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2: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组培 繁殖 西瓜 植物 方法

1.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2.西瓜,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

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

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

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

1.5厘米,宽0.5

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

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

5毫米,柱头3,肾形。
3.组织培养繁殖是在人工培养基中,使离体组织细胞培养成为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果树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在苹果、葡萄、柑橘、草莓、猕猴桃、菠萝、枇杷等树种上开展了组培脱毒和苗木繁殖工作。
4.组培技术原理虽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真正的实现组织繁殖,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的难度,并不是一套技术所有植物都能通用。早春红玉是杂交一代极早熟小型红瓤西瓜,该品种外观为长椭圆型,绿底条纹清晰,植株长势稳健。瓤色鲜红肉质脆嫩爽口,保鲜时间长,商品性好。早春红玉西瓜属于大众水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国内的早春红玉西瓜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组培繁殖技术发展还不成熟。
5.早春红玉西瓜组培繁殖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缺陷: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不高,嫁接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该培养方法具有优异的移栽成活率以及嫁接成活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选取外植体
10.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种植早春红玉西瓜。选择健壮、无病害、主蔓长度为1.5

1.8m的西瓜植株,剪取茎尖1

1.5cm作为外植体。
11.(2)离体后处理
12.将外植体转移至组培实验室中进行离体后处理。所述离体后处理包括消毒处理和浸泡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将外植体置于广口瓶内,加入质量百分浓度0.08%的升汞进行消毒40

5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75%的酒精消毒2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所述浸泡处理: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无菌水按照2:0.5:1:20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在20

25℃条件下浸泡2

2.5min。
13.(3)脱分化
14.将浸泡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脱分化培养液中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所述脱分化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5.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5.4g/l、硫酸铵9.3g/l、磷酸二氢钾85mg/l、mgso4·
7h2o 139mg/l、硫酸锌20mg/l、ki 0.75mg/l、硼酸5.2mg/l、mnso4·
h2o 7.3mg/l、钼酸钠12.5mg/l、na2mno4
·
2h2o 9.25mg/l、cuso4
·
5h2o 3.1mg/l、cocl2·
6h2o 0.58mg/l、feso4·
7h2o 7.2mg/l、氯化钠0.25mg/l、叶酸0.15mg/l、生物素0.83mg/l、胆碱0.01mg/l、吲哚乙酸0.06mg/l、6

ba 0.06mg/l。调整培养液ph为7.0,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7℃,制得脱分化培养液。
16.所述脱分化:控制脱分化培养液的温度为26

27℃,避光培养14

15天。
17.(4)分化培养
18.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0

24天,包括一阶段培养和二阶段培养;一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0

12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400

2600lx,光照时长为9h/天;二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0

12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200

2300lx,光照时长为11h/天。经过分化培养,得到大量丛生芽,将单个的丛生芽分散出来,备用。
19.所述分化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8.5mg/l、肌醇0.2mg/l、酪蛋白水解物1.5mg/l、玉米素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4mg/l、吲哚乙酸0.02mg/l、5



iaa 0.01mg/l、琼脂8g/l。调整培养液ph为6.8,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分化培养基。
20.(5)壮苗培养
21.将单个的丛生芽分别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7

9天,光照强度为2600

2800lx,光照时间为14

15h/天,培养温度为26

28℃;所述壮苗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6.2mg/l、谷氨酸0.35mg/l、半胱氨酸0.78mg/l、泛酸0.15mg/l、胡萝卜素0.08mg/l、吲哚丁酸0.01mg/l、吲哚乙酸0.03mg/l、5



iaa 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2mg/l、琼脂9.5g/l。调整培养液ph为6.7,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壮苗培养基。
22.(6)嫁接
23.壮苗培养后的组培苗为接穗;采用的砧木为二叶一心的葫芦实生苗。
24.嫁接时先把砧木苗的真叶和生长点掐掉,用竹签的尖端从生长点基部成60
°
角向下斜插。接穗组培苗在生长点以下0.5cm处用刀片切成楔形。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斜插入砧木上竹签穿好的插孔中,得到组培嫁接苗。
25.嫁接后第一天喷洒无菌水,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各喷洒一次。
26.嫁接后第二至四天,每天喷洒促生液1次,喷洒时间为上午9:00

10:00。所述促生液为由海藻酸0.4

0.5mg/l、壳聚糖0.25

0.31mg/l、木糖醇0.12

0.15mg/l、油菜素内酯0.02

0.04mg/l、茉莉酸0.02

0.03mg/l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27.嫁接后第7天,统计组培苗的嫁接成活情况,计算获得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
28.(7)炼苗
29.将组培嫁接苗移栽于培养基质中,覆膜,炼苗20天,前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2800

2900lx,光照时间为12

14h,控制温度:白天为27

28℃,夜间为17

20℃,湿度为67

70%;后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3000

3100lx,光照时间为10

11h,控制温度:白天为31

32℃,夜间为12

15℃,湿度为60

63%。
30.所述的培养基质:由以下方法制备:由椰壳粉、甲壳素、木鱼石粉、河沙、鸡粪按照20

30:5

8:10

14:9

13:3

4的质量比混合,喷洒去离子水控制含水量为35%,得到培养基生料。将培养基生料与内切纤维素酶、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50

160:1

2:1.5

2.2:6

8:3

4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在32

35℃条件下发酵72小时,放料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培养基质。
31.所述内切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5

18u/g;所述植酸酶的酶活为400

450u/g;
3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8.2
×
109‑
8.5
×
109cfu/g,所述胶冻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5
×
109‑3×
109cfu/g。
33.将炼苗后的组培嫁接苗移栽至大田中,浇一次透水,10天后统计成活西瓜苗的数量,计算得到移栽成活率。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
35.(1)采用本发明西瓜组培快繁方法繁殖早春红玉西瓜,繁殖率高,性状遗传稳定,繁殖率高达70

80倍,组培苗的病毒病发病率为零。
36.(2)采用本发明西瓜组培快繁方法繁殖早春红玉西瓜,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99.2

99.5%,移栽成活率为99.7

99.9%。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1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
38.包括如下步骤:
39.(1)选取外植体
40.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种植早春红玉西瓜。选择健壮、无病害、主蔓长度为1.8m的西瓜植株,剪取茎尖1.5cm作为外植体。
41.(2)离体后处理
42.将外植体转移至组培实验室中进行离体后处理。所述离体后处理包括消毒处理和浸泡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将外植体置于广口瓶内,加入质量百分浓度0.08%的升汞进行消毒4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75%的酒精消毒2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所述浸泡处理: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无菌水按照2:0.5:1:20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在20℃条件下浸泡2.5min。
43.(3)脱分化
44.将浸泡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脱分化培养液中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所述脱分化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45.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5.4g/l、硫酸铵9.3g/l、磷酸二氢钾85mg/l、mgso4·
7h2o 139mg/l、硫酸锌20mg/l、ki 0.75mg/l、硼酸5.2mg/l、mnso4·
h2o 7.3mg/l、钼酸钠12.5mg/l、na2mno4
·
2h2o 9.25mg/l、cuso4
·
5h2o 3.1mg/l、cocl2·
6h2o 0.58mg/l、
feso4·
7h2o 7.2mg/l、氯化钠0.25mg/l、叶酸0.15mg/l、生物素0.83mg/l、胆碱0.01mg/l、吲哚乙酸0.06mg/l、6

ba 0.06mg/l。调整培养液ph为7.0,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7℃,制得脱分化培养液。
46.所述脱分化:控制脱分化培养液的温度为27℃,避光培养14天。
47.(4)分化培养
48.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4天,包括一阶段培养和二阶段培养;一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2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400lx,光照时长为9h/天;二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2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300lx,光照时长为11h/天。经过分化培养,得到大量丛生芽,将单个的丛生芽分散出来,备用。
49.所述分化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8.5mg/l、肌醇0.2mg/l、酪蛋白水解物1.5mg/l、玉米素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4mg/l、吲哚乙酸0.02mg/l、5



iaa 0.01mg/l、琼脂8g/l。调整培养液ph为6.8,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分化培养基。
50.(5)壮苗培养
51.将单个的丛生芽分别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7天,光照强度为2800lx,光照时间为15h/天,培养温度为26℃;所述壮苗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6.2mg/l、谷氨酸0.35mg/l、半胱氨酸0.78mg/l、泛酸0.15mg/l、胡萝卜素0.08mg/l、吲哚丁酸0.01mg/l、吲哚乙酸0.03mg/l、5



iaa 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2mg/l、琼脂9.5g/l。调整培养液ph为6.7,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壮苗培养基。
52.(6)嫁接
53.壮苗培养后的组培苗为接穗;采用的砧木为二叶一心的葫芦实生苗。
54.嫁接时先把砧木苗的真叶和生长点掐掉,用竹签的尖端从生长点基部成60
°
角向下斜插。接穗组培苗在生长点以下0.5cm处用刀片切成楔形。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斜插入砧木上竹签穿好的插孔中,得到组培嫁接苗。
55.嫁接后第一天喷洒无菌水,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各喷洒一次。
56.嫁接后第二至四天,每天喷洒促生液1次,喷洒时间为上午10:00。所述促生液为由海藻酸0.4mg/l、壳聚糖0.31mg/l、木糖醇0.12mg/l、油菜素内酯0.04mg/l、茉莉酸0.02mg/l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57.嫁接后第7天,统计组培苗的嫁接成活情况,计算获得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
58.(7)炼苗
59.将组培嫁接苗移栽于培养基质中,覆膜,炼苗20天,前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2800lx,光照时间为12h,控制温度白天为28℃,夜间为20℃,湿度为70%;后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时间为10h,控制温度白天为32℃,夜间为15℃,湿度为63%。
60.所述的培养基质:由以下方法制备:由椰壳粉、甲壳素、木鱼石粉、河沙、鸡粪按照20:8:14:9:3的质量比混合,喷洒去离子水控制含水量为35%,得到培养基生料。将培养基生料与内切纤维素酶、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60:1:2.2:8:3进行混
合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在35℃条件下发酵72小时,放料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培养基质。
61.所述内切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8u/g;所述植酸酶的酶活为400u/g;
6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8.2
×
109cfu/g,所述胶冻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5
×
109cfu/g。
63.将炼苗后的组培嫁接苗移栽至大田中,浇一次透水,10天后统计成活西瓜苗的数量,计算得到移栽成活率。
64.采用本实施例西瓜组培快繁方法繁殖早春红玉西瓜,培育组培苗2000株,嫁接成活苗株1984株,嫁接成活率为99.2%;将嫁接成活的苗株全部移栽大田,移栽成活的西瓜苗共1978株,移栽成活率为99.7%;组培苗在整个培育过程(从组培到开花结果)中并未发现有患病毒病的苗株。
65.实施例2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
66.包括如下步骤:
67.(1)选取外植体
68.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种植早春红玉西瓜。选择健壮、无病害、主蔓长度为1.6m的西瓜植株,剪取茎尖1.3cm作为外植体。
69.(2)离体后处理
70.将外植体转移至组培实验室中进行离体后处理。所述离体后处理包括消毒处理和浸泡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将外植体置于广口瓶内,加入质量百分浓度0.08%的升汞进行消毒45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75%的酒精消毒2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所述浸泡处理: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无菌水按照2:0.5:1:20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在22℃条件下浸泡2.5min。
71.(3)脱分化
72.将浸泡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脱分化培养液中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所述脱分化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73.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5.4g/l、硫酸铵9.3g/l、磷酸二氢钾85mg/l、mgso4·
7h2o 139mg/l、硫酸锌20mg/l、ki 0.75mg/l、硼酸5.2mg/l、mnso4·
h2o 7.3mg/l、钼酸钠12.5mg/l、na2mno4
·
2h2o 9.25mg/l、cuso4
·
5h2o 3.1mg/l、cocl2·
6h2o 0.58mg/l、feso4·
7h2o 7.2mg/l、氯化钠0.25mg/l、叶酸0.15mg/l、生物素0.83mg/l、胆碱0.01mg/l、吲哚乙酸0.06mg/l、6

ba 0.06mg/l。调整培养液ph为7.0,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7℃,制得脱分化培养液。
74.所述脱分化:控制脱分化培养液的温度为26℃,避光培养15天。
75.(4)分化培养
76.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2天,包括一阶段培养和二阶段培养;一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0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500lx,光照时长为9h/天;二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2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300lx,光照时长为11h/天。经过分化培养,得到大量丛生芽,将单个的丛生芽分散出来,备用。
77.所述分化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8.5mg/l、肌醇0.2mg/l、酪蛋白水
解物1.5mg/l、玉米素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4mg/l、吲哚乙酸0.02mg/l、5



iaa 0.01mg/l、琼脂8g/l。调整培养液ph为6.8,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分化培养基。
78.(5)壮苗培养
79.将单个的丛生芽分别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8天,光照强度为2700lx,光照时间为15h/天,培养温度为27℃;所述壮苗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6.2mg/l、谷氨酸0.35mg/l、半胱氨酸0.78mg/l、泛酸0.15mg/l、胡萝卜素0.08mg/l、吲哚丁酸0.01mg/l、吲哚乙酸0.03mg/l、5



iaa 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2mg/l、琼脂9.5g/l。调整培养液ph为6.7,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壮苗培养基。
80.(6)嫁接
81.壮苗培养后的组培苗为接穗;采用的砧木为二叶一心的葫芦实生苗。
82.嫁接时先把砧木苗的真叶和生长点掐掉,用竹签的尖端从生长点基部成60
°
角向下斜插。接穗组培苗在生长点以下0.5cm处用刀片切成楔形。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斜插入砧木上竹签穿好的插孔中,得到组培嫁接苗。
83.嫁接后第一天喷洒无菌水,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各喷洒一次。
84.嫁接后第二至四天,每天喷洒促生液1次,喷洒时间为上午9:30。所述促生液为由海藻酸0.45mg/l、壳聚糖0.28mg/l、木糖醇0.14mg/l、油菜素内酯0.03mg/l、茉莉酸0.024mg/l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85.嫁接后第7天,统计组培苗的嫁接成活情况,计算获得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
86.(7)炼苗
87.将组培嫁接苗移栽于培养基质中,覆膜,炼苗20天,前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2900lx,光照时间为14h,控制温度:白天为27℃,夜间为17℃,湿度为68%;后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3100lx,光照时间为11h,控制温度:白天为32℃,夜间为12℃,湿度为62%。
88.所述的培养基质:由以下方法制备:由椰壳粉、甲壳素、木鱼石粉、河沙、鸡粪按照25:6:13:11:3.5的质量比混合,喷洒去离子水控制含水量为35%,得到培养基生料。将培养基生料与内切纤维素酶、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55:1:2:7:3.5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在34℃条件下发酵72小时,放料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培养基质。
89.所述内切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6u/g;所述植酸酶的酶活为430u/g;
90.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8.4
×
109cfu/g,所述胶冻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8
×
109cfu/g。
91.采用本实施例西瓜组培快繁方法繁殖早春红玉西瓜,培育组培苗2000株,嫁接成活苗株1990株,嫁接成活率为99.5%;将嫁接成活的苗株全部移栽大田,移栽成活的西瓜苗共1988株,移栽成活率为99.9%;组培苗在整个培育过程(从组培到开花结果)中并未发现有患病毒病的苗株。
92.实施例3一种西瓜组培快繁方法
93.包括如下步骤:
94.(1)选取外植体
95.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种植早春红玉西瓜。选择健壮、无病害、主蔓长度为1.5m的西瓜植株,剪取茎尖1cm作为外植体。
96.(2)离体后处理
97.将外植体转移至组培实验室中进行离体后处理。所述离体后处理包括消毒处理和浸泡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将外植体置于广口瓶内,加入质量百分浓度0.08%的升汞进行消毒5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加入质量百分浓度75%的酒精消毒2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所述浸泡处理: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无菌水按照2:0.5:1:20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上述混合溶液中,在25℃条件下浸泡2min。
98.(3)脱分化
99.将浸泡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脱分化培养液中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所述脱分化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00.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5.4g/l、硫酸铵9.3g/l、磷酸二氢钾85mg/l、mgso4·
7h2o 139mg/l、硫酸锌20mg/l、ki 0.75mg/l、硼酸5.2mg/l、mnso4·
h2o 7.3mg/l、钼酸钠12.5mg/l、na2mno4
·
2h2o 9.25mg/l、cuso4
·
5h2o 3.1mg/l、cocl2·
6h2o 0.58mg/l、feso4·
7h2o 7.2mg/l、氯化钠0.25mg/l、叶酸0.15mg/l、生物素0.83mg/l、胆碱0.01mg/l、吲哚乙酸0.06mg/l、6

ba 0.06mg/l。调整培养液ph为7.0,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7℃,制得脱分化培养液。
101.所述脱分化:控制脱分化培养液的温度为26℃,避光培养15天。
102.(4)分化培养
103.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20天,包括一阶段培养和二阶段培养;一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0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600lx,光照时长为9h/天;二阶段培养:培养时间为10天,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200lx,光照时长为11h/天。经过分化培养,得到大量丛生芽,将单个的丛生芽分散出来,备用。
104.所述分化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8.5mg/l、肌醇0.2mg/l、酪蛋白水解物1.5mg/l、玉米素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4mg/l、吲哚乙酸0.02mg/l、5



iaa 0.01mg/l、琼脂8g/l。调整培养液ph为6.8,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分化培养基。
105.(5)壮苗培养
106.将单个的丛生芽分别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9天,光照强度为2600lx,光照时间为14h/天,培养温度为28℃;所述壮苗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置成水溶液:kno
3 1.9g/l、硝酸铵1.65g/l、磷酸二氢钾0.17g/l、硫酸镁0.37g/l、氯化钙0.44g/l、硼酸6.2mg/l、谷氨酸0.35mg/l、半胱氨酸0.78mg/l、泛酸0.15mg/l、胡萝卜素0.08mg/l、吲哚丁酸0.01mg/l、吲哚乙酸0.03mg/l、5



iaa 0.01mg/l、6

苄基氨基嘌呤0.02mg/l、琼脂9.5g/l。调整培养液ph为6.7,然后将培养液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25℃,静置4h,制得壮苗培养基。
107.(6)嫁接
108.壮苗培养后的组培苗为接穗;采用的砧木为二叶一心的葫芦实生苗。
109.嫁接时先把砧木苗的真叶和生长点掐掉,用竹签的尖端从生长点基部成60
°
角向
下斜插。接穗组培苗在生长点以下0.5cm处用刀片切成楔形。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斜插入砧木上竹签穿好的插孔中,得到组培嫁接苗。
110.嫁接后第一天喷洒无菌水,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各喷洒一次。
111.嫁接后第二至四天,每天喷洒促生液1次,喷洒时间为上午9:00。所述促生液为由海藻酸0.5mg/l、壳聚糖0.25mg/l、木糖醇0.15mg/l、油菜素内酯0.02mg/l、茉莉酸0.03mg/l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112.嫁接后第7天,统计组培苗的嫁接成活情况,计算获得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
113.(7)炼苗
114.将组培嫁接苗移栽于培养基质中,覆膜,炼苗20天,前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2900lx,光照时间为13h,控制温度:白天为28℃,夜间为18℃,湿度为68%;后十天炼苗: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时间为10h,控制温度:白天为32℃,夜间为14℃,湿度为63%。
115.所述的培养基质:由以下方法制备:由椰壳粉、甲壳素、木鱼石粉、河沙、鸡粪按照30:5:10:13:4的质量比混合,喷洒去离子水控制含水量为35%,得到培养基生料。将培养基生料与内切纤维素酶、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50:2:1.5:6:4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在32℃条件下发酵72小时,放料并冷却至室温,得到培养基质。
116.所述内切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5u/g;所述植酸酶的酶活为450u/g;
117.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8.5
×
109cfu/g,所述胶冻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3
×
109cfu/g。
118.将炼苗后的组培嫁接苗移栽至大田中,浇一次透水,10天后统计成活西瓜苗的数量,计算得到移栽成活率。
119.采用本实施例西瓜组培快繁方法繁殖早春红玉西瓜,培育组培苗2000株,嫁接成活苗株1986株,嫁接成活率为99.3%;将嫁接成活的苗株全部移栽大田,移栽成活的西瓜苗共1982株,移栽成活率为99.8%;组培苗在整个培育过程(从组培到开花结果)中并未发现有患病毒病的苗株。
120.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比例均为质量比,所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1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