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


背景技术:

2.汽车内饰灯是汽车内饰主要的照明器件之一,其一般是嵌入式安装于汽车第一排、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上方的顶棚中;其照明功能包括:内饰基本照明和阅读照明。然而汽车内饰灯都是固定安装在顶棚,在需要使用时,内饰灯距离乘客的距离较远,灯光不够集中而且无法调节内饰灯的角度,无法满足乘客使用时对灯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具备方便调节等优点,解决了调节困难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包括内饰灯顶座,所述内饰灯底端固定连接有灯框,所述灯框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有照明灯体,所述圆形通孔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灯框的低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照明灯体上对称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卡块;所述灯框内部顶端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连接所述照明灯体。
6.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照明灯体顶端设有磁吸反弹器。
7.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顶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连杆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底端,所述第二连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顶端,所述第三连杆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照明灯体。
8.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连接所述照明灯体。
9.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型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卡块的高度。
10.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照明灯体外周围上设有防尘圈。
11.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防尘圈为弹性橡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包括内饰灯顶座,所述内饰灯底端固定连接有灯框,所述灯框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有照明灯体,所述圆形通孔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灯框的低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照明灯体上对称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卡块;所述灯框内部顶端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连接所述照明灯体。转盘可以在转轴上旋转,将照明灯体上的卡块旋转到安装
槽位置时,可将照明灯体从灯框内取出,通过调节调节杆和旋转转盘的配合,可以使照明灯体有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从而满足乘客对灯光的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a局部剖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使用时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灯顶座;2、灯框;3、圆形通孔;4、照明灯体;5、环形槽;6、安装槽;7、卡块;8、转轴;9、转盘;10、支架;11、调节杆;111、第一连杆;112、第二连杆;113、第三连杆;114、滑槽;115、轴杆;12、磁吸反弹器;13、防尘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0.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包括内饰灯顶座1,所述内饰灯底端固定连接有灯框2,所述灯框2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3,所述圆形通孔3内设有照明灯体4,所述圆形通孔3内壁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灯框2的低端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与所述环形槽5连通,所述照明灯体4上对称设有与所述环形槽5配合的卡块7;所述灯框2内部顶端固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9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10,两个所述支架10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转盘9可以在转轴8上旋转,将照明灯体4上的卡块7旋转到安装槽6位置时,可将照明灯体4从灯框2内取出,通过调节调节杆11和旋转转盘9的配合,可以使照明灯体4有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从而满足乘客对灯光的需求。
21.所述照明灯体4顶端设有磁吸反弹器12。当卡块7旋转至安装槽6位置时,按压照明灯体4,磁吸反弹器12可以将照明灯体4弹出,方便照明灯体4取出,在收回照明灯体4时,磁吸反弹器12可以将照明灯体4吸附在转盘9上,防止照明灯体4掉落。
22.所述调节杆11包括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所述第一连杆111顶端通过连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第一连杆111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12底端,所述第二连杆11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113顶端,所述第三连杆11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照明灯体4取出时,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向下运动,且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可以转动,从而实现照明灯体4多种照射角度。
23.所述第三连杆113底端开设有滑槽114,所述滑槽114滑动连接有轴杆115,所述轴杆115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在按压照明灯体4时,轴杆115在滑槽114内上移,使照明灯体4有按压空间。
24.所述环形槽5的高度大于所述卡块7的高度。给照明灯体4按压的空间。
25.所述照明灯体4外周围上设有防尘圈13。防止粉尘从安装槽6进入灯壳内。
2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
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灯顶座(1),所述内饰灯顶座(1)底端固定连接有灯框(2),所述灯框(2)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3),所述圆形通孔(3)内设有照明灯体(4),所述圆形通孔(3)内壁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灯框(2)的低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与所述环形槽(5)连通,所述照明灯体(4)上设有与所述环形槽(5)配合的卡块(7);所述灯框(2)内部顶端固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9)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10),两个所述支架(10)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可伸缩弯曲,所述调节杆(11)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体(4)顶端设有磁吸反弹器(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1)包括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和第三连杆(113),所述第一连杆(111)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第一连杆(111)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112)底端,所述第二连杆(11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113)顶端,所述第三连杆(11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113)底端开设有滑槽(114),所述滑槽(114)滑动连接有轴杆(115),所述轴杆(115)连接所述照明灯体(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的高度大于所述卡块(7)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体(4)外周围上设有防尘圈(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圈(13)为弹性橡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内饰灯,属于汽车内饰灯技术领域,包括内饰灯顶座,所述内饰灯底端固定连接有灯框,所述灯框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有照明灯体,所述圆形通孔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灯框的低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照明灯体上对称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卡块;所述灯框内部顶端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连接所述照明灯体。转盘可以在转轴上旋转,将照明灯体上的卡块旋转到安装槽位置时,可将照明灯体从灯框内取出,通过调节调节杆和旋转转盘的配合,可以使照明灯体有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从而满足乘客对灯光的需求。的需求。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谢冠雄 林国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凯思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