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3-01-16 12:2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并为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其中,所述第一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被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用于调整漏液检测线的阻值,所述第一预设频率为将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的频率,所述漏液检测线设置在目标主板的冷却装置上,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按照第二预设频率检测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检测所述目标标志位,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由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决定,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标志位为第一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工作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标志位为第一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工作状态为异常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工作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漏液检测线老化,所述漏液检测线破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用于指示所述漏液检测线是否检测到漏液故障,其中,在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为第一类阻值,所述第一类阻值用于指示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到漏液故障;以及,在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为第二类阻值,所述第二类阻值用于指示所述漏液检测线未检测到漏液故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工作状态为异常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依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并向目标对象发送第一故障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故障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目标对象所述漏液检测线发生故障,以及所述漏液检测线的位置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漏液检测线所在的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序号;依据所述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所述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所述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依据所述服务器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器中漏液检测线的排序方式;
依据所述排序方式和所述序号,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所述服务器中的位置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并且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目标标志位为第二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所在的服务器发生漏液故障,其中,所述第二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未被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所在的服务器发生漏液故障的步骤之后,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漏液故障在所述服务器中的故障位置信息;依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并向目标对象发送第二故障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目标对象所述服务器发生漏液故障,以及所述漏液故障的故障位置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漏液故障在所述服务器中的故障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漏液检测线的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漏液检测线所在的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序号;依据所述漏液检测线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在所述服务器中对应的检测区域;依据所述检测区域,确定所述故障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故障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检测区域信息。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还包括:创建第一线程和第二线程,其中,所述第一线程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并为所述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所述第二线程用于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得到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程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并为所述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取消设置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所述预设电压值,并为所述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二标志。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对应的时间周期的时长。14.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漏液检测线,第一目标端口,第二目标端口,其中,所述漏液检测线,设置在所述液冷板中,用于检测所述液冷板是否发生漏液故障;所述第一目标端口,用于调整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所述第二目标端口,用于输出由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决定的电压值。15.一种漏液检测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漏液检测线,第一目标端口,第二目标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目标端口,用于调整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所述第二目标端口,用于输出由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决定的电压值;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并为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其中,所述第一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被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用于调整漏液检测线的阻值,所述第一预设频率为将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的频率,所述漏液检测线设置在目标主板的冷却装置上,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按照第二预设频率检测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检测所述目标标志位,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由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决定,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线检测系统还包括警报装置,其中,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向目标对象发送警报信息,其中,所述警报信息中包括所述漏液检测线的位置信息。1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系统。18.一种漏液检测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并为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其中,所述第一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被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用于调整漏液检测线的阻值,所述第一预设频率为将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设置为所述预设电压值的频率,所述漏液检测线设置在目标主板的冷却装置上,所述第一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检测模块,用于按照第二预设频率检测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检测所述目标标志位,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由所述漏液检测线的阻值决定,所述第二目标端口设置在所述目标主板上;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的步骤。2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线检测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按照第一预设频率设置第一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并为目标标志位赋值第一标志;按照第二预设频率检测第二目标端口输出的电压值,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按照第二预设频率检测目标标志位,得到第二检测结果;依据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来对漏液检测线进行故障诊断导致不能及时确定漏液检测线的工作状态,并且容易误判漏液检测线工作状态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巩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