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


背景技术:

2.躺椅是一种靠背比较长而向后倾斜的椅子,人们可以斜躺在上面休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躺椅已经成为人们在家里、办公室、公共场所、户外等众多场所常用的休闲用品。而现有的躺椅大多由椅座和与椅座倾斜设置的椅背组成,虽然可供人们在上面躺卧休息,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但功能单一,没有健身功能。
3.中国2013年4月10日授权公告了一件名称为一种折叠式健身躺椅(公告号:cn20285839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靠板、扶手、坐板、垫脚板、脚板支架、x形椅支架和连接架,其中,靠板与坐板束接连接,垫脚板与坐板活动伸缩连接,卡位式扶手内设有多档位卡槽板,卡槽板一头延伸出扶手与靠板侧面绞连,扶手下面设有活动支杆与连接架绞连,活动支杆的上端设有卡钉与卡槽卡连;椅支架两上端面的杆件与设在连接架两侧的长形槽孔活动连接,脚板支架与垫脚板绞连;还包括滑轮、压脚弯杆、拉簧、滑轮支杆;滑轮支杆上端与靠板背面中部绞连,下端与一对滑轮的连轴中点固定连接;靠板背面下部设有拉簧与滑轮支杆下端连接;压脚弯杆两端与垫脚板两外侧端活动连接。
4.该专利在传统躺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折叠功能和健身功能,使用起来效果更理想,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组成部件繁多,结构复杂,椅子整体比较笨重,不便于使用、包装、携带和运输;(2)椅座的前后高度一致,椅子处于躺椅状态时,只有臀部比较贴合椅座,舒适度不高;椅背与椅座无法调整到健身状态所需的支撑幅度,作为健身使用时,使用不方便,且甚至对进行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动作时有影响;(3)将躺椅切换成健身状态时,需将脚板支架、x形椅支架逐个折叠起,压脚弯杆向上弯起,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可兼用于躺椅、座椅和健身器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易于携带和运输。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7.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包括:
8.第一架体单元,所述第一架体单元设置有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架体单元的整体长度可进行调整;
9.第一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所述的第一架体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的第一连接位置处相连,所述第一架体单元末端的高度低于其第一连接位置处的高度;
10.第一抵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单元上,靠近第一连接位置处设置;
11.第二架体单元,设置在第一架体单元的后部,所述第二架体单元与所述第一架体单元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架体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的转动连接能在用于躺椅的第一姿态以及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之间运动,所述第二架体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具有角度时处
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二架体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的末端叠合时处于第二姿态;
12.第二抵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单元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单元包括呈平行设置的架体结构一,用于第一抵靠单元的安装和支撑,所述架体结构一设置为分体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单元包括呈平行设置的架体结构一和横向支撑结构一,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一呈间隔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一上,用于所述第一抵靠单元的安装和支撑,所述架体结构一设置为分体结构。
15.优选的,所述架体结构一包括:
16.至少一个架体部一;
17.至少一个架体部二,与所述架体部一可枢转连接,改变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之间形成的角度,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进行展开与折叠状态的调节。
18.优选的,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之间通过枢转结构一可枢转连接,所述枢转结构一包括:
19.架体部三;
20.两个枢转连接件一,两个枢转连接件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架体部三的两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架体部一或架体部二铰接。
21.优选的,所述架体结构一包括:
22.至少一个架体部一;
23.至少一个架体部二,与所述架体部一连接,改变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之间的相对长度,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进行拉伸与收缩状态的调节。
24.优选的,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相连的端设置有安装通道一,用于容纳所述架体部二的连接端一,所述架体部一与架体部二的相对长度通过伸缩关系形成。
25.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单元通过第三转动组件与第一架体单元相连,用于所述第二架体单元相对第一架体单元进行第一姿态和/或第二姿态位置的调节,和/或位于第一姿态和/或第二姿态时的锁止。
26.优选的,所述第二姿态由第二架体单元通过第三转动组件的转动沿第一架体单元的末端方向运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的末端叠合时形成。
27.优选的,所述第一姿态由第二架体单元通过第三转动组件的转动沿第一架体单元的首端或末端的任一方向运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具有角度时形成。
28.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
29.带有棘轮臂的棘轮,所述棘轮臂与架体结构二和/或横向支撑结构二连接;
30.转臂,一端通过棘轮轴与所述棘轮铰接,另一端与架体结构一和/或横向支撑结构一连接;
31.止回棘爪,通过止回棘爪轴与所述转臂铰接,用于阻止所述棘轮回转;
32.回位件,套设在所述棘轮轴上,用于驱动所述止回棘爪离开棘轮;
33.复位件,用于所述止回棘爪的复位。
34.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
35.连接件三,与架体结构二相连;
36.转动轴三,一端与架体结构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三相连。
37.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38.(1)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通过调整第二架体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之间的角度关系,来得到作为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和作为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的两种使用姿态,一椅两用,尤其调整到作为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具有现在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的功能,且第二架体单元相对于第一架体单元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调节,随时进行健身或躺椅或座椅的需求选择或切换,且操作方便;
39.(2)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支撑框架由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组成,并在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上设置第一抵靠单元和第二抵靠单元,相对第一架体单元转动第二架体单元,第一抵靠单元与第二抵靠单元之间的角度也随之进行调整,调节方便,一键完成健身或躺椅或座椅的切换,且大大简化了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结构,操作简单、快捷,安装和拆卸方便;
40.(3)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第一架体单元与第二架体单元可调节到重叠状态,且第一架体单元的整体长度可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减少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整体结构,方便包装、携带和运输,另一方面,当第一架体单元与第二架体单元调节到重叠状态时作为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对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相对拥有较大的拉伸幅度,且第二架体单元不会对拉伸动作造成阻碍,可自由的进行各种拉伸动作,且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可相对第一架体单元进行折叠,从而进一步减少该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整体结构,方便包装、携带和运输,大大降低了成本;
41.(4)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由于第一支撑单元与第一架体单元的第一连接位置处相连,使得第一架体单元末端的高度低于其在第一连接位置处的高度,从而在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臀、腿等部位均能与第一架体单元上的第一抵靠单元贴合,增大了人体与第一抵靠单元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点,从而更加舒适和放松;在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第二架体单元叠合在第一架体单元的后部,从而使得第二抵靠单元、第一抵靠单元与第一支撑单元共同形成健身所需要的支撑幅度,即增大了用于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健身需求时,对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完全替代现有独立的健身器材。
4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4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第一姿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4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第二姿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图4的爆炸示意图。
4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第二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处于折叠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枢转结构一的结构示意图。
5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枢转连接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转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抵靠单元与部分架体结构一的示意图。
5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抵靠单元与部分架体结构二的示意图。
5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处于第二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9.图16为图1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60.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1.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处于第二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2.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三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3.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处于折叠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5.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处于折叠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6.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7.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处于第一姿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
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73.如图1

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包括第一架体单元1、第二架体单元2、第一支撑单元3和分别设置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其中,第一架体单元1设置有首端101和末端102,且第一架体单元1的整体长度可进行调整,第一支撑单元3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相连,用于支撑第一架体单元1,使得第一架体单元1末端102的高度低于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的高度,第一抵靠单元13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处设置,主要用于臀、腿等部位的接触和支撑,第二架体单元2设置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与第一架体单元1呈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可使椅在作为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以及作为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之间运动,第二抵靠单元23设置在第二架体单元2上,主要用于腰、背、肩等部位的接触和支撑。本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可通过调整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的角度关系,来得到作为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和作为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的两种使用姿态,一椅两用,尤其调整到作为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具有现在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的功能,且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第一架体单元1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调节,例如在90度时用作座椅,在135度时用作躺椅,在180度时用作健身等等,随时进行健身或躺椅或座椅的需求选择或切换,且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支撑框架由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组成,并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第二架体单元2,第一抵靠单元13与第二抵靠单元23之间的角度也随之进行调整,调节方便,一键完成健身或躺椅或座椅的切换,且大大简化了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结构,操作简单、快捷,安装和拆卸方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架体单元1与第二架体单元2可调节到重叠状态,且第一架体单元1的整体长度可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减少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的整体结构,方便包装、携带和运输,大大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当第一架体单元1与第二架体单元2调节到重叠状态时作为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对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相对拥有较大的拉伸幅度,且第二架体单元2不会对拉伸动作造成阻碍,可自由的进行各种拉伸动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单元3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相连,使得第一架体单元1末端102的高度低于其在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的高度,从而在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臀、腿等部位均能与第一架体单元1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贴合,增大了人体与第一抵靠单元13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受力点,从而更加舒适和放松;在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第二架体单元2叠合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从而使得第二抵靠单元23第一抵靠单元13与第一支撑单元3共同形成健身所需要的支撑幅度,即增大了用于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健身需求时,对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完全替代现有独立的健身器材,当然,第二架体单元2叠合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时,第二抵靠单元23与第一抵靠单元13之间的角度可以等于180度,即第二架体单元2刚好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重叠,也可以是稍微大于或小于180度,
即第二架体单元2略微倾斜而叠合于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均能用作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清晰阐述,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为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具有角度,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为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叠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具有角度时用作健身器材,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74.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架体单元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架体结构一11,架体结构一11被设置成杆状结构,第一抵靠单元13被安装和支撑在两个架体结构一11之间,使两个架体结构一11和第一抵靠单元13共同构成主要用于支撑臀、腿等部位的支撑端面,大大节省了第一架体单元1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两个架体结构一11平行设置,相对于不平行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摆放、包装、携带和运输,另一方面,使得两个架体结构一11前、后端之间的宽度一致,从而方便于安装或连接第一抵靠单元13。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一11也可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杆状结构与第一抵靠单元13的组合或者不设置第一抵靠单元13,或者设置成其他架体结构,该两个架体结构一11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或者交叉等不平行设置,这些也能与第一抵靠单元13共同形成用于支撑臀、腿等部位的支撑端面。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架体结构一1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一1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75.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架体单元1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两个架体结构一11之间的横向支撑结构一12,横向支撑结构一12被设置成杆状结构,第一抵靠单元13被安装和支撑在两个架体结构一11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一1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架体结构一11之间增设两个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撑结构一12,提高了第一架体单元1及第一抵靠单元13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且间隔设置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一12,大大节省了第一架体单元1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一12也可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间隔布置或不间隔布置的杆状结构,或者设置成其他架体结构,也能提高第一架体单元1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横向支撑结构一12。并且,本实施例中,该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一12平行设置,使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一12之间形成无支撑的空间,当臀、腿等部位置于这部分第一架体单元1上设置的第一抵靠单元13上时,更加舒适和放松,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一12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等不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也能提高第一架体单元1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结构一12设置成下凹弧形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上方的第一抵靠单元13与臀、腿等部位的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臀、腿等部位的舒适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一12也可以设置成上凸弧形结构以提高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或者设置成直体结构也能用于臀、腿等部位的支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结构一12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一12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76.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架体单元2通过第三转动组件8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连,第三转动组件8用于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进行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和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的位置调节和位置锁止。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设置第三转动组件8即可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调节和锁止,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第二架体单元2,第一抵靠单元13与第二抵靠单元23之间的角度也随之进行调整,调节方便,一键完成健身或躺椅或座椅的切换,且大大简化了多功能的椅的结构,降低了多功能的椅的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仅用于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调节,并配合其他锁止结构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锁止,或者该第三转动组件8仅用于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锁止,并配合其他调节结构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调节,也能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角度、位置的调节和锁止。
77.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由第二架体单元2通过第三转动组件8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并沿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方向运动至与末端102叠合时形成,此时,第二抵靠单元23随着第二架体单元2也运动至与末端102叠合,使椅整体形成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健身器材结构,可用于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大幅度拉伸动作。本实施例中,该第三转动组件8设置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中间位置,使得第二架体单元2沿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方向运动后可与末端102的叠合,从而保障第二抵靠单元23与第一抵靠单元13最大范围撑开,形成最大支撑端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以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中间位置往前一段距离设置,使得第二架体单元2沿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方向运动后与第一架体单元1靠近末端102的部分结构叠合,形成稍小的支撑端面,也能在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和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之间转换。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的形状配合设置,使得叠合度更高,从而无需额外占用空间,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不同形状,使之仅部分叠合,也能形成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
78.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由第二架体单元2通过第三转动组件8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并沿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或首端101的任一方向运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具有角度时形成,此时,第二抵靠单元23随着第二架体单元2也运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具有一定的角度,使椅整体形成躺椅或座椅结构,并可根据需求将第二架体单元2调节至舒适的高度,当然,椅处于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也可以被用于进行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健身动作。
79.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架体单元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架体结构二21,架体结构二21被设置成杆状结构,第二抵靠单元23被安装和支撑在两个架体结构二21之间,使两个架体结构二21和第二抵靠单元23共同构成主要用于支撑背、腰等部位的支撑端面,大大节省了第二架体单元2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两个架体结构二21平行设置,相对于不平行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摆放、包装、携带和运输,另一方面,使得两个架体结构二21上、下端
之间的宽度一致,从而方便于安装或连接第二抵靠单元23。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二21也可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杆状结构与第二抵靠单元23的组合或者不设置第二抵靠单元23,或者设置成其他架体结构,该两个架体结构二21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或者交叉等不平行设置,这些也能与该第二抵靠单元共同形成用于支撑背、腰等部位的支撑端面。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架体结构二2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二2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80.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架体单元2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两个架体结构二21之间的横向支撑结构二22,横向支撑结构二22被设置成杆状结构,第二抵靠单元23被安装和支撑在两个架体结构二21和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二22的前方。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架体结构二21之间增设两个间隔设置的横向支撑结构二22,提高了第二架体单元2及第二抵靠单元23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且间隔设置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二22,大大节省了第二架体单元2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从而利于使用、包装、携带和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二22也可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间隔布置或不间隔布置的杆状结构,或者设置成其他架体结构,也能提高第二架体单元2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横向支撑结构二22。并且,本实施例中,该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二22平行设置,使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二22之间形成无支撑的空间,当背、腰等部位置于这部分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的第二抵靠单元23上时,更加舒适和放松,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横向支撑结构二22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等不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也能提高第二架体单元2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结构二22设置成后凹弧形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横向支撑结构二22前方的第二抵靠单元23与背、腰等部位的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背、腰等部位的舒适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二22也可以设置成前凸弧形结构以提高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或者设置成直体结构也能用于背、腰等部位的支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结构二2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横向支撑结构二2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81.如图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三转动组件8包括带有棘轮臂811的棘轮812、棘轮轴813、转臂814、止回棘爪815、止回棘爪轴816、回位件817、复位件818,其中,棘轮臂811与架体结构二21连接,转臂814的一端通过棘轮轴813与棘轮812铰接,另一端与架体结构一11连接,止回棘爪815通过止回棘爪轴816与转臂814铰接,并与棘轮812对应设置,用于阻止棘轮812回转,回位件817套设在棘轮轴813上,回位件817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缺口结构8171,棘轮812上设置有与弧形缺口结构8171相对应的弧形凸起结构8121,回位件817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止回棘爪815对应的凸块结构8172,凸块结构8172用于驱动止回棘爪815离开棘轮812,复位件818选用复位弹簧,用于在止回棘爪815离开棘轮812后驱使止回棘爪815与棘轮812相抵靠。本实施例中,当架体结构二21向首端101方向转动时,棘轮812也随之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止回棘爪815从棘轮812的齿背上逐个划过,当架体结构二21调节至需要的角度后,止回棘爪815在复位件818的弹力作用下返回至与棘轮812的某个齿槽
相抵靠,从而实现棘轮812的锁止,即,实现架体结构二2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的锁止;当需要将架体结构二21向末端102方向转动时,首先将架体结构二21向首端101方向转动使棘轮812上的弧形凸起结构8121的前侧与回位件817上的弧形缺口结构8171的前侧相抵靠,并继续转动架体结构二21使弧形凸起结构8121推动弧形缺口结构8171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凸块结构8172将棘爪835推离开棘轮812,然后将架体结构二21向末端102方向转动,当弧形凸起结构8121的后侧与回位件817上的弧形缺口结构8171的后侧相抵靠后,继续转动架体结构二21使弧形凸起结构8121推动弧形缺口结构8171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至凸块结构8172离开止回棘爪815,止回棘爪815在复位件818的弹力作用下返回至与棘轮812的某个齿槽相抵靠,从而实现棘轮812的锁止,即,实现架体结构二2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的锁止。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转动组件8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能够使与棘轮臂811连接的架体结构二21能在与转臂834连接的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和末端102之间转动和锁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以设置成能够实现架体结构二21在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与末端102之间转动和锁止的其他棘轮结构或铰链结构,也能实现架体结构二21在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与末端102之间转动和锁止。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转动组件8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焊接在同侧的架体结构二2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提高了可调性和调节时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该焊接方式也可以替换为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该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以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横向支撑结构二22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与架体结构一11、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也能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转动连接和锁止。
82.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连接位置103靠近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设置,即,第一支撑单元3支撑于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附近,从而降低了椅整体的高度,提高了椅整体的稳定性,且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与第一连接位置103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一方面,提高了第一支撑单元3与架体结构一1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脱落连接的风险,另一方面,架体结构一11首端101的这部分结构还可用作扶手,尤其是在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可用于辅助人体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俯卧撑之类的各种健身动作,此外,第一抵靠单元13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沿末端102方向布置于架体结构一11上,使第一抵靠单元13与第二抵靠单元23之间撑开的支撑端面较大,与人体有较大面积的接触面积,着力点更加分散,从而提升舒适感。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位置103也可以与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重合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椅整体的高度,提高了椅整体的稳定性,并将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隐藏于第一支撑单元3内,使椅整体更加简洁,使用更加无阻碍,或者将该第一连接位置103与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重合设置的同时又在靠近架体结构一11上靠近首端101的位置设置另一个第一连接位置103,从而在简洁、无阻碍的基础上,提高第一支撑单元3与架体结构一1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脱落连接的风险。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位置103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上,增强椅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位置103也可以设置在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上,或者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和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上,使第一支撑单元3与横向支撑结构一12连接,或与架体结构一11和横向支撑结构一12共同连接,均能实现第一支撑单元3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首端101或首端101附近位置的支撑,使第一架体单元1末端102的高度低于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的高度。
83.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支撑单元3设置为一个,结构简单,
利于使用、携带和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单元3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以增强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支撑,提升椅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此外,第一支撑单元3与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表面等安装端面呈角度设置,即,第一支撑单元3倾斜于这些安装端面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单元3的上端向后倾斜设置,使椅整体形成从下到上逐渐收合的结构,在第一架体单元1受力时椅各部分会变得更加紧密,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单元3的上端也可以向前倾斜设置,使椅整体形成从上到下逐渐收合的结构,使得脚、小腿等部位可以无阻碍活动,或者将该第一支撑单元3与这些安装端面垂直设置,也能与第一架体单元1和地面等安装端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椅的稳定摆放和使用。
84.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支撑单元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件31,第一支撑件31被设置成杆状结构,两个第一支撑件31的上端分别与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相连,下端用于抵靠在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等安装介质的安装端面上,大大节省了第一支撑单元31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两个第一支撑件31平行设置,相对于八字形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摆放、包装、携带和运输,另一方面,两个第一支撑件31分别与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处于同一平面上,并分别对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施加向后的正向支撑力,从而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同时与两个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连接,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杆状结构,使一个架体结构一11分别连接多个第一支撑件31,该两个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等不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使两个第一支撑件31分别与对侧的架体结构一11连接,这些也能实现第一支撑单元3对第一架体单元1上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的支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85.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支撑件31设置成一体结构,增强第一支撑单元3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86.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支撑单元3通过第一转动组件6与第一架体单元1设置为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单元3可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一方面,可通过调节第一支撑单元3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改变第一支撑单元3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之间的角度以及椅整体的高度,进而改变第一支撑单元3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支撑方向,形成不同的支撑结构,同时,定位单元9也随之移动,使得用作垫脚或压脚时的角度也不一样,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将第一支撑单元3转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抵靠后,还可将第一支撑单元3折叠收折起来,从而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利于收纳、包装、携带和运输。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组件6,同侧的第一支撑件3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动组件6连接,使两个第一支撑件31各自相对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转动,从而可以组合成更多样化的使用状态,并且可以将两个第一支撑件31均收折起来,进一步减小椅整体的体积,利于收纳、包装、携带和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组件6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使某一个第一支撑件31可以相对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转动和折叠收折,也能使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和减小椅整体的体积。
87.如图1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转动组件6包括连接件一61、转动轴一62和限位件一63,其中,连接件一61的一端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一62与第一支撑件31铰接,使得第一支撑件31可相对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转动,且转动轴一62垂直于架体结构一11的方向设置,限位件一63设置在连接件一61的前部,使得两个第一支撑件31的转动轨迹被限定在架体结构一11的平行方向上,防止因两个第一支撑件31转动角度和方向不一致而造成椅整体的不稳定。本实施例中,当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往前转动第一支撑单元3至第一支撑件31的前端与限位件一63相抵靠,即在第一支撑件31的带动下展开第一支撑单元3,此时,可将椅平稳的摆放在地面等安装端面,供以使用,当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往后转动第一支撑单元3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抵靠时,即在第一支撑件31的带动下折叠收合第一支撑单元3,此时,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可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一锁定件实现第一支撑件31在相对连接件一61转动的任意角度的锁止,从而将第一支撑件31及第一架体单元1整体固定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用于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垫脚或压脚,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组件6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能使第一支撑件31相对架体结构一11转动的铰链等连接结构,也能使第一架体单元1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便于使用、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
88.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单元3上的定位单元9,当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状态时,可以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提升乘坐或躺卧时的舒适度,在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还可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或定位中的一个,或者同时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和定位,以辅助进行腿、腰、腹、背、肩、颈等各种拉伸动作,完全替代现有独立的健身器材。
89.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定位单元9包括定位连接件91和定位调节件92,其中,定位连接件91被设置成杆状结构,并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连接件91呈间隔设置,两个定位连接件9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件31相连,一方面,两个定位连接件91与两个第一支撑件31共同构成用于脚、小腿等部位放置或定位的抵靠端面,大大节省了定位单元9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两个定位连接件91间隔设置,使得脚、小腿等部位可以置于两个定位连接件91之间,实现前、后两个接触面的限位和支撑,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两个定位连接件91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件31之间,还能加强第一支撑单元3的稳定性。两个第一支撑件31上分别套设有定位调节件92,定位调节件92的外端形成有用于脚、小腿等部位抵靠的定位端面,从而增大了两个定位连接件91与脚、小腿等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舒适度。本实施例中,定位连接件91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套设有定位调节件92,使脚、小腿等部位与定位单元9具有两个放置或定位端面,提升舒适度和定位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连接件91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该定位调节件92也可以仅套设在其中某一个定位连接件91上,或某几个定位连接件91上进行各种组合,或者不设置定位调节件92,这些也能实现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或定位。此外,定位连接件91与第一支撑件3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结构,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螺纹结构、螺钉、销钉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使椅在具有定位单元和不具有定位单元之间转换,从而使椅更具多样化,或者采用可转动连接结构,使定位连接件91可以相对第一支撑件31转动,对脚、小腿等部位具有按摩
效果,从而丰富椅的功能性,同样,定位调节件92与定位连接件9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胶接等固定连接结构,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卡合连接、螺纹连接、过盈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使椅在具有定位调节件和不具有定位调节件之间转换,从而使椅更具多样化,或者采用可转动连接结构,使定位调节件92可以相对定位连接件91转动,提升对脚、小腿等部位的按摩效果,从而更加丰富椅的功能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连接件9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连接件9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90.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定位调节件92被设置成海绵体、泡沫体、软硅胶结构等柔性结构,进一步提升放置或定位在定位调节件92上的脚、小腿等部位的舒适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调节件92也可以设置成钢、铁、塑料、硬硅胶等硬性结构,也能增大了两个定位连接件91与脚、小腿等部位的接触面积,适度的提高舒适度。
91.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健身和躺卧两用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还包括第二支撑单元4,用于支撑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保持椅整体的平衡性,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单元4由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构成,简化了结构,便于生产和加工,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单元4也可以由第一架体单元1上靠近末端102的主体和末端102共同构成,即由更大一部分的第一架体单元1构成,或者仅由第一架体单元1上靠近末端102的主体构成,或者将该第二支撑单元4单独设置,并与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或者靠近末端102的位置连接,也能实现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的支撑,保持椅整体的平衡性。
92.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支撑单元4设置为一个,结构简单,利于使用、包装、携带和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单元4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以增强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的支撑,提升椅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此外,第二支撑单元4与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表面等安装端面呈角度设置,即,第二支撑单元4倾斜于这些安装端面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单元4的上端向前倾斜设置,使椅整体形成从下到上逐渐收合的结构,在第一架体单元1受力时椅各部分会变得更加紧密,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且第二支撑单元4的上端向前倾斜的角度使其形成第一架体单元1的延伸形状,从而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加工,并能与第一架体单元1、第一支撑单元3和地面等安装端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椅的稳定摆放和使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单元4的上端也可以向后倾斜设置,使椅整体形成从上到下逐渐收合的结构,使得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与地面等安装端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可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的下方无阻碍活动,或者将该第二支撑单元4与地面等安装端面垂直设置,也能与第一支撑单元3共同实现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前、后端的支撑,实现椅的稳定摆放和使用。
93.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支撑单元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件41,第二支撑件41被设置成杆状结构,两个第二支撑件41分别由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构成,两个第二支撑件41的下端用于抵靠在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等安装介质的安装端面上,大大节省了第二支撑单元4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且两个第二支撑件41平行设置,相对于八字形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摆放、包装、携带和运输,另一方面,两个第二支撑件41分别与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处于同一平面上,并分别对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施加向前的
正向支撑力,从而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件41也可以设置成一个并设置成板状结构,同时与两个架体结构一11相连,或者设置成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杆状结构,使一个架体结构一11分别连接多个第二支撑件41,该两个第二支撑件41也可以呈八字形、倒八字形等不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使两个第二支撑件41分别与对侧的架体结构一11连接,这些也能实现第二支撑单元4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后部的支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件4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件4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94.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支撑件41设置成一体结构,增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95.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支撑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件41之间的一个第二加强件42,用于加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且第二加强件42被设置成杆状结构,大大节省了第二加强件42所需要的型材,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椅的整体重量,方便使用和搬运。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加强件42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以进一步加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稳定性,该杆体结构也可以替换成板状结构或者其他结构,也能实现加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强件42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件41的末端之间,从而增大了第二支撑单元4与地面等安装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椅摆放时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加强件42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件41的其他位置之间,也能实现加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的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强件41可以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加强件4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
96.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还包括扶手结构14,扶手结构14套设在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的外部,增大了手部握持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尤其利于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用以辅助人体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俯卧撑之类的各种健身动作。本实施例中,该扶手结构14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的外部,利于安装、拆卸和使用,便于生产、加工,还具有首端101位置的防撞的效果,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扶手结构14也可以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上其他位置,或者设置在横向支撑结构一12、第一抵靠单元13、第一转动组件6、第一支撑件31、定位连接件91、定位调节件92、架体结构二21、横向支撑结构二22或第二抵靠单元23中的任意一个上或任意几个的组合上,也能实现辅助人体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俯卧撑之类的各种健身动作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该扶手结构14采用海绵体、泡沫体或软性硅胶结构等柔性结构,提升握持时的舒适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扶手结构14也可以采用钢体、铁体、木体等硬性结构,也能适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97.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扶手结构14与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呈转动连接,可在握持扶手结构14后相对架体结构一11转动,进而方便于辅助人体进行各种需扭动手、腕等部位的健身动作,提升健身效果。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扶手结构14也可以与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之间通过焊接、胶接等固定连接结构连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或者通过螺纹、螺钉、卡合、过盈等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方便替换不同类型的扶手结
构14。
98.如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抵靠单元13包括第一抵靠结构131,第一抵靠结构131主要用于人体乘座或躺卧时对臀、腿等部位的接触和支撑,第一抵靠结构131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上,第一抵靠结构131自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的后端沿接近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方向延伸形成,一方面,将第一抵靠结构131的前端靠近具有第一支撑件31支撑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设置,使得第一抵靠结构131较大面积的处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与第一转动组件6之间,保障了第一抵靠结构131拥有足够大的接触端面,且未与第一连接位置103或第一转动组件6有交叉,方便安装、拆卸,另一方面,使得第一抵靠结构131的前端与定位单元4之间留有搁置空间,可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和定位,在第一抵靠结构131的前端与扶手结构14的自由端之间留有搁置空间,可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还可通过扶手结构14将脚、小腿等部位阻拦在搁置空间内,进一步实现脚、小腿等部位的定位,并能防止外部对脚、小腿等部位的碰撞。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抵靠结构131的前端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位置103上,也能在保障第一抵靠单元13拥有足够大的接触端面的基础上,还能留有用于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和定位的搁置空间,或者自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的前端沿接近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抵靠结构131的后端也可以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上与第一转动组件6连接的位置,或者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上与第一转动组件6连接的位置的后方甚至设置在第一架体单元1的末端102,这些也能使第一抵靠单元3实现对臀、腿等部位的支撑。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抵靠结构131也可以设置在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上,或者设置在架体结构一11和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上,也能实现对臀、腿等部位的支撑。
99.如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抵靠结构13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2与架体结构一11相连,使得第一抵靠结构131可拆卸的连接在架体结构一11上,方便清洗第一抵靠结构131,或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替不同类型的第一抵靠结构131,使椅整体更具多样化。本实施例中,架体结构一11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槽型结构,第一连接组件132设置成与该槽型结构相匹配的卡条结构,第一抵靠结构131通过该卡条结构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槽型结构卡扣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槽型结构和卡条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卡扣结构,或者设置成挂钩结构、粘贴结构等其他任意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或者几种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组合,也能实现方便清洗和更替不同类型的第一抵靠结构13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组件132,而直接通过第一抵靠结构131自身的端部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包裹在架体结构一11的外部,而与架体结构一11相连,从而简化了结构,便于生产、加工。
100.如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抵靠单元23包括第二抵靠结构231,第二抵靠结构231主要用于人体乘座或躺卧时对背、腰等部位的接触和支撑,第二抵靠结构231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上,自靠近架体结构二21的一端沿接近架体结构二21的另一端方向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抵靠结构231的两端分别靠近架体结构二21的两端设置,使得第二抵靠结构231较大面积的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上,保障了第二抵靠结构231拥有足够大的接触端面,且方便安装、拆卸。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抵靠结构231的也可以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上的部分区域,使第二抵靠结构231拥有相对较小的接触端面,也能使第二抵靠结构231实现对臀、腿等部位的支撑。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抵靠
结构231也可以设置在横向支撑结构二22上,或者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和横向支撑结构二22上,也能实现对背、腰等部位的支撑。
101.如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二抵靠结构231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32与架体结构二21相连,使得第二抵靠结构231可拆卸的连接在架体结构二21上,方便清洗第二抵靠结构231,或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替不同类型的第二抵靠结构231,使椅整体更具多样化。本实施例中,架体结构二21上设置有带有开口的槽型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32设置成与该槽型结构相匹配的卡条结构,第二抵靠结构231通过该卡条结构与架体结构二21上的槽型结构卡扣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槽型结构和卡条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卡扣结构,或者设置成挂钩结构、粘贴结构等其他任意一种可拆卸连接结构,或者几种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组合,也能实现方便清洗和更替不同类型的第二抵靠结构23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连接组件232,而直接通过第二抵靠结构231自身的端部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包裹在架体结构二21的外部,而与架体结构一11相连,从而简化了结构,便于生产、加工。
102.如图12

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第一抵靠结构131和第二抵靠结构231被设置成布结构,降低了成本,当然,该布结构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提升乘座或躺卧时的柔韧度,也可以由非弹性材料制成,从而提升乘座或躺卧时的硬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布结构也可以替换为皮质结构、竹结构、藤条结构、塑料结构、木质结构等其他结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的组合结构,这些也能实现在人体乘座或躺卧时对其臀、腿、背、腰等部位的接触和支撑,并使椅更具多样化。
103.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架体结构一11被设置成上凸弧形结构,尤其设置成自架体结构一11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沿末端102的方向逐渐下降的上凸弧形结构,架体结构二21设置成与架体结构一11的末端102相匹配的上凸弧形结构,由于第一抵靠单元13自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处沿末端102方向延伸形成,当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人体可整体向后倾斜乘坐或躺卧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的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上,从而实现全身的释压和放松,且上凸弧形结构使得臀、腿、背、腰等部位与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更加贴合,受力点更加分散,从而更加舒适和放松;当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人体可自与第一抵靠单元13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的边沿位置整体呈逐渐下降的姿态躺、卧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的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上,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之类的健身动作,相比于斜躺于平面上进行这类动作,加大了健身的强度,提升了健身效果,即,即增大了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提升了健身效果,且整体呈逐渐下降的姿态更符合人体结构,进行仰卧起坐等健身动作更舒适。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一11也可以设置成第一连接位置103与末端102之间的某一位置高于第一连接位置103的上凸弧形结构,从而在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使人体仅上半身和臀部等部位向后倾斜乘坐或躺卧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的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上,实现一定的释压和放松,在椅处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时,人体可自该上凸弧形结构的最高位置使上半身和臀部等部位呈逐渐下降的姿态躺、卧在第一架体单元1和第二架体单元2上设置的第一抵靠单元13和第二抵靠单元23上,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之类的健身动作,相比于斜躺于平面上进行这类动作,也能加大健身的强度,替代现有独立的健身器材,或者该架体结构一
11也可以设置成直体结构,由于架体结构一11的末端102处低于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的高度,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贴合面积,提升舒适度,并使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与架体结构二21上的第二抵靠单元23之间的相对角度等于180度,也能相对现有技术增大腿、腰、腹、背、肩、颈等部位的拉伸幅度,提升了健身效果。
104.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架体结构一11设置为分体结构,包括架体部一111和架体部二112,其中,架体部二112与架体部一111可枢转连接,可相对架体部一111转动架体部二112,从而改变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之间形成的角度。本实施例中,当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转动至与架体部一111相抵靠时,可将架体部二112折叠收合起来,大大减小了第一架体单元1的整体长度,从而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更加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转动至原来的状态时,即可将架体部二112展开,供以使用,当然,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之间的枢转连接件选用可以使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转动收合,并能在展开使用时形成架体结构一11整体的上凸弧形结构的枢转连接件。本实施例中,可将架体部二112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下方,同时,也可将第三支撑单元5和定位单元9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下方,从而将多功能的椅完全折叠收合起来,且由于架体结构一11设置成上凸弧形结构,使得折叠收合后的椅结构更加紧密,可防止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过程中因磕碰而造成损坏,此外,由于棘轮臂811与转臂814之间的转动角度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因此,可将第二架体单元2和第三支撑单元5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上方,进一步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且由于横向支撑结构一12、横向支撑结构二22均间隔设置,使得折叠收合后的横向支撑结构一12与横向支撑结构二22之间可以交错摆放,使得折叠收合后的椅结构更加紧密,从而大大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更加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架体部二112、第三支撑单元5和定位单元9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上方,将第二架体单元2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下方,也能减小椅整体的体积,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
105.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112之间通过枢转结构一113可枢转连接,枢转结构一113包括架体部三115和铰接于架体部三115两端的两个枢转连接件一114,使得架体部一111和架体部二112可分别与两个枢转连接件一114铰接,并分别相对于架体部三115的两端折叠收合,相比于仅通过一个枢转连接件一114将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枢转连接,本实施例可以使折叠收合后的椅结构更加紧密,避免第一架体单元1因自身结构影响而在折叠收合过程中发生抵触、收合不顺畅等情形,且本实施例中的架体部三115设置成架体结构一11的形状,使得具有可折叠收合效果的架体结构一11仍然保持架体结构一11整体的上凸弧形形状,与不设置枢转结构一113的架体结构一11具有同样的用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和用于健身器材的第二姿态的使用效果,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部三115也可以设置成与架体结构一11不同的下凸弧形形状或者直杆形状等其他形状,也能避免第一架体单元1因自身结构影响而在折叠收合过程中发生抵触、收合不顺畅等情形,该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之间也可以仅通过一个枢转连接件一114连接,也能将架体部二112折叠收合在架体部一111的下方。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枢转连接件一114包括连接部一1141、转轴部一1142和限位部一1143,其中,两个连接部一1141的一端分别通过间隔设置的另一转轴部一1142与架体部三115的两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架体部一111和架体部二112的一端铰接,使得架体部一111和架体部二112可分别相对架体
部三115的两端转动,且转轴部一1142垂直于架体结构一11的方向设置,限位部一1143设置在连接部一1141的上部,使得架体部一111、架体部二112和架体部三113的转动轨迹被限定在架体结构一11的平行方向上,使得架体部二112可相对架体部一111正向对折收合,减小折叠收合后的椅整体的体积,便于包装、携带或运输,当架体部一111、架体部二112和架体部三113分别转动至上端与其各自铰接枢转连接件一114的限位部一1143相抵靠时,即展开架体部二112,供以使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枢转连接件一114上设置一锁定件实现架体部一111、架体部二112和架体部三113相互转动的任意角度的锁止,从而将架体部一111、架体部二112和架体部三113之间固定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形成不同状态的架体结构一11,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枢转连接件一114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能使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相对折叠收合的铰链等其他连接结构,也能使架体部二112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从而便于包装、携带或运输。本实施例中,仅设置一个枢转结构一113,使得架体结构一11整体可以对折收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架体结构一11上设置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枢转结构一113,使架体结构一11具有三折、四折甚至更多折的收合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之间也可以通过可伸缩结构等其他连接结构进行连接,通过缩短架体结构一11整体长度等方式也能减小椅整体的体积,更加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
106.如图14

1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还包括第三支撑单元5,第三支撑单元5设置在第二架体单元2的后下方,第三支撑单元5的下端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抵靠。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实施例一中的第三转动组件8对与其连接的架体结构二21与架体结构一11进行位置锁止的基础上,通过增设第三支撑单元5,使第三支撑单元5对第二架体单元2的后部进行支撑和进一步锁止,进一步增强了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第二架体单元2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防止背、腰等部位抵靠在第二架体单元2上后,第二架体单元2受力而向后转动,并对第二架体单元2的后部施加向前上方的支撑力,使得第三支撑单元5对第二架体单元2受力后的支撑更加正向和直接,支撑效果更好。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单元5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架体单元2的正下方或前下方,或者几个方向上设置的组合,从而对第二架体单元2施加向正上方、后上方的支撑力或拉力,也能增强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第二架体单元2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单元5的下端也可以是与第二支撑单元4相抵靠,也具有同等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三支撑件51与架体结构一11转动连接,将第三调节组件52设置在架体结构二21上,也具有同等效果。
107.如图1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第三支撑单元5包括第三支撑件51和第三调节组件52,其中,第三支撑件5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架体结构二21活动端转动连接,下端与第三调节组件52可调节连接,使得第三支撑件51可在与架体结构二21的连接位置处相对架体结构二21转动,并将转动后的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与第三调节组件52上相对第三调节组件52调节后的新位置连接,从而调节第三支撑件51对架体结构二21的支撑角度,进而对架体结构二21上的第二抵靠单元23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之间的不同撑开角度进行支撑。第三调节组件5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调节组件52对应设置在两个架体结构一11上,用于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相对两个架体结构一11的位置的调节。当然,该第三调
节组件52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结构,增强连接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螺纹结构、螺钉、卡扣等可拆卸连接结构,方便组装或更替。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调节组件52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支撑件41或第二加强件42上,或者设置在这几个部件的组合上,也具有同等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第三调节组件52,而使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直接与架体结构一11可调节连接,也能用于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相对两个架体结构一11的位置的调节。
108.如图1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第三调节组件52包括调节件三521,调节件三521上设置有若干调节通道三522,每个调节通道三522与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配合设置,用于与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连接、锁定和对其进行支撑,提升第三支撑单元5对架体结构二21支撑的稳定性,同时,调节通道三522与第三转动组件8的转动角度配合设置,使架体结构二21上的第二抵靠单元23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的撑开角度在第三转动组件8的任意一个角度锁止下,调节件三521上都能有一个与该时的架体结构二21呈角度支撑的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相对应的调节通道三522,从而实现对各个角度锁止情况下的第二架体单元2进行支撑和锁定。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调节通道三522也可以仅与第三转动组件8的部分转动角度配合设置,使第三支撑单元5仅用于架体结构二21上的第二抵靠单元23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抵靠单元13的部分撑开角度下的进一步支撑,也能提升第三支撑单元5对架体结构二21支撑的稳定性。
109.如图1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调节通道三522被设置成上端为开口的槽型结构,第三支撑件51包括支撑件三511和卡接件三512,其中,支撑件三511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件三511的上端分别通过铰接件三513与两个架体结构二21转动连接,下端分别连接在卡接件三512上靠近两端部的位置,两个支撑件三511与卡接件三512连接的位置至卡接件三512两端部之间的卡接件三512用于与该槽型结构相卡接,从而将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支撑和锁定在某一个调节通道三522内。本实施例中,该槽型结构与卡接件三512上的端部至与支撑件三511连接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的结构匹配设置,以增强第三调节组件52对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支撑的稳定性,且卡接件三512整体设置成圆柱形的杆体结构,该槽型结构设置成对应的u形槽结构,便于卡接件三512从各个角度和方向由开口卡接入调节通道三522内,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三512也可以仅将端部至与支撑件三511连接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的结构设置成圆柱形结构,而将与两个支撑件三511连接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的结构设置成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其他结构,也能便于卡接件三512从各个角度和方向由开口卡接入调节通道三522内,或者将卡接件三512设置成与槽型结构相匹配的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其他结构,或者设置成与槽型结构不相匹配的其他结构,也能将第三支撑件51的下端支撑和锁定在某一个调节通道三522内。本实施例中,该槽型结构的开口由卡合部一523和卡合部二524间隔设置构成,卡合部一523与卡合部二524之间的间隔宽度小于该槽型结构的宽度,且卡合部一523与卡合部二524采用具有轻微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将卡接件三512的端部卡入该槽型结构内后,可通过卡合部一523与卡合部二524将卡接件三512牢牢限定在该槽型结构内,防止松动,且卡合部一523轻微凸出于该槽型结构的内侧,卡合部二524则相对更加凸出于该槽型结构的内侧,即主要通过卡合部二524来限定卡接件三512的端部,从而在架体结构二21在沿架体结构一11的首端101或末端102方向转动时,即,带动第三支撑件51相对第三调节组件52往前或往后
移动,即,卡接件三512的两端分别从某一个调节通道三522内脱离出来并延若干个卡合部一523与卡合部二524的上端面滑动,当架体结构二21调节至需要的角度后,下压架体结构二21或第三支撑件51,卡接件三512即受力卡接入另一个调节通道三522,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槽型结构的开口也可以设置成宽度小于槽型结构宽度的其他结构,也能将卡接件三512牢牢限定在该槽型结构内,防止松动。无需使用第三支撑单元5时,只需将卡接件三512脱离出调节件三521,通过铰接件三513相对架体结构二21转动即可将第三支撑单元5折叠收合在第二架体单元2的后方,也不影响多功能的椅作为座椅、躺椅或健身器材的使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支撑件51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件51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支撑单元5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0.如图17

2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实施例三相对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三转动组件8包括连接件三821和转动轴822,其中,连接件三821与架体结构二21相连,转动轴三822的一端与架体结构一11相连,另一端与连接件三82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二中的棘轮臂811、棘轮812、棘轮轴813、转臂814、止回棘爪815、止回棘爪轴816、回位件817和复位件818等结构替换为连接件三821和转动轴822,简化了结构,从而便于生产加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三821可相对转动轴三822进行360度方向全方位转动,当椅处于躺椅或座椅的第一姿态时,可沿第一架体单元1的首端101方向或末端102方向无障碍转动第二架体单元2,并通过第三支撑件5将转动后的角度和位置锁定,实现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撑开角度的固定,增加了架体结构二21相对架体结构一11撑开的角度范围,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人群更多。当然,连接件三821与架体结构二21之间,转动轴三822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结构,增强连接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可拆卸连接结构,方便于组装或更替。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架体结构二2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也可以直接通过转动轴或其他铰链结构可转动连接,也能实现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首端101方向或末端102方向360度无障碍转动第二架体单元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该连接件三821与架体结构一11相连,将该转动轴三822与架体结构二21相连,也具有同等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转动组件8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1.如图21

2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实施例四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一在于:第一支撑件31设置成分体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其中,第一支撑件31与架体结构一11上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直接连接,而未通过第一转动组件6连接,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可枢转连接,可相对第一支撑部311转动第二支撑部312,从而改变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形成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312相对第一支撑部311转动至与架体部一111的下方相抵靠时,也可将第二支撑部312折叠收合起来,也能减小椅整体的体积,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第二支撑部312相对第一支撑部311转动至原来的状态时,即可将第二支撑部312展开,供以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的枢转结构二313选用
合页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使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枢转结构二313也可以选用能够使第二支撑部312相对第一支撑部311转动收合,并能在展开使用时形成原第一支撑件31的形状结构的其他枢转连接件,也能使第二支撑部312在折叠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311的下端靠近第一连接位置103设置,定位连接件91仅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12上,从而使得折叠收合后的第二支撑部312更加靠近架体结构一11,进而使得折叠收合后的椅整体更加紧密,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312的下端也可以稍远离第一连接位置103设置,该定位连接件91也可以在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上均设置,或者仅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11上,也能使第二支撑部312相对第一支撑部311转动收合,在折叠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另外,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的连接端还设置有定位凸起,第二支撑部312的连接端对应设置有定位凹槽,用于第二支撑部312展开后的定位,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支撑部311或第二支撑部312发生扭动、歪斜等情况。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1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增强舒适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材料制成,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1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2.如图21所示,实施例四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二在于:第一支撑件31设置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替换了实施例四中的杆体结构,使得第一支撑件31的下端面与地面等安装端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椅整体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1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3.如图21所示,实施例四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三在于:第二支撑单元4与第一支撑单元3靠近末端102的主体和末端102相连,即,将实施例三中与架体结构一11设置为一体结构的第二支撑单元4替换成了独立的第二支撑单元4,该第二支撑单元4包括两个分别与架体结构一11靠近末端102的主体和末端102相连的第二支撑件41,和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件41之间的第二加强件42,且该第二支撑件41设置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替换了实施例四中的杆体结构,使得第二支撑件41的下端面与地面等安装端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椅整体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41与架体结构一11靠近末端102的主体和末端102相连,增大了连接区域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件41也可以单独与架体结构一11的末端102或靠近末端102的位置相连,当然,该第二支撑件4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可采用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结构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件41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增强舒适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件41也可以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材料制成,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件41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4.如图2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实施例五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一在于:第三支撑单元5包括上第三支撑件531和下第三支撑件532,其中,上第三支撑件531的上端与架体结构二21转动连接,下第三支撑件532的上端与上第三支撑件531相互配合连接,下第三支撑件532的下端与架体结构一11可分离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上第三支撑件531和下第三支撑件532替换了实施例三中的第三支撑件51和第
三调节组件52,通过上第三支撑件531与下第三支撑件532结构配合也能实现对各个角度下的架体结构二21的支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下第三支撑件532的下端也可以与架体结构一11通过可调节结构活动连接,通过该可调节结构或结合上第三支撑件531与下第三支撑件532的配合结构共同实现对各个角度下的架体结构二21的支撑。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下第三支撑件532的下端也可以是与第二支撑单元4相连,也具有同等效果。本实施例中,上第三支撑件531与下第三支撑件532设置成可伸缩结构,当需要调整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的高度或相对于第一抵靠单元13的角度时,将连接端三5321逐渐收缩隐藏于安装通道三5311内,即降低了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地面等安装断面的高度,增大了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第一抵靠单元13的角度,当下第三支撑件532相对上第三支撑件531逐渐拉伸展开时,即提高了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的高度,减小了第二架体单元2相对于第一抵靠单元13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上第三支撑件531与下第三支撑件532之间也可以采用滑轨结构、卡扣结构等其他可调节结构相互配合连接,也能通过改变上第三支撑件531与下第三支撑件532总体的长度对各个角度下的架体结构二21的支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上第三支撑件531和下第三支撑件532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上第三支撑件531和下第三支撑件532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支撑单元5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5.如图23所示,实施例五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二在于:第一支撑件31设置成分体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其中,第二支撑部312的上端与第一支撑部311的下部相互配合连接,下端面与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等安装介质的安装端面上相抵靠,改变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总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架体结构一11上第一连接位置103处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之间的高度。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三中的一体结构的第一支撑件31替换为包括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的分体结构的第一支撑件31,通过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的结构配合,在第一支撑件31对架体结构一11的第一连接位置103处进行支撑并可相对通过第一转动组件6将第一支撑件31折叠收合在架体结构一11下方的基础上,还能调节第一支撑件31的长度,实现对椅整体的高度的调节,使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适用范围更广。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设置成可伸缩结构,通过改变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总体的长度即可对椅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之间也可以采用滑轨结构、卡扣结构等其他可调节结构相互配合连接,也能通过改变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总体的长度对椅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的长度基本一致,两个定位连接件9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部311之间和两个第二支撑部312之间,从而使得收缩后的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重合的长度更长,展开后的第二支撑部312与第一支撑部311的长度的总和更长,进而使得第一支撑件31对椅整体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同时,两个定位连接件91之间的间隔也随之变大或变小,可以适应不同间隔大小的脚、小腿等部位的放置或定位,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的长度也可以设置为具有较大的差距,该两个定位连接件91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11上或仅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12
上,也能通过改变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2总体的长度对椅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311和第二支撑部312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1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6.如图23所示,实施例五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三在于:第二支撑件41设置成分体结构,包括第三支撑部411和第四支撑部412,其中,第四支撑部412的上端与第三支撑部411的下部相互配合连接,下端面与地板、地垫、沙石以及室内或户外的各种平台等安装介质的安装端面上相抵靠,改变第三支撑部411与第四支撑部412总体的长度,即可改变架体结构一11的后端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之间的高度。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三中的一体结构的第二支撑件41替换为包括第三支撑部411和第四支撑部412的分体结构的第二支撑件41,通过第四支撑部412与第三支撑部411的结构配合,在第二支撑件41对架体结构一11的后端进行支撑的基础上,还能调节第二支撑件41的长度,实现对椅后端的高度调节,使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适用范围更广。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撑部412与第三支撑部411设置成可伸缩结构,通过改变第四支撑部412与第三支撑部411总体的长度即可对椅后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部411与第四支撑部412之间也可以采用滑轨结构、卡扣结构等其他可调节结构相互配合连接,也能通过改变第三支撑部411与第四支撑部412总体的长度对椅后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强件42设置在两个第四支撑部412的末端之间,从而增大了第二支撑单元4与地面等安装端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椅摆放时的稳定性,此外,第二加强件42还将两侧的第二支撑件41连接为一体,方便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整体折叠或伸缩第二支撑单元4,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加强件42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第四支撑部412的其他位置之间,或者设置在两个第三支撑部411之间,增强第二支撑单元4的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支撑部411和第四支撑部412采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增强结构的坚固牢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支撑部411和第四支撑部412也可以采用木质、塑料等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制成,使椅更具多样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件41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7.如图23所示,实施例五相对于实施例三的区别四在于:第二支撑单元4通过第二转动组件7与第一架体单元1设置为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第二转动组件7,使得第二支撑单元4可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转动,一方面,可通过调节第二支撑单元4与第一架体单元1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改变第二支撑单元4相对于地面等安装端面之间的角度以及椅的整体的高度,进而改变第二支撑单元4对第一架体单元1的支撑方向,形成不同的支撑结构,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将第二支撑单元4转动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抵靠后,还可单独将第二支撑单元4折叠收合起来,从而为椅提供更多的折叠收合方式。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动组件7,同侧的第二支撑件41与架体结构一11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动组件7连接,并在第二加强件42的带动下同时相对同侧的架体结构一11转动,方便于单独对第二支撑单元4进行折叠收合。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组件7采用与枢转连接件一114相同的结构,使得两个第二支撑件41的转动轨迹被限定在架体结构一11的平行方
向上,防止因两个第二支撑件41转动角度和方向不一致而造成椅整体的不稳定,当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往后转动第二支撑单元4至第二支撑件41的顶端与限位部一1143相抵靠,即在第二支撑件41的带动下展开第二支撑单元4,此时,可将椅平稳的摆放在地面等安装端面,供以使用,当相对第一架体单元1往前转动第二支撑单元4至与第一架体单元1相抵靠时,即在第二支撑件41的带动下折叠收合第二支撑单元4,此时,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可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一锁定件实现第二支撑件41在相对连接件部一1141转动的任意角度的锁止,从而将第二支撑件41及第一架体单元1整体固定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用于不同角度和位置的支撑,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转动组件7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能使第二支撑件41相对架体结构一11转动的铰链等连接结构,也能使第二支撑单元4在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换,便于使用、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此外,实施例四中的枢转连接二313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组件7的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组件7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8.如图2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公开了一种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实施例六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一在于:架体部二112与架体部一111可伸缩连接,可通过改变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之间的相对长度,从而改变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的整体长度。本实施例中,将架体部二112与架体部一111可伸缩连接替换了实施例三中的架体部二112与架体部一111可枢转连接,且架体部一111上与架体部二112相连的端设置有安装通道一1111,用于容纳架体部二112的连接端一1121,当需要进行收合时,将连接端一1121逐渐收缩隐藏于安装通道一1111内,减少了第一架体单元1的整体长度,并减少了收合后的架体部二112的占用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椅整体的体积,更加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当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拉伸至连接端一1121锁合在安装通道一1111的后端部时,即可将架体部二112展开,供以使用。本实施例中,将架体部一111整体设置为安装通道一1111,将架体部二112整体设置为连接端一1121,使得架体部二112基本可以整体收缩隐藏于架体部一111内,从而最大化的减少了第一架体单元1的整体长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架体部一111的局部结构设置为安装通道一1111,将架体部二112的局部结构设置为连接端一1121,也能将架体部二111收缩隐藏于架体部一111内。本实施例中,将安装通道一1111与架体部一111设置为一体结构,将连接端一1121与架体部二112设置为一体结构,从而简化了结构,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安装通道一1111或连接端一1121设置为独立的结构,便于组装或拆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安装通道一1111设置在架体部二112上与架体部一111相连的端,将连接端一1121设置在架体部一111上,从而将架体部二112由连接端一1121收缩包裹于架体部一111的外部,也具有同等效果,或者在架体部一111的内侧或外侧沿架体部一111的长度方向设置轨道结构,在架体部二112的连接端设置对应的滑条结构,通过滑条结构沿轨道结构移动来改变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的整体长度,或者设置成其他能使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移动并改变其整体长度的其他连接结构,也能减小收合后的架体部二112的占用空间,更加方便于储藏、包装、携带或运输。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一锁止连接结构实现架体部二112相对架体部一111移动的任意位置的锁止,从而将架体部二112与架体部与111整体固定于不同的相对位置,用于不同长度状态下的支撑,使得椅具有更丰富的使用状态。当然,本实施例中的
架体部一111与架体部二112及其连接结构也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使其他实施例中的健身和躺卧两用的椅也具有这种效果。
1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2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