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动机的正时罩盖、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0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正时罩盖。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动力的输出部件,正时罩盖是发动机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结构直接影响到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所以,正时罩盖在对整机性能提升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时罩盖作为发动机外围件,起到保护发动机正时链系统,防止异物进入以及机油泄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降噪的作用,隔离发动机燃烧噪声以及正时链条系统机械噪声。
3.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的正时罩盖通过在正时罩内侧面、外侧面增加加强筋、加油口盖、螺栓安装位置优化等来降低发动机振动与噪声水平,但是仍无法完全解决发动机正时罩盖侧nvh噪声高的问题,由于在正时罩盖的底部开有曲轴皮带轮安装孔,曲轴皮带轮安装在正时罩盖外侧,这样会带来正时罩盖模态不足,同时发动机运转噪声从该口传递出来,影响发动机的噪声水平,导致发动机的整体nvh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的正时罩盖,正时罩盖采用全封闭结构,将曲轴皮带轮安装于正时罩盖内侧,增强了正时罩盖本体模态,更好地隔离发动机燃烧噪声。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和一种车辆,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动力装置,决定着车辆的关键性能,并且这种发动机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正时罩盖,所述正时罩盖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朝向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所述正时罩盖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内形成有外侧封闭且内侧敞开的轮体容纳槽,所述轮体容纳槽用于容纳位于所述曲轴轴端的轮体。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时罩盖,在正时罩盖上设置具有外侧封闭且内侧敞开的凸起,可以将曲轴轮体安装于正时罩盖内侧,可以有效增强正时罩盖本体模态;同时取消原有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孔及曲轴油封,可以更好地隔离来自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往外传递,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减少了加工工序,还可以使发动机外围运动件布置更紧凑。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体容纳槽呈圆柱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体容纳槽的深度为h,h满足关系式:20mm≤h≤40mm。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体容纳槽的直径为d,d满足关系式:100mm≤d≤200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时罩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围绕所述轮体容纳槽的外周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围绕所述轮体容纳槽的外周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还包括:沿径向延伸且呈直线状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体容纳槽到所述正时罩盖第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轮体容纳槽到所述正时罩盖第二侧的距离,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轮体容纳槽和所述正时罩盖第二侧之间。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体容纳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相互交叉设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时罩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的部分设置于所述正时罩盖的外表面且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凸起的外表面。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时罩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汽缸;曲轴箱,所述曲轴箱设置于所述汽缸的底部;曲轴,所述曲轴设置于所述曲轴箱内且轴端设置有用于配重的轮体;所述正时罩盖设置于所述汽缸和所述曲轴箱,所述轮体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轮体容纳槽内。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2.图1是发动机的正时罩盖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发动机的正时罩盖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发动机的正时罩盖与曲轴皮带轮装配的示意图;
25.图4是发动机的正时罩盖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正时罩盖;
28.11、外表面;12、内表面;13、凸起;14、曲轴;15、轮体容纳槽;16、轮体;17、加强筋;18、第一加强筋;19、第二加强筋;20、第一侧;21、第二侧;22、第三加强筋;23、第四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正时罩盖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正时罩盖10的发动机和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3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正时罩盖10,正时罩盖10具有外表面11和内表面12,内表面12朝向发动机的曲轴14。即,正时罩盖10固定在发动机侧面,内表面12朝向发动机的曲轴14,如此,正时罩盖10可以起到保护发动机正时链系统,防止异物进入以及机油泄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降噪的作用。
31.其中,正时罩盖10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起13,凸起13内形成有外侧封闭,并且内侧敞开的轮体容纳槽15。也就是说,正时罩盖10取消了原有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孔,并且设置了朝向外侧凸出的凸起13,使正时罩盖10整体呈全封闭结构,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增强正时罩盖10本体模态,同时,取消原有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孔及曲轴油封,可以更好地隔离来自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往外传递,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的nvh性能。
32.其中,取消曲轴油封,同时取消正时罩盖10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孔,可以减少正时罩盖10的加工工序。减少了加工工序。以及,凸起13内形成有外侧封闭,并且内侧敞开的轮体容纳槽15还可以使发动机外围运动件布置更紧凑。
33.如图3所示,正时罩盖10内侧的轮体容纳槽15用于容纳位于曲轴轴端的轮体16。如此,合理的利用了容纳槽的空间,将原本暴露在正时罩盖10外侧的曲轴皮带轮轮体16可以放置在容纳槽内,减小了外部对曲轴皮带轮的损坏。
34.由此,在正时罩盖10上设置具有外侧封闭且内侧敞开的凸起13,可以将曲轴轮体16安装于正时罩盖10内侧,可以有效增强正时罩盖10本体模态,同时取消原有的曲轴皮带轮安装孔及曲轴油封,可以更好地隔离来自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往外传递,而且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加工工序,还可以使发动机外围运动件布置更紧凑。
35.并且,结合图1-图3所示,轮体容纳槽15呈圆柱状。如此设置,轮体容纳槽15可以与同样呈圆柱状的曲轴轴端的轮体16相配合,方便于轮体16在轮体容纳槽15内进行转动,避免轮体16在旋转时与轮体容纳槽15发生刮擦,以及避免轮体16因受外力因素而脱落。
36.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轮体容纳槽15的深度为h,h满足关系式:20mm≤h≤40mm。如此设置可以合理的布置曲轴14的轮体16,若轮体容纳槽15的深度h>40mm,容易造成轮体容纳槽15与发动机周边附件干涉,并且造成加工材料的浪费;若轮体容纳槽15的深度h<20mm,轮体容纳槽15不能很好的将轮体16嵌入容纳槽内进行转动,即轮体16的尺寸受到限制,轮体16在工作时不能很好的实现对应的效果。如此,将轮体容纳槽15的深度h设置在20-40mm之间,使得轮体16可以很好的在轮体容纳槽15转动。
37.并且,轮体容纳槽15的直径为d,d满足关系式:100mm≤d≤200mm。如此设置,可以合理的满足曲轴14的轮体16的安装,使轮体16可以很好的在轮体容纳槽15内进行转动,若轮体容纳槽15的直径过大,容易造成轮体容纳槽15与发动机周边附件干涉,并且造成加工材料的浪费;若轮体容纳槽15的直径过小,会使轮体16与轮体容纳槽15之间的间隙很小,从而造成轮体16不能很好的进行转动,并且转动时可能会与轮体容纳槽15进行刮擦。如此,将轮体容纳槽15的直径d设置在100-200mm之间,使得轮体16可以很好的在轮体容纳槽15转动,以及避免材料的浪费。
38.如图1所示,正时罩盖10的内表面12设置有加强筋17,加强筋17围绕轮体容纳槽15的外周设置。如此设置,通过加强筋17可以提升正时罩盖10的结构强度,发动机发出的振动,正时罩盖10可以通过加强筋17进行吸收,避免影响正时罩盖10的正常使用。此外,将加强筋17设置在正时罩盖10的内表面12上,可以提升正时罩盖10的外表面11整体性,以及避免加强筋17影响发动机的其他结构。
39.其中,如图1所示,加强筋17包括:呈弧形的第一加强筋18,第一加强筋18围绕轮体容纳槽15的外周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加强筋18围设在轮体容纳槽15的外周,如此设置可以提升正时罩盖10的结构强度,避免正时罩盖10发生变形。以及,第一加强筋18呈弧形设置,
如此可以方便第一加强筋18的设置。
40.另外,如图1所示,加强筋17还包括:沿径向延伸且呈直线状的第二加强筋19,第二加强筋19与第一加强筋18交叉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加强筋18和第二加强筋19结合使用,不仅可以加强正时罩盖10的强度与刚度,同时还可以减轻正时罩盖10的厚度,减小重量,对正时罩盖10的整体性有更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加强筋17对轮体容纳槽15起到很好的稳固作用,使轮体容纳槽15不易损坏,提高了正时罩盖10的整体使用寿命。
41.参照图1所示,轮体容纳槽15到正时罩盖10第一侧20的距离小于轮体容纳槽15到正时罩盖10第二侧21的距离。即,轮体容纳槽15的一侧弧边与正时罩盖10第一侧20相接近,轮体容纳槽15的另一侧弧边与正时罩盖10第二侧21有一定的距离,如此设置,是为了更好的与发动机缸体内的运动部件相配合,这样可以提高正时罩盖10的整体使用性。并且,如此设置对正时罩盖10的结构改变较小,方便对现有的发动机进行改装。
42.并且,加强筋17设置于轮体容纳槽15和正时罩盖10第二侧21之间。由于发动机的特有结构,使得轮体容纳槽15与正时罩盖10第二侧21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轮体容纳槽15和正时罩盖10第二侧21之间设置加强筋17,可以加强轮体容纳槽15周边的强度,更好的稳固正时罩盖10的整体强度,不易遭受发动机外部部件的破坏。
43.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轮体容纳槽15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22,并且多个第三加强筋22相互交叉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加强轮体容纳槽15的结构强度,当轮体16转动时意外脱落,第三加强筋22可以很好的保护轮体容纳槽15的内表面,使轮体容纳槽15不容易遭受来自轮体16的转动向心力带来的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加强筋22可以分别沿轮体容纳槽15的径向、非径向、轴向等多个不同方向进行相互交叉设置,如此设置,使轮体容纳槽15的内表面如网状结构,有效的增强了轮体容纳槽15的强度与刚度。
44.如图4所示,正时罩盖10的外表面11设置有第四加强筋23,第四加强筋23的部分设置于正时罩盖10的外表面11,并且另一部分设置于凸起13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四加强筋23与正时罩盖10内表面12设有的加强筋17结合使用,不仅可以加强正时罩盖10的强度与刚度,同时还可以减小正时罩盖10的厚度,即减小正时罩盖10重量,对正时罩盖10的整体性有更大的提升。此外,第四加强筋23的一部分设置在凸起13的外表面,可以加强凸起13的结构强度,使凸起13不易受发动机周边部件的外力而损坏。
45.此外,正时罩盖1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如此,将正时罩盖10设置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方便正时罩盖10的生产,以及可以提高正时罩盖10的整体性。此外,一体成型的正时罩盖10在组装时可以减少加工工序,节约组装成本。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汽缸、曲轴箱、曲轴14和正时罩盖10,曲轴箱设置于汽缸的底部,曲轴14设置于曲轴箱内。其中,曲轴箱用于安装曲轴14,曲轴14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曲轴14用于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14输出,并且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
47.并且,曲轴轴端设置有用于配重的轮体16,其中,配重的轮体16用来平衡连杆大头、连杆轴颈和曲柄等产生的旋转惯性力及其力矩,使发动机的曲轴14运转平稳。此外,正时罩盖10设置于汽缸和曲轴箱上,轮体16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轮体容纳槽15内。如此,配重的轮体16可以容纳于轮体容纳槽15内,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配重轮体16,以及保护发动机的其他结构。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其中,正时罩盖10采用全封闭结构,将曲轴皮带轮安装于正时罩盖10内侧的容纳槽内,有效增强正时罩盖10本体模态,更好地隔离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大大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有效降低车辆噪声。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