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0:1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板(4),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有调节装置(7),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借助调节装置(7)转动连接有转动臂(3),所述固定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柱(5),所述转动臂(3)的表面设有监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6)包括滑动架(601),所述滑动架(601)的内壁与转动臂(3)滑动连接,所述l形柱(5)的短臂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框(602),所述滑动框(602)的内壁与转动臂(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框(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603),所述红外线传感器(603)的上端安装有高音报警器(604),所述滑动框(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接收器(605),所述滑动架(6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606),所述滑动架(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607),所述u形板(60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608),所述螺纹孔(60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609),所述螺杆(609)的一端螺纹贯穿滑动架(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靠近螺杆(609)的一面开设有防滑板(610),所述防滑板(6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板(610)的表面与螺杆(609)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安装框(71),所述安装框(71)的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71)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架(72),所述限位架(7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3),所述滑动块(73)远离转动臂(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控制柱(74),两个所述控制柱(74)的一端滑动贯穿安装框(71),所述滑动块(73)靠近转动臂(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卡块(75),所述转动臂(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卡槽(76),所述卡槽(76)与卡块(75)形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槽(76)的内壁与卡块(75)相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7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7),所述滑槽(77)的内壁与安装框(71)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74)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弹簧(78),所述弹簧(78)的一端与滑动块(7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8)的另一端与安装框(7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9),所述挡板(79)的表面与安装框(71)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圆弧面设有固定装置(8),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两组安装板(81),两组所述安装板(81)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相同一组所述的安装板(81)由两个安装板(81)上下设置构成,相同一组所述安装板(81)的表面螺纹贯穿有控制杆(82),所述控制杆(8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控制杆(8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83),所述转动环(8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84),所述矩形板(84)的表面滑动贯穿支撑板(1),所述矩形板(8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尖刺(85),若干个所述尖刺(85)均匀分布于矩形板(84)的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8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6),所述把手(86)的截面呈长方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水平位移报警装置,具体涉及基坑领域,本申请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本申请达到了当操作人员因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基坑内的土壤逐渐被挖掘出基坑底部,随着基坑的加深,基坑两侧土壤对基坑边缘斜坡处支护结构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使得支护结构容易发生幅度不同的水平位移,给基坑内的施工作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基坑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和预警时,可以借助监测装置,通过转动臂表面印刷的刻度线对基坑水平位移的幅度进行监测,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滑动架的位置,设置基坑水平位移的报警值,以便在基坑水平位移超过预期限度后,提醒基坑内的施工人员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护结构进行加固。护结构进行加固。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 汪国罡 徐迟 方曦 李锐 王东 曹策 程超 许铁骑 徐银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