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2-19 09:5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它从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讯服务,也不断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等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
3.便利的通信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例如用户频繁接收到各种广告推销、营销电话和诈骗电话等骚扰电话。由于设置黑名单很方便,有些手机终端在拨打电话的界面可一键设置,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一键设置黑名单或者开启终端上安装有自动识别功能的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拒接功能,都可以将骚扰电话设置到黑名单中,即可拒接这类骚扰电话,或者用户可以手动拒接来拒接这类骚扰电话,但是用户有时会将重要电话错误设置为黑名单或者app将频繁呼叫的电话列入黑名单,这样用户对终端自动拒接的来电并不知情,会错过重要电话的来电。而对于被叫用户或者主叫用户来说,通常认为是运营商网络有问题而导致电话未接通,运营商收到很多这方面的投诉。处理人员在处理这类投诉时,需要与用户沟通用户的操作情况才能判断用户未接通是人工拒接还是终端自动拒接了,从而判断该电话号码是否被错误设置到黑名单中。
4.上述处理过程,需要处理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依赖于处理人员的经验,处理投诉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用户投诉未接通电话时,处理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沟通用户的操作情况才能判断电话未接通的原因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包括:
7.当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时,根据所述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所述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所述呼叫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8.根据所述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所述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所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9.将所述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得到所述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10.保存所述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11.可选的,还包括:
12.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呼叫的挂机时间间隔和拒接类型标签,所述拒接类型标签用于区分呼叫拒接的方式;
13.通过所述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分类模型。
14.可选的,所述获取训练数据,包括:
15.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接口获取历史呼叫记录数据,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包括:历史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16.对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进行清洗;
17.根据所述历史呼叫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所述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对所述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标定拒接类型标签。
18.可选的,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还包括:应答开始时间,所述对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进行清洗,包括:
19.删除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号码为非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所述非移动用户号码包括物联网号码、平台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
20.删除所述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振铃开始时间为空值和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
21.筛选应答开始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
22.可选的,所述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接口包括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
23.可选的,所述拒接类型标签包括人工拒接和终端自动拒接。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包括:
25.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时,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所述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所述呼叫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26.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叫振铃时间和所述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所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27.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得到所述呼叫对应的呼叫拒接类型;
28.保存模块,保存所述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29.可选的,还包括:
3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呼叫的挂机时间间隔和拒接类型标签,所述拒接类型标签用于区分呼叫拒接的方式;
31.训练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分类模型。
3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33.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34.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5.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36.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37.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8.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当检测到用户的呼叫被拒接时,根据该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该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根据呼叫记录信息中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将该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分类模型中,得到该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故障处理人员根据得到的拒接类型即可知道用户接不到电话的原因,即当拒接类型为人工拒接或者终端自动拒接,用户的电话未接通并不是由于运营商网络不好,而是由于该呼叫被被叫用户人工拒接或者主叫号码被错误设置到黑名单中了,并针对拒接类型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4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41.图1为本技术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4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4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4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8.当用户频繁接收到各种广告推销、营销电话和诈骗电话等骚扰电话呼入,会给用户的生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设置黑名单很方便,有些手机终端在拨打电话的界面可一键设置,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一键设置黑名单或者开启终端上安装有自动识别功能的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拒接功能,都可以将骚扰电话设置到黑名单中,即可拒接这类骚扰电话,或者用户可以手动的人工拒接来拒绝这类骚扰电话,但是用户有时会将重要电话错误设置为黑名单或者app将频繁呼叫的电话列入黑名单用户不知情,这样用户对终端自动拒接的来电并不知情,会错过重要号码的来电。而对于被叫用户或者主叫用户来说,通常认为是运营商网络有问题而导致电话未接通,运营商收到很多这方面的投诉。处理人员在处理这类投诉时,需要与用户沟通用户的操作情况才能判断用户未接通的电话是人工拒接还是终端自动拒接了,从而判断该电话号码是否被错误设置到黑名单中。上述处理过程中,需要处理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依赖于处理人员的经验,处理投诉的成本较高。
4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当运营商接到用户接不到呼叫电话的投诉时,将该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分类模型中,得到该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即根据该类型进一步判断电话未接通的原因,并针对拒接类型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50.图1为本技术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主叫号码对应的终端101、被叫号码对应的终端102和服务器103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服务器103中的处理器被配置可以执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处理终端102或者终端101之间电话未接通用户发出的投诉,即判断终端101的呼叫被拒接的原因,终端1可以向终端2拨打电话。服务器103也可以为服务器集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终端101、终端102和服务器103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图中未示出。
51.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终端101和终端102的类型不作限定,终端101和终端102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具备通话功能的移动电子设备。
52.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53.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s201、当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时,根据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
55.如果主叫号码对于被叫用户来说,不是骚扰电话,即该主叫号码对被叫用户来说是正常电话,当主叫终端拨打被叫号码时,被叫用户人工拒接了该呼叫,或者该呼叫被终端自动拒接,对于被叫用户来说,该被叫用户对终端自动拒接该主叫号码的呼叫并不知情,也就是说对于该被叫用户来说,是接收不到主叫号码的呼叫的。其中,主叫终端是指拨打主叫号码的终端设备,被叫终端是指拨打被叫号码的终端设备,主叫用户是指主叫号码对应的用户,被叫用户是指被叫号码对应的用户。
56.出现上述情况,由于用户对主叫号码已被列入黑名单并不知情,而认为是运营商网络的问题导致的,用户会向其使用号码的运营商投诉,所以,运营商在接收到用户的投诉时,根据该投诉可以确定呼叫被拒接,根据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服务器可以通过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来获取该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服务器获取的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信息可以为最新的呼叫记录信息,可选的,服务器还可以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提供的其他的信令接口获取呼叫记录信息,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该呼叫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即该记录信息中还包括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主叫号码归属地和被叫号码归属地等基本信令信息。
57.或者,服务器实时检测各呼叫是否被拒接,当检测到某个呼叫被拒接时,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识别拒接类型,并存储呼叫的拒接类型,后续,当接收到用户投诉时,查询呼叫的拒接类型。
58.需要说明的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均可向运营商投诉,用户向运营商的投诉可以以拨打电话联系人工客服的形式,也可以以短信等自助投诉方式,反映接不到电话的问题,当用户以拨打电话的方式投诉时,处理人员将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输入到服务器中,也就是说,服务器接收到处理人员输入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即表示服务器检测到呼叫被拒接,当用户以短信等自助的方式投诉时,服务器接收到该投诉信息中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即表示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本技术对用户投诉的方式不作限制。
59.s202、根据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60.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呼叫记录信息中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该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即将被叫挂机时间减去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得到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可以理解,该被叫挂机时间间隔为被叫终端在接到该呼叫时的振铃开始时间,到被叫终端拒接该呼叫的时间。
61.示例性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为19:45:06.914000,被叫挂机时间为19:45:07.181000,则被叫挂机时间间隔为267毫秒。
62.s203、将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得到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63.该分类模型是服务器根据获取的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该训练数据包括呼叫的挂机时间间隔和拒接类型标签,拒接类型标签包括人工拒接和终端自动拒接,用于区分呼叫拒接的方式。
64.上述服务器获取训练数据的过程具体如下:
65.一、获取历史呼叫记录数据。
66.服务器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接口获取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可选的,服务器可以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来获取历史呼叫记录信息,该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可以包括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也可以包括所有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该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包括:历史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67.二、清洗上述历史呼叫记录。
68.上述获取到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包括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为多种类型的呼叫记录数据,即被叫号码的类型不一定为移动用户号码,例如物联网号码等。而本技术的方法是为了识别移动用户号码的拒接类型,为了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性,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需要删除非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该非移动用户号码包括物联网号码、平台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即筛选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
69.删除了非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后,删除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振铃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和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示例性的,被叫振铃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可以理解为主叫终端拨打被叫号码未成功,即并未呼叫成功,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可以理解为主叫终端拨打被叫号码成功,但是该呼叫未被接听,即被叫用户并没有接听主叫号码的呼叫。
70.可选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还包括应答开始时间,对上述删除了被叫振铃时间为空值和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进行筛选,筛选应答开始时间
为空值的记录数据,即历史呼叫记录数据的被叫振铃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均不为空值,且应答开始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也就是说,主叫终端拨打被叫号码成功后,被叫用户没有接听主叫号码的呼叫,该呼叫直接被拒接。
71.三、计算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各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72.根据历史呼叫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并对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标定拒接类型标签,即根据被叫挂机时间间隔的值,标定相应的拒接类型标签:人工拒接和终端自动拒接,得到训练数据。
73.示例性的,本技术在不同的手机终端上进行测试被列入黑名单的号码的呼叫,终端自动拒接方式中,从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到被叫挂机时间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0毫秒到300毫秒之间,而人工拒接方式中,从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到被叫挂机时间的时间间隔一般在至少1秒以上,所以,可以对300毫秒之内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标定其标签为终端自动拒接,对300毫秒以上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可以标定其标签为人工拒接。
74.终端自动拒接可以理解为被叫号码被列入黑名单中,当被叫号码呼入时,被叫终端未显示该来电,就自动拒接了,人工拒接方式则是被叫用户手动拒接的,所以认为人工拒接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比终端自动拒接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要长。
75.将最后处理得到的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多次优化训练,得到分类模型。将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时,将该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分类模型中,得到该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拒接类型为人工拒接或者终端自动拒接。
76.s204、保存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77.将得到的拒接类型进行保存,然后输出该拒接类型,使得投诉处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回复用户,还可以针对拒接类型为用户提示处理方法,例如,当拒接类型为终端自动拒接,则提示用户主叫号码被被叫终端列入黑名单,只要在被叫终端上将该号码解除黑名单即可,当拒接类型为人工拒接,则提示用户电话未接通是由于被叫用户手动拒接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被叫用户。
78.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主叫用户的呼叫被拒接时,根据该呼叫对应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该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根据呼叫记录信息中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将该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分类模型中,得到该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故障处理人员可以根据得到的拒接类型判断电话未接通的原因,即当拒接类型为人工拒接或者终端自动拒接,说明用户的电话未接通并不是由于运营商网络不好,而是由于该呼叫被被叫用户人工拒接或者被主叫号码被错误设置到黑名单中了,并针对拒接类型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79.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以主叫用户通过短信自助的方式向运营商投诉电话未接通为例,详细描述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0.s301、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记录历史呼叫记录数据。
81.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包括:历史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82.s302、服务器向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发送历史呼叫记录信息请求消息。
83.服务器生成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预设时间,即请求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例如请求两个月内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
84.示例性的,服务器通过调用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向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发送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请求消息。
85.s303、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历史呼叫记录信息。
86.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接收到历史呼叫记录信息请求消息后,查询该请求消息所请求的历史呼叫记录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
87.s304、服务器根据历史呼叫记录信息生成训练数据。
88.删除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号码为非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以及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振铃开始时间为空值和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其中,非移动用户号码包括物联网号码、平台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
89.可选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还包括应答开始时间,服务器从剩余历史呼叫记录中筛选应答开始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
90.根据筛选后的记录数据中的呼叫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对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标定拒接类型标签,该拒接类型标签包括人工拒接和终端自动拒接,得到训练数据。
91.s305、服务器利用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分类模型。
92.s306、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投诉请求,该投诉请求中包括呼叫的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
93.当主叫用户未接通被叫号码时,主叫用户可以在投诉短信中记录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
94.终端设备通过短信自助的方式向服务器发送呼叫的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
95.可选的,主叫用户也可以通过拨打电话联系人工客服的方式向运营商进行投诉,则服务器接收到的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是投诉处理人员输入的。
96.可以理解,也可以是被叫用户向运营商进行投诉。
97.s307、服务器向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发送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信息请求消息。
98.服务器根据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生成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信息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包括被叫号码和主叫号码。
99.示例性的,服务器通过调用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向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发送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数据请求消息。
100.s308、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信息。
101.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呼叫对应的呼叫记录信息可以为最新的呼叫记录信息,该呼叫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102.s309、服务器根据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103.s310、服务器将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分类模型中,得到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104.s311、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105.服务器根据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生成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服务器向主叫号码发
送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还可以针对拒接类型为主叫用户提示处理该拒接类型对应的方法。
106.本实施例的流程,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07.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40包括:获取模块401,计算模块402、处理模块403和保存模块404。
108.获取模块401,用于当检测到呼叫被拒接时,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获取呼叫的呼叫记录信息,呼叫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109.计算模块402,用于根据被叫振铃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得到呼叫对应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
110.处理模块403,用于将被叫挂机时间间隔输入到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得到呼叫对应的呼叫拒接类型。
111.保存模块404,保存呼叫对应的拒接类型。
112.可选的,还包括:
113.获取训练数据,训练数据包括呼叫的挂机时间间隔和拒接类型标签,拒接类型标签用于区分呼叫拒接的方式。
114.通过训练数据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分类模型。
115.可选的,获取训练数据,包括:
116.调用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接口获取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历史呼叫记录数据包括:历史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
117.对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进行清洗。
118.根据历史呼叫的被叫振铃开始时间和被叫挂机时间计算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对历史呼叫的被叫挂机时间间隔标定拒接类型标签。
119.可选的,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还包括:应答开始时间,对历史呼叫记录数据进行清洗,包括:
120.删除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号码为非移动用户号码的记录数据,非移动用户号码包括物联网号码、平台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
121.删除历史呼叫记录数据中被叫振铃开始时间为空值和被叫挂机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
122.筛选应答开始时间为空值的记录数据。
123.运营商的核心网元设备的信令采集设备的接口包括a接口、iu

cs接口和gm接口。
124.可选的,接类型标签包括人工拒接和终端自动拒接。
125.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26.参考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收发器503,该处理器501执行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控制收发器503的接收动作和发送动作,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27.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任一项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28.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任一项的一种识别呼叫拒接类型的方法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2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13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