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38: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鼻腔循环给药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经鼻给药,通过鼻腔黏膜进行药物吸收的益处已经在医疗领域达成共识,受鼻腔结构和给药系统的功能性限制,经鼻给药的吸收利用率和药物分布能力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经鼻给药的吸收利用率和药物分布能力。
4.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腔循环给药装置,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储液箱、给药机构和循环机构;
5.其中,所述储液箱内部分隔形成原液储存腔和回液储存腔,所述原液储存腔和回液储存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为所述回液储存腔的药液能够流向所述原液储存腔;
6.所述给药机构包括给药喷头、给药泵、所述原液储存腔与所述给药泵之间连接的第一输液管路以及所述给药泵与所述给药喷头之间连接的第二输液管路,所述原液储存腔中的液体能够由所述给药泵泵送至所述给药喷头喷出;
7.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抽吸头、循环泵、所述抽吸头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连接的第一回液管路以及所述回液储存腔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连接的第二回液管路,所述抽吸头抽吸的液体通过所述循环泵泵送至所述回液储存腔;
8.其中,所述回液储存腔内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抽吸头抽吸的液体经过所述过滤部件过滤后从所述回液储存腔经所述单向阀流回所述原液储存腔。
9.优选地,所述原液储存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原液储存腔的内外气压平衡的排气阀。
10.优选地,所述给药喷头和所述抽吸头相对所述壳体固定,且所述给药喷头和所述抽吸头设置为在所述给药喷头插入人体的一个鼻孔时,所述抽吸头能够插入另一个鼻孔。
1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
12.所述给药喷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抽吸头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给药泵和所述循环泵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
13.所述储液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储液箱具有与所述原液储存腔连通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孔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回液储存腔连通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孔的第二开口。
14.优选地,所述给药机构的所述给药泵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给药喷头连接于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至
少部分管路为柔性以使得所述给药喷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移动;和/或,
15.所述循环机构的所述循环泵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抽吸头连接于所述第一回液管路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回液管路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至少部分管路为柔性以使得所述抽吸头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16.优选地,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为在所述给药喷头和/或所述抽吸头插入鼻腔时连接在头部或耳朵上,以防止所述给药喷头和/或所述抽吸头脱离鼻腔。
17.优选地,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给药泵和所述循环泵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开关;
18.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在启动所述控制开关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给药泵同时启动;以及
19.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在关闭所述控制开关时所述给药泵先停止,所述抽吸泵继续工作预定时间后再停止;或者,所述控制开关具有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二关闭状态,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所述控制开关处于所述第一关闭状态时,所述给药泵停止工作,且所述抽吸泵继续工作,所述控制开关处于所述第二关闭状态时,所述给药泵和所述抽吸泵都停止工作。
20.优选地,所述给药泵和所述循环泵均为微型隔膜泵。
21.优选地,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盖在所述给药喷头上的第一盖体以及用于盖在所述抽吸头上的第二盖体。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鼻腔循环给药,从而提高药液在鼻腔的有效停留时长和分布空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率。同时在对一侧的鼻腔进行循环给药时,通过对另一侧的鼻腔进行抽吸产生负压牵引,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对鼻腔给药时鼻腔呛水以及鼻腔内水压对鼻腔造成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鼻腔循环给药装置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电源线与鼻腔循环给药装置插接的示意图;
28.图5为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29.图6为将储液箱从壳体上拆卸后向原液储存腔内注入药液的示意图;
30.图7为将储液箱从壳体上拆卸后从回液储存腔倾倒污水的示意图;
31.图8为人体鼻子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人体鼻子的另一结构示意;
33.图10为采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对鼻腔进行清理的示意图;
34.图11为采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对鼻腔进行清理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给药机构;11-给药喷头;12-给药泵;13-第一输液管路;14-第二输液管路;2-循环机构;21-抽吸头;22-循环泵;23-第一回液管路;24-第二回液管路;3-壳体;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第一开孔;34-第二开孔;35-第一密封件;36-第二密封件;4-储液箱;41-原液储存腔;42-回液储存腔;43-单向阀;44-过滤部件;45-排气阀;5-控制开关;51-开关显示灯;6-电池;7-第一盖体;8-第二盖体;9-电路板;10-充电接口;20-电源线;30-连接部件;100-头部;101-鼻子;102-鼻中隔;103-第一鼻孔;104-第一鼻道;105-第二鼻孔;106-第二鼻道;107-后鼻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38.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39.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如图1-图4所示,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包括壳体3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3上的储液箱4、给药机构1和循环机构2;
41.其中,所述储液箱4内部分隔形成原液储存腔41和回液储存腔42,所述原液储存腔41和回液储存腔4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43,所述单向阀43设置为所述回液储存腔42的药液仅能够流向所述原液储存腔41;
42.所述给药机构1包括给药喷头11、给药泵12、所述原液储存腔41与所述给药泵12之间连接的第一输液管路13以及所述给药泵12与所述给药喷头11之间连接的第二输液管路14,所述原液储存腔31中的液体能够由所述给药泵12泵送至所述给药喷头11喷出;
43.所述循环机构2包括抽吸头21、循环泵22、所述抽吸头21与所述循环泵22与之间连接的第一回液管路23以及所述回液储存腔42与所述循环泵22之间连接的第二回液管路24,所述抽吸头21抽吸的液体通过所述循环泵22泵送至所述回液储存腔42;
44.其中,所述回液储存腔42内设置有过滤部件44,所述抽吸头21抽吸的液体经过所
述过滤部件44过滤后从所述回液储存腔42经所述单向阀43流回所述原液储存腔41,原液储存腔41内的液体再喷向鼻腔。
45.优选地,所述原液储存腔4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原液储存腔41的内外气压平衡的排气阀45。通过设置排气阀45,可以保证回液储存腔42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单向阀43进入到所述原液储存腔41内。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在使用时,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分别插入一个鼻腔,可以实现可控的在给药喷头11对一个鼻腔给药的同时对通过抽吸头21对另一个鼻腔流出的药液进行抽吸,然后抽吸出来的药液通过过滤部件44过滤掉药液里裹挟的鼻腔分泌物、吸入附着物后通过单向阀43进入原液储存腔41,然后从原液储存腔41再次通过给药喷头11喷出至鼻腔,实现对鼻腔循环给药,通过对鼻腔循环给药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鼻腔给药时鼻腔呛水以及水压对鼻腔造成伤害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药液在鼻腔内的有效停留时长和分布空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率。
47.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48.第一实施方式
49.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给药机构1中的给药喷头11和给药泵12以及循环机构2中的抽吸头21和循环泵22均固定在壳体上。
50.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所述给药喷头11和所述抽吸头21相对所述壳体3固定,且所述给药喷头11和所述抽吸头21设置为在所述给药喷头11插入人体的一个鼻孔进行循环给药时,所述抽吸头21能够插入另一个鼻孔进行抽吸。
51.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所述壳体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孔33和第二开孔34;
52.所述给药喷头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31,所述给药泵12安装在所述壳体3的空腔内,以及,所述抽吸头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32,所述循环泵22安装在所述壳体3的空腔内。
53.所述储液箱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3的下方,且所述储液箱4具有与所述原液储存腔41连通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孔33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回液储存腔42连通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孔34的第二开口,与给药泵12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输液管路13通过所述第一开孔33伸进原液储存腔41内,与循环泵22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二回液管路24通过所述第二开孔34伸进回液储存腔42内。
5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开孔33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液箱4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13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件35;所述第二开孔34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液箱4的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回液管路24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件36。
55.优选地,所述储液箱4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3上。如图6显示了将储液箱4从壳体3上拆卸下来后向原液储存腔41内注入循环给药液后再安装在壳体3上,图7显示了在使用后将储液箱4从壳体3上拆卸下来将回液储存腔42内的液体倒掉。
56.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在所述给药喷头11上的第一盖体7以及用于盖在所述抽吸头21上的第二盖体8。在使用时,取下第一盖体7和第二盖体8,使用完毕后,盖上第一盖体7和第二盖体8对所述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进行防护。
57.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电池6,如图3所示,电池6可以设置于给药泵12和循环泵22之
间的位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位置。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对所述电池6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10。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电源线20(本实施方式中为usb接口的电源线)与充电接口10连接,对电池6进行充电。
58.此外,用于控制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所述控制开关5设置在壳体3上的适合操作的位置,且所述壳体3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控制开关5的开关状态的开关指示灯51。在控制开关5处于开启状态时,开关指示灯51亮起,控制开关5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指示灯51熄灭。
59.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对该给药机构1和循环机构2进行控制,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给药泵12和所述循环泵22连接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开关5。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图3和图5中所显示的电路板9。图5显示了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60.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在启动所述控制开关5时所述抽吸泵22和所述给药泵12同时启动;
61.为保证该鼻腔循环给药器使用后药物都被循环机构2抽吸离开鼻腔,鼻内无残留药物,即在给药机构1停止工作后仅循环机构2工作。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在关闭所述控制开关5时所述给药泵12先停止,所述抽吸泵22继续工作预定时间后再停止。或者,设置所述控制开关5具有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二关闭状态,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所述控制开关5处于所述第一关闭状态时,所述给药泵12停止工作,且所述抽吸泵22继续工作,所述控制开关5处于所述第二关闭状态时,所述给药泵12和所述抽吸泵22都停止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循环给药结束后鼻腔内无药物残留,药物最后存储在原液储存箱42中。
62.其中,所述第一关闭状态可以是仅按一次控制开关5后关闭的状态,第二关闭状态是按两次控制开关5后关闭的状态。当然,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二关闭状态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可以设置控制开关5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控制开关关闭时,则处于第一关闭状态,另一控制开关关闭时,则处于第二关闭状态。
63.第二实施方式
64.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1,所述给药机构1的所述给药泵12安装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给药喷头11连接于所述第二输液管路14伸出所述壳体3外侧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输液管路14位于所述壳体3外侧的至少部分管路为柔性以使得所述给药喷头11能够相对所述壳体3移动;和/或,
65.所述循环机构2的所述循环泵22安装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抽吸头21连接于所述第一回液管路23位于所述壳体3外侧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回液管路23位于所述壳体3外侧的至少部分管路为柔性以使得所述抽吸头21能够相对所述壳体3移动。
66.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给药机构1的给药泵12以及所述循环机构2的循环泵22在壳体3内的安装以及所述储液箱4的安装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柔性连接于所述壳体3的外侧,以能够相对壳,3移动。这样,在使用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时,可以仅手持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插入鼻腔即可,较为轻便。
67.优选地,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30,所述连接部件30设置为在所述给药喷头11和/或所述抽吸头21插入鼻腔时连接在头部或耳朵上,以防止所述给药喷头
和/或所述抽吸头脱离鼻腔。例如,所述连接部件30可以为连接于所述给药喷头和抽吸头上的耳挂或者挂头绳带,在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分别插入鼻腔时,通过耳挂挂在耳朵上或者挂头绳带连接于头部,可以防止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脱离鼻腔,这样利于解放双手。
68.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和控制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9.下面对采用该鼻腔循环给药装置清理鼻腔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70.图8和图9显示了人体的头部100上鼻子处的结构,在头部100的鼻子101的内部中分线上是鼻中隔102,鼻道共2个分别位于鼻中隔102的两侧,即与第一鼻孔103连通的第一鼻道104和与第二鼻孔105连通的第二鼻道106,第一鼻道104和第二鼻道106在整个鼻腔后部的后鼻孔107处连通,液体可以通过后鼻孔107在第一鼻道104和第二鼻道106之间流动,从而从第一鼻孔103进入的液体可以依次经过第一鼻道104、后鼻孔107和第二鼻道106流出第二鼻孔105。
71.图10显示了采用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给药机构1和循环机构2同时工作对鼻腔进行给药的状态,图10所示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
72.使用时,首先将储液箱4安装在壳体3上,并将第一盖体7和第二盖体8取下,露出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21;
73.给药喷头11插入第一鼻孔103,抽吸头21插入第二鼻孔105;
74.打开控制开关5,给药泵12和循环泵22同时启动,给药泵12将原液储存腔41内的液体泵送至第一鼻孔103,从第一鼻孔103进入第一鼻道104内的液体可以从后鼻孔107进入第二鼻道105,然后由位于第二鼻孔105内的抽吸头21沿第一回液管路23、循环泵22、第二回液管路24进入到回液储存腔42内,在对鼻腔给药的同时抽吸排出对侧鼻腔流出的液体。抽吸排出的液体经过过滤部件44过滤后,通过单向阀43进入到原液储存腔41内,然后又从原液储存腔41内由给药喷头11送至鼻腔。
75.循环给药完毕后,关闭控制开关5,此时给药泵12停止工作,循环泵22继续抽吸一段时间后停止。
76.图11显示了采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鼻腔循环给药装置对鼻腔进行循环给药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给药喷头11通过柔性的第二输液管路14以及抽吸头12通过柔性的第一回液管路23连接于壳体3外侧,在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12分别插入两个鼻孔中时,通过连接部件30连接于头部100上,可以避免给药喷头11和抽吸头12脱离鼻孔。该实施方式中的所述鼻腔循环给药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7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