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16:0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钢管制造过程中,入热轧、冷轧等制造工艺,常常存在钢管内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毛刺,从而使钢管内表面平整度较差;需要对钢管内表面毛刺进行处理,大部分用于抛光技术,而达到想要的工作要求。
3.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4.因此可将抛光技术应用于钢管内壁,用于去除钢管内壁毛刺,从而使得钢管内壁表面平整、光亮。
5.市面上的抛光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根据钢管内壁的直径不同,抛光组件大多不能随意调节的直径大小,来适应不同直径内壁的钢管,造成抛光装置使用时适用性差,影响工作效率,需要一种可以调节抛光组件直径大小的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轴端部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下端一侧设有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电机一输出轴延伸至移动座另一端,旋转电机一4输出轴端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插接在支撑座上,所述转杆远离旋转电机一端安装有可变抛光组件,所述可变抛光组件另一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壳体靠近夹持机构端设有开口。
9.所述可变抛光组件包括抛光块、轴接座一、套筒一、螺纹套、套筒二、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套筒二外侧设有四个轴承座,轴承座通过销轴与连接轴一一端轴接,连接轴一另一端与抛光块下端一侧的轴接座一通过销轴轴接,抛光块下端另一侧设有另一个轴接座一,另一个轴接座一通过销轴与连接轴二一端轴接,连接轴一通过中间开槽与连接轴二交叉配合,连接轴二另一端与套筒一外侧的轴接座通过销轴轴接;所述套筒一远离套筒二端设有t型筒,t型筒上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壁远离t型筒端设有螺纹。
10.所述壳体内部左侧安装板上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右侧输出轴端部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上端设有滑轨,滑轨与壳体内壁上端滑槽滑动连接,转杆远离旋转电机一端部与套筒二固定连接,转杆与套筒一滑动连接,转杆外壁设有与螺纹套内壁配合的螺纹。
11.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二、第一双向螺杆、移动块、夹持框、旋转电机三、第二双向螺杆、v型槽、导杆和固定座,壳体内壁下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靠近开口端设有旋转电机二,旋转电机二输出轴延伸至固定座内部与第一双向螺杆连接,第一双向螺杆另一
端插接在固定座上,第一双向螺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移动块下端与固定座下端的滑槽滑动连接,移动块下端延伸出滑槽与夹持框固定连接,夹持框内部一侧竖直轴接有第二双向螺杆,第二双向螺杆位于夹持框内部的部分插接有两个对称的v型槽,两个v型槽另一端均插接有导杆,导杆两端插接在夹持框内,夹持框上的第二双向螺杆下端延伸出夹持框,第二双向螺杆下端端部与旋转电机三输出轴连接,旋转电机三与夹持框固定连接。
12.所述夹持框水平中心线与套筒二中心线同一轴线。
13.两侧的上下v型槽之间插接有钢管,钢管中心线与套筒二中心线同轴。
14.有益之处:
15.在装置使用时,电动推杆带动移动座横向移动,移动座带动转杆在支撑座上横向滑动,转杆带动可变抛光组件横向移动,进入钢管内壁抛光;
16.抛光组件可以根据钢管内径大小,调节直径,旋转螺纹套,螺纹套通过与转杆上的螺纹配合,带动套筒一横向旋转,实现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交叉运动,实现四个抛光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增加工作效率;
17.旋转电机一通过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可变抛光组件旋转,旋转电机三通过第二双向螺杆带动旋转,实现v型槽的纵向移动,夹紧钢管,旋转电机二可以根据钢管长度快速带动两侧的移动块相对运动,同时靠近或相互远离,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变抛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视图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壳体;2、电动推杆;3、移动座;4、旋转电机一;5、转杆;6、支撑座;7、可变抛光组件;71、抛光块;72、轴接座一;73、套筒一;74、螺纹套;75、套筒二;76、连接轴一;77和连接轴二;8、夹持机构;81、旋转电机二;82、第一双向螺杆;83、移动块;84、夹持框;85、旋转电机三;86、第二双向螺杆;87、v型槽;88、导杆;89和固定座;9、钢管;1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参照图1-6,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输出轴端部设有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下端一侧设有旋转电机一4,所述旋转电
机一4输出轴延伸至移动座3另一端,旋转电机一4输出轴端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插接在支撑座6上,所述转杆5远离旋转电机一4端安装有可变抛光组件7,可变抛光组件7可以自由控制直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适配不同直径钢管内壁直径,增加实用性,所述可变抛光组件7包括抛光块71、轴接座一72、套筒一73、螺纹套74、套筒二75、连接轴一76和连接轴二77,套筒二75外侧设有四个轴承座,轴承座通过销轴与连接轴一76一端轴接,连接轴一76另一端与抛光块71下端一侧的轴接座一72通过销轴轴接,抛光块71下端另一侧设有另一个轴接座一72,另一个轴接座一72通过销轴与连接轴二77一端轴接,连接轴一76通过中间开槽与连接轴二77交叉配合,连接轴二77另一端与套筒一73外侧的轴接座通过销轴轴接,通过旋转螺纹套74,螺纹套74通过与转杆5旋转带动套筒一73移动,套筒一73带动连接轴二77移动,连接轴二77中间与连接轴一76中间的圆孔通过销轴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防止抛光块71发生切斜,更好的使抛光块71与钢管9内壁贴合,连接轴二77带动抛光块71相对与套筒靠近或远离移动。
28.所述套筒一73远离套筒二75端设有t型筒,t型筒上套接有螺纹套74,所述螺纹套74内壁远离t型筒端设有螺纹。
29.结合图2-图4,使用时,通过旋转螺纹套74在转杆5上旋转移动,带动套筒一73在转杆5上横向滑动,套筒一73带动连接轴二77移动,连接轴二77带动抛光块71向远离转杆5移动或靠近,根据钢管9内壁直径大小调节套筒一73在转杆5上的位置,使抛光块71外侧与钢管9内壁贴合,方便抛光工作。
30.所述可变抛光组件7另一侧设有夹持机构8,所述壳体1靠近夹持机构8端设有开口10。
31.所述壳体1内部左侧安装板上设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右侧输出轴端部设有移动座3,移动座3上端设有滑轨,滑轨与壳体1内壁上端滑槽滑动连接,转杆5远离旋转电机一4端部与套筒二75固定连接,转杆5与套筒一73滑动连接,转杆5外壁设有与螺纹套74内壁配合的螺纹。
32.结合图3,电动推杆2启动带动输出轴伸缩,输出轴带动移动座3左右移动,移动座3带动下端的旋转电机一4左右移动,旋转电机一4同时启动带动转杆5旋转,移动座3同时带动转杆5横向移动,转杆5带动另一端的可变抛光组件7横向移动,带动可变抛光组件7进入钢管9内部抛光。
33.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旋转电机二81、第一双向螺杆82、移动块83、夹持框84、旋转电机三85、第二双向螺杆86、v型槽87、导杆88和固定座89,壳体1内壁下端设有固定座89,固定座89上端靠近开口10端设有旋转电机二81,旋转电机二81输出轴延伸至固定座89内部与第一双向螺杆82连接,第一双向螺杆82另一端插接在固定座89上,第一双向螺杆82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83,移动块83下端与固定座89下端的滑槽滑动连接,移动块83下端延伸出滑槽与夹持框84固定连接,夹持框84内部一侧竖直轴接有第二双向螺杆86,第二双向螺杆86位于夹持框84内部的部分插接有两个对称的v型槽87,两个v型槽87另一端均插接有导杆88,导杆88两端插接在夹持框84内,夹持框84上的第二双向螺杆86下端延伸出夹持框84,第二双向螺杆86下端端部与旋转电机三85输出轴连接,旋转电机三85与夹持框84固定连接。
34.结合图5-6,首先启动旋转电机二81,旋转电机二81带动第一双向螺杆82旋转,第一双向螺杆82带动两侧的移动块8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移动,根据钢管9长度定义,然后启
动旋转电机三85带动第二双向螺杆86旋转,第二双向螺杆86带动v型槽87相互远离或靠近,导杆88辅助v型槽87纵向移动,当v型槽87相互远离到合适位置后,将钢管9插入两侧下端的v型槽87上端,在启动旋转电机三85,使上端下端的v型槽87通过第二双向螺杆86同时向中间靠拢,夹紧钢管9,可变抛光组件7向钢管9内部移动,进行抛光工作。
35.所述夹持框84水平中心线与套筒二75中心线同一轴线。
36.两侧的上下v型槽87之间插接有钢管9,钢管9中心线与套筒二75中心线同轴。方便可变抛光组件7与钢管9内壁抛光的快速实施,提高使用效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