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支护机构、临时支护装置及其临时支护方法与流程

2021-11-09 21: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梁体(100)和第一驱动部件(300);所述翻转梁体的第一端(100a)用于与顶梁(4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顶梁(400)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梁体(1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梁体(100)绕所述顶梁(400)转动;所述翻转梁体的第二端(100b)设有可伸缩的支撑件(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翻转梁体(1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梁体(100)内设有空腔结构(130),所述空腔结构(130)延伸至所述翻转梁体的第二端(100b);所述空腔结构(130)可供所述支撑件(200)至少部分位于其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梁体(100)包括梁体顶板(110),所述梁体顶板(110)位于所述空腔结构(130)的顶部,所述梁体顶板(110)用于所述支撑件(200)贴合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0)与所述梁体顶板(110)贴合,所述支撑件(200)远离梁体顶板(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20),所述第一连接件(120)与所述支撑件(200)连接;所述空腔结构(130)内布置有第二驱动部件(600),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件(200)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梁体(100)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20)铰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200)沿着平行于所述翻转梁体(100)的长度延伸方向伸缩。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梁体(100)内设有空腔结构(130),所述翻转梁体的第二端(100b)设有与所述空腔结构(130)相连通的导向结构(700),所述支撑件(200)穿设于所述导向结构(700),使得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200a)位于所述空腔结构(130)内、以及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200b)位于所述导向结构(700)远离所述空腔结构(130)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130)内布置有第二驱动部件(600),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翻转梁体(1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梁体(100)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0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200a)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200)沿着平行于所述翻转梁体(100)的长度延伸方向伸缩。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0)为弹簧板组件,所述弹簧板组件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层叠的弹簧板;或者,所述支撑件(200)为钢棍组件,所述钢棍组件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沿着所述翻转梁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钢棍;或者,所述支撑件(200)为扁平的钢板结构。9.一种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400)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机构;
任一所述支护机构中的翻转梁体的第一端(100a)与所述顶梁(4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任一所述支护机构中的第一驱动部件(300)的一端与所述顶梁(4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梁体(1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梁体(100)绕所述顶梁(400)转动。10.一种临时支护方法,基于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支撑件(200)从翻转梁体的第二端(100b)伸出,由第一驱动部件(300)驱动翻转梁体(100)上挑,使得所述翻转梁体(100)和所述支撑件(200)支护顶板;在所述支撑件(200)下方铺设金属网;在所述金属网的下方安装锚杆和托盘,以将所述金属网压紧在所述支撑件(200)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将所述支撑件(200)缩回,使得所述支撑件(200)从所述顶板与所述金属网之间抽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挖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支护机构、临时支护装置及其临时支护方法,该支护机构包括:翻转梁体和第一驱动部件;翻转梁体的第一端用于与顶梁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驱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顶梁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与翻转梁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梁体绕顶梁转动;翻转梁体的第二端设有可伸缩的支撑件。本申请提供的支护机构,通过翻转梁体的转动和支撑件的延伸实现对顶板的快速临时支护,降低了顶板塌冒的风险;在金属网固定后可将支撑件从顶板与金属网之间抽离,从而实现支护机构的再利用,该支护机构代替人工作业,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铺网工艺的空顶作业,提高了人员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信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信斌
技术研发日:2020.05.07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