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及栽植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19: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栽植 适于 园林绿化 银杏 城市道路


1.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园林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及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2.银杏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及行道树。然而,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在银杏用于城市绿化时,栽植系统的结构无法与银杏的生长需求相匹配,容易造成银杏生长不良、早衰或者死亡的情况;再加上承受行人或车辆的碾压等原因,银杏根系周边的土壤会过度被压实,导致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透气性、水分渗透性减小,银杏根系的穿透性阻力增大,更加不利于银杏的生长。
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及栽植方法,其能够改善银杏的生长质量,充分发挥银杏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和栽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栽植系统不适应银杏的生长需求、孔隙度小、透水透气性能差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包括:
6.树穴:及
7.栽植基质,所述栽植基质包括:生长层,所述生长层由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预留有用于银杏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所述生长层的质量含水量为25-40%;以及
8.养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生长层,所述养护装置为中空柱状件,所述中空柱状件中填充有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
9.其中,所述填充颗粒为体积比为(5-8):2的青石粒和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所述配方土为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
10.优选地,所述栽植基质还包括承压层,所述承压层位于所述树穴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生长层的下方,所述承压层由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
11.优选地,所述栽植基质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生长层的上方,所述保护层由所述填充颗粒形成。
12.优选地,还包括由树穴盖板铺设而成的树穴盖板层,所述树穴盖板层位于所述保护层的上部。
13.优选地,所述树穴的深度为90-120cm,所述承压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10cm。
14.优选地,所述保水剂为陶粒或珍珠岩。
15.优选地,所述中空柱状件为竖纹中空管,更优选地为八角竖纹中空管。
16.优选地,所述竖纹中空管的侧壁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该通孔沿着平行于所述竖纹中空管轴向的方向分布。
17.本发明还提供了适于银杏的栽植方法,该栽植方法使用上述栽植系统,该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a、在欲栽种银杏的地方开挖树穴;
19.c、布置养护装置于所述树穴中,并在所述养护装置中填充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所述养护装置为中空柱状件;
20.d、铺上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以覆盖所述中空柱状件并形成生长层,并在所述生长层预留用于将银杏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所述生长层的质量含水量为25-40%;
21.e、将欲栽种的银杏种植于所述种植坑中并用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填实;
22.其中填充颗粒为体积比为(5-8):2的青石粒和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所述配方土为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
23.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和c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b:在所述树穴的底部铺上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以形成承压层,所述生长层位于所述承压层的上方。
24.优选地,在所述步骤e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f:在所述生长层的上部铺上填充颗粒以形成保护层;在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保护层的上部铺设树穴盖板以形成树穴盖板层。
25.优选地,所述保水剂为陶粒和/或珍珠岩。
26.优选地,所述中空柱状件为竖纹中空管,更优选地为八角竖纹中空管。
27.优选地,所述竖纹中空管的侧壁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该通孔沿着平行于所述竖纹中空管轴向的方向分布。
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1)提供如上所述的栽植系统;
30.2)将欲栽种的银杏种植于所述生长层的种植坑中,并用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填实;
31.3)使得中空柱状件中的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从所述中空柱状件渗透进所述生长层。
32.本发明提供的适于银杏的栽植方法和栽植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33.1、栽植基质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有利于银杏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银杏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34.2、在栽植系统的生长层中布置中空柱状件实现了前期加入的营养液可以慢慢渗出,也便于后期注入各种营养液和药剂,大大降低了银杏养护的人工和机械成本,并且也增加了栽植系统的载荷。
35.3、栽植系统中由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的承压层,起承重的作用,能够防止或减少整个栽植系统的下沉。
36.4、由填充颗粒形成的保护层可以保护生长层,能够防止配方土流失,避免栽植基质被碾压而结构受到破坏等。
37.5、树穴盖板层易于变更盖板组合,能适合不同地方行道树要求,既平整美观,又抗碾压。
38.6、本发明提供的适于银杏的栽植方法中使得栽植系统中的营养液从中空柱状件渗透进生长层,并渗透进承压层,不仅为银杏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还大大降低了银杏养护的人工和机械成本。
3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发明的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41.图2是图1中中空柱状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其中,1-树穴,2-承压层,3-生长层,4-保护层,5-行道,6-银杏,7-种植坑,8-中空柱状件,9-第一通孔,10-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11-树穴盖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45.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46.实施例1
47.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树穴1和栽植基质。树穴1用于容纳栽植基质,树穴1和栽植基质共同形成了银杏的生长环境。树穴1的深度、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图1示出的树穴为长方体形,树穴也可以设计成正方体形,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具体可以根据银杏根系所需生长空间、道路情况等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树穴1的深度选择为90cm(也可以选择120cm或者90cm-120cm之间任一数值)。
48.栽植基质大致可以理解成有3层,包括承压层2,其位于树穴1的底部,承压层2由配方土和填充颗粒形成,其中配方土与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1:9(也可以选择2:9或者1:9-2:9之间任一数值),承压层2的厚度为10(也可以选择20cm或者10cm-20cm之间任一数值),承压层2主要起承重的作用,防止或者尽可能减少整个栽植系统的下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
省略承压层。
49.生长层3位于承压层2的上部,生长层2由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配方土与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8:5(也可以选择5:5或者5:5-8:5之间任一数值),生长层3的厚度为75cm(也可以选择105cm或者75cm-105cm之间任一数值),生长层3预留有用于将银杏6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7,生长层3的质量含水量为25%-40%。配方土与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5-8:5的生长层3具有适宜的孔隙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够为银杏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50.保护层4位于生长层3的上部,保护层4由填充颗粒形成,保护层4的厚度为5cm(也可以选择10cm或者5cm-10cm之间任一数值),可以根据需要高于或者低于行道5的高度。保护层4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生长层3,即保护树穴表面,防止配方土流失,避免栽植基质被碾压而结构受到破坏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承压层4。
51.保护层4的上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有树穴盖板层11,树穴盖板层11优选使用塑料制得的组合式树穴盖板,易于变更盖板组合,能适合不同地方行道树要求,既平整美观,又抗碾压。
52.中空柱状件8设置于生长层3中,中空柱状件8中填充有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10。营养液为现有的常用的适用于银杏种植的养料,营养液和壤土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里不构成本发明的限定,比如银杏缺少某种元素就添加富含这种元素的营养液。设置中空柱状件8的目的在于前期加入的营养液可以慢慢渗出到栽植基质,也便于后期注入各种营养液和药剂,大大降低了树木养护的人工和机械成本,并且也增加了栽种基质的载荷。
53.中空柱状件8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中空柱状件8可以是中空圆管,也可以是竖纹中空管,例如八角竖纹中空管、四角竖纹中空管、六角竖纹中空管等,图2示出了中空柱状件8的优选结构,即为八角竖纹中空管,其相对常规的中空圆管,增加了与栽种基质的接触面积,在填充填充颗粒和壤土时不容易移位。中空柱状件8的高度为200-600mm,优选500mm,中空柱状件8的侧壁的厚度为1-5mm,优选为3mm,中空柱状件8的直径为70-110mm,优选为95mm。
54.中空柱状件8的侧壁等间距地设有一排或多排沿着平行于中空柱状件8轴向的方向分布的通孔9。通孔9构成了渗排养护口,加入的各种营养液和药剂可以通过通孔9慢慢渗出。本实施例中的填充颗粒为青石粒和保水剂的混合物,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保水剂为陶粒或珍珠岩,青石粒与陶粒/珍珠岩的体积比为5:2(也可以选择8:2或者5:2-8:2之间任一数值);配方土为体积比为1:(1-4)的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其能够为银杏提供一定的养分,堆肥通过植物废弃物发酵腐熟,其中植物废弃物包括枯枝落叶、园林废弃植物或植物秸秆;壤土为距离地表0-30cm的土壤。
55.填充颗粒原料易得,可以购买得到,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保证栽植基质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此外,填充颗粒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能够有效避免栽植基质被碾压而结构受到破坏,从而能够为银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填充颗粒的粒径之所以优选3-5cm,是因为粒径过大容易造成水肥流失,栽植基质的保水保肥性差,粒径过小容易造成栽植基质的透气性差。
56.栽植基质的上述3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够为银杏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有效保证银杏的健康生长和长久地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作
用,改善城市银杏的种植效果,提高城市银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7.实施例2
58.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杏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9.a、在欲栽种银杏6的地方开挖树穴1;
60.b、在树穴1的底部铺上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以形成承压层2,
61.c、将一个或多个中空柱状件8布置于所述承压层2的上部,并在所述中空柱状件8中填充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10。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为现有的常用的适用于银杏种植的养料,营养液和壤土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里不构成本发明的限定,比如银杏缺少某种元素就添加富含这种元素的营养液。设置中空柱体中空柱状件8的目的在于前期加入的营养液可以慢慢渗出到栽植基质,也便于后期注入各种营养液和药剂,大大降低了树木养护的人工和机械成本,并且也增加了栽种基质的载荷。
62.d、在承压层2的上部铺上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以覆盖所述中空柱状件并形成生长层3,并在生长层3预留用于将银杏6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7,所述生长层的质量含水量为25-40%;
63.e、将欲栽种的银杏6种植于种植坑7中并用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填实;
64.f、在生长层3的上部铺上填充颗粒以形成保护层4。
65.本实施例中的填充颗粒为青石粒和保水剂的混合物,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保水剂为陶粒或珍珠岩,青石粒与陶粒/珍珠岩的体积比为(5-8):2;配方土为体积比为1:(1-4)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其能够为银杏提供一定的养分,堆肥通过植物废弃物发酵腐熟,其中植物废弃物包括枯枝落叶、园林废弃植物或植物秸秆;壤土为距离地表0-30cm的土壤。
66.步骤a中所挖的树穴1用于容纳栽植基质,树穴1和栽植基质共同形成了银杏的生长环境。树穴1的深度、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常树穴1的深度为90-120cm。
67.栽植基质大致可以理解成有3层,步骤b获得了承压层2,其位于树穴1的底部,承压层2由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承压层2的厚度为10-20cm,主要起承重的作用,防止或者尽可能减少整个树穴结构的下沉。
68.步骤b获得了栽植基质的生长层3,其位于承压层2的上部,生长层2由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生长层3的厚度为75-105cm。银杏6种植于生长层3的种植坑7中,当将银杏种植于种植坑7中后,用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与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填实种植坑7。配方土与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5-8):5的生长层具有适宜的孔隙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够为银杏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69.步骤e获得了位于生长层3上部的保护层4,保护层4由填充颗粒形成,保护层4的厚度为5-10cm,可以根据需要高于或者低于行道5的高度。保护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生长层,即保护树穴表面,防止配方土流失,避免栽植基质被碾压而结构受到破坏等。
70.根据实际需要,在步骤e之后还可以在保护层4的上部铺设一块或多块树穴盖板以形成树穴盖板层11,树穴盖板层11优选使用塑料制得的组合式树穴盖板,易于变更盖板组合,能适合不同地方行道树要求,既平整美观,又抗碾压。
71.实施例3
72.本发明还提供了又一种适于银杏的栽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3.1)提供如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栽植系统;
74.2)将银杏6种植于生长层3的种植坑7中,并用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填实;
75.3)使得中空柱状件中的营养液渗透进生长层3。
7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