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2022-04-02 02:38: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交互组件、应用开发组件、配置组件、检查组件和应用部署组件;用户交互组件,用于提供用户操作界面以及发起请求与其他组件通信,接收其他组件返回的结果并呈现给用户;应用开发组件,包括:合约模板模块、应用模板模块、代码上传模块和合约代码编写模块;合约模板模块,用于提供智能合约代码模板以及调用智能合约类库,以及智能合约语言版本及对应类库版本的管理;应用模板模块,用于提供构建软件镜像的模板,以及提供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的通用软件包模板;代码上传模块,用于将用户开发好的智能合约代码、智能合约模板、构建镜像的文件、软件包模板上传至容器应用集群服务器;合约代码编写模块,用于提供智能合约代码的在线开发和保存;配置组件,包括:区块链配置模块和应用部署配置模块;区块链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待部署的智能合约版本,待部署智能合约身份标识,待部署区块链节点信息;应用部署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待部署应用的模板信息,构建应用的镜像信息;检查组件,包括:模板检查模块和配置检查模块;模板检查模块,用于检查是否选择合约模板和应用模板,若否,选择合约模板和应用模板,若是,输出合约模板信息至合约代码编写模块,输出应用模板信息至应用配置摸快;配置检查模块,用于检查是否配置区块链配置,若否,输出信息至区块链配置模块,若是,输出信息至应用部署配置模块;应用部署组件,包括:合约部署模块和应用发布模块;合约部署模块,用于执行合约部署工作流,将智能合约部署至预先配置好的区块链节点上;应用发布模块,调用合约代码生成工作流,应用打包工作流,应用部署工作流,将应用部署至容器应用集群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组件访问合约模板组件选择智能合约代码模板;s2:应用开发组件接收合约模板,输出至合约代码编写模块;s3: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组件访问合约代码编写模块进行合约代码开发;s4:合约代码开发完毕后,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组件发起保存代码请求;s5:代码上传模块接收保存代码请求,将合约代码上传至容器应用集群服务器中,返回上传成功结果;s6:用户交互组件接收代码上传成功结果,并配置待部署的智能合约描述信息及待部署的区块链节点信息;s7:区块链配置模块接配置信息并返回配置成功结果;s8:用户交互组件接收配置成功结果,访问应用部署配置模块,配置应用开发语言及选
择部署镜像;s9:完成配置后用户通过应用部署组件发起应用部署配置检查请求;s10:配置检查组件接收应用部署配置检查请求,检查用户区块链配置及应用配置是否正确,若是,发送应用部署请求至应用部署组件,若否,返回信息至用户交互组件;s11:应用部署组件接收到用户应用发布请求,执行合约应用部署工作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部署工作流包括:合约部署工作流、调用合约代码生成工作流、应用打包工作流和应用部署工作流,将应用部署至集群服务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交互组件提供用户操作界面通过restful接口调用方式与其他组件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部署工作流将通过web3j类库将智能合约部署至预先设置好的区块链节点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打包工作流根据预先选择的开发语言以及对应的调用合约类库版本生成调用合约代码并打包成docker镜像文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部署工作流通过jenkins部署应用镜像至容器应用集群服务器的kubernet es集群工作节点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部署工作流组件接收合约部署工作流、调用合约代码生成工作流、应用打包工作流、应用部署工作流的状态和结果并传递到用户交互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云原生应用开发与部署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用户交互组件、应用开发组件、配置组件、检查组件和应用部署组件;方法包括:输出至合约代码编写模块,进行合约代码开发,发起保存代码请求,将合约代码上传至容器应用集群服务器中,配置待部署的智能合约描述信息及待部署的区块链节点信息,接配置信息并返回配置成功结果,配置应用开发语言及选择部署镜像,检查用户区块链配置及应用配置是否正确,若是,发送应用部署请求至应用部署组件,若否,返回信息至用户交互组件,接收到应用发布请求,执行合约应用部署工作流。本发明的优点是:为开发者屏蔽繁琐的底层技术并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底层技术并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底层技术并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 解安可 杨燕 卢星宇 孙雅妮 冯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科学技术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