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物 混凝土 隔热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进步,对于建筑行业通常会使用到混凝土进行建设,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3.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物没有隔热的结构,使得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很容易对建筑物的外壁进行曝晒,使得热量通过混凝土传递到室内,使得室内的温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物没有隔热的结构,使得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很容易对建筑物的外壁进行曝晒,使得热量通过混凝土传递到室内,使得室内的温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墙主体和第一混凝土隔热板,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隔热机构,所述第一隔热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隔热板,所述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上下两侧皆开设有两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皆插设在第四凹槽内部,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六凹槽,所述第一插杆皆插设在第六凹槽内部,所述第一插杆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八凹槽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皆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
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的顶端开设有两组第九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开设有两组第一螺孔,所述第九凹槽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皆插设在第一螺孔内部,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底端插设在第一连接板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插杆的表面相贴合。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固定有滑块,所述第八凹槽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
相配合的滑槽。
9.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杆顶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二插杆的表面相贴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插设在凹槽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用户的室内温度得到一定的控制,使得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外侧达到隔热的效果,避免了第一混凝土隔热板平时会受到风吹日晒,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进行一定的防护,提高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用户的更换次数,为用户节约一定的成本;
12.1、设置有第一混凝土隔热板与第一插杆,通过对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外侧固定一组第一连接板,对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混凝土隔热板,通过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隔热效果,使得太阳热量传递不到混凝土表面,从而传递不到混凝土的内部,就不会对室内的温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用户的室内温度得到一定的控制,使得第一混凝土墙主体的外侧达到隔热的效果;
13.2、设置有第一防护罩与第一螺杆,由于第一混凝土隔热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通过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罩,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表面得到一定的防护,避免了第一混凝土隔热板平时会受到风吹日晒,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进行一定的防护,提高第一混凝土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用户的更换次数,为用户节约一定的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100、第一混凝土墙主体;200、第一隔热机构;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13、第三凹槽;214、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5、第四凹槽;216、第一插杆;217、第五凹槽;218、第二插杆;219、第六凹槽;220、第七凹槽;221、第八凹槽;222、第一弹簧;223、第一连接块;300、第一防护机构;310、第一防护罩;311、第九凹槽;312、第一螺孔;313、第一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1.一种混凝土建筑物用隔热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和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隔热机构200,第一隔热机构200包括第一连
接板210,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0,第一连接板210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两组第一凹槽211,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二凹槽212,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13,第三凹槽2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上下两侧皆开设有两组第四凹槽215,第一凹槽211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插杆216,第一插杆216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五凹槽217,第五凹槽217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二插杆218,第二插杆218皆插设在第四凹槽215内部,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六凹槽219,第一插杆216皆插设在第六凹槽219内部,第一插杆216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七凹槽220,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内部开设有四组第八凹槽221,第八凹槽221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一弹簧222,第八凹槽221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23,第一连接块223皆与第一弹簧222固定连接,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300;
22.进一步的,第一防护机构300包括第一防护罩310,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罩310,第一防护罩310的顶端开设有两组第九凹槽311,第一连接板210的顶端开设有两组第一螺孔312,第九凹槽311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螺杆313,第一螺杆313的底端皆插设在第一螺孔312内部,第一防护罩310的底端插设在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减少了用户的支出成本;
23.进一步的,第一插杆216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插杆216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一插杆216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转动时更加方便的用力;
24.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块223的外侧固定有滑块,第八凹槽22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使得第一连接块223与第八凹槽221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
25.进一步的,第二插杆218顶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二插杆218的表面相贴合,增大了用户手部与第二插杆218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转动;
26.进一步的,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固定有插杆,插杆插设在凹槽内部,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与第一连接板21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
27.工作原理:首先,用户拿起第一连接板210,把第一连接板210放置在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右侧,通过对第一凹槽211的内部插设第一插杆216,把第一插杆216插设到第六凹槽219的内部,使得第一插杆216的左端与第一连接块223相抵触,使得第一连接块223受到第一插杆216的抵触退回到第八凹槽221内部,同时会对第一弹簧222进行一定的压缩,使得第一弹簧222受到一定的回弹力对第一连接块223提供一定的抵触力,当第七凹槽220移动到第一连接块223的同一竖直位置时,通过第一弹簧222对第一连接块223的抵触力,使得第一连接块223插设到第七凹槽220内部,从而对第一插杆216进行一定的固定,使得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与第一连接板210固定连接;
28.然后,用户把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放置到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通过对第五凹槽217内部插设第二插杆218,使得第二插杆218的底端插设到第四凹槽215内部,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牢固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10的内部,从而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与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的表面相贴合,使得第一混凝土隔
热板214对第一混凝土墙主体100进行一定的隔热;
29.最后,通过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右侧固定有第一防护罩310,使得第一防护罩310对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进行一定的防护,使得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使用寿命提高,避免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受到风吹日晒,减少第一混凝土隔热板214的更换次数,为用户节约一定的支出成本。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