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5:0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从根部(8)延伸到尖端(9)的具有后缘(11)的长形叶片主体(7),其中,至少一个梁状增强装置(18)与所述后缘(11)相邻地被集成在所述叶片主体(7)中,用于增强所述后缘(11)的区域(12),所述增强装置(18)部分地在所述叶片主体(7)的长度上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装置(18)是包括碳纤维的预铸造碳梁(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由单个拉挤碳纤维型材,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拉挤碳纤维型材(20)的叠堆,或者并排布置的若干个这种叠堆并且铸造在基体材料(30)中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双轴材料层,特别是双轴碳层,被布置在两个堆叠的拉挤碳纤维型材(2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堆的高度和/或宽度在所述碳梁(19)的长度上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具有矩形、梯形、多边形或部分圆形的横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具有楔状横截面的长形芯部元件(21)被至少布置在所述碳梁(19)的一侧处,并且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碳梁(19)的长度上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被布置在一侧,靠近所述叶片主体(7)的外层(1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连接到包括玻璃纤维的增强玻璃梁(24)或连接到第二碳梁,所述玻璃梁(24)或第二碳梁与所述碳梁(19)相对地布置在相对侧处,靠近所述叶片主体(7)的外层(15),并且通过连接板(25)连接到所述碳梁(19)。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横截面中观察,朝向所述后缘(11)延伸的泡沫芯部元件(28)至少部分地夹在所述叶片主体(7)的上和下壳体(13、14)之间,尤其是夹在所述碳梁(19)和所述玻璃梁(24)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另一芯部元件(22、27)靠近相应的外层(15、16)连接到所述碳梁(19)或连接到楔状芯部元件(21)和/或连接到所述玻璃梁(24)。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由铸造在基体材料(30)中的若干个拉挤碳纤维棒(29)或碳纤维粗纱(33)制成。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仅包括碳纤维粗纱或者包括混合的碳/玻璃纤维粗纱(33)。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朝向所述后缘(11)延伸,并且被布置成靠近所述叶片主体(7)的至少一个外层(15、16)。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梁(19)延伸到所述叶片主体(7)的相对侧,具有与由所述壳体(13、14)和所述后缘(11)限定的空间对应的横截面。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泡沫芯部元件(28)被布置成邻近所述碳梁(19),进一步延伸到所述叶片主体(7)中并且在所述壳体(13、14)之间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其特征在于,另外的壳体芯部元件(22、27)靠近两个外层(15、16)连接到所述泡沫芯部元件(28)。17.风力涡轮机,具有转子(4),所述转子(4)包括若干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叶片(6)。

技术总结
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从根部(8)延伸到尖端(9)的具有后缘(11)的长形叶片主体(7),其中,至少一个梁状增强装置(18)与所述后缘(11)相邻地被集成在所述叶片主体(7)中,用于增强所述后缘(11)的区域(12),所述增强装置(18)部分地在所述叶片主体(7)的长度上延伸,其中,所述增强装置(18)是包括碳纤维的预铸造碳梁(19)。(19)。(19)。


技术研发人员:L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