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拔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9-04 08:0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就位及桩孔标定,在施工现场准备桩机、卷扬机、重锤(1)、呈中空管状的护壁体(2)、抗拔钢筋笼(3)和延长内管(4);测量放线,并准确设置桩孔标记;s2.护壁体(2)准备,在所述护壁体(2)底端穿设与之内壁紧贴的所述延长内管(4),并使所述延长内管(4)限位设置在所述护壁体(2)上,以防所述延长内管(4)在所述护壁体(2)中朝背离下管的方向滑动;随后封堵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s3.沉放护壁体(2),通过所述桩机将设有所述延长内管(4)的所述护壁体(2)在所述桩孔标记处下沉至设计标高;s4.一阶填料夯击,先在所述护壁体(2)内提升所述重锤(1)空夯若干次以在所述延长内管(4)下方形成凹坑,向所述凹坑中投入填充料,填充料堆积后其上端面不得越过所述延长内管(4)底面,再提升所述重锤(1)夯击;重复填料-夯击动作若干次以在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形成扩大头(5);s5.三击贯入度检测;s6.二阶填料夯击,若所述步骤s5中三击贯入度检测合格,则继续向所述护壁体(2)中投入填充料,并使每次夯击后所述重锤(1)锤底不凸出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重复夯击动作若干次以在所述扩大头(5)中形成夯击孔(51);s7.下钢筋笼,检测所述夯击孔(51)孔深,若符合设计值,则在所述护壁体(2)中下放所述抗拔钢筋笼(3)至所述夯击孔(51)孔底;s8.桩身成型,向所述护壁体(2)内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成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首批填充料不得没过所述延长内管(4)高度的一半,且以轻夯使首批填充料挤密在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内部形成挤密填充料层(41),所述挤密填充料层(41)厚度不小于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护壁体(2)为钢护筒,则所述步骤s8中将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注至桩顶标高以上,且边灌注边拔所述钢护筒;或,所述步骤s2中所述护壁体(2)为预应力空心桩,则所述步骤s8中直接向所述预应力空心桩的中心孔中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至桩顶标高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安装所述延长内管(4)时,将所述延长内管(4)一端凸出于所述护壁体(2)外,且在该凸出部周壁固接多个抵接在所述护壁体(2)底端端面的限位件(42);所述限位件(42)靠近所述护壁体(2)一侧端面距所述延长内管(4)远离所述护壁体(2)一侧端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2)的厚度沿靠近所述护壁体(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护壁体(2)的一端的方向呈逐渐减小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桩尖(6)封堵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所述桩尖(6)包括一体成型的卡嵌部(61)和锥部(62),所述卡嵌部(61)与所述延长内管(4)底端插接适配,所述锥部(62)尖端背离所述延长内管(4)且所述锥部(62)锥底外轮廓与所述护壁体(2)外轮廓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
中检测所述夯击孔(51)孔深的方法为:在所述步骤s4中填料前平稳下放所述重锤(1)并触底,标记此时所述重锤(1)底端为初始零点位;检测时以所述初始零点位标高与所述重锤(1)触底时所述重锤(1)底端标高作差即为所述夯击孔(51)孔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6中输送填充料时以自动输料设备实现,所述夯击孔(51)孔深通过自动测量设备检测用于起吊所述重锤(1)的吊绳的行走量来测算;所述自动输料设备和所述自动测量设备共同连接有微型电脑,用于收放卷所述吊绳的卷扬机也与所述微型电脑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沉放所述护壁体(2)至设计标高难度较大时,在进行所述步骤s2前先以长螺旋或旋挖在所述桩孔标记处预引孔。10.一种抗拔载体桩,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拔载体桩施工方法施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和位于所述桩身底端的扩大头(5),所述扩大头(5)由填充料夯击密实形成;所述扩大头(5)顶部后夯嵌设有中空的延长内管(4),且所述延长内管(4)下部内腔中设有随所述延长内管(4)后夯密实的挤密填充料层(41),所述延长内管(4)顶端延伸至所述桩身下部,所述延长内管(4)内于所述挤密填充料层(41)上安置有顶端延伸至所述桩身上部的抗拔钢筋笼(3);若所述桩身为后浇形成,则所述延长内管(4)内浇筑有与所述桩身一体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7);若所述桩身为预应力空心桩,则所述延长内管(4)顶端延伸至所述桩身中心孔内,且所述延长内管(4)内与所述桩身中心孔内一体浇筑有混凝土层(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载体桩施工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抗拔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就位及桩孔标定;S2.护壁体准备,在护壁体底端穿设延长内管,并使延长内管限位设置在护壁体上;随后封堵延长内管底端;S3.沉放护壁体;S4.一阶填料夯击,在延长内管底端形成扩大头;S5.三击贯入度检测;S6.二阶填料夯击,向护壁体中投入填充料,并使每次夯击后重锤锤底不凸出延长内管底端;重复夯击动作若干次以在扩大头中形成夯击孔;S7.下钢筋笼,检测夯击孔孔深,若符合设计值,则在护壁体中下放抗拔钢筋笼至夯击孔孔底;S8.桩身成型,向护壁体内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成桩。本申请能在扩大头中形成高质量、稳定的夯击孔,以便在扩大头中插入钢筋笼。在扩大头中插入钢筋笼。在扩大头中插入钢筋笼。


技术研发人员:邵良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良荣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2/9/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