0072]
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0073]
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0074]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时,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包括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和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
[0075]
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076]
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077]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当所述物性参数为排出油气量和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时,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包括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及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
[0078]
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0079]
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080]
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0081]
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082]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生烃能力以及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083]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084][0085]
其中,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为待测有效烃源岩与ro对应的生烃能力,mg/g;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a1、a2、a3、a4为经验系数;
[0086]
其中,ht=toc
×
hi;
[0087]
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i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氢指数,mg/g
·
toc。
[0088]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具体用于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089]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090][0091]
其中,qp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mg/g
·
rock;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hto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b1、b2、b3、b4、b5、b6、b7、b8、b9、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为经验参数;w1为0.8%-1.2%,w2为1.4%-1.8%。
[0092]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93]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094][0095]
其中,toc
cutoff_oil
为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c1、c2、c3、c4、c5、c6、c7为经验参数;x1为0.8%-1.1%,x2为1.2%-1.4%。
[0096]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具体用于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097]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有效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098][0099]
其中,qpg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mg/g
·
rock;r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有效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d1、d2、d3、d4、d5、d6、d7、d8、d9、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15
、d
16
、d
17
为经验参数;y1为0.8%-1.2%,y2为1.2%-1.4%。
[0100]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对多个不同有效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有效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101]
在以上所述的预测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102][0103]
其中,toc
cutoff_gas
为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所用有效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f1、f2、f3、f4为经验参数;z1为0.8%-1.2%。
[0104]
本发明中,以上所述的经验参数均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常规获得。
[0105]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0106]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有效烃源岩物性参数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0107]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108]
首先,本发明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排出油量数据,以及烃源岩样品的toc值、ro值、hi值,预先建立了烃源岩排出油量预测模型;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排出气量数据,以及烃源岩样品的toc值、ro值、hi值,预先建立了烃源岩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有采用低熟烃源岩样品才能获得排出油气量的缺陷,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经历过一定热演化烃源岩样品无法获得累计排出油气量的缺陷;本发明利用原始生烃能力hto值与已知烃源岩样品原始生烃能力hto值进行校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外推的缺陷,因此,应用该有效烃源岩排出油量预测模
型和有效烃源岩排出气量预测模型,不仅实现了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同时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精度,还实现了无热模拟样品条件下对排出油气量的精确预测。
[0109]
其次,与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同一地区或层位、不同地区或层位的烃源岩开展热模拟才能获得排出油量和排出气量,且需要把不同原始toc、ro、原始生烃能力hto值烃源岩样品都开展热模拟后,才能得到待测烃源岩的排出油量和排出气量,所需时间长、成本高的方案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得到待测烃源岩的toc值、ro值和hi值后,根据上述预测精度高的烃源岩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和烃源岩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对烃源岩排出油量、排出气量进行预测,实现了无需对待测烃源岩进行热模拟实验即可得到待测烃源岩的排出油气量,提高了烃源岩排出油气量的预测效率,可为常规油气资源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0110]
再次,本发明提供的烃源岩排出油气预测模型,可实现对不同toc的烃源岩的排出油气进行预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不同toc的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分别进行预测的缺陷,提高了烃源岩排出油气量的预测精度。
[0111]
最后,与现有技术中对烃源岩岩心样品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分析获得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相比,本发明在获得待测烃源岩样品的toc值、ro值和hi值后,就可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和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准确获得石油与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密闭取心样品无法获得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的缺陷。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石油、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可对石油、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分别进行定量评价,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石油、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分别开展评价的缺陷。
[0112]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或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提高了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有利区的预测精度和效率,为有效烃源岩分布区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01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11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11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模拟温度与ro关系图;
[011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烃能力ht与原始生烃能力hto关系图;
[011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与toc、ro关系图;
[011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关系图;
[011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与toc、ro关系图;
[012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关系图;
[0121]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与ro关系图;
[012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与ro关系图;
[0123]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25]
有效烃源岩的油气排出量、运移量和聚集量是常规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关键参数,其中排出油气量决定着油气成藏的供应量,是决定能否具有足够油气成藏的关键。在常规油气资源评价中首先要确定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和排出油气量,而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值是准确确定有效烃源岩分布的关键参数。因此,有效烃源岩的排出油气量和toc下限值是油气资源评价(预测)的关键,准确定量确定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和排出油气量,才能满足油气资源评价的需要。
[012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准确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toc下限值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案,其可准确定量评价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toc下限值。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012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28]
s1:获取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toc值、镜质体反射率ro值以及氢指数hi值;
[0129]
s2:建立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toc值、ro值及hi值利用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hto值;
[0130]
s3:建立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toc值、ro值以及原始生烃能力hto值利用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0131]
s4: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ro值、原始生烃能力hto值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toc下限值;
[0132]
s5:建立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toc值、ro值以及原始生烃能力hto值利用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0133]
s6: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ro值、原始生烃能力hto值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toc下限值。
[0134]
图1所示的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如图1所示的流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该预测方法可实现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定量预测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提高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和有利区的预测精度和效率。
[0135]
下面再结合图2至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法涉及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0136]
一、建立各个模型前,对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
[0137]
采集研究区目的层不同toc值,ro值小于0.5%的多组烃源岩样品,每个取样点采集的烃源岩样品重量大于40kg,如果是露头烃源岩样品,烃源岩样品采集处位于地面5m以下,采集未风化烃源岩样品;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组烃源岩样品为采集自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的露头烃源岩样品,不同toc,ro小于0.5%的烃源岩样品共9组,分别记为no.1-no.9,分别将每组烃源岩样品粉碎成40-100目,优选为60目,并充分混合均匀,再将每组混合均匀的烃源岩样品分成12份,每份重量大于3kg。
[0138]
分别测量每组烃源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toc),氢指数(hi)和镜质体反射率(ro),所得实验数据详见下表1所示。
[0139]
其中,每组烃源岩样品的toc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19145-2003《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进行测量的;hi是根据行业标准syt 5735-1995《陆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进行测量的;ro是根据行业标准sy/t 5124-2012《沉积岩中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测量的。
[0140]
表1研究区目的层烃源岩样品特征参数
[0141][0142]
本实施例中的热模拟实验均采用预设压力为5mpa、排烃预设压力为7mpa和不同预设温度的半开放实验体系。所述热模拟实验的具体包括:将烃源岩样品装入反应釜并用20mpa压力反复压实,在模拟前称取反应釜中烃源岩样品的质量,再将反应釜内抽真空并注入he。所述热模拟实验中预设温度点共11个,分别为250℃、300℃、320℃、335℃、350℃、360℃、390℃、440℃、500℃、540℃、580℃,该些预设温度涵盖了从油气开始生成到结束的不同阶段。对于温度为250℃的第一个预设温度点,在模拟温度为200℃前,采用的程序升温速率为20℃/d;模拟温度为200℃-250℃之间,采用的程序升温速率为5℃/d;对于第2个到第11个预设温度点,模拟温度达到目标预设温度点前一个预设温度点温度前,采用的程序升温速率为20℃/d,模拟温度处于目标预设温度点前一个预设温度点温度与目标预设温度点温度之间时,采用的程序升温速率为5℃/d;模拟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保持预设温度并恒温10小时,依次类推,完成所有预设温度点的热模拟。每一个预设温度点的热模拟结束后,测量抽提后残留物的toc、hi、ro等参数,见如下表2所示。热模拟过程中排出的油气量用于计算单位质量岩石的排出油气量。
[0143]
表2研究区目的层烃源岩样品热模拟残留物的toc、hi、ro值
[0144]
[0145][0146]
获取热模拟实验中,不同烃源岩样品于同一预设温度下的热模拟后的ro平均值,建立热解模拟温度与ro关系。烃源岩热模拟的排出油气量与ro相关,为了便于对地层条件下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进行对应研究,按照如下述式(1)将模拟温度转化为对应的ro值。
[0147]ro
=pe
qt
ꢀꢀꢀꢀꢀꢀ
式(1);
[0148]
式(1)中:ro为镜质体反射率,%;t为热解模拟温度,℃;p和q为经验系数,可以分别为:0.13797、0.005667。
[0149]
本实施例中,不同烃源岩样品于同一预设温度下的热模拟后的ro平均值与热解模拟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如图2所示。
[0150]
二、根据上述热模拟实验过程得到的数据,建立各个模型。
[0151]
1、利用热模拟前获得的烃源岩hi值、toc值,不同模拟温度获得的烃源岩ro值、hi值、toc值,建立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
[0152]
上述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选用ro值小于0.5%的烃源岩样品的原因是为了方便建立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具体理由为:ro小于0.5%的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基本尚未发生油气转化,可称为原始状态,排出油气量评价需要采用原始生烃能力hto进行校正,实际地层中的烃源岩不一定处于原始状态,需要对排出油气进行原始生烃能力的校正。
[0153]
根据热模拟前的烃源岩toc、hi和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了如下式(2)所示的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ht是指烃源岩toc与hi的乘积,代表烃源岩的生烃能力。
[0154][0155]
式(2)中,hto为待测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为待测烃源岩与ro对应的生烃能力(即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ro时对应的ht),mg/g;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a1、a2、a3、a4为经验系数,分别为0.0668、4.5715、-3.9872、2.396;
[0156]
其中,ht=toc
×
hi;
[0157]
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i为待测烃源岩的氢指数,mg/g
·
toc。
[0158]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有进行模拟实验才能获得相关排出油气量的缺陷,建立不同干酪根类型的烃源岩ht与ro之间的关系(原始生烃能力hto、ht与ro的关系参见图3所示),在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模型中考虑了toc、hi的变化影响,解决了不同干酪根类型烃源岩在不同演化程度条件下的原始生烃能力hto预测难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根据同一干酪根类型恢复原始生烃能力hto的缺陷。
[0159]
具体实施时,干酪根类型是指因烃源岩中的有机质成分不同,造成其生油、生气能力不同,包括ⅰ型、ⅱ型、ⅲ型三类,其中ⅰ型干酪根以生油为主,ⅱ型干酪根油气共生,ⅲ型干酪根以生气为主。
[0160]
具体实施中,由于烃源岩的生烃能力随ro的增大而减小,当ro大于1.0%时,烃源岩的ht与原始生烃能力hto相比变化很大,利用烃源岩ht和ro恢复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hto的误差,随ro增大而增大,因此,当ro小于1.0%时,恢复的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hto精度高。
[0161]
2、根据热模拟实验获得的排出油气量数据,以及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toc值、ro值、原始生烃能力hto值,预先建立对应ro、toc、原始生烃能力hto条件下的不同烃源岩排出油气量评价模型(烃源岩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和烃源岩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162]
烃源岩排出油量与烃源岩ro、toc和原始生烃能力hto相关,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建立如下式(3)及图4所示的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163][0164]
式(3)中,qpo为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mg/g
·
rock;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hto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b1、b2、b3、b4、b5、b6、b7、b8、b9、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为经验参数,分别为1.0122、18.872、-22.784、6.904、-6.507、4.303、-0.632、-2.404、7.228、-0.704、-2.244、-0.93、4.715、-0.0065、-4.138、0.065、-0.349;w1为0.8%-1.2%,w2为1.4%-1.8%。
[0165]
本实施例中,w1为1.0%,w2为1.675%。
[0166]
具体实施例中,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获得的不同烃源岩样品在不同ro的toc值(见以上表2所示),利用式(3)计算累计排出油量,并与热模拟实验获得的对应累计排出油量进行对比,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关系图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01mg/g
·
rock,绝对误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823mg/g
·
rock,由此可见,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模型计算结果的符合率高。
[0167]
烃源岩排出气量与烃源岩ro、toc和原始生烃能力hto相关,根据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如下式(4)及图6所示的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168][0169]
式(4)中,qpg为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mg/g
·
rock;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d1、d2、d3、d4、d5、d6、d7、d8、d9、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15
、d
16
、d
17
为经验参数,分别为1.00086、1.6821、-1.9765、0.5819、-0.7199、-0.3481、5.3706、-4.9691、-0.3503、6.812、0.03031、-0.1498、0.9386、0.7946、0.1757、-0.8851、-0.7326;y1为0.8%-1.2%,y2为1.2%-1.4%。
[0170]
本实施例中,y1为1.0%,y2为1.25%。
[0171]
具体实施例中,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获得的不同烃源岩样品在不同ro的toc值(如以上表2所示),利用式(4)计算累计排出气量,并与热模拟实验获得的对应排出气量对比,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关系图如图7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出,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绝对误差为0.001m3/t
·
rock,绝对误差的绝对值平均值为0.4204m3/t
·
rock。
[0172]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测方法可以通过上述式(3)和(4)所示的模型实现准确预测累计排出油气量。
[0173]
3、根据热模拟实验获得的排出油气量以及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hto值、ro值,建立石油和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和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
[0174]
根据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和ro、原始生烃能力hto数据,建立如下式(5)及图8所示的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
[0175][0176]
式(5)中,toc
cutoff_oil
为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c1、c2、c3、c4、c5、c6、c7为经验参数,分别为0.6184、-2.2080、11.1853、-25.0319、14.4632、0.0264、0.6196;x1为0.8%-1.1%,x2为1.2%-1.4%。
[0177]
本实施例中,x1为1.0%,x2为1.25%。
[0178]
根据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和ro、原始生烃能力hto数据,建立如下式(6)及图9所示的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toc下限值评价模型:
[0179][0180]
式(6)中,toc
cutoff_gas
为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f1、f2、f3、f4为经验参数,分别为-11.3558、0.1605、-0.1005、0.5844;z1为0.8%-1.2%。
[0181]
本实施例中,z1为1.0%。
[018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toc下限值的预测装置包括:
[0183]
数据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氢指数;
[0184]
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102:用于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及氢指数利用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
[0185]
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103:用于建立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
[0186]
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104:用于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石油成藏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187]
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105:用于建立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利用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获取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
[0188]
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106:用于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并根据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原始生烃能力利用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获取待测有效烃源岩的天然气成藏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
[018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0190]
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生烃能力以及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建立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19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原始生烃能力预测模型:
[0192]
[0193]
其中,hto为待测烃源岩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为待测烃源岩与ro对应的生烃能力,mg/g;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a1、a2、a3、a4为经验系数;
[0194]
其中,ht=toc
×
hi;
[0195]
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i为待测烃源岩的氢指数,mg/g
·
toc。
[019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0197]
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19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油量预测模型:
[0199][0200]
其中,qpo为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油量,mg/g
·
rock;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hto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b1、b2、b3、b4、b5、b6、b7、b8、b9、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为经验参数;w1为0.8%-1.2%,w2为1.4%-1.8%。
[020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0202]
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油量数据、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原始生烃能力建立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20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204][0205]
其中,toc
cutoff_oil
为石油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c1、c2、c3、c4、c5、c6、c7为经验参数;x1为0.8%-1.1%,x2为1.2%-1.4%。
[020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0207]
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
测模型。
[020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烃源岩累计排出气量预测模型:
[0209][0210]
其中,qpg为待测烃源岩的累计排出气量,mg/g
·
rock;ro为待测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toc为待测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d1、d2、d3、d4、d5、d6、d7、d8、d9、d
10
、d
11
、d
12
、d
13
、d
14
、d
15
、d
16
、d
17
为经验参数;y1为0.8%-1.2%,y2为1.2%-1.4%。
[02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0212]
根据对多个不同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的累计排出气量数据、烃源岩热模拟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和原始生烃能力建立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21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预测模型:
[0214][0215]
其中,toc
cutoff_gas
为天然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wt%;ro为镜质体反射率,%;hto为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ht
oa
为与待测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最接近的本次热模拟实验烃源岩样品的原始生烃能力,mg/g;f1、f2、f3、f4为经验参数;z1为0.8%-1.2%。
[021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021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有效烃源岩排出油气量及总有机碳含量下限值的预测方法的步骤。
[02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发明之间、技术发明与技术发明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