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3-01-05 00:5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管棚超前支护,对浅埋过渡段扩大处进行加固,然后过渡段上台阶用不同断面的异形拱架按照单双线轮廓线形成一个渐变过渡段,最终达到双线轮廓线,开挖完成后渐变过渡段以单线段开挖轮廓线为基准增加初期支护,对渐变段扩大处采用混凝土回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浅埋过渡段前方及扩挖侧采取φ60mm中管棚支护,管棚长9m/根,一环设置21根,外插角及偏角详见过渡段中管棚施作参数表,中管棚施工前将掌子面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安装一榀i22a型钢钢架定位孔位;在过渡段施工前,在上台阶修建中管棚施工平台,施工平台随着钻孔位置不断修整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管棚完成后,在中管棚孔距间隙施工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的数量及打孔角度同中管棚;

过渡段开挖施工采用三台阶法,上台阶每循环进尺0.6m,上台阶施工高度为3.3m,每次开挖深度0.6m,在中管棚超前支护下,挖机配合人工或者风镐开挖上部断面;

过渡段开挖完成后,采取拱架支护;因渐变过渡段埋深较浅,且断面逐渐加宽,采用i22a型钢钢架进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60cm;上台阶按渐变过渡段要求开挖后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上台阶开挖5m后,开挖支护中台阶,中台阶开挖5m后,开挖支护下台阶;

过渡段后期处理;二衬施工时,因掌子面右侧断面扩大量远远大于线路右侧扩大量,为保障施工安全,在二衬浇筑前,采用原单线隧道i18型钢钢架按原设计对过渡段扩大处进行支护,并采用喷射混凝土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

中,管棚按掌子面从左到右顺序以数字g1开始编号,钻机必须与钢架上设定好的孔口方向平行,精确核定钻机位置后方可允许钻孔;因拱顶高度及右侧半径逐渐增大,为保证管棚起到超前支护效果,且施工完成后不影响后续拱架支护,在施工中管棚完成后,在中管棚孔距间隙施工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的数量及打孔角度同中管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

中,拱架中、下台阶增设锁脚锚管,为加强施工期间围岩稳定性,每单元钢拱架连接处,增设φ89mm大锁脚两根,单根长6m,打设角度45
°
,打设后需注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

中,混凝土回填时,每次砌筑高度不大于1.5m,待上一层回填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混凝土回填;渐变过渡段二衬厚度增加段回填混凝土必须密实,待混凝土回填完成后,再进行二衬施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浅埋铁路隧道单线变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法。通过管棚超前支护,对浅埋过渡段扩大处进行加固,然后过渡段上台阶用不同断面的异形拱架按照单双线轮廓线形成一个渐变过渡段,最终达到双线轮廓线,开挖完成后渐变过渡段以单线段开挖轮廓线为基准增加初期支护,对渐变段扩大处采用混凝土回填。本发明能够避免断面突变造成地应力突变引起大变形,同时使用超前中管棚及小导管加固围岩防止松动圈扩大引起溜坍,降低施工风险,同时降低工期成本。本发明渐变段扩大处无需重新拆换,于内部再支立一层单线支护后用混凝土填充扩大处,施工较为安全。施工较为安全。施工较为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龙 郭文静 李准 赵文建 匡凯 王奋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