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用双车位隧道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22:3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用双车位隧道炉结构,属于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双车位隧道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采用的设备有环形炉、罩式炉、隧道炉,且已有的隧道炉均为单车单卷的形式结构,这类隧道炉断面跨度小,难度低,但是产量受到制约,若单方面提高产量,吨钢能耗会急剧升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用双车位隧道炉结构,具有高效的利用空间率,组装方便,便于维修,密封性好,成材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用双车位隧道炉结构,包括钢构固定平面、台车轨道平面、底部平面和门字形框架,两个条状的所述钢构固定平面纵向设置在底部平面上,两个条状的所述台车轨道平面纵向设置在底部平面上,且两个所述台车轨道平面设置在两个钢构固定平面之间,且所述台车轨道平面的顶面位于钢构固定平面的顶面和底部平面之间;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两侧下端固定设置在钢构固定平面,且所述门字形框架沿钢构固定平面的纵向分布,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两侧内部依次设置有纤维板、纤维毯和耐火砖构成的隔热层,所述门字形框架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吊顶转,所述隔热层和吊顶转配合形成倒u型的隧道炉结构,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两侧下端内部均横向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沿钢构固定平面的纵向分布,所述隔热层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悬臂上,两个所述悬臂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在门字形框架的两侧,两个所述悬臂的另一端均设置有l型的挡板,且两个所述挡板对称设置,所述挡板的竖板和隔热层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两条所述轨道平面上纵向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双车位台车组件,所述台车轨道平面外侧和钢构固定平面内侧之间的底部平面上设置有台车气氛管道供气设备,所述双车位台车组件的下部设置有气氛管道,所述气氛管道的能连通双车位台车组件上方和台车气氛管道供气设备。
5.所述吊顶转匹配扣合在两个隔热层的上端,且所述吊顶转与门字形框架顶部之间通过固定型钢连接固定在一起。
6.优选地,所述双车位台车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双车位台车、波纹圈、沙封槽和内罩;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上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波纹圈,所述波纹圈将第一密封圈约束在双车位台车上,所述沙封槽设置在波纹圈上;所述沙封槽的结构为:包括底板、上圈和下圈,所述底板为圆环状的薄板结构,所述上圈和下圈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上下侧,且所述上圈、底板和下圈同心设置,所述上圈和下
圈的内径均大于底板的内径,所述上圈和下圈的外径小于底板的外径,所述上圈的内径大于下圈的外径;所述上圈和下圈与底板之间环形设置有加强筋。
7.优选地,所述内罩扣合在沙封槽的底板上,且所述内罩的下端外侧与上圈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下侧设置有进气主管和排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的一端与外界气源连通,所述进气主管的另一端为盲管,所述进气主管上对应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根进气支管,每个所述双车位台车的两个台车下方均设置有排气主管,所述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外放散口,所述排气主管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和进气支管均位于内罩内,且多根所述排气支管在内罩内以进气支管为中心阵列分布。
8.优选地,所述进气支管和外放散口之间的排气主管上连接有内放散口,所述内放散口位于隧道炉内,所述外放散口位于隧道炉。
9.优选地,所述沙封槽的下圈压在第一密封圈上形成端面密封。
10.优选地,所述双车位台车的结构为:包括车架、基座和导轮,所述车架的下侧设置有导轮,所述车架的上侧设置有基座,所述车架为型钢架结构,四个所述导轮矩形分布在车架的底侧,每个所述导轮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垂直于车架的行走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车架的底侧;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纤维板、重质料层、轻质砖,所述纤维板固定设置在车架的顶侧,所述重质料层设置在纤维板上,所述纤维板的上侧设置有轻质砖,所述轻质砖上侧设置有环形的轻质浇注料,所述轻质浇注料上侧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高铝异形砖,所述高铝异形砖的间隙之间浇筑有重质浇注料,所述重质浇注料将所述高铝异形砖固定在轻质浇注料上,且所述重质浇注料的外形与环形阵列分布的高铝异形砖匹配,且所述重质浇注料的外径小于轻质浇注料的外径。
11.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主梁框架,多根所述主梁框架纵横交错设置,构成框型结构,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上,所述框型结构的两侧设置对称设置有多根悬臂型钢,所述悬臂型钢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上,所述悬臂型钢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围挡梁上,两根所述围挡梁均沿框型结构纵向设置,所述框型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沙封板,所述沙封板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围挡梁的端部。
12.优选地,所述轴承座对应的框型结构内横向设置在井字型框架,所述井字型框架用于分担轴承座的压力。
13.优选地,所述沙封板的内侧与框型结构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沙封板的下端位于框型结构的上下侧面之间,所述沙封板用于插接在密封沙中进行密封。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中钢构固定平面需与对应的轨道平面、底部平面互相保持相应高度差,使得沙封板14能起到密封作用,满足了隧道炉所需要的保温框架结构,以及对台车的操作空间和人员行走过道的空间,以及台车保护性气体输送管道设备的空间。同时减弱了对厂房高度的要求,合理且高效的利用空间,实现了所需的相关功能。
16.2、本发明门字形框架组合下半部分实现了炉墙承重的要求及台车与炉墙摩擦的
挤压要求,门字形框架组合上半部分实现了烧嘴所需安装的空间及对炉墙的简单支撑要求,也避免了整铺钢板,增加炉体的重量。同时方管组合框架漏出了炉墙的耐材,方便对耐材工作情况的观察,门字形框架组合的顶部直接作为支撑点,铺设固定吊顶转型钢及人行平台,结构简单,合理利用了钢结构,平台也方便人员在炉顶的检修。
17.3、本发明门字形框架组合下半部分使用薄纤维毯及耐火砖砌筑墙体,压缩空间小且耐火砖使用高铝砖满足了压力高和温度低和耐磨性高的要求,上半部分使用厚纤维毯、厚纤维板及聚轻球砖或莫来石砖,满足了隔热性的要求、同时利用门字形框架的悬臂及角钢、墙体自然形成沙封结构和砌筑出的曲封结构实现了炉窑与台车移动所需要的一定密封关系,设计巧妙,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完整可靠。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双车位台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双车位台车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沙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中沙封槽的立体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中氛围气管在双车位台车上的分布示意图(其中一个台车位上未示出)。
26.图8为本发明中氛围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中双车位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中车架及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中车架及导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中车架及导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中基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图1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34.图中:1为钢构固定平面、2为台车轨道平面、3为底部平面、4为门字形框架、5为纤维板、6为纤维毯、7为耐火砖、8为吊顶转、9为悬臂、10为挡板、11为轨道、12为双车位台车组件、121为双车位台车、1211为车架、12111为主梁框架、12112为悬臂型钢、12113为围挡梁、12114为沙封板、1212为基座、12121为纤维板、12122为重质料层、12123为轻质砖、12124为轻质浇注料、12125为高铝异形砖、12126为重质浇注料、1213为导轮、1214为转动轴、1215为轴承座、122为波纹圈、123为沙封槽、1231为底板、1232为上圈、1233为下圈、124为内罩、125为第一密封圈、126为进气主管、127为排气主管、128为进气支管、129为外放散口、1210为排气支管、12101为内放散口、13为供气设备、14为固定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生产取向硅钢用双车位隧道炉结构,包括钢构固定
平面1、台车轨道平面2、底部平面3和门字形框架4,两个条状的所述钢构固定平面1纵向设置在底部平面3上,两个条状的所述台车轨道平面2纵向设置在底部平面3上,且两个所述台车轨道平面2设置在两个钢构固定平面1之间,且所述台车轨道平面2的顶面位于钢构固定平面1的顶面和底部平面3之间;所述门字形框架4的两侧下端固定设置在钢构固定平面1,且所述门字形框架4沿钢构固定平面1的纵向分布,所述门字形框架4的两侧内部依次设置有纤维板5、纤维毯6和耐火砖7构成的隔热层,所述门字形框架4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吊顶转8,所述隔热层和吊顶转8配合形成倒u型的隧道炉结构,所述门字形框架4的两侧下端内部均横向设置有悬臂9,所述悬臂9沿钢构固定平面1的纵向分布,所述隔热层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悬臂9上,两个所述悬臂9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在门字形框架4的两侧,两个所述悬臂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l型的挡板10,且两个所述挡板10对称设置,所述挡板10的竖板和隔热层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两条所述轨道平面2上纵向设置有轨道11,所述轨道11上设置有双车位台车组件12,所述台车轨道平面2外侧和钢构固定平面1内侧之间的底部平面3上设置有台车气氛管道供气设备13,所述双车位台车组件12的下部设置有气氛管道,所述气氛管道的能连通双车位台车组件12上方和台车气氛管道供气设备13。
36.所述吊顶转8匹配扣合在两个隔热层的上端,且所述吊顶转8与门字形框架4顶部之间通过固定型钢14连接固定在一起。
37.所述双车位台车组件12的结构为:包括双车位台车121、波纹圈122、沙封槽123和内罩124;所述双车位台车121的上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5,所述第一密封圈125的外侧设置有波纹圈122,所述波纹圈122将第一密封圈125约束在双车位台车121上,所述沙封槽123设置在波纹圈122上;所述沙封槽123的结构为:包括底板1231、上圈1232和下圈1233,所述底板1231为圆环状的薄板结构,所述上圈1232和下圈1233分别设置在底板1231的上下侧,且所述上圈1232、底板1231和下圈1233同心设置,所述上圈1232和下圈1233的内径均大于底板1231的内径,所述上圈1232和下圈1233的外径小于底板1231的外径,所述上圈1232的内径大于下圈1233的外径;所述上圈1232和下圈1233与底板1231之间环形设置有加强筋。
38.所述内罩124扣合在沙封槽123的底板1231上,且所述内罩124的下端外侧与上圈1232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密封用沙子;所述双车位台车121的下侧设置有进气主管126和排气主管127,所述进气主管126的一端与外界气源连通,所述进气主管126的另一端为盲管,所述进气主管126上对应双车位台车121的两个台车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两根进气支管128,每个所述双车位台车121的两个台车下方均设置有排气主管127,所述排气主管127的一端连接外放散口129,所述排气主管127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多根排气支管1210,所述排气支管1210和进气支管128均位于内罩124内,且多根所述排气支管1210在内罩124内以进气支管128为中心阵列分布。
39.所述进气支管128和外放散口129之间的排气主管127上连接有内放散口12101,所述内放散口12101位于隧道炉内,所述外放散口129位于隧道炉。
40.所述沙封槽123的下圈1233压在第一密封圈125上形成端面密封。
41.所述双车位台车121的结构为:包括车架1211、基座1212和导轮1213,所述车架
1211的下侧设置有导轮1213,所述车架1211的上侧设置有基座1212,所述车架1211为型钢架结构,四个所述导轮1213矩形分布在车架1211的底侧,每个所述导轮1213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1214上,所述转动轴1214垂直于车架1211的行走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1214的两端均设置在轴承座1215上,所述轴承座1215固定设置在车架1211的底侧;所述基座1212包括纤维板12121、重质料层12122、轻质砖12123,所述纤维板12121固定设置在车架1211的顶侧,所述重质料层12122设置在纤维板12121上,所述纤维板12121的上侧设置有轻质砖12123,所述轻质砖12123上侧设置有环形的轻质浇注料12124,所述轻质浇注料12124上侧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高铝异形砖12125,所述高铝异形砖12125的间隙之间浇筑有重质浇注料12126,所述重质浇注料12126将所述高铝异形砖12125固定在轻质浇注料12124上,且所述重质浇注料12126的外形与环形阵列分布的高铝异形砖12125匹配,且所述重质浇注料12125的外径小于轻质浇注料12124的外径。
42.所述车架1211包括主梁框架12111,多根所述主梁框架12111纵横交错设置,构成框型结构,所述轴承座1215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12111上,所述框型结构的两侧设置对称设置有多根悬臂型钢12112,所述悬臂型钢121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主梁框架12111上,所述悬臂型钢12112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围挡梁12113上,两根所述围挡梁12113均沿框型结构纵向设置,所述框型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沙封板12114,所述沙封板12114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围挡梁12113的端部。
43.所述轴承座1215对应的框型结构内横向设置在井字型框架12115,所述井字型框架12115用于分担轴承座1215的压力。
44.所述沙封板12114的内侧与框型结构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沙封板12114的下端位于框型结构的上下侧面之间,所述沙封板12114用于插接在所述挡板10的竖板和隔热层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该间隙内填充有密封沙,通过密封沙中进行密封。
45.本发明采用分功能下沉式土建基础:隧道炉钢构固定基础保持一定高度,台车行走轨道保持也跟着保持对应高度,轨道两侧及中间通道为基础底层。钢构固定平面、轨道平面、底部平面3个平面互相保持,相应高度差。
46.本发明涉及的双车位隧道炉断面钢构主框架采用门字形受力结构,长度方向为多片式门字形钢构组合。每个门字形框架之间采用型钢及钢板连接成整体。门字形框架悬臂支撑平面及门字形框架组合侧面的下半部分采用钢板及型钢封闭,上半部分门字形框架组合之间采用方管拼接的框架连接。门字形框架组合的顶部铺设型钢做吊顶转的支撑结构,同时支撑结构的上方使用型钢及钢板制作平台。
47.本发明中门字形框架组合下半部分使用薄纤维毯及耐火砖砌筑墙体,并在门字形框架组合悬臂末端焊接角钢。墙体和悬臂及角钢自然形成相应砂封结构。墙体砌筑时在制作出曲封。门字形框架组合上半部分使用纤维毯、纤维板及耐火砖砌筑墙体。顶部使用吊顶砖及珍珠岩构成炉顶。
48.本发明合理使用及优化钢结构,采用型钢做框架,框架四周及表面焊接钢板,框架底部采用8个轴承座,4个轴,4个车轮,共4套轮轴。每套轮轴中2个轴承座为一组,贯穿一根主轴,其中主轴上固定车轮。4套轮轴实现台车的支撑和移动。且车轮位置到台车中线的距离大于钢卷放到台车上后钢卷质心到台车中线的距离。四周侧板焊接,固定耐材之外,左右侧板加长实现,与炉窑配合正好实现沙封结构。
49.本发明合理搭配耐材砌筑形式,台心使用纤维板、高铝标砖、高铝异型砖、聚清砖作主承重、轻质浇注料及重质浇注料浇筑包裹成一体。外围使用纤维板,重质料,轻质砖制作。
50.本发明通过内罩124与沙封槽123的底板1231之间的密封、沙封槽123的下圈1233与第一密封圈125之间的密封、沙封板12114和炉窑之间的密封沙槽之间的密封,构成三重密封,配合钢结构,能满足双台车结构的密封要求。
5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