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割灌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3: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割灌机


1.本发明涉及一种割灌机。


背景技术:

2.由ep 2 845 460 a1得知一种割灌机,在其引导管处布置有带有两个手柄(handgriff)的把手柄(lenkergriff)。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类型的割灌机,利用该割灌机可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且不累人的工作。
4.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引导管的割灌机来实现,其中,在引导管的端部处布置有工具单元,其中,在引导管处固定有把手横梁(lenkerholm),该把手横梁在每个端部处都携带手柄,其中,每个手柄都具有杆,该杆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在固定端处手柄固定在把手横梁处,其中,每个手柄都具有处于面对工具单元的前侧面和相对而置的后侧面,其中,这些手柄具有处于彼此面对的内侧面和彼此背离的外侧面,其中,手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ballenauflage),该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杆的内侧面和后侧面处延伸的隆起。
5.在割灌机的运行中,必须由用户经由手柄沿不同的方向施加力。在此,在运行中可能尤其需要推动或按压工具单元。这尤其当工具单元包括刀具时是有利的。为了能够经由手柄朝向工具单元向前引入力,设置成,手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该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杆的内侧面和后侧面处延伸的隆起。操作者的鱼际(handballen)可以经由该鱼际支承部得以支撑。由此,手可以在运行中实施转动的、推动的运动,并且由此非常好地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地向前朝向工具单元导入力。
6.在特别优选的设计中,两个手柄具有鱼际支承部。由此,两个鱼际可以向前实施推动的运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好地支撑在手柄的鱼际支承部处。通过鱼际支承部来强化侧向的力导入。割灌机有利地如此悬挂在背带处,使得割灌机在运行位置自由地悬挂在背带处。割灌机的重心相对于悬挂点有利地朝向工具单元移动。由此割灌机在背带处悬挂成使得工具单元相比于割灌机的壳体布置得更靠下。
7.经由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尤其可以非常好地导入力,用于利用割灌机进行收割。在收割时,割灌机以往复运动的方式进行运动。割灌机被操作者按压和推动,以便实施进给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鱼际支承部来强化沿旁侧方向的力导入。
8.经由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尤其可以非常好地导入力,用于利用割灌机进行粉碎。在粉碎时,割灌机进行上下运动。用于该运动的力由操作者通过在手柄处向上拉动和向下按压手柄来导入。用于使工具单元向下运动的力在此至少部分地、尤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割灌机的重力来施加。
9.所述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实现改善地引入这些力。由此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工作。
10.鱼际支承部有利地具有处于两个平面之间的鱼际支承面,这些平面的间距有利地小于3mm。鱼际支承面因而是近乎平面的面。鱼际支承面由这两个平面限定。杆的不处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区段,即使鱼际会搁放在这些区段上,也不被视为鱼际支承面的一部分。
11.鱼际支承面的在手柄纵向方向上测得的长度有利地为至少2.5cm,尤其至少3.5cm。由此力可以沿圆周方向在杆的足够大的长度上经由用户的鱼际来导入。鱼际支承面的宽度有利地为至少8mm,尤其至少1cm。
12.鱼际支承部相距纵向的最大间距有利地至少为杆的垂直于最大间距且垂直于纵向方向测得的直径的0.7倍,尤其至少0.8倍。后侧面在鱼际支承面处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剖切平面中,在任何部位处都具有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的半径。但尤其对于第二手柄来说,也可以在鱼际支承部的边缘区域中设置更小的半径。优选地,后侧面在鱼际支承面处大致平面地构造。鱼际支承面可以在垂直于手柄的纵向轴线的剖切平面中凸形地和/或凹形地弯拱。有利地,鱼际支承面的沿圆周方向位于外部的区段凸形地弯拱。平面的或凹形地弯拱的区段可以沿凸形地弯拱的区段之间的圆周方向伸延。
13.有利地,鱼际支承部布置在手柄的与固定端邻接的半部中。
14.优选地,两个手柄具有不同的形状。优选地,在手柄之一处布置用于操作割灌机的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手柄大于另一个手柄。优选地,右边的手柄大于左边的手柄。
15.为了简化对手柄的把持,并且尤其也简化利用鱼际推动割灌机,有利地设置成,至少一个手柄在杆的至少一个区段中具有橡胶部。优选地,橡胶部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在鱼际支承部上延伸。
附图说明
16.下面借助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操作人员与割灌机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示出图1的割灌机的第一手柄的透视图;图3示出图2的手柄的外侧面的侧视图;图4示出在图3中的线iv

iv的方向上穿过手柄的剖面;图5示出手柄的后侧面的在图3中的箭头v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6示出手柄的内侧面的在图5中的箭头vi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7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vii

vii的局部剖视图;图8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viii

viii的局部剖视图;图9示出手柄的前侧面的在图3中箭头的ix

ix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10示出手柄的拇指支承面的透视示意图;图11示出手柄的第三操作元件的操纵路径的示意图;图12示出第三操作元件的在未操纵位置的透视图;图13示出第三操作元件的在操纵位置的透视图;图14至18示出在第一手柄处的可能的不同的手姿态的示意图;图19示出第二手柄的侧视图;图20示出沿着图19中的线xx

xx穿过第二手柄的鱼际支承部的剖面;
图21和22示出第二手柄的透视图;图23示出第二手柄的后侧面的在图19中的箭头xxiii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24示出手柄的外侧面的在图23中的箭头xxiv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25示出沿着图19中的线xxv

xxv穿过拇指支承面的局部剖视图;图26示出割灌机的带有两个手柄的把手柄的侧视图;图27示出沿着图26中的线xxvii

xxvii穿过左边的第二手柄的剖视图;图28示出沿着图26中的线xxvii

xxviii穿过右边的第一手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图1示意性地示出用户51,他携带手持式工作器械、即割灌机1。割灌机1具有引导管2。在引导管2的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在本实施例中为带有切割刀具70的工具头。在引导管的另一端部73处布置有壳体4。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4内布置有示意性地示出的驱动马达26。该驱动马达26例如可以是电动机,尤其由蓄电池供应以能量的电动机,或者是内燃机。
18.操作者51利用背带74携带割灌机1。经由背带74,在运行中至少部分地、尤其很大程度上承受割灌机1的重量。背带74在悬挂点a保持住割灌机1。割灌机1如此有利地悬挂在背带74处,使得割灌机1在工作位置(即在工具单元3比壳体4布置得更靠下的所在位置)自由地悬挂在背带74处。在图1中示意性地绘出割灌机1的重心s和重力f。割灌机1的重心s相对于悬挂点a有利地朝向工具单元3移动。由此割灌机1在背带74处悬挂成使得工具单元3比割灌机1的壳体4布置得更靠下。
19.为了引导割灌机1,在引导管2处固定有把手柄5。经由把手柄5,在运行中尤其导入用于工具进给的力。进给运动例如可以是在收割时的往复运动,或者是在粉碎运行时的上下打击运动。收割时的运动方向在图1中示意性地用双箭头m绘出,粉碎时的运动方向用双箭头h绘出。
20.把手柄5是所谓的自行车把手。把手柄5包括把手横梁43。该把手横梁43优选大致横向于引导管2延伸。在把手横梁43的两个端部分别布置有手柄6或7。手柄6和7具有彼此面对地布置的内侧面29。手柄6和7具有处于彼此背离的外侧面28。手柄6和7的外侧面28贴靠在用户51的手掌52处。由此内侧面29是手柄6和7的处于相互靠近的侧面,而外侧面28是手柄6和7的处于相互远离的侧面。
21.图2至18示出第一手柄6,在本实施例中为右边的手柄。图19至25示出第二手柄7,其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割灌机1的左边的手柄。手柄6和7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手持式工作器械,尤其吹扫器械、喷淋器械等中。
22.如图2所示,第一手柄6具有杆8。杆8具有固定端9以及自由端10。在割灌机2处的通常的工作姿态下,自由端10指向前面和上面。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端9处构造容纳部44,把手横梁43插入到该容纳部中。容纳部44的中轴线有利地与手柄6的纵向轴线14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手柄6的杆8由两个半壳71和72构成,这些半壳在平行于纵向轴线40的分隔平面中相互贴靠。第一手柄6具有在外侧面28与内侧面29之间延伸的前侧面27。前侧面27被设置成用于与用户51的手的手指贴靠。此外,手柄2具有后侧面30,该后侧面在图5中示出并且与前侧面27相对而置地布置。在通常的运行姿态下,在割灌机中后侧面30面对操作者,而前侧面
27指向工具单元3的方向。
23.为了将手柄6固定在把手横梁43处,有利地设置有未示出的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穿过手柄6中的固定开口59。固定螺钉有利地也穿过把手横梁43中的开口,并且由此固定手柄6相对于把手横梁43的位置。在图2中示出用于固定螺母的容纳部60。如图3所示,相对而置的外侧面28具有用于固定螺钉的容纳部61,该固定螺钉可在手柄6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被拧入到固定螺母中。
24.如图2也示出,在手柄6的自由端10处构造用于用户51的手的支承面15。支承面15成圆形地构造,并且在其大小方面与用户的手内面相适配。如图2也示出,第一手柄6具有第一操作元件11以及第三操作元件13。
25.图3中示出同样布置在第一手柄6处的第二操作元件12。杆8形成第一手柄6的细长的基体,操作元件11、12和13安置在该基体处。第一操作元件11有利地被设计用于控制驱动马达26。利用第一操作元件11尤其可以调节驱动马达26的转速,并且由此调节工具的转速。第二操作元件12可以有利地在未操纵位置例如通过将第一操作元件11卡止来防止经由第一操作元件操控驱动马达26。第三操作元件例如可以是停止开关。但操作元件11、12和13的其它功能也可以是有利的。
26.如图3所示,第一操作元件11在前侧面27处以操纵区段23从杆8伸出。操纵区段23是第一操作元件11的在第一操作元件11的未操纵位置从杆8伸出的整个区段。第一操作元件11围绕第一摆动轴线21可摆动地安置。第一摆动轴线21处于比操纵区段23更靠近手柄6的自由端10。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具有第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25。第一端部24处于比第二端部25更靠近固定端9。摆动轴线21处于与操纵区段23的第二端部25比第一端部24靠得更近。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摆动轴线21处于比操纵区段23的第二端部25更靠近自由端10。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具有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b。
27.第二操作元件12具有从杆8伸出的操纵区段16。操纵区段16是第二操作元件12的在第二操作元件12的未操纵位置从杆8伸出的整个区段。操纵区段16具有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c。长度b和c可以是接近相同大小的。在本实施例中,长度b小于长度c。
28.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16具有第一端部17和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7处于比第二端部18更靠近固定端9。两个操纵区段16和23朝向纵向轴线14的方向。第二操作元件12围绕摆动轴线22可摆动地安置。摆动轴线22处于与操纵区段16的第一端部17比第二端部18靠得更近。在本实施例中,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相比于摆动轴线22,第一端部17相距固定端9具有更大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摆动轴线22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处于第一端部17与固定端9之间。
29.操纵区段23和16在操作元件11和12的未操纵位置在长度区段19中搭叠。无论操纵区段23还是操纵区段16都在长度区段19中延伸,该长度区段具有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a。长度a有利地至少为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的长度b的30%。长度a优选至少为长度b的50%。
30.第一手柄6的杆8具有把持区段45。把持区段45具有细长的粗略近似柱形的形状。在朝向固定端9的方向上,增厚区段46与把持区段45联接。在朝向自由端10的方向上,增厚区段47与把持区段45联接。把持区段45的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t有利地为手柄6的总长度u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在此,总长度u是平行于纵向轴线14测得的。
31.手柄6具有从固定端9在半个长度u上延伸的第一半部48。手柄6还具有第二半部49,该第二半部与第一半部48联接并且伸至自由端10处。第二半部49在长度u的一半上延伸。把持区段45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半部48中。在本实施例中,把持区段45在其长度t的至少60%上在第一半部48中延伸。把持区段45也伸到第二半部49中。在本实施例中,搭叠区域19完全布置在第二半部49中。也可以设置成,搭叠区域19部分地延伸到第一半部48中。
32.支承面15经由圆形部32过渡至后侧面30。圆形部32凸形地构造,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成圆形地伸延。在图3中所示的外侧面28的侧视图中,圆形部32的半径r在任何部位处都至少为1.5cm,尤其至少为2cm。至少3cm的半径r被视为特别有利。在此,半径r在圆形部32的走向上可以变化。通过圆形部32,实现从后侧面30到支承面15的均匀的过渡。用户51的手可以良好地沿着圆形部32滑动。由于圆形部32的成圆形形状,在此可以维持相距相对而置的第一操作元件11的近乎保持恒定的间距。由此可以确保用户51在任何所设置的把持姿态下都能把持住操作元件11。
33.杆8具有鱼际支承部33。鱼际支承部3有利地布置在把持区段45处。如图3所示,鱼际支承部33具有平行于纵向轴线14测得的长度k。长度k有利地至少为2.5cm,尤其至少为3.5cm。在本实施例中,鱼际支承部33延伸至增厚区段46附近。
34.图4示出在鱼际支承部33区域中的穿过手柄6的剖面。该剖面垂直于纵向轴线14伸延。鱼际支承部33形成为从把持区段45的否则有利地近乎圆形的横截面向外突伸的隆起。在本实施例中,鱼际支承部33在内侧面29和后侧面30处延伸。近乎在内侧面29和后侧面30相互邻接的所在区域中,鱼际支承部33具有其最大的径向延伸量。鱼际支承部33具有近乎平面地伸延的鱼际支承面36。鱼际支承面36有利地在后侧面30处伸延。鱼际支承部33相距纵向轴线14具有最大的间距o。图4中的剖面在鱼际支承部33相距纵向轴线14具有最大间距o的所在区域中伸延。在其中存在最大间距o的相同的剖切平面中,手柄6具有垂直于最大间距o测得的直径p。最大间距o有利地大于一半的直径p。最大间距o有利地至少为杆8的直径p的0.7倍,尤其至少0.8倍。
35.如图4也示出,操作元件11和12的摆动轴线21和22处于相互垂直。摆动轴线21和22包夹成有利地小于180
º
的角度α。角度α尤其小于120
º
,优选大约90
º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轴线21和22与纵向轴线14展开成坐标系。纵向轴线14定义该坐标系的y

方向。y

轴线从固定端9指向自由端10。第一操作元件11的摆动轴线21相应于z

轴线,而第二操作元件12的摆动轴线22相应于x

轴线。x

轴线从后侧面30朝前侧面27定向。z

轴线从内侧面29朝外侧面28定向。轴线x、y和z形成右旋系统。鱼际支承部33在负z

方向和负x

方向上延伸。鱼际支承面36相对于z

方向倾斜角度δ,该角度有利地在任何部位处都小于45
º
,尤其小于30
º
。在相距纵向轴线14存在最大间距o的所在部位处,鱼际支承面36具有在z

方向上测得的间距v,该间距有利地至少相应于直径p的0.3倍。
36.如图5和6所示,第一手柄6具有拇指面20。拇指支承面20在内侧面29处在增厚区段47中延伸。拇指支承面20具有垂直于纵向轴线14测得的宽度g。拇指支承面20相距自由端10具有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间距i。对于第一手柄6,间距i可以很小。拇指支承面20可以伸至自由端10附近。
37.如图5所示,在后侧面30的在x

轴线的方向上的示出的侧视图中,第三操作元件13在很大程度或者完全地被挡住。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观察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处于拇指支承
面20的后面。第三操作元件13被盖件68遮盖住。如图5和6所示,第三操作元件13具有处于面对固定端9的侧面62(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操作元件13大致平行于拇指支承面20取向。侧面62相对于纵向轴线14倾斜地伸延。在侧面62附近,在手柄6处构造内凹64,该内凹使得在侧面62处对第三操作元件13的操纵容易。相对于内凹64,第三操作元件13在侧面62处具有突出部63。突出部63有利地至少为1mm,尤其至少为2mm。由此也能够利用手套在侧面62处可靠地操纵操作元件13。如图5也示出,第二操作元件12相距自由端10具有平行于纵向轴线14测得的间距e。
38.在图6至8中示出拇指支承面20的取向。如图6所示,在朝向内侧面29的观察方向上(即在朝z

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拇指支承面20相对于纵向轴线14倾斜角度β。角度β在拇指支承面20的任何部位处都至少为20
º
,并且最多为70
º
。由此一方面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手姿态。另一方面,基于拇指支承面20的取向,可以实现朝向工具单元3非常好地导入力(图1),从而尤其为了推动和按压工具而产生有利的力比例。
39.在图6所示的侧视图中,拇指支承面20优选凸形地弯曲。但是,平面的或者凹形地弯曲的设计也可以是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处于两个平行的平面34和35之间。平面34和35有利地相对于纸平面倾斜地伸延。平面34和35相对于手柄6的坐标系的轴线x、y和z都不平行地伸延。平面34和35因此在图6中被示意性地示出。在此,拇指支承面20有利地构造成使得两个平面34和35的间距h小于3mm,尤其小于2mm。拇指支承面20的宽度g有利地至少为8mm。图6中所绘出的拇指支承面20的长度f有利地至少为2.5cm。优选地设置至少3cm、尤其至少4cm的长度f。在此,长度f和宽度g是在处于平面34和35之间的区域中测得的。处于平面34和35之外的、与拇指支承面20邻接的面区段当前不视为拇指支承面20的一部分。拇指支承面20有利地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的半径w在任何部位处都至少为10mm,尤其至少为15mm,有利地至少为30mm。在本实施例中,该弯曲部的半径在任何部位处都至少为40mm。拇指支承面20的平面的设计,即无穷大的半径,也可以是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以弯拱部31过渡至手柄6的内侧面29。弯拱部31凹形地构造。
40.如图7和8所示,拇指支承面20在从纵向轴线14向外的方向上下降。但是,拇指支承面在该方向上略微上升也可以是有利的。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4且穿过内侧面29地伸延的剖切平面(即在y

z平面中的剖切平面)中,拇指支承面20与纵向轴线14包夹成朝向固定端9开口的角度γ。该角度γ有利地为30
º
至110
º
。特别优选地,角度γ为45
º
至90
º
。角度γ优选小于90
º
。在图8中也可良好地看出第三操作元件13的突出于内凹64的突出部63。此外图7和8示出凹形的弯拱部31的设计。弯拱部31具有半径s,该半径可以构造成比较小,即小于2cm,尤其小于1cm。在此,半径s不必始终相同大小,而是可以变化,如图7和8所示。
41.如图9所示,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相距自由端10具有间距d。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16相距自由端10具有图5中所示的间距e。在本实施例中,间距e大于间距d。间距d和e有利地相应小于7cm。由此,当用户51的手搁放在支承面15上时,则也可以由用户51操纵操作元件11和12。
42.图10中也示出拇指支承面20、弯拱部31和与其邻接的内侧面29的设计。
43.第二操作元件13布置成使得即使操作者将其手搁放到杆8的自由端10处的支承面15上,也避免无意地操纵第二操作元件13。如图11示意性地示出,第二操作元件13例如可以操纵示意性地示出的开关65。也可以设置成操纵机械的元件。开关13具有在图11中示意性
地示出的未操纵的、位置39以及操纵位置41,开关65在该操纵位置被完全操纵。在这些位置之间,操作元件13可以首先历经一段空行程66。在这段空行程66之内,开关65未被操纵。在空行程66之后紧接着操纵行程67,在该操纵行程中按压开关65。第三操作元件13的位置(操作元件13在该位置已经过空行程66并且开始实施操纵行程67)在当前称为操纵位置40。为了防止无意地操纵开关65,操纵位置40是决定性的,在该操纵位置开始操纵行程67。在空行程66之内对第三操作元件30的操纵对于割灌机1的功能来说没有意义。
44.图12示出在未操纵位置39的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操作元件13朝向拇指支承面20和自由端10被盖件68遮盖住。在此,盖件68至少如此大,使得第三操作元件13在操纵位置40在朝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观察固定端9时突出超过手柄6、7的外轮廓(即超过盖件68)最多1mm。
45.图13示出在操纵位置41的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实施例中,操作元件13比内凹64更深地压入到杆8中,从而使得内凹64在侧面62处突出超过操作元件13。但也可以设置成,第三操作元件13与内凹64的底部形成平面地终止,或者突出超过该底部。由于盖件68,有利地只有当操作者主动地按压操作元件13时,才可以使得第三操作元件13从图12中所示的未操纵位置39调整至图13中所示的操纵位置41。由于盖件68,避免无意的操纵。
46.图14至18示出对于手柄6的不同的可能的把持位置。图14示意性地示出手柄6,连同用户51的手53(图1)。用户51的手53包围把持区段45。鱼际贴靠在鱼际支承部33处。手掌52(图15)贴靠在第二操作元件12处并且操纵其。食指55贴靠在第一操作元件11处并且可以操纵其。中指56、无名指57和小手指58环绕把持区段45。为了这种手姿态,设置用于大拇指54的两个可能的位置。图15示出一种布置,其中大拇指54搁放在拇指支承面20上并且支撑在其处。在图16所示的位置中,大拇指55处于增厚区段47的下方。大拇指54可以在该位置包围把持区段54。如图15所示,但大拇指54也可以操纵第三操作元件13。在这种情况下,大拇指54处于增厚部68的下方(图12和13)。
47.如图15和16中在纵向轴线14的朝向固定端9的方向上的视图所示,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观察方向上完全被盖件68遮盖住。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视图中看不见。拇指支承面20有利地比较大地构造。在纵向轴线14的朝向固定端9的观察方向上,拇指支承面20的面积有利地为第一手柄6的增厚区段47的总可见面积的至少10%,尤其至少20%,优选至少25%。有利地,在纵向轴线14的朝向固定端9的观察方向上,拇指支承面20的面积为第一手柄6的增厚区段47的总可见面积的不到70%,尤其不到50%,尤其不到30%。
48.在图15中示出在操纵位置的第二操作元件12。在该位置,第二操作元件12有利地仅略微突出于或者并不突出于杆8的外轮廓。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第二操作元件12在操纵位置以突出部j突出超过杆8的外轮廓,该突出部最多为3mm,尤其最多为2mm。突出部j有利地在第二操作元件12的任何部位处都不大于3mm,尤其不大于2mm。
49.图17示出手位置,手53在该手位置部分地支撑在支承面15处,更确切地说,有利地以食指55的内侧面支撑。中指56包围增厚部47。无名指57和小手指58贴靠在第一操作元件11处并且可以操纵其。用户51的手掌52布置在第二操作元件12上处并且可以操纵第二操作元件12。
50.在图18中示出一种手姿态,其中手53的手掌52贴靠在支承面15上。第二操作元件12可以用小手指58把持住。针对中指56设置对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也可以优选地由用
户51利用食指55或无名指57进行操纵。由于操作元件11和12相距自由端10的间距d和e小于7cm(图5和9),即使在图18中所示的手位置也可以容易地对操作元件11和12进行操纵。
51.由于连续的圆形部32,用户51可以在不同的手位置之间切换,其方式为,手53沿着圆形部32推动。由此也在较长的时间段上产生复合人机工程学的工作。
52.图19至25示出第二手柄7的设计。第二手柄7有利地是左边的手柄。第二手柄7在本实施例中没有操作元件。第二手柄7由此可以在整体上构造得比第一手柄6更小。两个手柄6和7具有不同的形状。但第二手柄7与第一手柄6一样也具有拇指支承面20、在自由端10处的支承面15以及鱼际支承面33。对于两个手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彼此相应的元件。
53.第二手柄7也具有杆8,该杆具有固定端9以及自由端10。在固定端9处设置有未示出的用于把手横梁43的容纳部44。第二手柄7也具有有利地与y

轴线重叠的纵向轴线14。y

轴线从固定端9朝自由端10指向。x

轴线从后侧面30伸延至前侧面27。如图20所示,z

轴线从外侧面28朝内侧面29指向。这些轴线形成右旋系统。
54.如图19所示,拇指支承面20与纵向轴线14包夹成角度β。对于第二手柄7,角度β也为至少20
º
且最多70
º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手柄7的角度β略微大于对于第一手柄6的角度β。通过在第二手柄7中将第三操作元件13布置成与拇指支承面20不相邻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拇指支承面20的取向。第二手柄7的拇指支承面20处于平面34和35之间,这些平面有利地具有小于3mm、尤其小于2mm的间距h。在本实施例中,拇指支承面20略微凹形地弯拱。凸形的区段与凹形的区段联接。拇指支承面20的弯拱部在任何部位处都具有半径w,该半径至少为10mm,尤其至少为15mm。第二手柄7的最小半径w尤其小于第一手柄6的最小半径w。拇指支承面20的平面的设计也可以是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相距自由端具有间距e。在本实施例中,该间距e对于第二手柄7至少为1cm。拇指支承面20具有长度f,该长度至少为2.5cm,尤其至少为3cm。拇指支承面20具有宽度g,该宽度有利地至少为8mm,尤其至少为1cm。
55.在图20中详细地示出鱼际支承部33的设计。鱼际支承部33形成鱼际支承面36,该鱼际支承面在第二手柄7的后侧面29处伸延。鱼际支承面36是近乎平面的,且可以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4的剖切平面中略微凹形地弯拱。凸形的弯拱也是可行的。最大间距o及其与直径p的比例相应于在第一手柄6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在所示出的垂直于y

轴线的剖切平面中,鱼际支承面36相对于z

y

平面倾斜角度δ。第二手柄7的鱼际支承面36的角度δ可以大于对于第一手柄6的角度δ。也可以设置相同的角度δ。
56.在图21中可良好地看出拇指支承面20的宽度g和长度f。如图22所示,支承面20以弯拱部31过渡至内侧面29,该弯拱部明显大于在第一手柄6的情况下。这在图23和图25中也可看出。如图25所示,弯拱部31的半径s有利地大于2mm,尤其大于5mm。在平行于纵向轴线14的剖切平面20中,拇指支承面20与纵向轴线14包夹成角度γ,该角度相应于针对第一手柄6所描述的角度γ。
57.如图24所示,鱼际支承面36布置在把持区段45的第一半部48中。如图24也所示,鱼际支承面36具有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k。如图24所示,鱼际支承面36具有在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k。长度k有利地至少为2.5cm,尤其至少为3.5cm。第二手柄7具有在图24中绘出的长度u。第二手柄7的长度u优选小于第一手柄6的长度u。
58.图26示出把手柄5的设计。在把手横梁43处示出固定设备75,利用该固定设备可以将把手横梁43固定在引导管2处。固定设备75有利地允许在引导管2的纵向方向上适配把手
横梁43的位置,和/或允许把手横梁43围绕固定设备75摆动,以便使得可如此调节把手横梁43的斜度与手柄6和7的斜度。在图26中也绘出用于收割运行的运动方向m和用于粉碎运行的运动方向h。
59.图27和28相应地示出鱼际支承部33相距纵向轴线14具有最大间距o所在的区域中穿过鱼际支承部33的剖面。
60.如图27所示,第二手柄7的鱼际支承面36具有宽度m。宽度m有利地至少为8mm,尤其至少为1cm。鱼际支承面36处于在两个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平面37和38之间横跨宽度m和长度k。两个平面37和38相互间具有有利地小于3mm的间距n。长度k和宽度m是在鱼际支承面36的处于平面37和38之间的区域中测得的。
61.如图28所示,第一手柄6的鱼际支承面36具有宽度m,该宽度有利地至少为8mm,尤其至少为1cm。鱼际支承面36处于两个平行的平面37和38之间,这些平面的间距n有利地最多为3mm。长度k(图3)和宽度m是在鱼际支承面36的处于平面37和38之间的区域中测得的。
62.如图27和28也示出,鱼际支承面36(尤其第一手柄6的鱼际支承面36)在所示出的垂直于纵向轴线14的剖切平面中具有半径q,该半径在任何部位处都至少为10mm,尤其至少为15mm。在此,鱼际支承面36在所示的剖切平面中可以凹形地和/或凸形地伸延。至少逐段平面的走向或者连续平面的走向也可以是有利的。尤其对于第二手柄7的鱼际支承面36,也可以设置较小的半径。中间的凹形区域的半径q有利地至少为10mm,尤其至少为15mm。与其在圆周方向上联接的凸形区域可以具有小于10mm的半径。
63.由于鱼际支承面36的取向,经由鱼际支承面36可实现沿力方向b上的良好的力导入。两个手柄6和7的力方向b在此可以相对彼此倾斜地伸延,如图27和28所示。力方向b有利地横向于鱼际支承面36伸延。力方向b尤其垂直于平面37和38伸延。鱼际支承面36有利地横向于(尤其垂直于)朝着工具单元3的方向取向。由此可以经由鱼际支承面36朝工具单元3的方向良好地导入力。
64.通过在手柄6、7的鱼际支承面36处按压和在另一手柄6、7处保持或者拉动,可以在针对收割运行的运动方向m上简单地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地导入力。通过在鱼际支承面36处按压,尤其在两个手柄6、7的鱼际支承面36处按压,也可以向下挤压工具单元3,由此在针对粉碎运行的运动方向h上良好地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地导入力。
65.鱼际支承部33构造成在杆8的内侧面29和后侧面30处延伸的隆起。对于两个手柄6、7来说,鱼际支承部33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布置在相应的手柄6、7的第一半部48中。如图20中针对第二手柄7所示,手柄7具有橡胶部69。有利地,每个手柄6、7都至少在一个区段中、尤其沿着杆8的整个外面具有橡胶部。由此实现使用户51的手52更好地保持在手柄6、7处。
66.第二手柄7的其它特征相应于第一手柄6的特征,对此参见其描述。
67.带有鱼际支承部的手柄对于其它工作器械、尤其对于吹扫器械也可以是有利的。带有鱼际支承部的手柄尤其对于带有把手柄的工作器械是有利的。带有鱼际支承部的手柄尤其对于背承载式吹扫器械是有利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