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40: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


背景技术:

2.棒材是指长度与截面周长之比相当大,横截面无明显的凸凹部分的金属塑性加工的直条制品,也称棒材或普通断面型材,包括方形、圆形、扁形和六角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合金材两大类,较常见的有色金属合金型材是铜型材和铝型材,一般用于电力工业。
3.为实现了轧钢的可靠高质量量产,降低了废品的产生,棒材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测径,由于棒材的种类众多,其长度与尺寸也大不相同,在对棒材进行测径时需要使用加持装置对其进行定位,避免影响后续测径的结果的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可活动地设置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左侧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侧板左侧的底部,所述左侧板右侧的上部可转动地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右侧板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连接柱的右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壳,两个所述定位壳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定位壳的内腔设置有旋动组件,所述旋动组件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的测径仪本体,所述测径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空心支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空心支腿穿过的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位于前侧的所述空心支腿的内腔螺纹插设有丝杆,位于后侧的所述空心支腿的内腔可滑动地插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壁面,所述丝杆的右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壁面的右侧,所述底座内壁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左端。
8.进一步地,所述旋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壳内腔底部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贯穿至所述定位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纹套设于所述双向螺杆表面的两个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一侧通过所述贯穿孔贯穿至所述定位壳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夹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夹板与所述防护垫均呈圆弧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通过将待检测的棒材水平放置在两个定位壳之间,且棒材穿过测径仪本体的内腔,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右侧板向左移动,可对棒材进行初步定位,再旋动旋钮,最终使得纵向的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可对棒材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启动步进电机和旋转电机,最终可使得测径仪本体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棒材以连接柱为圆心转动,从而对棒材进行全方位检测,该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通过定位壳的设置,可对棒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夹板的设置,可对棒材表面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进而可对不同长度和不同直径的棒材进行定位,提高了该测径装置的适用性,同时由于纵向两个夹板通过相向移动进行定位,进而使得在定位时棒材的中轴线、两个所述定位壳的中轴线与所述测径仪本体内腔四个激光镜头的对角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后续测径时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立体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连接结构的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左侧板、3-右侧板、4-检测组件、41-测径仪本体、42-空心支腿、43-通孔、44-丝杆、45-导杆、46-步进电机、5-电动伸缩杆、6-连接柱、7-旋转电机、8-定位壳、9-贯穿孔、10-旋动组件、101-双向螺杆、102-旋钮、11-夹持组件、111-空心块、112-夹板、113-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板2,底座1顶部的右侧可活动地设置有右侧板3,左侧板2和右侧板3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呈竖向设置,右侧板3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
20.左侧板2和右侧板3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4,左侧板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板3左侧的底部。
21.左侧板2右侧的上部可转动地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呈水平设置,右侧板3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7,连接柱6的右端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壳8,两个定位壳8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9,定位壳8的内腔设置有旋动组件10,旋动组件1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组件11。
22.通过将待检测的棒材水平放置在两个定位壳8之间,且棒材穿过测径仪本体41的内腔,启动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带动右侧板3向左移动,可对棒材进行初步
定位,再旋动旋钮102,最终使得纵向的两个夹板112相向移动,可对棒材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启动步进电机46和旋转电机7,最终可使得测径仪本体41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棒材以连接柱6为圆心转动,从而对棒材进行全方位检测。
23.该棒材加工生产用测径装置,通过定位壳8的设置,可对棒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夹板112的设置,可对棒材表面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进而可对不同长度和不同直径的棒材进行定位,提高了该测径装置的适用性,同时由于纵向两个夹板112通过相向移动进行定位,进而使得在定位时棒材的中轴线、两个定位壳8的中轴线与测径仪本体41内腔四个激光镜头的对角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后续测径时的精确度。
24.检测组件4包括位于左侧板2和右侧板3之间的测径仪本体41,测径仪本体41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不作赘述,两个定位壳8的中轴线与测径仪本体41内腔四个激光镜头的对角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测径仪本体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空心支腿42,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供空心支腿42穿过的通孔43,空心支腿42与通孔43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25.通过检测组件4的设置,可对棒材的直径进行在线测量,在棒材经过测经仪时,测量并显示直径阈值、椭圆度等信息,可以连续实时地在现场显示,能够极大限度地确保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26.位于前侧的空心支腿42的内腔螺纹插设有丝杆44,位于后侧的空心支腿42的内腔可滑动地插设有导杆45,导杆4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面,丝杆44的右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内壁面的右侧,底座1内壁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46,步进电机4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丝杆44的左端。
27.通过启动步进电机46,可带动丝杆44转动,进而使得位于前侧的空心支腿42在丝杆44的表面左右移动,同时使得位于后侧的空心支腿42同步在导杆45的表面左右滑动,即可使得测径仪本体41可稳定的左右移动,从而沿棒材的长度方向进行检测。
28.旋动组件1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定位壳8内腔底部的双向螺杆101,双向螺杆101的顶端可转动地贯穿至定位壳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02,双向螺杆101为双向丝杆且呈竖向设置。
29.通过旋动组件10的设置,可驱动纵向两个夹持组件11相向或相背移动,以便对棒材进行定位或解锁。
30.夹持组件11包括螺纹套设于双向螺杆101表面的两个空心块111,空心块111的一侧通过贯穿孔9贯穿至定位壳8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夹板112,空心块111的表面贴合于贯穿孔9的内壁面。
31.通过两个夹板112相向移动,可对棒材表面的两端进行夹持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棒材定位时的稳定性。
32.夹板112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13,夹板112与防护垫113均呈圆弧状。
33.通过夹板112的设置,可对棒材夹持部位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夹板112直接与棒材接触,对棒材表面造成磨损的现象。
34.工作时,将待检测的棒材水平放置在两个定位壳8之间,且棒材穿过测径仪本体41的内腔,启动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带动右侧板3向左移动,减小两个定位壳8之间的距离,直至棒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壳8抵触,即可对定位壳8的两端进行夹持定
位,再旋动旋钮102,旋钮102带动双向螺杆101转动,双向螺杆101带动其表面的两个空心块111在贯穿孔9的内腔相向移动,空心块111带动夹板112和防护垫113同步移动,直至防护垫113与棒材表面的两端进行夹持定位,然后启动步进电机46和旋转电机7,步进电机46的输出轴带动丝杆44转动,丝杆44带动位于前侧的空心支腿42在其表面左右移动,位于前侧的空心支腿42带动测径仪本体41同步移动,测径仪本体41带动位于后侧的空心支腿42在导杆45的表面左右滑动,即可使得测径仪本体41稳定的沿棒材长度方向进行检测,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两个定位壳8和棒材以连接柱6为圆心缓慢转动,即可使得测径仪本体41对棒材的表面进行全方位检测。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