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4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的魔百盒专线类型,通过预警信息中的定义故障现象,映射到业务指标及网络指标,再通过串接的路由信息还原到具体网络路由层面,实现业务点对点上的劣化或隐患打点,判断出疑似隐患点,再结合业务模拟拨测手段,二次确认隐患点,确保分析结果与业务模拟结果相匹配,提升隐患定位准确度,再结合知识经验库,针对不同网络层级及不同隐患现象,将隐患问题进行闭环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管理包括:基于感知劣化监控及预警结果,通过配置派单规则以及细化的网格化管理,实现指定级别的隐患自动派发工单,同时对工单的处理、督办、质检及后评估进行跟踪监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层级包括客户层、接入层、汇聚/承载层、核心层、互联层五个网络层次,针对这五个网络层次建立五层网络链路路由关联:根据魔百盒专线的业务特性,结合每一个网络层次所涉及的设备及业务关联关系,通过网元的id、设备与板卡间的关系、板卡与端口间的关联逻辑,接入点的关联关系进行链路路由的串接,实现魔百盒专线点对点的链路资源还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标识法的感知质量与链路路由关联:感知质量与链路路由的关联是定界定位及精准优化支撑的基础,通过综资电路数据,路由数据,解析出az端网元信息,az端口信息。再通过设备层的标识映射关系翻译成设备层的关联标识;再通过设备层的端口标识与流量数据,性能数据中的端口标识进行关联,实现感知质量与链路路由的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隐患挖掘:基于网络层的及业务层隐患指标,通过事件、阀值配置的规则及定义进行分析,主动挖掘出隐患业务及用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五维质差分析:从区域维度、客户维度、设备维度、业务维度、拨测维度,结合各个维度不同的属性和感知指标隐患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从五个维度分别反映省市区县整体质差情况、实时模拟客户感知的拨测质量情况、分pon/ptn等不同接入方式的质差情况、单用户以及不同用户等级的业务质量情况、不同业务及业务等级的质差情况,并根据预警定义的规则,主动产生预警信息,实现隐患主动找人,其中pon为无源光纤网,ptn为分组传送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魔百盒优良率涉及的性能指标为以下的一种或组合:弱光比=存在弱光的魔百盒专线总数/本指标统计魔百盒专线总数;误码比=存在误码的魔百盒专线总数/本指标统计魔百盒专线总数;olt链路利用率=max(olt上联链路峰值流量/olt上联带宽,olt下联链路峰值流量/olt下联带宽),其中olt为光线路终端;传输业务端口流速越限比=存在流速越限的魔百盒专线总数/本指标统计魔百盒专线总数;传输业务端口带宽利用率越限比=存在宽利用率越限的魔百盒专线总数/本指标统计魔百盒专线总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
括以下步骤:步骤1,统一采集接收资源,性能采集文件,并通过北向接口将资源,性能数据传送给传输工作台和魔百盒系统;步骤2,传输工作台或者魔百盒系统接收厂家网管的网元性能隐患后,做一些隐患处理,接口给集中故障管理。步骤3,传输工作台每天同步一次专线数据和设备资源信息数据;步骤4,集中故障管理接收性能隐患告警,根据相关规则去匹配所存储的专线的电路代号和设备、端口信息,若匹配上,集中故障管理根据配置的派单规则,派故障工单到eoms,eoms为电子运维系统;步骤5,eoms将故障工单派发到一线维护人员;步骤6,维护人员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接单后将隐患消除,维护人员回复工单到eoms,eoms将回复工单归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做一些隐患处理包括性能隐患分析,整体业务质量评估,和/或魔百盒云业务关联电路代号。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线数据和设备资源信息数据涉及传输电路、传输设备、传输物理端口以及时隙。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魔百盒优良率的传输联动监测方法,针对不同的魔百盒专线类型,通过预警信息中的定义故障现象,映射到业务指标及网络指标,再通过串接的路由信息还原到具体网络路由层面,实现业务点对点上的劣化或隐患打点,判断出疑似隐患点,再结合业务模拟拨测手段,二次确认隐患点,确保分析结果与业务模拟结果相匹配,提升隐患定位准确度,再结合知识经验库,针对不同网络层级及不同隐患现象,将隐患问题进行闭环管理。进行闭环管理。进行闭环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付体锋 张卓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