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碾米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5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米室装置,属于粮食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粮食机械技术中,碾米机碾米室稳定性很重要,现在市场上的碾米机碾米室装有的稳定性和可调性差,有安全隐患,容易出现零件脱落的现象,如果发生零件脱落,对设备的安全会有极大的威胁,甚至,对操作人员也会造成伤害,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因此设计一种稳定性比较高的碾米室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碾米室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碾米室装置是由前下面板1、右侧板2、后上板3、后下板4、前门加强板5、前上板6、面板右加强板7、面板左加强板8、前下面板加强板9、进料斗焊合10、挂袋插座11、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12、左侧上l加强板13和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面板1为长方形,下面有25个出风口,上面有一长方形碾米室门孔,碾米室门孔左右各焊接前门加强板5,在碾米室下门孔处左右焊接挂袋插座11;所述的前上板6的下处有一观察门,观察门右边焊有面板右加强板7、左边焊有面板左加强板8;所述的前下面板下加强板9安装在前下面板1的最上处;所述的右侧板2后面焊接后上板3和后下板4;所述的进料斗焊合10成v型;所述的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12焊接在左前门处;所述的左侧上l加强板13焊接在左侧板后门上处;所述的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14分别焊接在左后门的两侧。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碾米室装置具有稳定性和可调性高,安全性能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5.图1为一种碾米室装置结构示意图。
6.图2为一种碾米室装置左视图。
7.图3为一种碾米室装置右视图。
8.图4为一种碾米室装置c-c剖面视图。
9.图5为一种碾米室装置d-d剖面视图。
10.图6为一种碾米室装置局部放大视图。
11.图1-6中:1-前下面板,2-右侧板,3-后上板,4-后下板,5-前门加强板,6-前上板,7-面板右加强板,8-面板左加强板,9-前下面板下加强板,10-进料斗焊合,11-挂袋插座,12-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13-左侧上l加强板,14-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6所示,一种碾米室装置是由前下面板1、右侧板2、后上板3、后下板4、前门
加强板5、前上板6、面板右加强板7、面板左加强板8、前下面板下加强板9、进料斗焊合10、挂袋插座11、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12、左侧上l加强板13和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面板1为长方形,下面有25个出风口,上面有一长方形碾米室门孔,碾米室门孔左右各焊接前门加强板5,在碾米室下门孔处左右焊接挂袋插座11;所述的前上板6的下处有一观察门,观察门右边焊有面板右加强板7、左边焊有面板左加强板8;所述的前下面板下加强板9安装在前下面板1的最上处;所述的右侧板2后面焊接后上板3和后下板4;所述的进料斗焊合10成v型;所述的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12焊接在左前门处;所述的左侧上l加强板13焊接在左侧板后门上处;所述的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14分别焊接在左后门的两侧。
13.以上已以较佳实施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碾米室装置,它是由前下面板、右侧板、后上板、后下板、前门加强板、前上板、右加强板、左加强板、下板加强板、进料斗焊合、挂袋插座、左侧板l加强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面板为长方形,碾米室门孔左右各焊接加强板,在碾米室下门孔处焊接挂袋插座;所述的前上板下处有一观察门,观察门左右各焊有加强板;前下面板下加强板安装在前下面板的最上处;所述的右侧板后面焊接有上下板;所述的进料斗焊合成v型;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焊接在左前门处;左侧上l加强板焊接在左侧板后门处;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焊接在左后门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碾米室装置,属于粮食机械技术领域,它是由前下面板、右侧板、后上板、后下板、前门加强板、前上板、右加强板、左加强板、前下面板加强板、进料斗焊合、挂袋插座、左侧板L加强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面板为长方形,碾米室门孔左右各焊接加强板,在碾米室下门孔处焊接挂袋插座;所述的前上板下处有一观察门,观察门左右各焊有加强板;所述的右侧板后面焊接有上下板;所述的进料斗焊合成V型;所述的左侧板前内L加强板焊接在左前门处;所述的左侧上L加强板焊接在左侧板后门处;所述的左侧板左中间L加强板焊接在左后门的两侧。本装置具有稳定性和可调性高,安全性能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金美付 刘平 杨井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