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59: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岸、港口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


背景技术:

2.内地河流、湖泊在一年之中水位落差较大,在码头结构设计中常常需要设计一些浮式平台结构来适应较大水位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旅游码头、景观平台的结构设计浮式平台更为常见。以往设计经验通常考虑在定位桩基上设置活动抱箍来实现浮平台随水位的升降。而且为了保证洪水期等极端高水位情况下平台不被淹或者浮平台不脱离定位桩基约束,定位桩基往往设计的很长。此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处于低水位时,桩基在水面以上部分则会太长,以致在浮平台以上形成高耸结构,极大的影响了整体美观性,该缺点对于旅游码头和景观平台的影响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所述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包括:
6.钢管桩,桩于河流底部,用于定位桩卡装置的固定;
7.钢管桩套管,可活动地内设于所述钢管桩内;
8.钢抱箍,环绕设于所述钢管桩外围,可沿着所述钢管桩上下移动;
9.漂浮平台,与所述钢抱箍连接,可以与所述钢抱箍同步沿着所述钢管桩上下移动;
10.其中,所述钢管桩套管顶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端面连接有封顶块;所述漂浮平台漂浮于水面,随着水位上升,所述漂浮平台带动所述钢抱箍沿着所述钢管桩上移,直到所述钢抱箍抵住所述分隔板的下端面将所述钢管桩套管整体向上顺着所述钢管桩上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封顶块与所述钢管桩套管不完全封闭连接,所述钢管桩套管内腔空气和外部空气连通。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顶块呈半球形,且其平面端与所述分隔板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抱箍包括箍体、连接块、顶轮;
14.所述箍体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漂浮平台连接在一起;
15.所述顶轮设置于所述箍体上端面。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轮包括顶轮架、滚轮;
17.所述顶轮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箍体上,所述滚轮通过固定柱和螺母安装在所述顶轮架上;
18.所述顶轮架与所述箍体呈一定角度安置,所述顶轮架安装所述滚轮的一端处于靠近所述钢管桩的位置。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体呈方形围绕于所述钢管桩外围,且所述箍体的四条边均设有所述顶轮,两个正对着的所述顶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钢管桩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分隔板的直径。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钢抱箍和漂浮平台通过焊接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采用钢管桩顶部设置钢管桩套管的结构形式,实现漂浮平台随水位变化升降的同时有效减小桩基长度,避免了水上漂浮平台在低水位时平台面以上存在高耸定位桩的情况,使得在低水位时,桩基长度能适当缩短。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在水位较高时的主视示意图;
24.图2为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在水位较低时的主视示意图;
25.图3为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的俯视图示意图。
26.1、钢管桩;2、钢管桩套管;3、钢抱箍;4、漂浮平台;5、分隔板;6、封顶块;31箍体;32、连接块;33、顶轮;331、顶轮架;33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漂浮平台水位自适应定位桩卡装置包括:
31.钢管桩1,桩于河流底部,用于定位桩卡装置的固定;
32.钢管桩套管2,可活动地内设于钢管桩1内;
33.钢抱箍3,环绕设于钢管桩1外围,可沿着钢管桩1上下移动;
34.漂浮平台4,与钢抱箍3连接,可以与钢抱箍3同步沿着钢管桩1上下移动;
35.其中,钢管桩套管2顶部设有分隔板5,分隔板5上端面连接有封顶块6;漂浮平台4
漂浮于水面,随着水位上升,漂浮平台4带动钢抱箍3沿着钢管桩1上移,直到钢抱箍3抵住分隔板5的下端面将钢管桩套管2整体向上顺着钢管桩1上移。
36.具体而言,钢管桩套管2的直径小于钢管桩1的直径,钢管桩套管2套设在钢管桩1内。当水位上升时漂浮平台4带动钢抱箍3沿着钢管桩1上移,直到钢抱箍3抵住分隔板5的下端面将钢管桩套管2整体向上顺着钢管桩1上移;当水位下降时,漂浮平台4与钢抱箍3随水位下降,钢管桩套管2同样随着水位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若水位过低,钢管桩套管2下降到极限,钢抱箍3脱离与分隔板5的接触并且同漂浮平台4继续下降。
37.具体地,分隔板5和封顶块6与钢管桩套管2不完全封闭连接,钢管桩套管2内腔空气和外部空气连通。
38.具体地,封顶块6呈半球形,且其平面端与分隔板5连接。
39.具体地,钢抱箍3包括箍体31、连接块32、顶轮33;
40.箍体31通过连接块32与漂浮平台4连接在一起;
41.顶轮33设置于箍体31上端面。
42.具体地,顶轮33包括顶轮架331、滚轮332;
43.顶轮架331固定连接在箍体31上,滚轮332通过固定柱和螺母安装在顶轮架331上;
44.顶轮架331与箍体31呈一定角度安置,顶轮架331安装滚轮332的一端处于靠近钢管桩1的位置。这样可以使钢抱箍3在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总是由顶轮33与钢管桩1进行接触,避免钢抱箍3直接与钢管桩3直接接触从而造成移动不便。
45.具体地,箍体31呈方形围绕于钢管桩1外围,且箍体31的四条边均设有顶轮33,两个正对着的顶轮33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管桩1的直径且小于分隔板5的直径。这样可以使钢抱箍3轻松套设于钢管桩1的外围且可顺畅移动,同时避免空间过于宽松使得钢抱箍3无法顶起分隔板5从而脱离出来。
46.具体地,钢抱箍3和漂浮平台4通过焊接连接。这样可以固定得更加可靠。
47.更加具体地说,水位较高时,漂浮平台4升高时通过钢抱箍3带动钢管桩套管2往上移动,此时钢管桩套管2通过分隔板5搁置于钢抱箍3的顶轮33之上;水位较低时,钢管桩套管2处于钢管桩1内,使得漏出水面的部分相对减少了。
48.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