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系统及应用与流程

2022-02-22 06:5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流水线结构中各级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确定可动态分配的最小缓冲单元;根据前述最小缓冲单元堆叠出缓冲深度2n深度的缓冲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基于缓冲深度对等原则为流水线分配初始缓冲,此时,当流水线结构从首级子模块到末级子模块存在多条数据通路时,各条数据通路的缓冲深度一致;基于设置的自适应周期t,在每个自适应周期t内监测各前后级子模块间的缓存写满状态的出现比率,并计算缓存写满状态在对应周期t上的占空比;根据预设的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与响应级别的映射关系,确定前述计算的占空比对应的响应级别后,根据该响应级别在下个自适应周期t内分配相邻子模块间的缓冲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可动态分配的最小缓冲单元的方式为,分析所有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所述输出数据流结构包括ram深度信息和ram宽度信息,确定所有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的最大公约数m
×
n,其中,m表示各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的ram深度的最大公约数,n表示各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的ram宽度的最大公约数;根据前述最大公约数m
×
n配置最小缓冲单元的ram深度和ram宽度,其中,最小缓冲单元ram深度等于m,最小缓冲单元ram宽度等于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的值小于1,所述响应级别至少为2个,对应不同的响应级别配置有不同的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范围,且不同的响应级别配置有不同缓冲深度的缓冲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级别为4个,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与响应级别的映射关系如下,当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大于等于0小于25%时,对应4级响应级别;当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大于等于25%小于50%时,对应3级响应级别;当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大于等于50%小于75%时,对应2级响应级别;当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大于等于75%小于100%时,对应1级响应级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级别与缓冲深度的映射关系如下,1级响应级别对应的8级缓冲深度,此时n=4;2级响应级别对应的6级缓冲深度,此时n=3;3级响应级别对应的4级缓冲深度,此时n=2;4级响应级别对应的2级缓冲深度,此时n=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周期t由用户设置,或者所述自适应周期t由系统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最小缓冲单元堆叠出缓冲深度2n深度的缓冲结构时,对于每个缓冲配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通过复用器开关的选取信号分配选择复用器/解复用器。8.一种同步流水线芯片中的流水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流水线结构中前后级子模块之间的空闲等待态信息,所述空闲等待态信息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等前级空闲气泡类型和等后级空闲气泡类型;判断前后级子模块之间的空闲等待态是否为等后级空闲气泡;判定为是时,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优化前述流水线结构。
9.一种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结构分析装置和动态调整缓冲装置;所述流水线结构分析装置,用于获取流水线结构中各级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确定可动态分配的最小缓冲单元,并根据前述最小缓冲单元,堆叠出缓冲深度2n深度的缓冲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动态调整缓冲装置包括流水线初始设计模块,缓存满计数模块和缓存调度模块;所述流水线初始设计模块,用于基于缓冲深度对等原则为流水线分配初始缓冲,此时,当流水线结构从首级子模块到末级子模块存在多条数据通路时,各条数据通路的缓冲深度一致;所述缓存满计数模块,用于获取设置的自适应周期t,并在每个自适应周期t内监测各前后级子模块间的缓存写满状态的出现比率,并计算各缓存写满状态在对应周期t上的占空比;所述缓存调度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与响应级别的映射关系,确定前述计算的空占比对应的响应级别,并根据该响应级别在下个自适应周期t内分配相邻子模块间的缓冲深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最小缓冲单元堆叠出缓冲深度2n深度的缓冲结构时,对于每个缓冲配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通过前述缓存调度模块产生复用器开关的选取信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动态分配缓冲的流水线优化方法、系统及应用,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流水线结构中各级子模块的输出数据流结构,确定可动态分配的最小缓冲单元;根据前述最小缓冲单元堆叠出缓冲深度2n深度的缓冲结构;基于缓冲深度对等原则为流水线分配初始缓冲,使流水线结构中各条数据通路的缓冲深度一致;在每个自适应周期T内监测各前后级子模块间的缓存写满状态的出现比率,计算缓存写满状态占空比以确定对应的响应级别,根据响应级别在下个自适应周期T内分配相邻子模块间的缓冲深度。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缓冲资源利用率,降低流水线空闲气泡数,优化流水线性能。优化流水线性能。优化流水线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雷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