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2-14 22: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换热系统,包括温控换热单元以及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连接的供液进管与供液回管;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单元以及连接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的换热进管与换热回管,所述散热单元、所述温控换热单元、所述换热进管及所述换热回管形成循环回路,供循环液流动;以及液冷数据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供液进管与所述供液回管,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多个数据处理设备、多个液冷支路、多个支路泵、分液管路以及集液管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模块控制单元,所述分液管路连接至所述供液进管,所述集液管路连接至所述供液回管,多个所述液冷支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分液管路与所述集液管路,并形成冷却回路,供冷却液流动;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设置于所述液冷支路,并由所述液冷支路冷却,每一所述液冷支路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泵,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液冷支路中冷却液的流量,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对应液冷支路的所述支路泵,所述模块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独立控制其对应液冷支路的所述支路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设置于所述供液进管,并位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与第一个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存储经所述温控换热单元输出的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设置于所述供液回管,并位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与第一个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水箱用于存储经各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输出的冷却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包括温控控制单元,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电连接的控制阀门以及第一循环泵,所述散热单元至少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换热进管,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于所述换热回管,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实际供液温度控制所述控制阀门、所述散热风机与所述第一循环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换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温控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循环泵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或所述第二水箱中,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和/或所述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温控换热单元侧的液体循环总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液进管,并位于所述温控换热单元与第一个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向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输送的冷却液的温度。7.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温控换热系统中的冷却液与散热系统的循环液换热后,放热后的冷却液进入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中,吸收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散发的热量后回流至所述温控换热系统;
所述散热系统中的循环液与所述温控换热系统中的冷却液换热后,进入到散热单元中散发热量,散热后的循环液回流至所述温控换热系统;其中,所述放热后的冷却液分别进入到各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步骤包括: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中数据处理设备的模块控制单元获取各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根据所述工作温度控制各支路泵并调节各液冷支路中冷却液的流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控制单元中存储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的安全阈值;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模块控制单元获取其对应的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与所述安全阈值判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是否工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与所述安全阈值判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是否工作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中多个最高温度芯片的温度平均值;比较所述平均值与所述安全阈值;若所述平均值超过所述安全阈值,控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降频工作;若降频后所述平均值仍超过所述安全阈值,控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关机。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温控控制单元获取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实际供液温度;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供液温度控制所述散热系统的散热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控制单元中存储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目标供液温度,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际供液温度控制所述散热系统的散热量包括如下步骤:比较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根据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之间的偏差选择控制模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之间的差值选择控制模式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以内,采用精准模式控制;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之间的偏差在预设范围以外,采用粗略模式控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精准模式控制时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控制散热风机、第一循环泵、控制部件的调节步长小于采用所述粗略模式控制时所述温控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散热风机、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控制部件的调节步长。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控制单元中存储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目标供液温度,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比较所述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控制第一循环泵、散热风机和/或控制阀门按照预设状态工作。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控制单元中存储所述供液
进管中冷却液的目标供液温度和极限供液温度,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比较所述实际供液温度、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以及所述极限供液温度;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且小于等于所述极限供液温度,控制第一循环泵、散热风机以及控制阀门按照满载状态工作。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实际供液温度是否降低至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以下;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降低至所述目标供液温度以下,控制第一循环泵、散热风机和/或控制阀门按照预设状态工作;若所述实际供液温度无法降低至目标供液温度以下:当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低于所述安全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散热风机以及所述控制阀门按照满载状态工作;当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高于所述安全阈值,所述温控控制单元将频信号发送给模块控制单元,所述模块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降频工作。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控制单元中存储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极限供液温度,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比较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实际供液温度与所述极限供液温度若所述供液进管中冷却液的实际供液温度超过所述极限供液温度;控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降频工作,直至所述实际供液温度降低至所述极限供液温度以下。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高度;温控换热单元根据所述液位高度控制第二循环泵调节供液回管中冷却液的流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温控换热系统,包括温控换热单元、供液进管与供液回管;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单元、换热进管与换热回管;以及液冷数据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供液进管与所述供液回管,所述液冷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多个数据处理设备、多个液冷支路、多个支路泵、分液管路以及集液管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模块控制单元,每一所述液冷支路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泵,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液冷支路中冷却液的流量,所述模块控制单元根据对应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支路泵。这样,可以实现在不干扰其他数据处理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对不同数据处理设备工作温度的独立控制。同数据处理设备工作温度的独立控制。同数据处理设备工作温度的独立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陈前 刘方宇 高阳 巫跃凤 宁洪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