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窥镜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8: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内窥镜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程序中,不同送液装置除执行黏膜下注射程序外,还被广泛应用于止血、静脉曲张治疗等手术程序,比较常见的形态为由沿内镜器械通道延伸,覆盖有柔性鞘管的注射针装置,其在人体近端设置有注液口连接部,通过用针筒向注液口内推送液体来实现向远端的送液。
3.在注射针的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4.一方面,尤其是执行粘膜下剥离手术而执行黏膜下注射时,由于组织间隙较为疏松易吸收注射液,为保持黏膜隆起,需要持续向黏膜下注液,频繁更换针筒补液的动作延长了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时间,增大了手术风险;
5.一方面,在执行注射程序时医生无法确认注射针是否刺入了正确的位置,也会导致手术时间与风险的上升,例如,静脉曲张的治疗中需要把注射针刺入血管内,黏膜下隆起则不期望刺入血管;
6.一方面,由于医生在手术中可能需要执行多个器械的手术操作,现有注射针需要双手配合降低了医生的手术效率;
7.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注射针手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手掌的大小,减小器械的轴向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以下内窥镜用注射装置,包括:
9.外鞘构件,从近端向远端延伸;
10.注液管,具有流体通道,注液管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外鞘构件内,注液管具有刺穿尖端并且可相对于外鞘构件移动;
11.操作装置,其在外鞘构件的近端操作,用于使注液管向外鞘构件远端延伸以及缩回到外鞘构件中;
12.其中,外鞘构件远端附近至少部分区域由透明材料构成,相应地,注液管远端附近至少部分区域由透明材料构成。
13.进一步地,外鞘构件包括第一弹簧管,其从操作装置向远端延伸;
14.第二弹簧管,其设置在外鞘构件远端附近;
15.透明管,其包覆于第一弹簧管远端与第二弹簧管,在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之间形成可视部。
16.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注射装置,包括
17.外鞘构件,从近端向远端延伸;
18.注液管,具有流体通道,注液管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外鞘构件内,注液管具有刺穿尖
端并且可相对于外鞘构件移动;
19.操作装置,其在外鞘构件的近端操作,用于使注液管向外鞘构件远端延伸以及缩回到外鞘构件中,操作装置包括:
20.具有储液腔的储液本体,储液本体与注液管密封地连接,储液本体上设置有单向进液装置;
21.液密地设置于储液本体的送液构件,送液构件内具有送液通道,注液管的近端液密地设置于送液通道中,送液构件上设置有切换构件,
22.补液状态下,切换构件将送液通道与储液腔液密隔离;
23.注液状态下,切换构件将送液通道与储液腔连通。
24.进一步地,切换构件包括设置在送液构件远端的第一阻挡部,设置在第一阻挡部近端侧的第二阻挡部,以及与储液腔周壁液密地结合,可在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之间移动的密封装置,
25.其中当密封装置与第一阻挡部相结合时得以密封储液腔;
26.当密封装置与第二阻挡部相结合密封储液腔同时,送液通道与储液腔连通。
27.进一步地,第一阻挡部的外径大于密封装置远端侧内径。
28.进一步地,第二阻挡部上开设有导液路径,当密封装置与第二阻挡部相结合密封储液腔同时,导液路径将送液通道与储液腔连通。
29.进一步地,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之间具有桥接部,桥接部的外径小于密封装置远端侧的内径,第二阻挡部的外径大于密封装置近端侧的内径,
30.注液状态下,导液路径的一端连通于密封装置与桥接部的间隙中。
31.进一步地,密封装置内部中空,其内腔为自近端向远端逐级减径布置,第二阻挡部外径大于内腔最远端直径。
32.进一步地,导液路径的入口设置在第二阻挡部远端面上。
33.进一步地,注液管外周与送液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34.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于提升医生手术效率与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储液本体一个剖视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储液本体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39.图4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止位基座的立体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送液推杆的剖视图。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密封套的剖视图。
42.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交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注液管、送液推杆套设于密封套的情况下,在图5a

a位置视角下的剖视图。
44.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执行完补液动作后,交换接头与密封套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47.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执行完注液动作后,交换接头与密封套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本文提出的解释和说明旨在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公开内容、其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可最好地适应特定用途的需求的多种形式来调整和应用公开内容。本公开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并非旨在穷举或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当参考以上描述来确定,而是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书连同赋予有此权利要求书权利的对等内容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49.术语“一个方面”、“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其它实施例”以及类似的表述指示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可能不是每个实施例都必需包括该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此类短语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结合一个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无论是否有明确的描述,都可以将此类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除非清楚地指出相反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那样,即使没有以特定的组合明确示出,下面描述的各个单独元件仍然被设想为能够彼此组合,以形成其它附加实施例或者补充和/或丰富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50.除非另有清楚的相反指示,否则冠词“一个”、“一种”和“该”在本文中用来指该冠词的一个或多于一个(即至少一个)语法对象。举例来说,“一个元件”意指一个元件或多于一个元件。
51.术语“包括”在本文中用来意指短语“包括但不限于”,并且可与该短语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术语“或”在本文中用来意指术语“和/或”,并且可与该术语互换使用。
52.术语“诸如”在本文中用来意指短语“诸如但不限于”,并且可与该短语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或从上下文明显看出,否则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应理解为在本领域的正常接受范围内,例如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内。
53.术语“近侧”、“近端”在本文中用来意指离装置使用者最近的位置或方向并且是与术语“远侧”、“远端”相反的位置或方向。
54.术语“远侧”、“远端”在本文中用来意指离装置的使用者最远的位置或方向并且是与术语“近侧”、“近端”相反的位置或方向。
55.术语“腔内”是指或描述位于人或其他动物体内的腔、管道和其他通路或空腔的内部或内侧。腔或身体通路可以是现有的腔或通过外科手术介入而产生的腔。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腔”旨在具有广泛的含义并且涵盖人体内的任何管道(例如,天然的或医源
性的)或空腔、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尿道通道和输尿管通道、血管、呼吸道,胃肠道、比如胆管、肠、食道、心包腔、胸腔等。相应地,术语“腔内装置”或“腔内假体”描述了可以置于任何这样的腔或管道内或移动穿过其中的装置。
5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57.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00包括储液本体110,在储液本体110中液密地套设有送液推杆120和罩设在储液本体110外的底座130。
58.如图2、3所示,储液本体110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储液腔111,以供送液推杆120在储液本体110中液密地滑动,储液腔111远端具有与送液推杆120远端相匹配的形状,如锥形。储液本体110的远端具有小径部112以及沿储液本体110轴向正交方向设置的注液接头113,注液接头113与一单向阀140螺纹连接,液体从单向阀140向注液接头113输送。靠近储液本体110的近端具有线轴状滑动指环部114,滑动指环部114远端具有用于与底座130相配合的锁止机构115,锁止机构115包括设置于滑动指环部114的解锁键115b和沿储液本体110径向向内凸起且相对设置于解锁键115b远端侧的锁止台阶115a。滑动指环部114附近沿储液本体110的径向贯穿有固定孔114a,用以装配止位基座116。
59.结合图4,止位基座116设套设在送液推杆120外,其前端具有两个弹性臂117(也可以是数个臂),弹性臂117包括延伸臂117a和设置在延伸臂外侧的卡扣117b,其中卡扣117b与固定孔114a相卡合,弹性臂117之间的空腔内径大于输液段123的外径,且小于密封套128近端侧外径,从而防止送液推杆120过度移动而脱离于储液本体110。
60.如图5所示,送液推杆120近端设置有拇指环121,从拇指环121向远端侧依次与紧固段122、输液段123、交换接头124、桥接段125和推进端头126相连,输液段123、交换接头124、桥接段125和推进端头126中贯穿设置有送液腔127。交换接头124外径大于桥接段125与输液段123,其远端与桥接段125相交界面所形成的台阶125a上具有若干朝向近端开设的导液口124a,沿送液推杆120径向向内与导液口124a相交地设置有若干导液通道124b,导液通道124b与送液腔127相联通。
61.交换接头124和桥接段125上承载有密封套128,如图6所示,密封套128内腔为向远端分级减径的中空结构,包括小径段128a与设置在小径段128a近端侧的大径段128b。
62.如图7a、7b所示,小径段128a的内径小于台阶125a的外径和推进端头126近端的外径,同时小径段128a的内径略大于桥接段125的外径,在送液推杆120相对于储液本体110向远端推送的补液状态下,密封套128远端面与推进端头126近端面液密地结合;在送液推杆120相对于储液本体110向近端拉动的注液状态下,小径段128a和大径段128b交界处形成的台阶面128c与台阶125a液密地抵持,导液口124a与桥接段125周围的储液腔111相连通。
63.交换接头134在导液通道124b的近侧设置有第一凸棱124c和第二凸棱124d,用以与密封套128配合在第一凸棱124c和第二凸棱124d前方形成液密空间,此处第一凸棱124c和第二凸棱124d的双重设置是为了保证液密状态,也可以设置一个凸棱。桥接段125被配置为承载于密封套128的小径段128a中,且小径段128a的轴向长度小于桥接段125的轴向长度,使得密封套128远端可在推进端头126近端和台阶125a之间移动,实现补液和注液状态之间的切换。
64.结合图1,送液腔127内设置有任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注液管129,注液管129的
近端与储液本体110在小径部112处固定,注液管129的远端与注射针129a连通。推进端头126内设置有始终与注液管129液密结合的密封圈126a。在补液状态下,密封套128远端面与推进端头126近端面液密地结合,注射液从单向阀140进入储液腔111中储存;在注液状态下,台阶面128c与台阶125a液密地抵持,推进端头126的外径小于储液腔111内径,注射液依次从储液腔111绕过推进端头126,进而流经导液口124a、导液管124b进入注液腔127,最后从注液腔127内的注液管129中向远端送液。密封圈126a强化了送液腔127与储液腔111的隔离,防止推进端头126前端储液腔111中的负压传导到注液腔127中,减小了送液推杆120因补液速度过快或在空载下拉动而导致远端血液被意外反向抽吸的风险。当注液管129与送液腔127远端的间隙足够小,对于有一定浓度的注射液,也能起到送液腔127与储液腔111液密隔离的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储液本体110前端附加单向阀,本实施例的方案更为集约,减小了医疗器械100操作部位的整体长度与体积,便于用户操作的同时降低了制造与包装成本。
65.结合图1与图8,底座130包括外罩132,在其近端固设有握持部131,外罩132上部沿轴向布置有滑行槽133,注液接头113沿滑行槽133滑移,滑行槽133近端设置有阻挡部134,用以阻挡注液接头113脱离于外罩132。外罩132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锁止片135,用以与锁止机构115相配合,外罩132内腔的前端与套设在小径部112上的弹簧132a相抵持,使锁止片135与锁止机构115可释放地结合。底座130的远端还设置有促动基座136及罩设于促动基座136的固定罩137,在促动基座136轴向上径向地开设有容置槽136b,容置槽136b的形状与输送部150近端相同,容置槽136b远端外侧设置有锁定扣136a,结合图9,促动基座136外罩设有固定罩137,固定罩137由近及远分为罩设段137a与过渡段137b,罩设段137a上开设有锁定窗137c,锁定窗137c与促动基座136的锁定扣136a相配合,将输送部150固定于底座130的远端。
66.如图1所示,输送部150包括罩设于注液管129外的弹簧管152,弹簧管152外包覆有外鞘管151,弹簧管152的远端设置有端帽154。本实施例中,弹簧管152的远端附近分离出一延伸管152a,延伸管152a与弹簧管152之间通过包覆由透明材料构成的透明管153形成的观察段155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段155观察注液管129内的回血情况。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外鞘管151通体设置为任何合适的透明材料,如本领域已知的透明聚合物基材料(即透明塑料等),或者舍弃弹簧管152,仅由透明的外鞘管151和注液管129。本实施例弹簧管152能够提供更强的轴向促动力。
67.以下讲述医疗器械100的工作原理。
68.初始状态下,储液本体110的锁止机构115未与底座130的锁止片相卡合,送液推杆120远端位于储液腔111的最远端,此时注射针129a保持在输送部150远端内;另一方面,将外部储液单元(未示出)与单向阀140连接。
69.使用时,用户将输送部150插入于内窥镜器械通道(未示出),直至抵达待腔内注射部位;
70.进一步地,用户单手拇指插入拇指环121,食指与中指扣于握持部131执行握紧操作,直至锁止台阶115a与锁止片135相卡合,此时注射针129a固定地伸出于输送部150远端;
71.进一步地,用户手执输送部150将注射针129a刺入到目标组织内,并通过观察观察段155在内窥镜视野下的回血情况判断是否刺入于期望位置,若观察结果与期望不符,则重
新执行刺入动作;
72.进一步地,如图1、6、7a、10a所示,用户食指与中指扣于滑动指环部114,与拇指环121中的拇指相远离执行补液动作,此时密封套128的远端面与推进端头126的近端面液密地抵持移向近端,从而在储液腔111内形成负压,导致外部储液单元内的注射液经过单向阀140进入储液腔111并储存于密封套128远端面与储液腔111远端面之间;
73.进一步地,如图1、6、7a、7b、10b所示,用户食指与中指扣于滑动指环部114,与拇指环121中的拇指相配合握紧执行注液动作,此时密封套128内的台阶面128c与交换接头124前端的台阶125a相抵持,导液口124a暴露于其远端侧小径段128a的注射液,随着送液推杆120向远端移动,注射液通过导液口124a、导液通道124b进入送液腔127中的注液管129内,最终沿注液管129输送到注射针129a;
74.当储液腔111中的注射液被完全注入,而手术需要再次补液时,重复执行上述补液动作,密封套128的近端面可与延伸臂117a的远端面相抵持,从而防止过渡执行补液导致送液推杆120脱离于储液本体110;
75.当执行完注液流程,在医疗器械100退出于器械通道前,用户用食指或中指轻叩解锁键115b,解锁键115b压迫锁止片135近端,使锁止片135与锁止台阶115a相分离,在弹簧132a的反作用下,储液本体110远端与底座130外罩132的前端相分离,使注射针129a收容于输送部150远端内。
76.将理解的是,各种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于形成本文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金属。合适金属的说明性但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钛,不锈钢,镁,钴铬和其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装置可包括任何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包括生物相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或硅树脂。其他合适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

四氟乙烯(etfe),氟化乙烯丙烯(fep),聚甲醛(pom),聚醚嵌段酯,聚氨酯(例如,聚氨酯85a),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醚酯,醚或酯基共聚物(例如,丁烯/聚(亚烷基醚)邻苯二甲酸酯)和/或其他聚酯弹性体,弹性体聚酰胺,嵌段聚酰胺/醚,聚醚嵌段酰胺(peb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有机硅,聚乙烯(pe),马列克高密度聚乙烯,马列克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pi),聚醚酰亚胺(pei),聚苯硫醚(pps), 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甲酰胺,聚砜,尼龙,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fa),乙烯乙烯醇,聚烯烃,聚苯乙烯,环氧树脂,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苯乙烯

b

异丁烯

b

苯乙烯),聚碳酸酯,离聚物,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其他合适的材料,或它们的混合物,组合,共聚物,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等。
7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