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0: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舞台音响技术领域,具体为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扬声器、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其中,音箱就是声音输出设备、喇叭、低音炮等等。专业用于舞台演出的音响设备统称为舞台音响,舞台音响是演出器材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舞台音响使用时,需要用到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播放控制。
3.现有的舞台音响结构较为简单,不具备防护以及挡尘结构,并且不便于移动,而且在播放音频的过程中,音乐辐射范围较小,同时出音部位的音乐容易出现交汇互相影响覆盖形成杂音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舞台音响结构较为简单,不具备防护以及挡尘结构,并且不便于移动,而且在播放音频的过程中,音乐辐射范围较小,同时出音部位的音乐容易出现交汇互相影响覆盖形成杂音的情况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外箱体、支撑机构、音箱主体和智能终端,所述外箱体的下方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抽屉,且抽屉的外壁固定有把手,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外箱体的内部下方,所述音箱主体设置于支撑机构的中部上方,所述外箱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传声腔,且传声腔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固定有防尘罩,所述外箱体的外部中下方安装有显示屏,且外箱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上箱盖,所述智能终端通过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且信号传输模块包括有蓝牙信号传输单元和网络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音频接收模块,且音频接收模块与音箱主体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音箱主体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且音箱主体通过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音乐控制模块,且音乐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音乐播放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视频控制模块,且视频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有智能显示模块。
6.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液压伸缩杆、下支撑板、上支撑板、防滑垫层、散热扇和缓冲弹簧,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上方固定有下支撑板,且下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垫层,且上支撑板的内部内嵌有散热扇,所述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固定有缓冲弹簧。
7.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呈平行状结构,且下支撑板通过液压伸缩杆构成可升降结构。
8.优选的,所述散热扇设置有四组,且散热扇之间关于上支撑板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清音箱主体包括有壳体、内置音箱、扬声孔、中空腔、散热槽、底框和通风网格,所述壳体的内部安置有内置音箱,且内置音箱的中部设置有扬声孔,所述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中空腔,且中空腔的外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底框,且底框的内部固定有通风网格。
10.优选的,所述内置音箱的对称中心与外箱体的对称中心重合,且内置音箱的外部四侧均设置有扬声孔。
11.优选的,所述中空腔的外侧面等距离设置有散热槽,且中空腔的下侧面通过底框和通风网格构成通透结构。
12.优选的,所述传声腔的对称中心与扬声孔的对称中心重合,且传声腔的外部上下两侧对称分布有防尘罩。
13.优选的,所述音乐控制模块与视频控制模块之间为并联连接,且音乐控制模块和视频控制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模块之间为电性连接。
14.本发明提供了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通过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便于对上方的音箱主体进行平稳的支撑,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置的缓冲弹簧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液压伸缩杆便于升降调整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高度,从而便于向上推出音箱主体,方便音箱主体的取放,通过万向轮便于底座及外箱体的位置移动,从而便于该音箱主体的移动。
16.2、本发明通过对称分布的散热扇便于对上方的音箱主体进行风冷散热,同时散热扇设置有四组能够增大通风频率,提高散热速度,散热槽的设置便于对中空腔进行通风,中空腔的下侧面通过底框和通风网格构成通透结构使得下方的冷风能够上升至中空腔的内部对内置音箱的底面进行通风散热,方便通过流动风及时带走内置音箱的热量。
17.3、本发明的内置音箱及其壳体能够安置于外箱体的内部中间,使得外箱体能够对其外部进行一定的防护,内置音箱的外部四侧均设置有扬声孔使得四面的四个扬声孔均可发声,以便于增大音箱主体的音乐辐射范围,内置音箱的壳体外侧面与中空腔的外壁隔板之间为活动贴合,因此该中空腔的外壁隔板能够对音箱主体进行限位使其始终位于外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18.4、本发明通过传声腔的设置方便传声,四个分隔开的传声腔可隔开四个扬声孔,避免出音部位音乐交汇互相影响覆盖形成杂音,从而有利于增强视听感觉,其外部上下两侧对称分布的防尘罩呈喇叭状结构可起到扩音的作用,同时能够对传声腔及扬声孔部位进行挡尘。
19.5、本发明通过中央处理器模块能够与音乐控制模块和视频控制模块直接相连,通过音乐控制模块便于控制音乐播放模块,以便于通过扬声孔播放音乐,通过视频控制模块便于控制智能显示模块,以便于通过显示屏滚动播放音乐名,底座的抽屉可通过把手进行抽拉,便于在其内部放置维修工具及更换零件。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音箱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支撑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支撑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26.图中:1、外箱体;2、底座;3、抽屉;4、把手;5、万向轮;6、支撑机构;601、液压伸缩杆;602、下支撑板;603、上支撑板;604、防滑垫层;605、散热扇;606、缓冲弹簧;7、音箱主体;701、壳体;702、内置音箱;703、扬声孔;704、中空腔;705、散热槽;706、底框;707、通风网格;8、传声腔;9、防尘罩;10、显示屏;11、上箱盖;12、智能终端;13、信号传输模块;1301、蓝牙信号传输单元;1302、网络信号传输单元;14、音频接收模块;15、电源模块;16、中央处理器模块;17、音乐控制模块;18、音乐播放模块;19、视频控制模块;20、智能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请参阅图1

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外箱体1、底座2、抽屉3、把手4、万向轮5、支撑机构6、液压伸缩杆601、下支撑板602、上支撑板603、防滑垫层604、散热扇605、缓冲弹簧606、音箱主体7、壳体701、内置音箱702、扬声孔703、中空腔704、散热槽705、底框706、通风网格707、传声腔8、防尘罩9、显示屏10、上箱盖11、智能终端12、信号传输模块13、蓝牙信号传输单元1301、网络信号传输单元1302、音频接收模块14、电源模块15、中央处理器模块16、音乐控制模块17、音乐播放模块18、视频控制模块19和智能显示模块20,外箱体1的下方固定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5,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抽屉3,且抽屉3的外壁固定有把手4,支撑机构6安装于外箱体1的内部下方,支撑机构6包括有液压伸缩杆601、下支撑板602、上支撑板603、防滑垫层604、散热扇605和缓冲弹簧606,液压伸缩杆601的上方固定有下支撑板602,且下支撑板602的上方安装有上支撑板603,上支撑板603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垫层604,且上支撑板603的内部内嵌有散热扇605,下支撑板602与上支撑板603之间固定有缓冲弹簧606,上支撑板603与下支撑板602之间呈平行状结构,且下支撑板602通过液压伸缩杆601构成可升降结构,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板603和下支撑板602便于对上方的音箱主体7进行平稳的支撑,通过液压伸缩杆601便于升降调
整下支撑板602和上支撑板603的高度,从而便于向上推出音箱主体7,方便音箱主体7的取放,散热扇605设置有四组,且散热扇605之间关于上支撑板603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散热扇605便于对上方的音箱主体7进行风冷散热,同时散热扇605设置有四组能够增大通风频率,提高散热速度;
31.音箱主体7设置于支撑机构6的中部上方,清音箱主体7包括有壳体701、内置音箱702、扬声孔703、中空腔704、散热槽705、底框706和通风网格707,壳体701的内部安置有内置音箱702,且内置音箱702的中部设置有扬声孔703,壳体70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中空腔704,且中空腔704的外侧开设有散热槽705,壳体701的底部固定有底框706,且底框706的内部固定有通风网格707,内置音箱702的对称中心与外箱体1的对称中心重合,且内置音箱702的外部四侧均设置有扬声孔703,内置音箱702及其壳体701能够安置于外箱体1的内部中间,使得外箱体1能够对其外部进行一定的防护,内置音箱702的外部四侧均设置有扬声孔703使得四面的四个扬声孔703均可发声,以便于增大音箱主体7的音乐辐射范围,中空腔704的外侧面等距离设置有散热槽705,且中空腔704的下侧面通过底框706和通风网格707构成通透结构,散热槽705的设置便于对中空腔704进行通风,中空腔704的下侧面通过底框706和通风网格707构成通透结构使得下方的冷风能够上升至中空腔704的内部对内置音箱702的底面进行通风散热,方便通过流动风及时带走内置音箱702的热量,外箱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传声腔8,且传声腔8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固定有防尘罩9,传声腔8的对称中心与扬声孔703的对称中心重合,且传声腔8的外部上下两侧对称分布有防尘罩9,传声腔8的设置方便传声,四个分隔开的传声腔8可隔开四个扬声孔703,避免出音部位音乐交汇互相影响覆盖形成杂音,从而有利于增强视听感觉,其外部上下两侧对称分布的防尘罩9呈喇叭状结构可起到扩音的作用,同时能够对传声腔8及扬声孔703部位进行挡尘;
32.外箱体1的外部中下方安装有显示屏10,且外箱体1的外部上方设置有上箱盖11,智能终端12通过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13,且信号传输模块13包括有蓝牙信号传输单元1301和网络信号传输单元1302,信号传输模块13通过电性连接有音频接收模块14,且音频接收模块14与音箱主体7之间为电性连接,音箱主体7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15,且音箱主体7通过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模块16,中央处理器模块16通过电性连接有音乐控制模块17,且音乐控制模块17通过电性连接有音乐播放模块18,中央处理器模块16通过电性连接有视频控制模块19,且视频控制模块19通过电性连接有智能显示模块20,音乐控制模块17与视频控制模块19之间为并联连接,且音乐控制模块17和视频控制模块19均与中央处理器模块16之间为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16能够与音乐控制模块17和视频控制模块19直接相连,通过音乐控制模块17便于控制音乐播放模块18,以便于通过扬声孔703播放音乐,通过视频控制模块19便于控制智能显示模块20,以便于通过显示屏10滚动播放音乐名。
33.综上,该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使用时,首先可以将智能终端12通过信号传输模块13连接音箱主体7,然后音箱主体7通过音频接收模块14接收音频,而后内置音箱702的中央处理器模块16通过音乐控制模块17控制音乐播放模块18,以便于通过扬声孔703播放音乐,同时可以通过视频控制模块19控制智能显示模块20,以便于通过显示屏10滚动播放音乐名,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内置音箱702的外部四侧均设置有扬声孔703使得四面的四个扬声孔703均可发声,以便于增大音箱主体7的音乐辐射范围,传声腔8的设置方便传声,四个分隔开的传声腔8可隔开四个扬声孔703,避免出音部位音乐交汇互相影响覆盖形成杂
音,从而有利于增强视听感觉,其外部上下两侧对称分布的防尘罩9呈喇叭状结构可起到扩音的作用,同时能够对传声腔8及扬声孔703部位进行挡尘;
34.在使用过程中,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板603和下支撑板602可对上方的音箱主体7进行平稳的支撑,同时还可以通过液压伸缩杆601升降调整下支撑板602和上支撑板603的高度,从而便于向上推出音箱主体7,然后可以打开上箱盖11,方便音箱主体7的取放,其中内置音箱702的壳体701外侧面与中空腔704的外壁隔板之间为活动贴合,因此该中空腔704的外壁隔板能够对音箱主体7进行限位使其始终位于外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使用时壳体701下方外侧散热槽705的设置能够对中空腔704进行通风,需要散热时可以启动散热扇605,中空腔704的下侧面通过底框706和通风网格707构成通透结构使得下方的冷风能够上升至中空腔704的内部对内置音箱702的底面进行通风散热,方便通过流动风及时带走内置音箱702的热量,就这样完成整个舞台音响及其控制系统的使用过程。
35.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