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3:17: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压阀。


背景技术:

2.减压阀,又称调压阀,属于压力控制阀的范畴,是一种利用液流流过缝隙产生压降的原理,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使出口油压低于进口油压的压力控制阀,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施加的阻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3.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减压阀可以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大类,传统直动式减压阀存在调压超调量大,出口压力稳定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动式减压阀出口压力稳定性差的问题。
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减压阀,包括具备第一腔室的阀体和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主阀芯,还包括回弹件、调节件、活塞杆、稳压活塞及阻尼通道,其中:
7.调节件活动连接于阀体的第一端,且调节件的一端在第一腔室内通过回弹件与主阀芯连接,第一端为第一腔室所在的一端;
8.阀体内还设置第二腔室,稳压活塞位于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所在的一端为阀体的第二端;
9.活塞杆连接稳压活塞与主阀芯,活塞杆活动贯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阀体;
10.阀体开设液油出孔和液油进孔,液油出孔和液油进孔均与第一腔室连通;
11.阻尼通道的一端与液油出孔的孔道连通,阻尼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
12.可选的,阀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为可拆卸的左端盖和右端盖。
13.可选的,调节件为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底端贯穿左端盖并位于第一腔室内,调节螺母与左端盖螺纹连接,调节螺母的底端与回弹件的一端连接。
14.可选的,回弹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调节螺母的底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主阀芯。
15.可选的,主阀芯的截面呈h型。
16.可选的,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与主阀芯和稳压活塞螺纹连接。
17.可选的,液油进孔和液油出孔靠近第一腔室的孔道的孔径大于其远离第一腔室的
孔道的孔径。
18.可选的,阀体靠近调节件的一侧设置卸油口,卸油口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一腔室。
19.可选的,阻尼通道的孔径小于液油出孔的孔径。
20.可选的,阀体采用不锈钢制成。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压阀,通过设置调节件与回弹件来实现减压阀阈值的改变,减压阀在工作时,若压力大于阀动作值,液油从液油进孔进入,沿主阀芯的壁面流动,主阀芯由于受到液油对其左、右两端不同的力,配合回弹件作用在主阀芯上的力,使得主阀芯向左移动来关闭液油进孔,主阀芯向左移动后,第二腔室左侧的空腔体积增减小,油液通过稳压活塞与阀体第二端组成的环形间隙排出到第二腔室的右端,阻尼力阻止主阀芯继续关闭的动作,当压力降至阀动作值时,由于回弹件的特性,在其恢复时主阀芯随之向右移动,液油进孔的开口增大,此时第二腔室的右侧空腔体积减小,油液通过稳压活塞与阀体第二端组成的环形间隙排出到第二腔室的左端,阻尼力阻止主阀芯继续打开动作;稳压活塞、活塞杆、主阀芯作为形成环形阻尼上的载体,在其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液油的在环形间隙中的左右反复流动,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阻尼调节部位,不论主阀芯如何移动,该阻尼调节部位都能够提供反作用的阻尼力来阻止动作进行,让液油出孔的压力快速达到稳定值,提高了稳定精度。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压阀的主视剖视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压阀的主阀芯向左移动压缩回弹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标号说明:
26.10-调节件,11-左端盖,12-回弹件,13-主阀芯,14-阀体,141-液油出孔,142-液油进孔,143-卸油口,144-阻尼通道,145-第一腔室,146-第二腔室,15-稳压活塞,16-右端盖,17-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参照附图1、附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压阀,包括具备第一腔室145的阀体14和位于第一腔室145内的主阀芯13,还包括回弹件12、调节件10、活塞杆17、稳压活塞15及阻尼通道144,其中:
32.调节件10活动连接于阀体14的第一端,且调节件10的一端在第一腔室145内通过回弹件12与主阀芯13连接,第一端为第一腔室145所在的一端;
33.调节件10用于调节回弹件12的压缩程度;
34.阀体14内还设置第二腔室146,稳压活塞15位于第二腔室146中,第二腔室146所在的一端为阀体14的第二端;
35.活塞杆17连接稳压活塞15与主阀芯13,活塞杆17活动贯穿第一腔室145与第二腔室146之间的阀体14;
36.阀体14开设液油出孔141和液油进孔142,液油出孔141和液油进孔142均与第一腔室145连通;
37.阻尼通道144的一端与液油出孔141的孔道连通,阻尼通道144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45和第二腔室146连通。
38.在本实施例中减压阀的工作原理为:液油从液油进孔142进入,沿主阀芯13的壁面流动,从液油出孔141流出,当液油流动时,主阀芯13主要受力有:液油进孔142一侧液油,也即上游液油作用于主阀芯13左端上的力、回弹件12作用于主阀芯13上的力、液油出孔141一侧液油也即下游液油作用于主阀芯13右端上的力;当上游压力较小时,在回弹件12预应力的作用下,主阀芯13不会产生移动,随着上游压力进一步增大,下游压力随之增大,当上游压力增大到预设阈值时,主阀芯13在所受力的合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减小过流断面增大局部压力损失,降低下游压力;当上游压力减小时,主阀芯向右移动,增大过流断面,减小局部压力损失,增大下游压力,保证下游的压力稳定在预设的压力值附近;并且设置了调节件10与回弹件12,回弹件12用于连接调节件10与主阀芯13,调节件10可以是螺栓、螺杆,或者有不同卡接部的卡接件,其能够稳定的与阀体14连接,并能够改变其与主阀芯13之间的距离即可,该距离改变即意味着其间的回弹件12压缩程度改变,压缩程度越高,回弹件12产生的回弹力就越大,也即主阀芯13向左移动需要的压力就越大,使得减压阀的阀动作压力值能够调节改变,回弹件12可以是液压伸缩杆、弹簧等再被压缩后有自主回弹特性的均可。
39.本实施例为了稳定调压过程,在阀体14内开设第二腔室146用于设置稳压活塞,并开设阻尼通道144连接液油出孔141、第一腔室145及第二腔室146,使得主阀芯13、活塞杆17、稳压活塞15及阻尼通道144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通路,在压力高于减压阀阀动作值时,主阀芯13在合力作用下克服回弹件12的弹力和摩擦力向左移动,第二腔室左侧的空腔体积
减小,油液通过稳压活塞与阀体14第二端组成的环形间隙排出到第二腔室146的右端,阻尼力阻止主阀芯13向左移动关闭液油进孔142,反之,在压力下降至减压阀阀动作值时,主阀芯13在回弹件12的回弹作用下向右移动,第二腔室146右侧的空腔体积减小,油液通过稳压活塞15与阀体14第二端组成的环形间隙排出到第二腔室146的左端,阻尼力阻止主阀芯13向右移动打开液油进孔142,上述设置使得主阀芯13不论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均会通过阻尼通路144提供阻尼力阻止主阀芯13关闭或打开液油进孔142,使移动过程变得平缓,有效减缓了液油出孔141处的压力波动,第一腔室145、第二腔室146及阻尼通道144形成环形阻尼,而其中设置的主阀芯13、活塞杆17、稳压活塞15作为实现动作的载体,加快了转换吸收减压阀在工作当中的压力波动,提高了阀稳压性能。
40.在一种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减压阀的局部拆卸,将其两端设置为可拆卸的,具体来说,阀体1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为可拆卸的左端盖11和右端盖16,进一步增加可拆卸性,设置活塞杆17的两端分别与主阀芯14和稳压活塞15螺纹连接。
4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调节件10的稳定连接,优选调节件10为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底端贯穿左端盖11并位于第一腔室145内,调节螺母与左端盖11螺纹连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调节螺母的底端与回弹件12的一端连接,为了降低回弹件12体积对阀控的影响,优选回弹件12为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调节螺母的底端和主阀芯13,弹簧的回弹特性较为明显,被压缩、拉伸后的弹力改变也较为明显。
42.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主阀芯13与阀体14之间空腔的大小,增加阻尼通路144工作时循环液油的充足,设置主阀芯13的截面呈h型,设置为h型以后,减压阀工作时,作用在阀体14两端头的力因为受力面增加,受力变化也更灵敏,减压阀可控的精度也变高。
43.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使液油进孔142和液油出孔141的进油、出油更稳定,压力波动降低,设置液油进孔142和液油出孔141靠近第一腔室145的孔道的孔径均大于其远离第一腔室145的孔道的孔径,也即液油进孔142和液油出孔141均靠近第一腔室145的一端形成台阶状或喇叭状的扩口,便于进油的扩张和出油处的汇集。
44.进一步的,设置阻尼通道144的孔径小于液油出孔141的孔径,保证了阻尼通道144之中不会因为留存过多的液油,而影响阻尼通道144循环液油、提供阻尼力的工作。
45.在一种实施例中,设置阀体14靠近调节件10的一侧设置卸油口143,卸油口143用于将通过主阀芯13泄漏到弹簧腔的液压油及时回流至油箱,以免其影响调压的精度。
46.在一种实施例中,为提升减压阀的使用寿命,增强其抗腐蚀、锈蚀的能力,设置制成阀体14的材质为不锈钢。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