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3: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


背景技术:

2.小型断路器一般采用标准卡轨安装方式,具体是把小型断路器的底部卡装在标准卡轨上。断路器上下各有接线框,与电源侧、负载侧通过导线连接螺钉压紧。
3.但是现有的断路器底座固定效果有限,使用人员将断路器插入即完成固定,当断路器脱落时会影响到电路的运行,无法将断路器前后端均固定,且现有的断路器安装槽口与断路器契合度不高,导致现有底座存在局限性,无法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断路器,同时降低安装效率,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断路器底座固定效果有限,使用人员将断路器插入即完成固定,当断路器脱落时会影响到电路的运行,无法将断路器前后端均固定,且现有的断路器安装槽口与断路器契合度不高,导致现有底座存在局限性,无法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断路器,同时降低安装效率,不利于实际的使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包括壳体和夹持杆,所述壳体的一侧均安装有夹持杆;
7.所述夹持杆以壳体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夹持杆为上下旋转设置;
8.进行断路器安装时,夹持杆将断路器夹持固定。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上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方形连接槽,所述第一方形连接槽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柱形连接槽,且第一方形连接槽设有大小相同的三个。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方形连接槽,所述第二方形连接槽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柱形连接槽,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中端安装有断路器主体连接槽。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前端安装有六角螺栓,所述壳体的左侧后端安装有两个侧固定板,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安装有固定片,且固定块与固定片水平高度相同。
12.优选的,所述断路器主体连接槽的内部设有插拔孔,所述插拔孔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柱形连接槽,所述第三柱形连接槽的上端安装有菱形连接槽,且插拔孔设有大小相同的两个。
13.优选的,所述夹持杆包括主杆、旋转杆和旋转盘,且旋转杆与旋转盘为一体设置。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夹持杆,使得将断路器安装在底座内后,可以通过两个
夹持杆将断路器前端夹持固定,进一步提高断路器安装的牢固性,避免断路器脱落影响电路运行,并且该装置在断路器主体连接槽内设有插拔孔、第三柱形连接槽和菱形连接槽,多种连接槽使得该底座能够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断路器,避免槽口不契合导致断路器松动,插拔孔也便于使用人员对断路器进行安装,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效率,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5.1、通过设置断路器主体连接槽,使用人员通过第一安装板、第一方形连接槽和第一柱形连接槽即可将断路器上端固定,相应的通过第二安装板、第二方形连接槽和第二柱形连接槽即可将断路器下端固定,且该断路器主体连接槽内部设有插拔孔、第三柱形连接槽和菱形连接槽,第三柱形连接槽和菱形连接槽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断路器,并且将断路器相应部位插入到插拔孔内即可完成最后的固定,此种安装槽能够有效的避免槽口不契合导致断路器松动,相应的提高安装效率,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6.2、通过设置夹持杆,该夹持杆包括主杆、旋转杆和旋转盘,使用人员在安装好断路器后,通过旋转旋转盘将旋转杆松动,使得主杆能够进行上下旋转,使用人员根据断路器的大小进行角度调节,确定好角度后再次旋转旋转盘将旋转杆扭紧,完成夹持固定,使得该底座能够将断路器的前端和后端同时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断路器安装的牢固性,避免断路器脱落影响电路运行,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主体连接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第一安装板;3、第一方形连接槽;4、第一柱形连接槽;5、第二安装板;6、第二方形连接槽;7、第二柱形连接槽;8、断路器主体连接槽;9、六角螺栓;10、侧固定板;11、夹持杆;12、固定块;13、固定片;801、插拔孔;802、第三柱形连接槽;803、菱形连接槽;1101、主杆;1102、旋转杆;1103、旋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插拔式断路器底座,包括壳体1和夹持杆11,壳体1的一侧均安装有夹持杆11;
24.夹持杆11以壳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夹持杆11为上下旋转设置;
25.进行断路器安装时,夹持杆11将断路器夹持固定。
26.其中,壳体1的内部上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方形连接槽3,第一方形连接槽3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柱形连接槽4,且第一方形连接槽3设有大小相同的三个;
27.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用人员通过第一安装板2、第一方形连接槽3和第一柱形连接槽4即可将断路器上端固定,第一方形连接槽3设有三个,可以提高断路器上端安
装的牢固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8.其中,壳体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5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方形连接槽6,第二方形连接槽6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柱形连接槽7,且第一安装板2与第二安装板5的中端安装有断路器主体连接槽8;
29.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相应的通过第二安装板5、第二方形连接槽6和第二柱形连接槽7即可将断路器下端固定,可以提高断路器下端安装的牢固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30.其中,壳体1的左侧前端安装有六角螺栓9,壳体1的左侧后端安装有两个侧固定板10,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后侧安装有固定片13,且固定块12与固定片13水平高度相同;
31.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六角螺栓9和侧固定板10可以便于该底座进行安装,固定块12和固定片13可以使得该底座能够同时连接其他小型电子元件,将断路器与其他小型电子元件进行配合使用,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32.其中,断路器主体连接槽8的内部设有插拔孔801,插拔孔801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柱形连接槽802,第三柱形连接槽802的上端安装有菱形连接槽803,且插拔孔801设有大小相同的两个;
33.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第三柱形连接槽802和菱形连接槽803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断路器,并且将断路器相应部位插入到插拔孔801内即可完成最后的固定,此种安装槽能够有效的避免槽口不契合导致断路器松动,相应的提高安装效率,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34.其中,夹持杆11包括主杆1101、旋转杆1102和旋转盘1103,且旋转杆1102与旋转盘1103为一体设置;
35.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用人员在安装好断路器后,通过旋转旋转盘1103将旋转杆1102松动,使得主杆1101能够进行上下旋转,使用人员根据断路器的大小进行角度调节,确定好角度后再次旋转旋转盘1103将旋转杆1102扭紧,完成夹持固定,避免断路器脱落影响电路运行,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36.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断路器主体连接槽8,使用人员通过第一安装板2、第一方形连接槽3和第一柱形连接槽4即可将断路器上端固定,相应的通过第二安装板5、第二方形连接槽6和第二柱形连接槽7即可将断路器下端固定,且该断路器主体连接槽8内部设有插拔孔801、第三柱形连接槽802和菱形连接槽803,第三柱形连接槽802和菱形连接槽803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断路器,并且将断路器相应部位插入到插拔孔801内即可完成最后的固定,此种安装槽能够有效的避免槽口不契合导致断路器松动,相应的提高安装效率,有利于实际的使用,通过设置夹持杆11,该夹持杆11包括主杆1101、旋转杆1102和旋转盘1103,使用人员在安装好断路器后,通过旋转旋转盘1103将旋转杆1102松动,使得主杆1101能够进行上下旋转,使用人员根据断路器的大小进行角度调节,确定好角度后再次旋转旋转盘1103将旋转杆1102扭紧,完成夹持固定,使得该底座能够将断路器的前端和后端同时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断路器安装的牢固性,避免断路器脱落影响电路运行,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37.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