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22:41: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抓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应用到农业、林业、电力、测绘、遥测等行业,目前,一些行业需要使用无人机来运送物品,传统的物品运送通常是将物品通过人工固定在无人机机体上,然而人为手工固定较为麻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贯穿竖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内侧设有第一卡爪;
6.所述竖板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侧面设有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所述c形支架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
7.所述第一卡爪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铰接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耳,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卡爪与铰接架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卡爪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c形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耳,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二卡爪与c形支架铰接在一起,这样三个卡爪在抓取物品时便能自动适应被抓取物体的形状,使卡爪能够更好与被抓取的物品贴合在一起。
8.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孔,若干个安装孔能够装配螺栓与无人机进行固定。
9.所述安装板上端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圆槽,圆槽的设置方便导线进行排布。
10.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一齿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转臂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稳定可靠,结实耐用。
11.所述安装板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齿轮前侧的倒u形支架,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倒u形支架转动连接的转杆,这样的结构能够提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该抓取结构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使用,该抓取结构能够对物品进行抓取固定,相比传统的人为手工固定,该抓取结构进行的固定
方式更为方便,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c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8.安装板1、竖板21、舵机22、第一齿轮23、第一转臂24、铰接架25、第一卡爪26、第二齿轮3、第二转臂31、c形支架32、第二卡爪33、第一限位槽4、第一支撑耳41、第二限位槽42、第二支撑耳43、安装孔44、圆槽45、倒u形支架46、转杆47。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下端设有竖板21,竖板21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22,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竖板21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第一齿轮23侧面设有第一转臂24,第一转臂24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25,铰接架25内侧设有第一卡爪26;
21.竖板21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23啮合的第二齿轮3,第二齿轮3侧面设有第二转臂31,第二转臂31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32,c形支架32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33。
22.使用前,将安装板1固定在无人机机体的下端,然后将舵机22通过导线与无人机电性连接在一起;抓取物品时,先控制舵机22的输出端正向转动,使舵机22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23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23相互啮合,所以第一齿轮23会带动第二齿轮3同步顺时针转动,使第一转臂24和第二转臂31带动第一卡爪26和两个第二卡爪33向外侧张开,此时在控制无人机向下运动,使第一卡爪26和两个第二卡爪33将需要抓取的物体罩住,然后再控制舵机22的输出端反向转动,使舵机22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23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23相互啮合,所以第一齿轮23会带动第二齿轮3同步逆时针转动,使第一转臂24和第二转臂31带动第一卡爪26和两个第二卡爪33向外内收拢,这样便能将物品夹持住,使物品与无人机固定在一起,相比传统的人为手工固定,使用该抓取结构进行固定的方式更为方便,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由于c形支架32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33,所以在第一卡爪26的配合下,该结构在抓取物品时是从三个方向进行抓取,这样的设计能够使被抓取的物品被稳定的夹持住,从而使物品能够与无人机稳定的固定在一起;放下物品时,控制舵机22正向转动即可。
23.第一卡爪26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槽4,两个第一限位槽4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铰接架25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耳41,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卡爪26与铰接架25铰接在一起,第二卡爪33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42,两个第二限位槽42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c形支架3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耳43,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二卡爪33与c形支架32铰接
在一起,这样三个卡爪在抓取物品时便能自动适应被抓取物体的形状,使卡爪能够更好与被抓取的物品贴合在一起。
24.安装板1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孔44,若干个安装孔44能够装配螺栓与无人机进行固定。
25.安装板1上端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圆槽45,圆槽45的设置方便导线进行排布。
26.第一转臂24和第一齿轮2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齿轮3和第二转臂31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稳定可靠,结实耐用。
27.安装板1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齿轮23前侧的倒u形支架46,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3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倒u形支架46转动连接的转杆47,这样的结构能够提升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3的稳定性。
28.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端设有竖板(21),所述竖板(21)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22),所述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竖板(21)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侧面设有第一转臂(24),所述第一转臂(24)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25),所述铰接架(25)内侧设有第一卡爪(26);所述竖板(21)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23)啮合的第二齿轮(3),所述第二齿轮(3)侧面设有第二转臂(31),所述第二转臂(31)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32),所述c形支架(32)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26)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槽(4),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铰接架(25)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耳(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33)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42),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42)的内侧壁均铰接有与c形支架(3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耳(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安装孔(4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端中部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圆槽(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24)和第一齿轮(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齿轮(3)和第二转臂(31)为一体成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齿轮(23)前侧的倒u形支架(46),所述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3)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倒u形支架(46)转动连接的转杆(4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抓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抓取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下端设有竖板,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舵机,舵机的输出端贯穿竖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一转臂,第一转臂末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架,铰接架内侧设有第一卡爪,竖板一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侧面设有第二转臂,第二转臂末端内侧固定连接有C形支架,C形支架的两末端内侧均设有第二卡爪,该抓取结构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使用,该抓取结构能够对物品进行抓取固定,相比传统的人为手工固定,该抓取结构进行的固定方式更为方便,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利于无人机对物品进行运送。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 刘昭琴 谭敏 刘珍来 吴道明 李梦寅 郑孟冬 赵文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