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电机、自发电模块以及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磁件(71)、感应组(72)、转动件(73)以及磁铁组(74),具体的:所述感应组(72)固定在所述导磁件(71)内,所述磁铁组(74)固定在所述转动件(73)的一端,所述转动件(7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磁件(71)上,当所述转动件(73)相对于所述导磁件(71)进行转动时,所述磁铁组(74)相对于所述感应组(72)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感应组(7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述导磁件(7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件(711)以及第二导磁件(712),所述第一导磁件(711)与所述第二导磁件(71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磁件(711)与所述第二导磁件(712)的另一端延伸出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件(714)和第二接触件(715),所述第一接触件(714)和第二接触件(715)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磁件(711)和所述第二导磁件(712),所述磁铁组(74)进行往复转动时,交替接触所述第一接触件(714)和第二接触件(7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72)包括磁芯(722)、固定结构(723)以及直接或间接环绕所述磁芯(722)设置的线圈(721),所述固定结构(723)与所述导磁件(71)过盈配合以将线圈(721)及磁芯(722)固定在所述导磁件(7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72)还包括线圈骨架(724),所述线圈(721)环绕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724)外表面;其中,所述线圈骨架(724)中空,所述磁芯(722)插设在所述线圈骨架(724)的中空部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线圈骨架(724),所述磁芯(722)的第一端从所述连接件(713)中部伸出并被所述连接件(713)咬紧固定,以形成完整磁路并用于对外固定,所述磁芯(72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固定结构(723),并延伸至第一接触件(714)与第二接触件(71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7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转动轴(731),两个所述转动轴(731)的一端通过安装架(732)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轴(731)的另一端均在内侧设有转动部(734),所述第一导磁件(711)以及第二导磁件(712)上均设有与所述转动部(734)尺寸位置相适应的转动孔(716),所述转动部(734)与所述转动孔(716)相配合以将所述转动轴(731)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导磁件(7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32)在远离所述感应组(7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部件(733),通过对所述弹性部件(733)作用外力能够带动所述转动件(73)整体进行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74)包括磁铁(741)、第一导磁片(742)和第二导磁片(743);其中,所述磁铁(74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32)中部设置的磁铁安装槽(735)内,所述第一导磁片(742)与所述第二导磁片(743)相对设置在所述磁铁(741)不同极性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磁片(742)与所述第二导磁片(743)的长度长于所述磁铁(741)的长度,以在所述第一导磁片(742)与所述第二导磁片(743)的突出部分之间形成一磁隙(744),所述磁芯(722)的第二端置于所述磁隙(744)中,以在所述转动件(73)进行往复转动时交替抵接所述第一导磁片(742)和所述第二导磁片(74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片(742)以及所述第二导磁片(743)通过铆钉(745)固定在所述磁铁安装槽(735)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31)上设置有用于判断所
述磁铁(741)极性的凹槽或者图案(736)。9.根据权利要求2

8任一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711)以及第二导磁件(712)在靠近所述第一接触件(714)和第二接触件(715)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卡口(717)。10.一种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1)和设于所述底座(61)内的复位件(62)、第六传动件(63)以及如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发电机(100),具体的:所述第六传动件(63)的位置与所述发电机(100)的转动件(73)位置相对应;所述复位件(62)设置在与所述第六传动件(63)位置对应处;所述第六传动件(63)被按下时,能够带动所述复位件(62)以及所述转动件(73)进行运动;所述复位件(62)具备使自身复位的复位作用力,且所述第六传动件(63)以及所述转动件(73)能够随所述复位件(62)一同复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在与所述发电机(100)的卡口(717)以及磁芯(722)第一端的位置对应处设有第六发电机固定卡扣(611),所述第六发电机固定卡扣(611)与所述卡口(717)及磁芯(722)第一端进行固定,从而固定所述发电机(100)于所述底座(61)内。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上设置有第六安装轴(612),所述复位件(62)与第六传动件(63)上均设有安装孔(632),所述安装孔(632)与所述第六安装轴(612)相配合以将所述复位件(62)与第六传动件(63)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底座(61)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传动件(63)为摇杆,包括两个传动轴(631)以及连接在两个传动轴(631)一端的按压部(633),所述安装孔(632)设置在所述传动轴(631)另一端,所述按压部(633)的位置与所述发电机(100)的弹性部件(733)位置相对应,所述按压部(633)被按下时,能够带动弹性部件(733)被按下。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62)包括两个扭簧(621)以及连接两个扭簧(621)一端的连接杆(622),两个所述扭簧(62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轴(631)外侧且所述扭簧(621)的空心部分作为所述安装孔(632)安装在所述第六安装轴(612)上,所述扭簧(621)与所述连接杆(622)相连的延长筋(623)抵接在所述按压部(633)底端,以跟随或带动所述按压部(633)运动,所述连接杆(622)设置在弹性部件(733)的底端,以带动所述弹性部件(733)复位。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633)与所述弹性部件(733)的间距大于与所述延长筋(623)的间距,以使所述按压部(633)被按下时,先推开所述延长筋(623),然后再推动所述弹性部件(733)。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在与所述延长筋(623)对应处设有扭簧限位块(613)。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633)底端设有通过所述延长筋(623)限位的水平限位块(634),所述传动轴(631)外侧设有通过所述延长筋(623)限位的旋转限位块(635)。18.根据权利要求11

17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底部在与所述发电机(100)固定处设有避空位(614)。
19.根据权利要求11

17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1)上设有用于固定电路板的电路板固定卡扣(615),所述底座(61)侧周设有用于对外固定模块自身的模块固定扣位(616)。20.一种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至少一个按键、电路板、复位件(62)以及如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发电机(100),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发电机(100)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底壳具有开口向上的凹腔,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凹腔上而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复位件(62)以及发电机(100)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任一所述按键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所述发电机(100)的转动件(73)以及复位件(62)进行运动,所述复位件(62)具备使自身复位的复位作用力,且所述按键以及所述转动件(73)能够随所述复位件(62)一同复位。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凹腔内在与所述发电机(100)的卡口(717)以及磁芯(722)第一端的位置对应处设有发电机固定卡扣,所述发电机固定卡扣与所述卡口(717)及磁芯(722)第一端进行固定,从而固定所述发电机(100)于所述底壳内。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复位安装轴,所述复位件(62)通过扭簧(621)的空心部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复位安装轴上。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在与所述复位件(62)的延长筋(62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扭簧旋转限位卡扣,所述底壳在与两个扭簧(621)对应处设置有扭簧水平限位块。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发电机(100)上且通过pin针与所述发电机(100)焊接以导通电路,所述底壳在所述电路板周围设置有电路板固定卡扣。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上还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热熔固定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导光件上设置有防呆标识,以保证正确安装所述导光件。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在凹腔边缘设置有天线槽,以安装天线。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为第一按键(12),所述底壳为第一底壳(11),所述第一按键(12)底端一侧设有第一按键转轴孔(121),所述第一底壳(11)内的凹腔一侧设有第一按键转轴(112),所述第一按键转轴孔(121)与所述第一按键转轴(112)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按键(12)可枢转地耦接在所述第一底壳(11)上。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12)的底端中部设有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的位置与所述发电机(100)的弹性部件(733)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按键(12)被按下时,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带动弹性部件(733)被按下。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12)底端在与所述第一按键转轴孔(12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尾部限位卡扣(123),所述尾部限位卡扣(123)被所述第一底壳(11)的上端边缘限位。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62)的延长筋(623)设置在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底端,以跟随或带动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运动,所
述复位件(62)的连接杆(622)设置在弹性部件(733)的底端,以带动所述弹性部件(733)复位。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与所述弹性部件(733)的间距大于与所述延长筋(623)的间距,以使所述第一拨片按压筋位(122)被按下时,先推开所述延长筋(623),然后再推动所述弹性部件(733)。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为第二按键(22),所述底壳为第二底壳(21),所述自发电模块还包括第二传动件(24),任一所述第二按键(22)被按下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24)推动所述发电机(100)的转动件(73)以及复位件(62)进行运动,所述复位件(62)具备使自身复位的复位作用力,且所述第二传动件(24)以及所述转动件(73)能够随所述复位件(62)一同复位。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壳(21)上设置有安装第二弹簧(25)的第二弹簧安装轴(211),所述第二弹簧(25)在所述第二按键(22)被按下时一同被按下,所述第二弹簧(25)具有使自身复位的复位作用力,且所述第二弹簧(25)复位时,所述第二按键(22)一同复位。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24)为摇杆,所述第二底壳(21)上在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4)对应处设有第二摇杆安装孔(213),所述第二传动件(24)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摇杆安装孔(213)配合连接的第二摇杆连接轴(241),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24)能够绕所述第二摇杆连接轴(241)进行转动。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24)上凸出设有第二按键按压部(242),所述第二传动件(24)底部设有第二拨片接触部(243),所述第二按键(22)按下时,第二按键(22)的底部按压筋位接触所述第二按键按压部(242)并带动所述第二拨片接触部(243)接触到所述发电机(100)的弹性部件(733),从而使所述弹性部件(733)被按下。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62)的延长筋(623)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件(24)底端,以跟随或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4)运动,所述复位件(62)的连接杆(622)设置在弹性部件(733)的底端,以带动所述弹性部件(733)复位。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24)与所述弹性部件(733)的间距大于与所述延长筋(623)的间距,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24)被按下时,先推开所述延长筋(623),然后再推动所述弹性部件(733)。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第二电路板(23),所述第二电路板(2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壳(21)上的第二电路板定位柱(217)以及第二电路板热熔柱(218)定位和固定,所述第二电路板(2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按键(22)数量及位置对应的检测开关,任一所述第二按键(22)被按下时,对应的所述检测开关被触发。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3)上设置有供所述复位件(62)、所述第二弹簧(25)以及所述发电机(100)穿过的通孔。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中框(26),所述第二中框(26)通过第二中框卡扣(261)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壳(21)边缘上。4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为第三按键(32),所述底壳为第三底壳(31),所述自发电模块还包括第三传动件(34);
所述第三按键(32)被按下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传动件(34)带动所述发电机(100)的转动件(73)以及复位件(62)进行运动,所述复位件(62)具备使自身复位的复位作用力,且所述第三按键(32)、所述第三传动件(34) 以及所述转动件(73)能够随所述复位件(62)一同复位。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第三电路板(33),所述第三底壳(31)上设有第三电路板热熔柱(311),所述第三电路板(33)通过所述第三电路板热熔柱(311)热熔固定在所述第三底壳(31)上。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板(33)在中部设有旋转微动开关(331),在四周设有按压微动开关(332),所述第三底壳(31)在与所述旋转微动开关(331)、按压微动开关(332)对应处设有开关预留孔位(312),所述第三按键(32)任一端被按下时,能够触发对应的所述按压微动开关(332)。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100)压设在所述第三电路板(33)上,且所述第三底壳(31)上设有焊接预留孔位(314),以供将所述发电机(100)焊接在所述第三电路板(33)上。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壳(31)上设有第三安装轴(315),所述复位件(62)与第三传动件(34)的转动部均套设在所述第三安装轴(315)上,以使所述复位件(62)与第三传动件(34)能够绕所述第三安装轴(315)转动。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件(34)为摇杆,所述第三传动件(34)的按压部位置与所述发电机(100)的弹性部件(733)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传动件(34)的按压部被按下时,能够带动弹性部件(733)被按下。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62)的延长筋(623)抵接在第三传动件(34)的按压部底端,以跟随或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34)运动,所述复位件(62)的连接杆(622)设置在弹性部件(733) 的底端,以带动所述弹性部件(733)复位。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按键(32)上设置有第三微动开关触发筋位(322)以及第三摇杆按压筋位(323),所述第三按键(32)被按下时,所述第三微动开关触发筋位(322)触发所述按压微动开关(332),所述第三摇杆按压筋位(323)推动所述第三传动件(34)运动。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壳(31)边缘设有第三母扣(317),所述第三按键(32)边缘设有第三公扣(321),所述第三母扣(317)与所述第三公扣(321)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三按键(32)连接在所述第三底壳(31)上,所述第三底壳(31)顶面边缘还设有第三按键限位筋(319),以对所述第三按键(32)进行限位。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壳(31)底部还设有硅胶垫预留位(318),以在所述第三底壳(31)底部安装硅胶垫(35)。51.一种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按键、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0

19任一所述的自发电模块(200),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自发电模块(200)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底壳具有开口向上的凹腔,所述按键被可枢转地耦接在所述底壳的凹腔上而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以及自发电模块(200)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所述按键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所述自发电模块(200)的第六传动件(63)进行运动,所述第六传动件(63)在复位件(62)作用下复位时,所述按键一同复位。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在与所述自发电模块(200)的模块固定扣位(616)对应处设置有发电模块固定卡扣,通过所述发电模块固定卡扣与所述模块固定扣位(616)的配合将所述自发电模块(200)安装在所述底壳上。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在所述自发电模块(200)安装部的周围设置有发电模块限位筋,以对所述自发电模块(200)进行限位。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按键连接轴,所述按键上设置有按键连接孔,所述按键连接轴与所述按键连接孔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按键可枢转地耦接在所述底壳上。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在与所述第六传动件(63)对应处设置有按压筋位,所述按键被按下时,通过按压筋位推动所述第六传动件(63)。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卡接在所述自发电模块(200)的电路板固定卡扣(615)上,且通过pin针将所述自发电模块(200)与所述电路板焊接以导通电路。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边缘设置有天线卡槽,用于安装天线;所述按键上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热熔固定在所述按键上,所述底壳上还设有用于螺栓固定的安装孔。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为第四底壳(41),所述按键为第四按键(42),所述第四底壳(41)上设有对所述第四按键(42)位置进行限位的第四上极限限位筋(414),所述第四按键(42)上设有对自身位置进行限位的第四下极限限位筋(422)。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中框(45),所述第四中框(45)安装在所述第四底壳(41)的边缘上并盖住所述天线卡槽。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底壳(41)外侧设有第四中框卡位(416),所述第四中框(45)内侧设有第四中框卡扣(451),所述第四中框卡扣(451)与所述第四中框卡位(416)配合以将所述第四中框(45)固定在所述第四底壳(41)上,所述第四中框(45)上还设有第四中框防呆标识(452),以保证所述第四中框(45)的正确安装。61.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为第五底壳(51),所述按键为第五按键(52),所述第五底壳(51)上设有对所述第五按键(52)位置进行限位的第五上极限限位块(514)、第五下极限限位块(515),所述第五按键(52)上对应设有第五上极限限位筋(522)、第五下极限限位筋(523),所述第五上极限限位块(514)与所述第五上极限限位筋(522)配合以对所述第五按键(52)上极限进行限位,所述第五下极限限位块(515)与所述第五下极限限位筋(523)配合以对所述第五按键(52)下极限进行限位。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底板(54),所述第五底板(54)通过第五底板卡扣(541)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五底壳(51)底面,所述第五底板(54)的底面还设有具有粘接性的粘胶(5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自发电模块以及发射器,其中,发电机包括导磁件、感应组、转动件以及磁铁组,具体的,感应组固定在导磁件内,磁铁组固定在转动件的一端,转动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导磁件上,当转动件相对于导磁件进行转动时,磁铁组相对于感应组进行转动,以使感应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导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件以及第二导磁件,第一导磁件与第二导磁件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导磁件与第二导磁件的另一端延伸出相对设置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本实用新型摒弃电池的使用,且发电机的设计具有减少漏磁、发电量大的效果,发射器的结构简单,种类多样,按压方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