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排放追踪方法与流程

2022-02-19 12:12: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追踪方法,属于碳排放追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碳排放量,目前,针对碳排放的智能监监测系统比较简单,如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设备,其能够对局部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对于具体的碳排放量无法定量分析,因此,对于碳排放量的监管无法提供依据,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其中,要实现碳排放监测,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碳排放进行追踪,但现有的追踪方式均为集中式设计,采集数据杂乱,灵活性不强,每一个排放追踪系统需要进行独立设计,通用性不强,设计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排放追踪方法,采用分散式数据采集并在终端可自行搭建匹配系统,将采集能源数据流的设备直接集成碳排放计量功能,当设备产生数据流时,直接转换为碳排放数据流,各自碳排放数据流数据独立,终端无需计算碳排放量,直接完成数据接收和累加功能。
4.本发明的碳排放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a、建立分散式追踪模块,所述分散式追踪模块包括多个追踪节点,每一所述追踪节点接入单一数据流获取端,每一所述追踪节点包括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通信连接有一红外接收模组、指示灯和通信接口;所述微型控制器通过外设或内置于数据流获取端的设备处,所述微型控制器还设置有数据流导入端,所述数据流导入端的数据通过与单一数据流获取端通信读取或通过自带orc探头转换设备获取;所述红外接收模组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设置有碳排放因子输入键盘;b、建立主机追踪模块,所述主机追踪模块包括主机控制模块,所述主机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一排通信接口,所述主机控制模块的通信接口和分散式追踪模块的通信接口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所述主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端口定义模块;所述端口定义模块包括预测和实测绑定键盘模块,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绑定键盘模块;c、建立追踪反馈模块,所述追踪反馈模块包括误差输出模块,所述误差输出模块与主机控制模块通信,所述误差输出模块输出数据包括至少一预测和实测误差报表、至少一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误差报表和各追踪节点阶段性误差报表;所述各追踪节点阶段性误差报表的选择划分时段包括小时、天、月或年,通过选择划分时段,从而确定各个追踪阶段,预测和实测误差报表和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误差报表采用定期输出或误差值超过预设值时,触发中断输出。
5.进一步地,所述误差输出模块还包括误差值阈值线设置模块,通过误差值阈值线
设置模块输入误差阈值,绝对值低于该阈值的数据忽略,从而输出不少于该误差阈值的数据报表;所述误差输出模块可设置多组,每一组输出一总的数据报表。
6.进一步地,所述追踪节点还包括内置于手机终端的碳申报端口;所述碳申报端口通过手机终端与主机追踪模块通信,通过碳申报端口进行个人一天碳排放进行申报,碳申报端口采用成熟的个人碳排放计量系统直接集成,其完成个人碳排放的监测。
7.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式追踪模块还包括流通监测系统,所述流通监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及与计算机通信的仓库出库数据模块;计算机与仓库出库数据模块通信,读取仓库出库数据模块的出库数据信息和物流跟踪信息,通过出库数据信息获取产品型号数据,获取产品型号数据预定义的碳排放因子/公里,接着通过物流信息获取运输距离和运输工具确定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公里,最后进行乘积运算。
8.进一步地,所述单一数据流获取端包括各类能源计量表、能源称重设备和/或实时碳排放实测模块。
9.进一步地,所述主机体的通信接口和分散式追踪模块的通信接口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通信。
10.进一步地,所述追踪节点工作如下:微型控制器通过总线直接与数据流获取端的控制器通信,数据流获取端获取的数据分两路,一路送入显示仪表进行显示,另一路传递给微型控制器作为碳排放追踪数据,对于已安装的旧表,可采用追踪节点外装,并采用orc探头进行表头采集和数据转换后,传递给微型控制器作为碳排放追踪数据,使用时,通过查表确认对应数据流的碳排放因子,并通过碳排放因子输入键盘输入,按下确认键后,指示灯闪烁表示输入成功,当采集的数据流为实时监测的碳排放数据流,其碳排放因子设置为1。
11.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追踪模块工作过程如下:先明确主机控制模块的各个通信接口对应的数据流,从而明确数据流直接是否存在关系,如果有关系,则判断属于预测和实测关系或总量和分量关系;完成关系界定后,通过预测和实测绑定键盘模块进行端口绑定,绑定过程为:组号

预测端口号

实测端口号,如果预测端口号或实测端口号,各端口号之间采用“/”分隔;当预测端口号或实测端口号存在多个时,各自数据进行求和操作;通过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绑定键盘模块进行端口绑定,绑定过程为:组号

总端口号

分端口号,分端口号之间采用“/”分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碳排放追踪方法,采用分散式数据采集并在终端可自行搭建匹配系统,将采集能源数据流的设备直接集成碳排放计量功能,当设备产生数据流时,直接转换为碳排放数据流,各自碳排放数据流数据独立,终端无需计算碳排放量,直接完成数据接收和累加功能,终端通过端口绑定方式进行集成,大大提高碳排放追踪的适用性,碳排放追踪小到个人或一个环节,大到一个工厂或区域追踪,且能够保证采集端数据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建立分散式追踪模块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建立主机追踪模块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的建立追踪反馈模块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分散式追踪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的碳排放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a、建立分散式追踪模块,所述分散式追踪模块包括多个追踪节点,每一所述追踪节点接入单一数据流获取端,每一所述追踪节点包括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通信连接有一红外接收模组、指示灯和通信接口;所述微型控制器通过外设或内置于数据流获取端的设备处,所述微型控制器还设置有数据流导入端,所述数据流导入端的数据通过与单一数据流获取端通信读取或通过自带orc探头转换设备获取;所述红外接收模组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设置有碳排放因子输入键盘;如将追踪节点集成到电能表或称重称上,微型控制器获取电能数据,并减去上次计量数据,得到新增数据,新增数据与碳排放因子乘积即为碳排放量;b、建立主机追踪模块,所述主机追踪模块包括主机控制模块,所述主机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一排通信接口,所述主机控制模块的通信接口和分散式追踪模块的通信接口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所述主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端口定义模块;所述端口定义模块包括预测和实测绑定键盘模块,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绑定键盘模块;c、建立追踪反馈模块,所述追踪反馈模块包括误差输出模块,所述误差输出模块与主机控制模块通信,所述误差输出模块输出数据包括至少一预测和实测误差报表、至少一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误差报表和各追踪节点阶段性误差报表;所述各追踪节点阶段性误差报表的选择划分时段包括小时、天、月或年,通过选择划分时段,从而确定各个追踪阶段,预测和实测误差报表和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误差报表采用定期输出或误差值超过预设值时,触发中断输出。
19.其中,所述误差输出模块还包括误差值阈值线设置模块,通过误差值阈值线设置模块输入误差阈值,绝对值低于该阈值的数据忽略,从而输出不少于该误差阈值的数据报表;所述误差输出模块可设置多组,每一组输出一总的数据报表。
20.如图5所示,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追踪节点还包括内置于手机终端的碳申报端口;所述碳申报端口通过手机终端与主机追踪模块通信,通过碳申报端口进行个人一天碳排放进行申报,碳申报端口采用成熟的个人碳排放计量系统直接集成,其完成个人碳排放的监测。
21.如图5所示,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式追踪模块还包括流通监测系统,所述流通监测系统包括计算机,及与计算机通信的仓库出库数据模块;计算机与仓库出库数据模块通信,读取仓库出库数据模块的出库数据信息和物流跟踪信息,通过出库数据信息获取产品型号数据,获取产品型号数据预定义的碳排放因子/公里,接着通过物流信息获取运输距离和运输工具确定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公里,最后进行乘积运算。
22.所述单一数据流获取端包括各类能源计量表、能源称重设备和/或实时碳排放实测模块。
23.所述主机体的通信接口和分散式追踪模块的通信接口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通信。
24.所述追踪节点工作如下:微型控制器通过总线直接与数据流获取端的控制器通信,数据流获取端获取的数据分两路,一路送入显示仪表进行显示,另一路传递给微型控制器作为碳排放追踪数据,对于已安装的旧表,可采用追踪节点外装,并采用orc探头进行表头采集和数据转换后,传递给微型控制器作为碳排放追踪数据,使用时,通过查表确认对应数据流的碳排放因子,并通过碳排放因子输入键盘输入,按下确认键后,指示灯闪烁表示输入成功,当采集的数据流为实时监测的碳排放数据流,其碳排放因子设置为1。
25.所述主机追踪模块工作过程如下:先明确主机控制模块的各个通信接口对应的数据流,从而明确数据流直接是否存在关系,如果有关系,则判断属于预测和实测关系或总量和分量关系;完成关系界定后,通过预测和实测绑定键盘模块进行端口绑定,绑定过程为:组号

预测端口号

实测端口号,如果预测端口号或实测端口号,各端口号之间采用“/”分隔;当预测端口号或实测端口号存在多个时,各自数据进行求和操作;通过总数据流和分数据流绑定键盘模块进行端口绑定,绑定过程为:组号

总端口号

分端口号,分端口号之间采用“/”分隔。
26.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