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21: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电路板时,需要在电路板上进行贴膜,由于贴膜动作是通过贴膜辊子连续进行,而前后两块电路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当两块电路板的间隙运动到贴膜辊子位置时,由于间隙处无电路板,进而导致间隙处对应的膜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路板贴膜装置进行贴膜时,前后电路板之间存在的间隙容易导致膜浪费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包括:
5.辊子输送结构,所述辊子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辊组以及第二输送辊组,所述第一输送辊组采用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辊组采用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辊子输送结构用于搬运电路板;
6.对转贴膜辊组,所述对转贴膜辊组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辊子输送结构对齐,所述对转贴膜辊组用于对电路板两面进行贴膜;
7.间距控制结构,所述间距控制结构设置于所述辊子输送结构,所述间距控制结构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第一红外发射装置以及第一红外接收装置,所述间距控制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间距控制结构用于测量相邻电路板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距控制结构还包括水平设置于电路板上方的第二红外发射装置以及第二红外接收装置,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发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红外接收装置用于判断电路板之间是否存在叠板现象而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速。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转贴膜辊组包括:
10.第一贴膜辊;
11.第二贴膜辊,所述第一贴膜辊与所述第二贴膜辊转速相同,且所述第一贴膜辊与所述第二贴膜辊均包括内圈刚性层与外圈柔性层。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圈柔性层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膜辊与所述第二贴膜辊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电路板的厚度。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转贴膜辊组的线速度与所述第二输送辊组的线速度相
同。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通过设置间距控制结构,当第一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光线通过前后两块电路板的间隙时,第一红外接收装置即可接收到红外光,通过计算第一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红外光的时间以及第一输送辊组的线速度即可知道前后两个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当前后两个电路板之间的间距超出最大限度时,第一红外接收装置控制使第一电机转速提升,导致后方的电路板运动速度提升,进而使得前后两个电路板之间的间隙减小,进而降低膜的浪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
19.图2为前后电路板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各个附图标记如下:
21.1、辊子输送结构;2、对转贴膜辊组;3、间距控制结构;4、电路板;11、第一输送辊组;12、第二输送辊组;21、第一贴膜辊;22、第二贴膜辊;23、膜卷;31、第一红外发射装置;32、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3、第二红外发射装置;34、第二红外接收装置;111、第一电机;121、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hdi精密电路板使自动压膜装置,包括辊子输送结构1、对转贴膜辊组2、间距控制结构3。辊子输送结构1包括第一输送辊组11以及第二输送辊组12,第一输送辊组11采用第一电机111驱动,第二输送辊组12采用第二电机121驱动,辊子输送结构1用于搬运电路板4。对转贴膜辊组2的中间位置与辊子输送结构1对齐,对转贴膜辊组2用于对电路板4两面进行贴膜。间距控制结构3设置于辊子输送结构1,间距控制结构3包括垂直水平面设置的第一红外发射装置31以及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2,间距控制结构3与第一电机111电连接,间距控制结构3用于测量相邻电路板4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第一电机111的转速。其中,对转贴膜辊组2中的两个辊子上的膜分别通过两个膜卷23进行提供,膜卷23随着对转贴膜辊组2转动而转动。
27.通过设置间距控制结构3,当第一红外发射装置31发出的红外光线通过前后两块电路板4的间隙时,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2即可接收到红外光,通过计算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2接收到红外光的时间以及第一输送辊组11的线速度即可知道前后两个电路板4之间的间距,当前后两个电路板4之间的间距超出最大限度时,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2控制使第一电机111转速提升,导致后方的电路板4运动速度提升,进而使得前后两个电路板4之间的间隙减小,进而降低膜的浪费。
28.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间距控制结构3还包括水平设置于电路板4上方的第二红外发射装置33以及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且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与第一电机111电连接,第二红外发射装置33以及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用于判断电路板4之间是否存在叠板现象而控制第一电机111的转速。通过在电路板4上方的上方设置第二红外发射装置33以及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使得当由于前后电路板4之间的间距过大,引起第一红外接收装置32控制使第一电机111转速提升,进而导致前后电路板4发生堆叠时(如图2状态),此时,堆叠的电路板4将阻碍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接收第二红外发射装置33发出的红外线,使得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此时,第二红外接收装置34将降低第一电机111的转动速度,使得前后电路板4之间不再堆叠,避免出现第一接收装置调节前后电路板4间隙后导致电路板4出现堆叠的现象。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接收装置的调节阈值,如当测量出前后电路板4之间的间隙小于5mm时,第一接收装置将不会调快第一电机111的转动速度,避免出现前后电路板4之间间隙较小时,提高第一电机111转速导致前后电路板4堆叠的现象。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转贴膜辊组2包括第一贴膜辊21、第二贴膜辊22,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转速相同,且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均包括内圈刚性层与外圈柔性层。通过在贴膜辊的外表面设置外圈柔性层,使得当第一贴膜辊21、第二贴膜辊22对电路板4表面进行贴膜时,弹性的外圈柔性层具有避免因贴膜力度过大破坏电路板4结构的优点,同时外圈柔性层可以使得膜紧贴表面不平整的电路板4提高膜与电路板4之间的贴附紧密度。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圈柔性层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3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电路板4的
厚度。详细地说,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之间的配合间隙比电路板4的厚度小1mm-1.5mm,进而使得当电路板4进入到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之间的间隙时,由于电路板4相较于二者的间隙更厚,使得第一贴膜辊21与第二贴膜辊22能将膜紧贴到电路板4上,确保外圈柔性层能更好的发挥功能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转贴膜辊组2的线速度与第二输送辊组12的线速度相同。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