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隔震支座连接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抗震技术是把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就是把房子盖得更结实,用更粗的钢筋、更多的混凝土浇筑,但这样抗震效果并不理想。隔震支座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
3.现有的部分隔震支座与建筑之间的连接为通过灌浆料浇筑连接,即通过灌浆料使隔震支座分别对地基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处进行浇筑,从而对隔震支座进行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技术缺陷:当采用灌浆料对隔震支座进行连接,隔震支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产生老化等问题,采用灌浆料对隔震支座进行连接使隔震支座不便于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不便于对隔震支座进行更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支座本体两端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上端结构与地基相对的一端,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开设有与支座本体适配的卡槽,支座本体可拆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对应上端结构与地基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预埋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件预埋在上端结构与地基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分别连接于预埋件,使预埋件分别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固定,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即为支座本体的高度大小,将支座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上连接板的卡槽与下连接板的卡槽内,卡槽使对支座本体进行安装的同时限制支座本体产生的位移,支座本体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支撑并起隔震作用,当支座本体因使用时间较长产生老化时需对支座本体进行更换,将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再将旧有支座本体从卡槽内取出,新支座本体沿卡槽放入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从而实现支座本体与上端结构和地基的相连的同时便于对支座进行更换。
9.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于所述卡槽处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抵接于支座本体的一端,所述抵接板穿设有多个抵接螺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于抵接槽处对支座本体进行抵接,从而使支座本体在卡槽处更加稳定,抵接螺杆穿设于抵接板并对抵接板进行固定,使抵接板的抵接效果更好。
11.可选的,所述预埋件包括多个预埋杆,多个所述预埋杆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杆的一端分别与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连接,预埋杆的主体预埋在上端结构与地基内,使预埋杆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在上端结构与抵接之间进行固定。
13.可选的,多个所述预埋杆分别靠近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对应所述安装孔穿设有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远离所述预埋杆的一端穿设有安装螺母,多个所述安装螺母分别抵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螺杆贯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并抵接于安装螺孔处,旋转安装螺杆,使安装螺杆旋入预埋杆的安装螺孔内,旋转安装螺母,从而对安装螺杆进行锁紧与安装,从而使对预埋杆进行固定与安装,同时便于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拆卸与安装。
15.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分别对应所述安装螺杆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安装螺杆穿设于所述穿孔内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穿孔使安装螺杆便于贯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从而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固定。
17.可选的,所述安装螺杆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穿孔的内径大小,所述穿孔的内径大小小于所述预埋杆的直径大小。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螺杆沿穿孔延伸至预埋杆处时,穿孔的内径大小大于安装螺杆的直径大小,从而减少对安装螺杆的影响,便于将安装螺杆进行旋转与安装。
19.可选的,多个所述预埋杆的周壁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第一锚固块,多个所述预埋杆分别远离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二锚固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锚固块与第二锚固块固定在预埋杆处时,第一锚固块与第二锚固块形成预埋杆的锚固段,增加与上端结构与地基的摩擦力,使预埋杆增加上端结构与地基的粘聚性。
21.可选的,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千斤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座本体进行更换时,多个千斤顶上升,使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连接与固定,从而便于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固定与安装。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对支座本体进行固定与安装,减少灌浆料与支座本体的直接连接,从而便于将支座本体进行安装与拆卸;
25.2.通过开设在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处的卡槽对支座本体进行卡接,减少支座本体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偏移,抵接板与抵接螺丝对支座本体进行抵接,进一步减少支座本体在卡槽处产生的偏移,使支座本体固定效果更好;
26.3.预埋杆通过安装螺杆与安装螺孔分别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在上端结构与地基处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进行固定与安装。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支座本体;2、上端结构;3、地基;4、上连接板;5、下连接板;51、安装螺杆;52、安装螺母;53、穿孔;6、卡槽;61、抵接板;62、抵接螺杆;7、预埋杆;71、安装螺孔;72、第一锚固块;73、第二锚固块;8、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参照图1与图2,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支座本体1两端的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为正方形钢板,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相互平行放置,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中心处处于同一直线。
33.参照图1与图2,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设置于上端结构2与地基3相对的一端,即上连接板4设置于上端结构2靠近地基3的一端,下连接板5设置于地基3靠近上端结构2的一端,上端结构2为建筑主体结构的承重梁处等承重位置,地基3为建筑对应的地下基础承重部分,为了对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固定与安装,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对应上端结构2与地基3设置有用于固定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5的预埋件。
34.参照图2与图3,预埋件包括多个预埋杆7,多个预埋杆7分别设置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相互远离的一端,多个预埋杆7分别设置为钢质杆,预埋杆7的主体部分为灌浆预埋的部分,为了对多个预埋杆7的位置进行定位,即使多个预埋杆7先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上进行抵接,并使预埋杆7的位置进行固定,多个预埋杆7分别靠近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螺孔71,灌浆料对预埋杆7进行灌浆操作时,多个预埋杆7开设有安装螺孔71的一侧分别抵接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
35.参照图2与图3,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对应安装孔穿设有安装螺杆51,安装螺杆51的直径大小与安装螺孔71的内径大小相同,使安装螺杆51贯穿安装螺孔71并旋入安装螺孔71内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对应安装螺杆51开设有多个穿孔53,安装螺杆51的直径大小小于穿孔53的内径大小,使安装螺杆51便于贯穿穿孔53并旋入安装螺孔71内,安装螺杆51贯穿于穿孔53内并延伸至安装螺孔71内部,穿孔53的内径大小小于预埋杆7的直径大小,限制预埋杆7在穿孔53处进行活动。
36.参照图2与图3,安装螺杆51远离预埋杆7的一端穿设有安装螺母52,安装螺母52为六角螺母,安装螺母52的外切圆直径大小大于穿孔53的直径大小,安装螺母52的内径大小与安装螺杆51的直径大小相同,旋转安装螺母52使多个安装螺母52分别抵接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
37.参照图2与图3,多个预埋杆7的周壁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第一锚固块72,第一锚固块72为环形块状,第一锚固块72的内径大小与预埋杆7的直径大小相同,第一锚固块72的内圈固定连接于预埋杆7的周壁处,固定方式为一体成型固定,每一预埋杆7固定的第一锚固块7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进一步增加预埋杆7的摩擦力,多个预埋杆7分别远离上连接板4与下
连接板5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二锚固块73,第二锚固块73设置为圆锥形,第二锚固块73的平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预埋杆7远离安装螺母52的一端,固定方式为一体成型固定,从而对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固定,使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在上端结构2与地基3处便于进行拆卸与安装。
38.参照图1与图2,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千斤顶8,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支座本体1,在对支座本体1进行安装前,千斤顶8上升对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支撑,从而将支座本体1放入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支座本体1的一端连接于上连接板4,支座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板5,支座本体1两端分别为正方形钢板。
39.参照图1与图2,为了使支座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开设有与支座本体1适配的卡槽6,卡槽6的上端面与侧端面设置为开口状,卡槽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小为支座本体1上下两端的宽度大小,支座本体1可拆设置于卡槽6内,卡槽6的较长的侧壁即卡槽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长度大小大于支座本体1的宽度大小。
40.参照图1与图2,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于卡槽6处设置有抵接板61,抵接板61的长度大小为支座本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小,两个抵接板61分别对支座本体1的两端进行抵接,抵接板61抵接于支座本体1的一端,抵接板61穿设有多个抵接螺杆62,抵接螺杆62贯穿抵接杆并分别延伸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内部。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隔震支座连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多个预埋杆7开设有安装螺孔71的一端分别抵接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安装螺杆51贯穿穿孔53并旋入安装螺孔71内部,旋转安装螺母52使安装螺母52分别抵接于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而对预埋杆7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安装,千斤顶8将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固定,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相反的一端灌注浆料进行浇筑,使预埋杆7分别埋设于上端结构2与地基3处,从而对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将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别在上端结构2与地基3处进行拆卸。
42.支座本体1沿卡槽6放置入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使支座本体1两端分别抵接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从而使支座本体1分别连接于上端结构2与地基3,将抵接板61放置入卡槽6内并对支座本体1进行抵接,旋转抵接螺杆62,从而使支座本体1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的进行固定,支座本体1起到隔震作用,千斤顶8下降。
43.当需将支座本体1进行更换时,千斤顶8上升从而对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进行支撑,反向旋转抵紧螺杆,便于将抵接板61进行拆除,从而便于将支座本体1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之间进行拆除。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