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23:1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具备:层积体,通过将具有负极和在该负极的两面配置的分隔件的片材以锐角交替地折弯多次而形成,所述负极不具有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多个正极,分别配置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彼此相对的分隔件之间形成的各间隙中。2.一种二次电池,具备:层积体,通过将具有负极和在该负极的两面配置的固体电解质的片材以锐角交替地折弯多次而形成,所述负极不具有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多个正极,分别配置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彼此相对的固体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各间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为通过锂金属在所述负极的表面析出以及该析出的锂溶解而进行充放电的锂二次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为从由cu、ni、ti、fe、其他不与li反应的金属、它们的合金以及不锈钢(sus)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的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初始充电之前,在所述负极的表面没有形成锂箔。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配置为与所述片材的折弯部的端部距离0.01mm以上5.00mm以下的范围。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的平均厚度为4μm以上20μ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能量密度为350wh/kg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10.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片材的工序,所述片材具有负极和在该负极的两面配置的分隔件,所述负极不具有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对成形体进行成形的工序,所述成形体包含通过将所述片材以锐角交替地折弯多次而形成的层积体和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彼此相对的分隔件之间形成的各间隙中分别配置的多个正极。11.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片材的工序,所述片材具有负极和在该负极的两面配置的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不具有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对成形体进行成形的工序,所述成形体包含通过将所述片材以锐角交替地折弯多次而形成的层积体和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彼此相对的固体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各间隙中分别配置的多个正极。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成形工序包含折弯工序,所述折弯工序通过将第一平板从与所述层积体的层积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向所述片材压靠,将第二平板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所述片材压靠,并且从所述层积体的层积方向的相反方向按压所述片材,从而折弯所述片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平板以及所述第二平板包含所述正极和与所述正极一体化的基板,在所述折弯工序中,与折弯所述片材同时地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形成的各间隙中插入所述正极。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成形工序包含在所述折弯工序之后,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形成的各间隙中分别插入所述正极的工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量密度以及容量高、循环特性优异、生产性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其具备:层积体,通过将具有不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在该负极的两面配置的分隔件或者固体电解质的片材以锐角交替地折弯多次而形成;以及多个正极,分别配置在通过将所述片材折弯而彼此相对的分隔件或者固体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各间隙中。间形成的各间隙中。间形成的各间隙中。


技术研发人员:绪方健 金重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拉沃特科技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