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紧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4 22: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结构,其包括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能够可重复地可释放地紧固到第二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固结构,其廉价、构造简单并且无需工具即可操作。
3.在开头所提及类型的紧固结构中,该目的通过附加件来实现,该附加件可围绕枢转接头枢转并且可在打开功能位置与闭合功能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打开功能位置,第一部件的接合部可接合到第二部件的容置部,并且在闭合功能位置,第一部件的接合部被容置在第二部件的容置部中,附加件在功能位置之间的转变期间经过不稳定的死点位置。
4.根据本发明的紧固结构具有特别简单的设计,其中,附加件的可枢转性允许在两个限定的功能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功能位置是打开功能位置,其中第一部件的接合部可以接合到第二部件的容置部。第二功能位置是闭合功能位置,其中第一部件的接合部被容置在第二部件的容置部中。在两个功能位置之间的转变期间,附加件经过形式为不稳定死点位置的中间位置。因此,无论是在从打开功能位置转变到闭合功能位置期间还是在从闭合功能位置转变到打开功能位置期间,附加件都不会保持在上述中间位置。由于死点位置的不稳定性,附加件或者被推向打开功能位置或者被推向闭合功能位置。
5.装配人员将附加件的不稳定的死点位置感知为阻力,该阻力的克服致使转变到相应的另一功能位置。
6.在闭合功能位置,作用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力优选地独立于组装力。组装力必须仅足以克服与附加件的死点位置相对应的最大组装力。然而,无论装配人员是仅施加稍微更高的组装力还是显著更高的组装力,都不会影响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中作用的接合力,并且由此不会影响组装过程的质量。
7.此外,由于附加件的不稳定的死点位置,装配人员接收触觉和/或触知反馈,即,从两个功能位置中的一个开始,到达并克服了死点位置。
8.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了,枢转接头由附加件的凸形接头部和第二部件的凹形周边打开的接头部形成,其中,接头部彼此抵靠。这产生了特别简单的可枢转结构,其仅包括附加件和第二部件的面对面接触的接头部,接头部一起形成摩擦接头(相当于铰接接头或人的肘关节)。足够的是,附加件的凸形接头部可以将其自身支撑在第二部件的凹形接头部上,并且附加件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二部件的凹形接头部上,枢转角度优选地被限制为例如90
°
、更优选地60
°
的最大枢转角度。
9.优选地,附加件的接头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部件的接头部的曲率半径。如果曲率半径至少近似相等,那么接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提供特别耐磨且稳定的结构。如果附加件的接头部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部件的接头部的曲率半径,那么可以将相同几何形状的附加件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第二部件。
10.此外,优选的是,附加件的接头部由截面为部分圆形的突出部形成。这允许枢转接
头的简单、紧凑且稳定的设计。
11.当在附加件的枢转方向上观察时,接头部在小于360
°
、优选地小于240
°
的角度内延伸。
12.可以的是,当在附加件的枢转方向上观察时,接头部可以在大于180
°
的角度内延伸。这使得可以产生底切结构,该底切结构允许附加件在枢转接头的区域中在位置上固定在第二部件上。
13.附加件优选具有两个彼此成角度布置的支腿。以上讨论的枢转接头优选地布置在连接两个支腿的区域中或处。支腿可以特别地实施下面讨论的功能。
14.例如,可以的是,在附加件的静止的松弛状态下,支腿可以限定第一展开角,并且在附加件的打开与闭合功能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瞬态条件下,支腿可以限定大于第一展开角的第二展开角。这样,附加件的弹性变形可用于在瞬态条件下将变形能引入附加件,变形能在附加件从其不稳定的死点位置到两个功能位置二者之一的转变期间可释放和/或用于引起该转变。
15.特别优选的是,上述瞬态条件对应于附加件的死点位置。由此,支腿的最大展开所要求的组装力可被装配人员感知为最大阻力。该条件特别伴随着第一部件的接合部同时抵靠附加件的两个支腿。由此,装配人员可以操纵第一部件及其接合部,并且在操纵第一部件期间,装配人员借助于第一部件的接合部将两个支腿展开。
16.在优选实施例中,当在截面中观察时,附加件的一个支腿在大致直的平面中延伸。这种支腿特别能够在闭合功能位置中抵靠第二部件的容置部的边界面。
17.还优选的是,当在截面中观察时,附加件的一个支腿具有弯曲形状。这特别是一个在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中相对于第一部件可移动并且在闭合功能位置中优选与第一部件互锁地相互作用的支腿。
18.进一步优选的是,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中,附加件的一个支腿的自由端被容置在第一部件和/或接合部的底切区域中。底切区域可以例如由第一部件的接合部的一部分界定或限定。特别地,底切区域布置在第一部件的边界面的面向第二部件的区段与接合部的加宽部之间。然而,还可以的是,底切区域可以与接合部分开地设置,或者通过接合部和第一部件的与接合部分开的部分共同地设置。
19.为了限定附加件的功能位置,优选的是,第二部件具有在闭合功能位置中有效地限制枢转范围的抵接部,和/或第二部件具有在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中有效地限制枢转范围的抵接部。
20.在闭合功能位置有效的抵接部可以是例如第二部件的容置部的边界面。这种边界特别在直的平面中延伸,该直的平面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中与附加件的互补的直的平面共同作用,该互补的直的平面例如由在截面中观察时在大致直的平面中延伸的支腿限定。
21.另外的发展提供了,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产生用于将附加件保持在打开功能位置上的保持力。该保持力将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限定为相对于第二部件的优选位置,只要与第一部件不存在相互作用即可。这样,附加件保持在打开功能位置;第一部件的接合涉及除了以上讨论的组装力之外还必须克服保持装置的保持力的要求。然而,当使用例如相对弱的弹簧时,其中该弹簧在一端抵靠第二部件并且在另一端抵靠
附加件,这将附加件朝向打开功能位置推动,该保持力可能相对低。还可以在保持装置具有磁性相互作用的部分时将附加件保持在打开功能位置,该磁性相互作用部分在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彼此相互作用,但是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具有可忽略的影响。
22.根据本发明,可以的是,可以设置正好一个附加件,由此,可以产生构造上特别简单、坚固且紧凑的紧固结构。然而,也可以的是,可以设置两个附加件,它们可在两个相反的枢转方向上在它们各自的功能位置之间移动。这使得可以平衡在安装平面两侧上的并且相对于安装平面对称的组装力。上面使用的两个表述“正好一个附加件”和“两个附加件”各自指的是紧固结构的垂直于正好一个附加件的枢转轴线或者垂直于两个附加件的相应枢转轴线定向的截面。这意味着,沿着枢转轴线或沿着多个枢转轴线观察,可以设置若干附加件。
23.可以的是,两个附加件可以彼此分开布置并且彼此不接触,而与它们各自的功能位置无关。然而,还可以的是,两个附加件可以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使得两个附加件彼此运动耦合。这种连接部可以与附加件分开设置,并且可以由例如优选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然而,连接部也可以由塑料材料、弹性体或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组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附加件、优选具有两个附加件的一体构造。在由塑料制成的两个附加件的情况下,连接部也可以是薄膜铰链的形式。此种结构优选地以挤出或共挤工艺生产。另一种可能的制造工艺是注塑。
24.可以的是,连接部不仅可以是可变形的,以允许功能位置之间的转变,而且可以优选地呈现甚至更大的可变形性,以便例如允许包括两个附加件和连接部的组件插入到第二部件的容置部中。在这个背景下,特别优选连接部的特别叶状的、可逆弯曲的或可扭结的设计,该设计允许组件暂时采取紧凑的插入构造,该紧凑的插入构造是组件通过插入开口插入到第二部件的容置部中所要求的,并且在该紧凑的插入构造中,连接部强烈地变形、特别是弯曲或扭结。
25.在设置如上所述的连接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两个附加件的死点位置伴随有连接部的最大压缩、尺寸的压缩减小和/或压缩载荷。
26.对于所有上述紧固结构,从至少一个附加件采取其闭合功能位置的组装状态开始,第一部件可以与第二部件重新分离。为此,至少一个附加件围绕枢转接头从其闭合功能位置枢转到打开功能位置。在该过程中,附加件也经过上述死点位置。
27.根据本发明的紧固结构特别适用于棱柱结构,其中,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是棱柱形的,例如用于型材元件、条或面板。
28.因此,优选的是,附加件是棱柱形的。这允许沿着附加件的延伸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提供组装力。
29.在优选的紧固结构中,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附加件沿着平行于枢转接头的枢转轴线的主延伸轴线延伸,主延伸轴线具有至少5cm、优选地至少10cm、更优选地至少100cm的长度。
30.特别优选地,第二部件是开槽的型材条或者具有开槽的型材条。此种开槽型材条可以是例如在机械工程或设备制造中用作结构型材的型材元件(例如,德国索林根市的item industrietechnik gmbh公司的所谓“item”型材、或德国洛尔的bosch rexroth ag公司的所谓“bosch”型材)。
31.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部件是用于在安装位置中永久连接到机动车的挡风玻璃的下边缘的型材条,并且第一部件优选是用于可拆卸连接到型材条的进气侧板。由此,所提及的部件(型材条和进气侧板)可以通过仅提供一个附加部件(附加件)而可拆卸地接合在一起。
32.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个部件是灯具的灯具壳体、支撑结构或安装轨,和/或一个部件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到灯具壳体、支撑结构或安装轨的灯具盖。这是有利的,尤其是当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已经被现场安装(例如,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并且另一个部件然后可以通过简单地将其压在已安装部件上而被安装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被去除时。
33.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附加件具有第一电接触部,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具有第二电接触部,在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电气隔离,并且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附加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提供导电功能。这样,紧固结构的机械接合功能可以利用附加件与第一部件之间或者附加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电接触功能来补充,而无需要求附加的操纵步骤。
34.第二接触部例如布置在第一部件的接合部上或者第二部件的容置部中或上,并且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中与第一接触部相互作用。
35.特别优选的是,第二部件或第一部件具有第三接触部,并且在附加件的闭合功能位置中,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在第一部件、附加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提供导电功能。这样,紧固结构的机械接合功能可以利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其中附加件电插入其间)之间的电接触功能来补充,而无需要求附加的操纵步骤。
36.优选的是,从附加件的打开功能位置开始,第一部件与接合部一起沿着接合方向并且优选垂直于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仍间隔开的边界面朝向第二部件的容置部可移动。这允许容易地组装第一和第二部件。
37.类似地,优选的是,从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组装状态开始,通过施加与接合方向相反定向的拆卸力,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分离,其中在组装状态中,至少一个附加件采取其闭合功能位置。这允许容易地拆卸第一和第二部件。
38.此外,优选的是,第一部件的接合部从第一部件的面向第二部件的边界面突出。这使得接合部能够大致独立于第一部件的设计而构造。
39.类似地,优选的是,第二部件具有面向第一部件的边界面,其中,容置部从第二部件的边界面开始构造成凹部的形式。这使得容置部能够大致独立于第二部件的设计而构造。
40.特别地,优选的是,在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上述边界面彼此平行和/或彼此抵靠,其中在该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附加件采取其闭合功能位置。这使得可以提供紧凑且稳定的紧固结构。
41.在从属权利要求35至37中列举了特别优选的特征组合。
附图说明
42.本发明的另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中清楚。
43.在附图中,
44.图1示出了紧固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紧固结构的两个附加件采取打开功能位
置;
45.图2示出了图1的紧固结构,其中附加件采取不稳定的死点位置;
46.图3示出了图1的紧固结构,其中附加件采取闭合功能位置;
47.图4示出了图1的紧固结构的变型,其包括附加的保持装置;
48.图5a示出了紧固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紧固结构的附加件采取打开功能位置;
49.图5b示出了图5a的紧固结构,其中附加件采取闭合功能位置;
50.图6示出了图5a和5b的紧固结构的变型;
51.图7示出了紧固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其中紧固结构的附加件采取打开功能位置;
52.图8示出了图7的紧固结构,其中紧固结构的附加件采取闭合功能位置;
53.图9示出了紧固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其中紧固结构的附加件采取打开功能位置;
54.图10a至图10c示出了汽车组件的第一示例形式的紧固结构的实施例,其中汽车组件的附加件示出在不同位置;
55.图11a至图11c示出了汽车组件的第二示例形式的紧固结构的实施例,其中汽车组件的附加件示出在不同位置;
56.图12a和图12b示出了灯具组件形式的紧固结构的实施例;
57.图13a至图13e示出了包括结构型材的紧固结构的实施例;
58.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包括电接触部的紧固结构的实施例;以及
59.图15a和图15b示出了包括电接触部的紧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60.图1至图4示出了紧固结构10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提供了第一部件12,其可以可重复地、可释放地紧固到第二部件14上。部件12、14特别是棱柱形的。
61.第一部件12具有接合部16。接合部16从第一部件12的面向第二部件14的边界面18突出。
62.第二部件14具有面向第一部件12的边界面20。边界面18和20优选地至少在部件12和14的组装状态下彼此平行(参见图3)。此外,第二部件14具有从边界面20开始的、构造为凹部形式的容置部22。
63.容置部22具有边界面24和26,它们彼此成一定角度布置并相对于边界面20向内偏移。边界面24和26优选地在区域28中相遇。
64.在它们的彼此背离的侧向端处,边界面24和26邻接凹形接头部30、32。这些接头部与相应的附加件38、40的凸形接头部34、36相互作用。两个各自的接头面30、34和32、36分别一起形成摩擦接头形式的相应枢转接头42、44(参见图2)。
65.附加件38和40各自具有两个彼此成角度布置的支腿,即,面向容置部22的相应边界面24、26的相应第一支腿46、48、以及相应第二支腿50、52。
66.当在截面中观察时,第一支腿46、48优选地在大致直的平面中延伸。当在截面中观察时,第二支腿50、52优选地具有弯曲形状。
67.接合部16具有与附加件38、40的第一支腿46、48的自由端相互作用的挤压部54。接合部16还具有与第二支腿50、52的自由端相互作用的加宽部56、58。
68.第一部件12具有两个底切区域60、62,这两个底切区域布置在边界面18的相应区
段与接合部16的加宽部56、58之间。
69.在图1中,示出了处于打开功能位置的附加件38、40。在该打开功能位置,第一支腿46、48与容置部22的相应边界面24、26间隔开。此外,第二支腿50、52的自由端被间隔开如此远,使得接合部16能够以其加宽部56、58沿着垂直于部件12和14的边界面18和20的接合方向64进入到限定在第二支腿50、52的自由端之间的安装空间中。
70.在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附加件38、40的相应支腿46、50和48、52限定第一展开角66(参见图1)。该展开角66由附加件38、40的前述支腿在附加件38、40的静止的未变形状态中限定。
71.通过接合部16的挤压部54与第一支腿46、48的自由端的接触,附加件38、40相对于枢转接头42、44沿相反的枢转方向68、70枢转(参见图2)。在不同于打开功能位置的死点位置中,挤压部54抵靠第一支腿46、48的端部,而同时加宽部56、58抵靠第二支腿50、52的自由端并且将第一支腿46与第二支腿50之间以及第一支腿48与第二支腿52之间的相应的展开角增大到第二展开角72。从第一展开角66到第二展开角72的增大伴随着附加件38和40的弹性变形,或者更准确地说,伴随着分别支腿46和/或50和48和/或52的偏转。
72.从达到最大展开角72的状态开始,第一部件12可以进一步沿着接合方向64朝向第二部件14移动,使得附加件38和40克服其死点位置并且进一步在其枢转方向68、70上枢转,直到附加件38、40达到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3)为止。在附加件38、40的闭合功能位置中,第一支腿46、48抵靠容置部22的相应的边界面24、26。
73.在附加件38、40的闭合功能位置中,支腿50、52的自由端互锁地容置在第一部件12的底切区域60、62中。附加件38、40(图3中未示出)的第一支腿46与第二支腿50之间以及第一支腿48与第二支腿52之间的展开角小于第二展开角72并且优选地再次对应于附加件38、40的静止的未变形状态的第一展开角66。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面对的边界面18、20彼此抵靠。在附加件38、40的闭合功能位置,接合部16的挤压部54保持与第一支腿46、48的自由端接合,使得产生完全零间隙的结构。
74.附加件38、40的相应接头部34、36由截面为部分圆形的突出部74、76形成(参见图3)。可以的是,当在附加件38、40的枢转方向68、70上观察时,该部分圆形的突出部可以在小于180
°
的角度上延伸。
75.然而,在紧固结构10的变型中(参见图4),还可以的是,部分圆形的突出部74、76可以在大于180
°
的角度78上延伸。这允许附加件38、40的凸形接头部34、36互锁地容置在第二部件14的相应凹形接头部30、32中。
76.除了参照图1至图3描述的实施例的元件之外,图4所示的紧固结构10的变型还具有保持装置80。保持装置80例如是压缩弹簧82,其在一端抵靠第二部件14并且在另一端与附加件38、40的第一支腿46、48相互作用,由此在各个附加件38、40上施加保持力84,该保持力将附加件38、40推向它们的打开功能位置。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优选地由止动部86、88限制,该止动部可以由第二部件14的接头部30、32的周向边界形成。
77.为了将紧固结构10从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开始转移到闭合功能位置,必须沿着接合方向64施加大于第一力和第二力之和的接合力,其中,第一力是为了使附加件38和40的支腿最大展开(参见上面图1至图3的描述)而要求的,并且第二力是为了从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开始将弹簧82压缩到附加件38、40采取其闭合功能位置的程度而要
求的。
78.在以下对另外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功能相同或功能等同的部件由与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中相同的相应附图标记表示。在不讨论另外示例的特定特征的情况下,参考图1至图4的以上描述。
79.在图5a和图5b的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两个附加件38和40,然而,它们通过连接部90互连。连接部90例如是板簧的形式,其容置在附加件38和40的第一支腿46和48的自由端中的板簧接受部92和94中。
80.连接部90可以由金属制成。然而,替代地,连接部可由塑料材料、弹性体或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制成。如果附加件38、40也由塑料材料制成,则连接部90还可以与一个附加件38或40一体地制成,特别是与两个附加件38和40一体地制成,例如通过将附加件38和/或40与连接部90一起挤出或共挤出。
81.代替图5a和图5b所示的板簧形式的连接部90,还可以使用优选由塑料材料或弹性体制成的连接部90。这在图6中通过示例的方式例示。连接部90可以例如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截面,或者可以具有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截面区域。与图示不同,还可以使用薄膜铰链形式的连接部90,该连接部是平坦的,并且特别是在截面上是薄的。
82.进一步参照图5a和图5b所例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部件12的接合部16不具有加宽部56、58和挤压部54。接合部16形成与第一部件12的边界面18相邻的底切区域60和62。
83.在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中,第一部件12的边界面18抵靠附加件38、40的第二支腿50、52的抵接部。接合部16与连接部90间隔开。当第一部件12沿着接合方向64朝向第二部件14移动使得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平行边界面18和20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则附加件38、40的第二支腿50、52的抵接部沿着第一边界面18在接触区域96、98中滑动,而同时附加件38和40围绕枢转接头42、44在枢转方向68、70上枢转。其结果是,连接部90被压缩,直到其在附加件38、40的死点位置(未示出)处于最大压缩状态为止。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支腿46和48的自由端最小地间隔开,并且第一支腿大致彼此平行地定向。从该状态开始,部件12沿着接合方向64的进一步移位导致附加件38、40进一步朝向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5b)枢转,使得存储在连接部90中的变形能的至少一部分被释放,以便将附加件38、40从不稳定死点位置转移到闭合功能位置。在闭合功能位置,第二支腿50、52的自由端容置在接合部16的底切区域60、62中。第一支腿46和48抵靠第二部件14的容置部22的边界面24、26。
84.与前述实施例不同,还可以的是,在紧固结构的连接区域中仅布置一个附加件38(参见图7至图12b)。
85.如果仅使用一个附加件38,则第一部件的接合部16除了加宽部56之外还在其背离加宽部56的一侧上具有支撑面100,该支撑面优选地在直平面中延伸并且与第二部件14的配合面102相互作用(参见图7、图8和图10a至图12b)。
86.在松弛的附加件38的打开功能位置,附加件38的支腿46、50限定第一展开角66(参见图7、图10a、图11a、图12a)。从打开功能位置开始,附加件38与接合部16一起沿着接合方向64并且垂直于部件12和14的仍彼此间隔开的边界面18和20朝第二部件14的容置部22移动。当这发生时,第一部件12的接合部16的支撑面100在第二部件14的配合面102上向下滑动。接合方向64优选地平行于支撑面100和配合面102。同时,从附加件38的打开功能位置(例如参见图7)开始,接合部16的挤压部54致使第一支腿46沿着枢转方向68围绕枢转接头
42朝向容置部22的边界面24转移。
87.在对应于图2中的附加件38的死点位置的附加件38的中间位置(例如参见图10b、图11b),支腿46和50之间的展开角展开到大于第一展开角66的第二展开角72。通过使接合部16的挤压部54与支腿46的自由端接触并且同时使加宽部56与第二支腿50的自由端接触以上述方式实现展开。在附加件38从死点位置转变到闭合功能位置期间(参见图8、图10c、图11c、图12b),支腿46和50之间的展开角减小,使得先前通过附加件38的支腿46、50的展开而存储的能量至少部分地释放。
88.在附加件38的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8、图10c、图11c、图12b),第一支腿46抵靠第二部件14的容置部22的边界面24。附加件38的第二支腿50的自由端被容置在底切区域60中。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面对的边界面18和20彼此抵靠。此外,接合部16的支撑面100抵靠第二部件14的配合面102。接合部16的挤压部54抵靠第一支腿46的自由端。
89.无论使用一个附加件38还是若干附加件38、40,还可以使用具有磁性元件104、106的保持装置80(参见图9)来代替弹簧82形式的保持装置80(参见图4)。磁性元件104、106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附加件38上。磁性元件104、106中的另一个布置在第二部件14上。将保持装置80布置在枢转接头42的紧邻处允许附加件38特别容易地保持在其打开功能位置。作用在磁性元件104、106之间的保持力84产生绕枢转接头42的枢转轴线作用的保持扭矩。该保持扭矩借助于沿着接合方向64施加的接合力沿与用于使附加件38沿枢转方向68枢转的操作扭矩相反的方向作用。
90.图10a至图11c所例示的紧固结构10是汽车组件,其包括进气侧板形式的第一部件12和型材条形式的第二部件14。在安装位置,型材条经由连接部108和粘合剂结合部永久地连接到机动车的挡风玻璃112的下边缘。
91.作为型材条形式的第二部件14具有u形容置部22,其朝向连接部108由部分114限定并且在另一端由自由部116限定。该结构包括与型材条分开设置的附加件38,该附加件可绕枢转接头42枢转,该枢轴接头42布置成与部分114相邻。与接合部16的支撑面100相互作用的配合面102布置在自由部116上。
92.通过将进气侧板形式的第一部件12沿垂直于挡风玻璃的延伸的接合方向64推动到位,增压室盖可以上述方式接合到型材条形式的第二部件14。在该过程中,附加件38从打开功能位置(参见图10a、图11a)经由不稳定的死点位置(参见图10b、图11b)转移到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10c、图11c)。
93.与根据图10a至图10c的实施例不同,可以的是,附加件38的枢转接头42可以布置成与自由部116相邻,并且与接合部16的支撑面100相互作用的配合面102可以布置在部分114上(参见图11a至图11c)。
94.上述紧固原理对于灯具组件形式的组件也是有利的。例如,第二部件14以灯具壳体的形式提供,其可安装或安装在建筑物中或上,例如天花板上(参见图12a)。为了将形式为灯具盖的第一部件12接合到第二部件14,设置两个空间上分开的连接区域,各个连接区域具有附加件38。附加件38围绕相应的枢转接头42可枢转,以便从打开功能位置(参见图12a)转移到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12b)。
95.为了允许连接区域以尽可能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被集成,优选的是,第一部件12的接合部16通过腹板118与第一部件12的扩散器120间隔开。扩散器120具有与第二部件的边
界面20相互作用的边界面18。
96.附加件38的第二支腿52的自由端在其闭合功能位置所容置在其中的底切区域60与扩散器120间隔开(间隔开与腹板118的长度相对应的距离)。这允许扩散器120被安装到相对靠近天花板的第二部件14。
97.相反,与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的实施例不同,还可以的是,第一部件12也可以灯具壳体的形式提供并且第二部件14可以采取灯具盖的形式。
98.图13a至图13e所例示的实施例具有与图5a和图5b的实施例可相较的设计,但是第二部件14由优选地具有多个沿着其圆周观察的容置部22的结构型材形成。附加件38和40通过连接部90互连并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截面的圆周的相应部分形成相应的枢转接头42或44(参见图13a)的凸形接头部34或36(参见图13b)。第二部件14的凹形接头部30、32与凸形接头部34、36相比具有更大的曲率半径。
99.接合部16的截面可以是实心的,与图5a和图5b的实施例中相同,或者如图13a和图13b例示,可以具有两个相邻的接合部区段16a和16b,它们与附加件的支腿50、52中的相应一个支腿相互作用,并且它们的面对侧界定接合部16的狭槽17。
100.第二部件14的容置部22具有由压紧装置124和126界定的插入开口122(参见图13c),压紧装置在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参见图13a)和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13b)两者中都抵靠附加件38、40的圆周的一部分。
101.为了组装附加件38和40,连接部90是叶形的并且可逆地可弯曲或可扭结。从附加件38、40中的一个通过插入开口122插入到容置部22中的至少大致未变形的状态(参见图13c)开始,连接部90可被扭结(参见图13d),使得在包括附加件38、40和(然后被强烈地扭结的)连接部90的组件的紧凑插入构造中,附加件38、40中的另一个也可插入到容置部22中(参见图13e)。与图13a和图13b所例示的变型相比,图13c至图13e所示的附加件38、40具有改变的(但仍为大致圆形的)截面,这允许组件暂时采取插入到容置部所要求的紧凑插入构造。
102.图14a和图14b以及图15a和图15b所例示的实施例具有与图1至图3的实施例可相较的设计,但另外包括电接触部。
103.附加件38、40具有第一接触部128、130,其各自例如沿着附加件38、40的支腿50、52延伸(参见图14a和图14b),或者在附加件38的两个支腿50和46之间和/或在附加件40的两个支腿52和48之间延伸(参见图15a和图15b)。
104.第二接触部132、134设置在第一部件12上。第三接触部136、138设置在第二部件14上。
105.第三接触部136、138具有接触面140、142,这些接触面面向相应的第一接触部128或130并且与第一接触部128、130的自由端接触,即在图14a和图14b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永久地并且独立于附加件38、40的位置,或者在图15a和图15b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仅在附加件38、40的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中,例如在闭合功能位置。
106.在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参见图14a和图15a),电接触部128和132以及电接触部130和134彼此间隔开,使得不存在电接触闭合。
107.在附加件38、40的闭合功能位置中(参见图14b和图15b),电接触部128和132以及电接触部130和134彼此抵靠,使得在附加件38、40与第一部件12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闭
合。在将第一部件12安装到第二部件14期间进行该接触闭合。在该过程中,附加件38和40从其打开功能位置枢转到其闭合功能位置,由此,相应的附加件38、40的支腿50、52的自由端插入到相应的底切区域60、62中,这产生互锁连接并且同时使第一接触部128、130与相应的第二接触部132、134接合。
108.当附加件38、40从打开功能位置枢转到闭合功能位置时,第一接触部128、130与第三接触部136、138之间的电接触被保持(参见图14a和图14b)。
109.替代地,第一接触部128、130与第三接触部136、138之间的电接触仅在附加件38、40的闭合功能位置(参见图15b)中进行,而在附加件38、40的打开功能位置,第一接触部128、130的自由端与第三接触部136、138的接触面140、142间隔开。
110.如上文参照图14a至图15b描述的在部件12和14的接合期间形成的电接触闭合特别在以示例的方式参照图12a和图12b所述的灯具组件的情况下可能是有利的。
111.应当理解,在所有描述的实施例中,从至少一个附加件38、40采取闭合功能位置的相应组装状态开始,通过施加与接合方向64相反定向的拆卸力,第一部件12可以与第二部件14重新分离。为此,至少一个附加件38、40围绕枢转接头42、44从闭合功能位置枢转到打开功能位置(在与相应的枢转方向68、70相反的方向上)。在该过程中,附加件38、40也经过上述死点位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