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2:08: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


背景技术:

2.采煤机是人们采煤作业时的主要设备,其拖拽的电缆则作为采煤机的主要供电电缆,对采煤机的各个工作系统供电,拖缆装置直接拖动电缆对采煤机供电,采煤机工作时位于地下,采煤机与拖缆设备有一定的高度差,在拖缆装置拖拽电缆时,电缆不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当采煤机沿工作面运行时,供电电缆在工作面内随采煤机做往复运动,且采煤机通过拖揽装置直接牵引电缆本身,极易产生电缆断裂的问题,或者将电缆从接线腔中拽出,而最容易发生该问题的位置既是存在高度差的位置。
3.根据中国专利号:cn211296141u提出的采煤机拖缆装置,包括固定耳,固定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过线槽开设在卡块的中部,卡块的下端弯折处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阻尼拉杆,阻尼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压轮,卡块的左右侧面开设有第一组拉孔,第一组拉孔的内部挂接有压轮拉簧,转向压轮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挂扣,拉簧的一端挂接在挂扣的表面,连接孔和第二组拉孔之间挂接有调节拉簧。该采煤机拖缆装置,通过阻尼拉杆、拉簧和转向压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转向压轮压在电缆线的上表面的弯折处,并受到阻尼拉杆和拉簧的控制,从而在采煤机前进拉伸电缆线时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4.现有的采煤机拖缆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向打开连接头,再将线缆置于固定耳中,而连接头与固定耳的连接方式繁琐,不便于快速打开,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而固定耳与采煤机本体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采煤机在工作时,固定耳与采煤机本体易在震动的作用下发生脱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包括:
8.固定耳;
9.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固定耳的一侧外壁;
10.螺栓,位于连接板的一侧外部且贯穿连接板至采煤机本体;
11.铰链,固定连接在固定耳的两端外壁;
12.缓冲机构,位于铰链的一端且位于固定耳的上方,用于对线缆进行限位;
13.连接机构,位于螺栓的外部且贯穿螺栓至连接板的内部,用于增加固定耳与采煤机本体的连接力。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与铰链内侧转动连接的连
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套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弹簧,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贯穿至内部的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二弹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位于螺栓外部且贯穿至螺栓内部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外壁位于螺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抵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抵块的一侧,且限位块与抵块互不接触,所述抵块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螺栓至连接板内部的卡块,所述抵块的一端套接有第三定位杆,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三弹簧。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外壁靠近抵块的一端呈斜面状态,所述抵块与限位块之间的间隙与卡块的外壁相契合。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块的外壁设置有与连接板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设置有与卡块外壁相匹配的卡槽。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以固定耳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固定耳的外部,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与伸缩块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槽。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块的一端外壁呈斜面结构,所述固定耳的外壁靠近伸缩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另一个连接杆内侧相匹配的卡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通过设置缓冲机构,线缆受到外力曳拽时,线缆将给予垫块向上的力,垫块将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连杆、套筒移动,套筒将沿着连接杆的外壁移动且给予第一弹簧拉力,直到线缆不再受到拉力,此时线缆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通过增加了缓冲空间,降低了线缆在挤压力下发生破损的几率;
22.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通过将螺栓沿着与其外壁相匹配的螺纹进行转动,使螺栓贯穿连接板进入采煤机本体的内部,同时卡块将在外力作用下给予抵块向下的力,抵块将在卡块斜面作用下带动按压块、限位块沿着第三定位杆的外壁移动,且给予第三弹簧压力,直到卡块与连接板的内部卡槽相接触,此时卡块将在第三弹簧与斜面作用下进入此卡槽,达到了对螺栓进行限位的目的,减少了因为震动导致松动的概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26.图4为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图。
28.图中:1、固定耳;2、连接板;3、螺栓;4、铰链;5、缓冲机构;501、连接杆;502、套筒;503、连杆;504、垫块;505、第一定位杆;506、第一弹簧;507、推块;508、伸缩块;509、第二定位杆;510、第二弹簧;6、连接机构;601、按压块;602、限位块;603、抵块;604、卡块;605、第三定位杆;606、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包括:
30.固定耳1;
31.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固定耳1的一侧外壁;
32.螺栓3,位于连接板2的一侧外部且贯穿连接板2至采煤机本体;
33.铰链4,固定连接在固定耳1的两端外壁;
34.缓冲机构5,位于铰链4的一端且位于固定耳1的上方,用于对线缆进行限位;
35.连接机构6,位于螺栓3的外部且贯穿螺栓3至连接板2的内部,用于增加固定耳1与采煤机本体的连接力。
36.该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通过此结构可快速固定与拆卸线缆。
37.在图2-3中:缓冲机构5包括有与铰链4内侧转动连接的连接杆501,连接杆501的一端外壁套接有套筒502,套筒502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503,连杆5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块504,套筒502的一端位于套筒502的内部套接有第一定位杆505,第一定位杆505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弹簧506,另一个连接杆501的外部设置有贯穿至内部的推块507,推块507的一端连接有伸缩块508,伸缩块508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定位杆509,第二定位杆509的外壁连接有第二弹簧510。
38.该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通过此结构可对线缆提供一定的缓冲。
39.在图4-5中:连接机构6包括有位于螺栓3外部且贯穿至螺栓3内部的按压块601,按压块601的外壁位于螺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抵块603,限位块602位于抵块603的一侧,且限位块602与抵块603互不接触,抵块603的外壁设置有贯穿螺栓3至连接板2内部的卡块604,抵块603的一端套接有第三定位杆605,第三定位杆605的外壁连接有第三弹簧606。
40.该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通过此结构可增加连接板2与采煤机本体之间的连接力。
41.在图5中:卡块604外壁靠近抵块603的一端呈斜面状态,抵块603与限位块602之间的间隙与卡块604的外壁相契合,按压块601的外壁设置有与连接板2内壁相匹配的螺纹,连接板2的内壁设置有与卡块604外壁相匹配的卡槽。
42.该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通过此结构卡块604可在斜面作用下沿着螺栓3的内部移动。
43.在图2-3中:连接杆501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501以固定耳1为中心对称分布在固定耳1的外部,一个连接杆501的外壁设置有与伸缩块508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槽,伸缩块508的一端外壁呈斜面结构,固定耳1的外壁靠近伸缩块508的一侧设置有与另一个连接杆501内侧相匹配的卡杆。
44.该种采煤机的拖缆装置,通过此结构可使一个连接杆501卡入固定耳1一侧外壁的卡杆上。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此装置时,通过给予推块507向上的拉力,推块507将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伸缩块508沿着一个连接杆501的内壁移动,且给予第二弹簧510压力,直到伸缩块508移动至一个连接杆501的内部,此时即可使一个连接杆501与卡杆进行分离,再给予一个连接杆501向上的拉力,使一个连接杆501带动套筒502、连杆503、垫块504转动,从而打开固定耳1,此时即可将线缆置于固定耳1的内侧,再使用卡杆、伸缩块508、套筒502、
连接杆501、连杆503与垫块504对线缆进行限位,达到了对线缆进行快速安装固定的目的,当线缆受到外力曳拽时,线缆将给予垫块504向上的力,垫块504将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连杆503、套筒502移动,套筒502将沿着连接杆501的外壁移动且给予第一弹簧506拉力,直到线缆不再受到拉力,此时线缆将在第一弹簧506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通过增加了缓冲空间,达到了减少了线缆在挤压力下破损的几率的目的,当需要对固定耳1与采煤机本体进行固定时,通过将螺栓3沿着与其外壁相匹配的螺纹进行转动,使螺栓3贯穿连接板2进入采煤机本体的内部,同时卡块604将在外力作用下给予抵块603向下的力,抵块603将在卡块604斜面作用下带动按压块601、限位块602沿着第三定位杆605的外壁移动,且给予第三弹簧606压力,直到卡块604与连接板2的内部卡槽相接触,此时卡块604将在第三弹簧606与斜面作用下进入此卡槽,达到了对螺栓3进行限位的目的,减少了因为震动导致松动的概率。
4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