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


背景技术:

2.呼吸机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医疗器械。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即打鼾严重的患者)在睡眠时,呼吸停止的持续时间较长,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减少,机体会处于缺氧的状态,从而致使患者睡眠浅且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并且积年累月后还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病害。
3.呼吸机则是用于为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提供适时、适度的氧气,以缩短其呼吸停止的持续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呼吸机包括湿化器,湿化器包括湿化器外壳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湿化器外壳内的湿化箱,湿化箱内蓄有一定量的清水,以使得呼吸机提供的空气具有足够高的湿度。湿化箱内的清水在使用前后需进行更换,以保证呼吸机提供空气的清洁程度。相关技术中的湿化箱通常通过开设在湿化器外壳顶壁上的通道口嵌填在湿化器外壳内;换水时,需将湿化箱从湿化器外壳内抬起并取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湿化器中清水在更换时易发生倾洒,轻则打湿呼吸机的表面,重则造成呼吸机的电路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湿化箱换水过程中清水易倾洒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包括湿化器外壳和湿化箱,所述湿化器外壳设有连通于湿化箱内部空间的通气口组件和出气口组件,所述湿化器外壳包括壳身和翻盖,所述壳身内部中空,所述通气口组件固定在壳身内,所述翻盖盖合固定在壳身上,所述出气口组件固定在翻盖上,所述壳身在翻盖的盖合处设有开口,壳身与翻盖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湿化箱通过缺口滑移设置在壳身内部,所述翻盖设有将湿化箱限位且固定在壳身内的限位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湿化箱内的清水进行换水时,先将翻盖开启,以使得限位部远离湿化箱,然后将整个湿化箱从壳身内抽出,湿化箱在抽出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翻转和晃动,因此湿化箱内的清水不易倾洒,提高了湿化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不易将壳身打湿,减少了清洁壳身带来的不便。
9.可选的,所述壳身开口处的侧壁靠近湿化箱的一侧设有导向梁,所述湿化箱靠近翻盖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梁滑移配合导向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梁和导向块相配合,可以在湿化箱固定在壳身内时对湿化箱进行限位,以使得湿化箱不易沿翻盖的转动轴线产生窜动;同时还可以在湿化箱在壳身内进行滑移时对湿化箱的滑移进行导向,以便于湿化箱的装取过程更加平稳,不易
晃动。
11.可选的,所述导向梁远离湿化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槽,所述翻盖设有伸入开口槽内的凸棱。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伸入开口槽内,凸棱与开口槽的槽壁相配合形成限位,可以进一步增强湿化箱固定在壳身内时的稳固性,以使得湿化箱不易沿翻盖的转动轴线产生窜动。
13.可选的,所述湿化箱靠近翻盖的一侧设有下搭接块,所述壳身开口处的侧壁靠近湿化箱的一侧设有上搭接块,所述下搭接块和上搭接块滑移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搭接块与上搭接块相配合可以对湿化箱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使得湿化箱固定在壳身内时更加稳固,同时使得湿化箱从壳身内抽出的过程更加平稳。
15.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为夹持固定在翻盖和湿化箱之间的密封软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盖合时,翻盖将密封软套压缩变形,并使密封软套将与湿化箱抵接,即可达到将湿化箱压紧在壳身内的目的。
17.可选的,所述翻盖靠近湿化箱的一侧在出气口组件的固设处设有卡座,所述出气口组件穿设固定在卡座上,所述密封软套套设在卡座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座用于出气口组件的固定,以便于出气口组件将湿化箱内湿化后的洁净空气排出,并供以使用者呼吸;密封软套套设在卡座上,使得密封软套被固定在翻盖上,开启翻盖即可使得密封软套与箱盖分离,更加便捷,且密封软套在被夹持固定的过程中也不易产生窜动,对湿化箱的压紧固定效果更佳。
19.可选的,所述湿化箱靠近翻盖的一侧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沿靠近湿化箱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所述翻盖盖合时,卡座可以伸入出气通道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座与出气通道相配合可以形成限位,以使得盖板通过密封软套将湿化箱压紧固定时,湿化箱不易在壳身内滑移甚至是与从壳身内脱出。
21.可选的,所述出气口组件包括与翻盖固定连接的快接插座以及穿设在快接插座内的出气管,所述密封软套套设在出气管靠近卡座的一端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通过插接插座实现与翻盖的固定连接,以便于将湿化箱内湿化后的洁净空气导出,密封软套套设在出气管上,且密封软套被翻盖与湿化箱夹持固定,在提高出气口组件与翻盖固定连接处的气密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密封软套在翻盖上的稳固性。
23.可选的,所述翻盖的一端与壳身转动连接,翻盖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与壳身可拆卸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松开扣合件,然后转动翻盖,即可驱使翻盖远离湿化箱,从而解除限位部对湿化箱的限位与固定,进而便于使用者将湿化箱从壳身内取出。
25.可选的,所述翻盖在翻盖与壳身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壳身设有可以卡接固定在限位槽内的台阶部,所述限位槽靠近翻盖一侧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入楔块和压出楔块。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翻盖后,使台阶部卡接在限位槽内,即可使得翻盖无需手扶也可以持续保持转动状态,从而使得湿化箱的取出更加便捷,卡入楔块和压出楔块
可以使得台阶部更为省力地卡入或者脱离限位槽。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湿化箱在抽出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翻转和晃动,湿化箱内的清水不易倾洒,提高了湿化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不易将壳身打湿,减少了清洁壳身带来的不便;
29.2.通过设置导向块与导向梁,导向块与导向梁相配合可以对湿化箱的滑移进行导向,以便于湿化箱的装取过程更加平稳,不易晃动。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湿化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湿化器在转动座处的纵向剖视图;
32.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33.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扣合件与上壳身配合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气口组件、下壳身和湿化箱的爆炸图;
36.图7是申请实施例中湿化器在出气口组件处的纵向剖视图;
3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出气口组件和上壳身的爆炸图;
3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翻盖开启时的示意图;
39.图10是图9中c部的放大图;
4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湿化器在通气口组件处的横向剖视图;
4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湿化器在通气口组件处的纵向剖视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湿化器外壳;11、壳身;111、上壳身;1111、支出段;1112、连接段;1113、台阶部;1114、嵌接槽;1115、导向梁;1116、开口槽;1117、上搭接块;112、下壳身;1123、套管座;113、转动座;1131、转动滑槽;12、翻盖;121、转动滑块;1211、抵接部;1212、转动部;1213、支撑部;122、限位件;1221、限位槽;1222、卡入楔块;1223、压出楔块;123、承台;124、卡座;1241、卡接球头;1242、弧形块;125、凸棱;2、湿化箱;21、箱体;211、通气通道;2111、第一通道;2112、第二通道;22、箱盖;221、拱起;222、出气通道;223、导向块;2231、侧导向板;2232、底导向板;224、下搭接块;3、通气口组件;31、立柱;32、直角管;321、第一通气段;322、第二通气段;33、预留接头;34、波纹接头;4、出气口组件;41、快接插座;42、出气管;421、球头卡槽;5、扣合件;51、铰接轴;52、支杆;53、嵌接块;6、密封软套;61、第一密封套;62、第二密封套;63、第三密封套;64、第四密封套;65、第五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

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参照图1,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包括湿化器外壳1和湿化箱2。
45.湿化箱2用于储存清水,湿化器外壳1用作湿化箱2的固定基础。湿化器外壳1设有连通于湿化箱2内部空间的通气口组件3和出气口组件4。通气口组件3用于与呼吸机的呼吸器相连通,以使得呼吸器提供的洁净空气可以进入湿化箱2的内部空间内,并通过湿化箱2内清水的湿化作用,以使得洁净空气的湿度增大。湿化后的空气从出气口组件4排出,并供
以使用者呼吸。
46.参照图1和图2,湿化器外壳1包括壳身11和翻盖12。壳身11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壳身11包括相互对合且固定连接的上壳身111和下壳身112,上壳身111和下壳身112可以是卡接固定,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螺接件的方式进行固定。翻盖12盖合固定在上壳身111远离下壳身112的一侧。上壳身111在翻盖12的盖合处设有开口。
47.参照图2和图3,翻盖12的一端与上壳身111转动连接,上壳身111在其与翻盖12的转动连接处固定有转动座113。转动座113可以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两个,以提高翻盖12转动时的平稳性。转动座113设有槽口朝向翻盖12的转动滑槽1131,转动滑槽1131呈弧形设置。转动滑槽1131沿翻盖12的转动轴向贯穿转动座113。
48.具体成型时,转动滑槽1131远离翻盖12的槽壁可以由上壳身111的顶壁沿靠近下壳身112的方向凹陷所形成;转动滑槽1131靠近翻盖12的侧壁可以沿由上壳身111的侧壁先沿远离上壳身111的方向延伸形成支出段1111,再由支出段1111靠近上壳身111内部空间一侧的侧壁沿弧向凸起所形成。转动滑槽1131靠近翻盖12的侧壁和支出段11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段1112。
49.翻盖12靠近上壳身111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滑块121,转动滑块121与转动滑槽1131一一对应。转动滑块121包括与连接段1112远离下壳身112一侧相抵接的抵接部1211、滑移设置在转动滑槽1131内的转动部1212以及固定在转动部1212和翻盖12之间的支撑部1213,抵接部1211固定在转动部1212和支撑部1213的固定连接处,且抵接部1211、转动部1212和支撑部1213均与翻盖12为一体结构。通过驱使转动滑块121在转动滑槽1131内进行弧向的滑移,即可达到将翻盖12进行盖合或者开启的目的。
50.当然,翻盖12也可以通过铰接轴的方式与上壳身111铰接固定,铰接轴同时穿设在翻盖12和上壳身111上,以使得翻盖12可以绕铰接轴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将翻盖12开启的目的。
51.参照图2和图4,翻盖12在其与上壳身111转动连接的一端固定有限位件122,限位件122与转动座11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限位件122上设有限位槽1221,限位槽1221的侧壁与限位件122相垂直。上壳身111设有台阶部1113,台阶部1113由上壳身111的顶壁沿靠近壳身11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所形成。台阶部1113卡接限位槽1221内并与限位槽1221的侧壁形成限位,以使得翻盖12转动开启后,无需持续手扶翻盖12也可以使得翻盖12保持开启状态。
52.为了使得翻盖12转动时,台阶部1113更容易卡入或者脱出限位槽1221,限位槽1221靠近翻盖12一侧侧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卡入楔块1222和压出楔块1223,卡入楔块1222和压出楔块1223均倾斜设置,以使得靠限位槽1221近翻盖12一侧的侧壁呈锥状。卡入楔块1222设在限位槽1221靠近翻盖12一侧侧壁靠近翻盖12的一侧,压出楔块1223设在限位槽1221靠近翻盖12一侧侧壁远离翻盖12的一侧。卡入楔块1222和压出楔块1223用于对台阶部1113进行导向,以使得台阶部1113可以更为省力地卡入或者脱出限位槽1221。
53.参照图2和图5,翻盖12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5与上壳身111可拆卸连接。扣合件5通过铰接轴51转动设置在翻盖12的端部上,铰接轴51通过支杆52与扣合件5固定连接。扣合件5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的两端均固定有嵌接块53,嵌接块53呈长方体状。上壳身111设有供嵌接块53进行嵌设的嵌接槽1114,嵌接槽1114为矩形槽。通过转动扣合件5,将扣合件5上的嵌接块53嵌入上壳身111的嵌接槽1114内,即可将翻盖12固定在上壳身111上,并使得翻盖
12盖合在上壳身111的开口处。
54.参照图2和图6,壳身11与翻盖12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缺口,缺口与上壳身11顶壁上的开口相连通,湿化箱2通过缺口滑移设置在壳身11内部。湿化箱2包括箱体21和箱盖22,箱体21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箱体21用于储水。箱盖22盖合在箱体21的开口端,箱盖22用于使得箱体21内的清水不易倾洒。箱盖22可以通过插舌与插扣的卡接结构与箱体21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铰接在箱盖22上的卡接扣板与箱体21可拆卸连接。箱体21和箱盖22的连接处可以固定有密封环垫,以提高箱盖22和箱体21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55.箱盖22靠近翻盖12的一侧设有拱起221,拱起221由箱盖22靠近翻盖12一侧的侧壁沿远离湿化箱2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所形成。拱起221呈四棱锥台状,拱起221的大端为靠近箱体21的一端,拱起221的小端为远离箱体21的一端。拱起221的中部设有出气通道222,出气通道222由拱起221沿靠近湿化箱2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所形成。
56.参照图7和图8,翻盖12和湿化箱2之间夹持固定有密封软套6,密封软套6构成将湿化箱2限位且固定在壳身11内的限位部。翻盖12盖合在上壳身111上时,翻盖12将密封软套6挤压变形,并使得密封软套6与箱盖22相抵接,从而达到将湿化箱2压紧固定的目的。
57.出气口组件4固定在翻盖12上,出气口组件4包括快接插座41和出气管42。快接插座41固定在翻盖12上,翻盖12在快接插座41的固定处设有承台123。快接插座41靠近承台123的一端沿垂直于翻盖12的方向进行设置,快接插座41远离承台123的一端与靠近承台123的一端之间呈钝角设置。承台123靠近出气管42的侧壁沿靠近湿化箱2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有卡座124,翻盖12盖合时,卡座124可以伸入出气通道222内。卡座124与出气通道222相配合可以形成限位,以使得翻盖12盖合时,湿化箱2不易从壳身11内滑出。
58.出气管42穿设在卡座124内,且出气管42的形状与快接插座41的形状相对应。出气管42靠近湿化箱2的一端穿过卡座124且伸入出气通道222内,以使得出气管42可以与湿化箱2内部空间连通。出气管42靠近湿化箱2的一端设有球头卡槽421,卡座124靠近湿化箱2的一端设有卡接球头1241和弧形块1242,卡接球头1241和弧形块1242间隔设置,且卡接球头1241卡接固定在球头卡槽421内,以实现出气管42与翻盖12的固定连接。
59.密封软套6可以采用复合橡胶材料制成,密封软套6包括包覆在出气管42外的第一密封套61、由第一密封套61远离出气管42一侧沿靠近翻盖12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密封套62、由第二密封套62远离第一密封套61的一侧沿靠近翻盖12的方向竖直延伸形成且包覆在卡座124外的第三密封套63、由第三密封套63远离第二密封套62的一侧沿远离出气管42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的第四密封套64以及由第四密封套64远离第三密封套63的一侧沿靠近出气管42的方向弧向翻折延伸形成第五密封套65。
6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密封套61、62、63均位于出气通道222内,且第一密封套61套设在出气管42上,第三密封套63套设在卡座124上。第四密封套64与承台123靠近湿化箱2的一侧相抵接,第五密封套65与箱盖22相抵接,且第五密封套65夹持固定在翻盖12和箱盖22之间。第五密封套65在翻盖12的挤压下产生变形,从而将湿化箱2压紧固定在壳身11内。
61.参照图9和图10,壳身11开口处的侧壁靠近箱盖22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梁1115。导向梁1115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有两个,导向梁1115由壳身11开口处的侧壁沿靠近壳身11内部空间的方向凹陷所形成,导向梁1115沿湿化箱2的滑移方向进行设置。箱盖22靠近翻盖12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梁1115滑移配合且相互搭接的导向块223,导向块223设在湿化箱
2远离翻盖12转动连接处的一端,导向块223与导向梁1115一一对应。
62.导向块223包括沿竖直方向进行设置的侧导向板2231以及沿翻盖12转动轴线进行设置的底导向板2232,其中两个导向块的侧导向板2231平行设置,且侧导向板2231与两个导向梁1115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底导向板2232固定在侧导向板2231靠近导向梁1115的一侧,导向梁1115远离翻盖12的一侧与底导向板2232相抵接。
63.将湿化箱2在壳身11上进行抽拉,以使得湿化箱2在壳身11内进行滑移时,导向块223与导向梁1115相配合可以对湿化箱2的滑移进行导向,以便于湿化箱2的装取过程更加平稳;并且导向块223与导向梁1115配合,还可以在湿化箱2远离翻盖12转动设置处的一端对湿化箱2进行限位,以使得湿化箱2远离翻盖12转动设置处的一端不易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产生窜动。
64.导向梁1115远离湿化箱2的一侧设有开口槽1116。开口槽1116为矩形槽,且开口槽1116沿湿化箱2的滑移方向进行设置。翻盖12靠近壳身11的一侧设有伸入开口槽1116内的凸棱125。凸棱125与开口槽1116相配合形成限位,可以使得翻盖12在盖合的状态下不易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产生窜动,从使得翻盖12盖合时的稳固性进一步提高。
65.箱盖22靠近翻盖12的一侧固定有下搭接块224,下搭接块224设在湿化箱2靠近翻盖12转动连接处的一端,且下搭接块224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间隔设有两个。下搭接块224的结构与导向块223的结构相同。壳身11开口处的侧壁靠近湿化箱2的一侧设有上搭接块1117。上搭接块1117与下搭接块224一一对应,且下搭接块224与上搭接块1117相互搭接且滑移配合,上搭接块1117位于两个下搭接块224相互远离的一侧。下搭接块224与上搭接块1117相配合可以在湿化箱2靠近翻盖12转动设置处的一端对湿化箱2进行限位,以使得湿化箱2靠近翻盖12转动设置处的一端不易沿翻盖12的转动轴线产生窜动。
66.参照图6,通气口组件3固定在下壳身112内,箱体21在通气口组件3的固定处设有让位,箱体21在让位处设有通气通道211。通气口组件3包括立柱31、直角管32、预留接头33和波纹接头34。立柱31用作固定基础,立柱31呈方形管状,下壳身112靠近壳身11的一侧设有供立柱31进行插接的套管座1123。
67.参照图6和图11,直角管32固定在立柱31远离套管座1123的一端。直角管32包括与翻盖1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的第一通气段321以及与第一通气段321相互垂直的第二通气段322,第二通气段322沿远离翻盖12与壳身11转动连接处的方向进行延伸。预留接头33设在第一通气段321远离第二通气段322的一端,第一通气段321插接固定在预留接头33内。波纹接头34设在第二通气段322远离第一通气段321的一端,第二通气段322插接在波纹接头34内。
68.参照图6和图12,通气通道211包括与第二通气段322同轴设置的第一通道2111以及连通在第一通道2111远离第一通气段321一端且沿竖直方向进行设置的第二通道2112。第二通道2112与湿化箱2的内部空间连通,波纹接头34与第一通道2111远离第二通道2112一端的侧壁相抵接,且箱体21在固定时将波纹接头34挤压收缩,以使得第二通气段322与箱体21的连接处不易漏气。
6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湿化器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转动扣合件5,使得嵌接块53从嵌接槽1114内脱出。然后转动翻盖12,使转动滑块121在转动滑槽1131内滑移,从而将翻盖12旋转打开。翻盖12转动时,带动限位件122转动,此时台阶部1113在卡入楔
块1222的导向下进入限位槽1221内,从而以使得翻盖12可以保持转动打开的状态。并且,此时出气口组件4在翻盖12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以使得密封软套6与箱盖22分离。然后将湿化箱2从壳身11内抽出,导向块223沿导向梁1115进行滑移,以使得湿化箱2抽出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晃动。
70.湿化箱2抽出后,先将箱盖22打开,然后向箱体21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再将箱盖22重新与箱体21固定。然后将湿化箱2推入壳身11内,湿化箱2推入后,导向块223与导向梁1115配合形成限位,下搭接块224和上搭接块1117配合形成限位。并且湿化箱2通气通道211处的侧壁将波纹接头34压缩,以使得通气口组件3与通气通道211连通。然后按压翻盖12,以使得台阶部1113在压出楔块1223的作用下从限位槽1221内滑出,从而使得翻盖12盖合在壳身11的开口处,并通过扣合件5将翻盖12重新固定在壳身11上。并且,此时密封软套6与湿化箱2相抵接,翻盖12通过密封软套6将湿化箱2压紧固定在壳身11内,同时密封软套6还起到密封的作用。洁净的空气从通气口组件3进入湿化箱2内,空气由于吸收了蒸发的水汽而被湿化,湿化后的空气通过出气口组件4即可供以使用者呼吸。
7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