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向混凝土搅拌桩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搅拌 混凝土 双向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混凝土搅拌桩。


背景技术:

2.搅拌桩是指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水泥搅拌桩按主要使用的施工做法分为单轴、双轴和三轴搅拌桩。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将软土和水泥(固化剂)强制搅拌,并利用水泥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
3.现有混凝土搅拌桩为单向搅拌桩搅拌时混凝土离心力较大容易造成混凝土随搅拌桩运动造成搅拌均匀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混凝土搅拌桩,通过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转轴上的带动第二齿轮带动与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相对于与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板双向转动,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u型板内转动配合有转动块,便于转动转动块带动搅拌板竖直转动,进而增加搅拌方式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第一槽口内转动配合有伸缩杆,便于带动搅拌板绕伸缩杆轴心线转动,进而调节搅拌板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搅拌板转动需要的力,降低搅拌板搅拌时阻力过大造成设备无法使用的几率,通过在伸缩杆远离转动块一端装设有搅拌板,便于增大设备的搅拌半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双向混凝土搅拌桩,包括桶体,桶体底端内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周侧均套设有多个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且多个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交错设置,桶体周侧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7.第三齿轮周侧设有多个u型板,u型板内转动配合有转动块,转动块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内转动配合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转动块一端装设有搅拌板。
8.可选的,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
9.可选的,第三齿轮为内齿轮,桶体周侧开设有与第三齿轮相对应的环形槽,且第三齿轮转动配合在环形槽内。
10.可选的,桶体周侧对称开设有两第一孔洞,且第二齿轮侧部位于第一孔洞内。
11.可选的,伸缩杆包括筒体、杆体,且杆体滑动配合在筒体内,杆体侧部装设有弹簧
碰珠,筒体侧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弹簧碰珠相对应的定位孔,筒体转动配合在第一槽口内。
12.可选的,筒体周侧周向阵列有多个定位孔,转动块上端螺纹配合有第一定位螺栓,且第一定位螺栓一端位于一定位孔内。
13.可选的,转动块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u型板一侧螺纹配合有第二定位螺栓,且第二定位螺栓一端位于一定位槽内,桶体上端装设有板体,板体与桶体之间装设有连接杆,板体底端装设有电机,第一转轴一端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转轴上的带动第二齿轮带动与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相对于与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板双向转动,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u型板内转动配合有转动块,便于转动转动块带动搅拌板竖直转动,进而增加搅拌方式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第一槽口内转动配合有伸缩杆,便于带动搅拌板绕伸缩杆轴心线转动,进而调节搅拌板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搅拌板转动需要的力,降低搅拌板搅拌时阻力过大造成设备无法使用的几率,通过在伸缩杆远离转动块一端装设有搅拌板,便于增大设备的搅拌半径。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1.图4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桶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u型板7,转动块8,第一槽口9,伸缩杆10,搅拌板11,环形槽12,第一孔洞13,定位孔14,第一定位螺栓15,定位槽16,第二定位螺栓17,板体18,电机19。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5.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向混凝土搅拌桩,包括:桶体1,桶体1底端内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周侧均套设有多个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且多个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交错设置,桶体1周侧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三齿轮6,第三齿轮6与第二齿轮5啮合;
27.第三齿轮6周侧设有多个u型板7,u型板7内转动配合有转动块8,转动块8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9,第一槽口9内转动配合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远离转动块8一端装设有搅拌板11。
28.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转动第一转轴2通过第一转轴2上的带动第二齿轮5带动与第一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转动,第一转轴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相对于与第一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板11双向转动,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9.通过转动第一转轴2通过第一转轴2上的带动第二齿轮5带动与第一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转动,第一转轴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相对于与第一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的第三齿轮6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搅拌板11双向转动,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u型板7内转动配合有转动块8,便于转动转动块8带动搅拌板11竖直转动,进而增加搅拌方式增加搅拌的均匀度,通过在第一槽口9内转动配合有伸缩杆10,便于带动搅拌板11绕伸缩杆10轴心线转动,进而调节搅拌板11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搅拌板11转动需要的力,降低搅拌板11搅拌时阻力过大造成设备无法使用的几率,通过在伸缩杆10远离转动块8一端装设有搅拌板11,便于增大设备的搅拌半径。
30.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轴2上的第一齿轮4与第二转轴3上的第二齿轮5啮合,第一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5与第二转轴3上的第一齿轮4啮合。
31.本实施例的第三齿轮6为内齿轮,桶体1周侧开设有与第三齿轮6相对应的环形槽12,且第三齿轮6转动配合在环形槽12内。
32.本实施例的桶体1周侧对称开设有两第一孔洞13,且第二齿轮5侧部位于第一孔洞13内。
33.本实施例的伸缩杆10包括筒体、杆体,且杆体滑动配合在筒体内,杆体侧部装设有弹簧碰珠,筒体侧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弹簧碰珠相对应的定位孔,筒体转动配合在第一槽口9内。
34.本实施例的筒体周侧周向阵列有多个定位孔14,转动块8上端螺纹配合有第一定位螺栓15,且第一定位螺栓15一端位于一定位孔14内,便于定位搅拌板11绕伸缩杆10轴心线转动的角度。
35.本实施例的转动块8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6,u型板7一侧螺纹配合有第二定位螺栓17,且第二定位螺栓17一端位于一定位槽16内,桶体1上端装设有板体18,板体18与桶体1之间装设有连接杆,板体18底端装设有电机19,第一转轴2一端固定在电机19的输出端,便于第二定位螺栓17定位转动块8的转动角度,便于电机19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
36.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