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配电箱及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1:28: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bms模块(40);第一电路(100),所述第一电路(100)具有用于与第一电池(10)电连的第一连接端及用于与控制器(30)电连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电路(100)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充电支路(500)和第一导电支路(300),所述第一导电支路(300)用于连接第二电池(20);以及第二电路(200),所述第二电路(200)具有用于与第一电池(10)电连的第三连接端及用于与控制器(30)电连的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二电路(200)与所述第一电路(100)在第一电池(10)与控制器(30)之间形成通电回路;其中,所述第二电路(200)连接有第二导电支路(400),所述第二导电支路(400)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池(20),所述第二导电支路(400)连接有第二充电支路(600),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导电支路之间设有第一继电器(210),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导电支路之间设有第二继电器(220)及预充电模块(230),所述第一导电支路(300)设置有第三继电器(310),所述bms模块(40)用于采集第二电池(20)后端电压v0、第一继电器(210)后端电压v1及预充电模块(230)后端的电压v2,并通过v0与v1之间和v0与v2之间的压差对比,所述bms模块(40)分别控制第一继电器(210)、第二继电器(220)及第三继电器(310)的开启或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模块(230)包括与所述第二继电器(220)并联设置的预充继电器(231)及预充电阻(232),所述预充继电器(231)与所述预充电阻(232)串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支路(600)设有充电继电器(610)及第一保险件(620),所述第一充电保险件位于所述充电继电器(610)的前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支路(400)在第二充电支路(600)与所述第二电池(20)之间设置有整流模块(4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一继电器(210)与所述第一电池(10)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件(24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二继电器(220)与所述控制器(30)之间设置有第三保险件(25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具有与所述第一充电支路(500)和所述第二充电支路(600)连接的充电接口(5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设置有高压转换器(60),所述第一电路(100)和所述第二电路(200)通过高压转换器(60)连接所述第一电池(1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一继电器(210)与所述第一电池(10)之间设有第一采集点(260),所述第二电路(200)在所述第二继电器(220)与所述控制器(30)之间设有第二采集点(270),所述第一导电支路(300)在所述第三继电器(310)与所述第二电池(20)之间设有第三采集点(320),所述第二导电支路(400)与所述第二电路(200)的连接点为第四采集点(280);所述bms模块(40)采集所述第二采集点(270)和所述第四采集点(280)的电压作为所述第二电池(20)后端电压v0,所述bms模块(40)采集所述第一采集点(260)和所述第二采集点
(270)的电压作为所述第一继电器(210)后端电压v1,所述bms模块(40)采集所述第二采集点(270)和所述第三采集点(320)的电压作为所述预充电模块(230)后端的电压v2。10.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10)、第二电池(20)及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

技术总结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箱及供电系统,配电箱具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一导电支路、第二导电支路、第一充电支路及第二充电支路,配电箱安装在有上装负载需求的车辆上后,使车辆能够增设上装电池,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包括底盘电池系统,第二电池包括上装电池系统,BMS模块用于采集第二电池后端电压V0、第一继电器后端电压V1及预充电模块后端的电压V2,并通过V0与V1之间和V0与V2之间的压差对比,BMS模块分别控制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及第三继电器的开启或关闭,实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向控制器供电及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之间互相补电,增加动力电池补电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工程车的续航能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梁 孙李璠 倪晓鹤 李平 刘超岩 王哲 卓池 宋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